1.想写一篇关于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的论文
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1.负债业务包括存款业务和借款业务。
1)存款业务就不多说了,就是我们的日常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我们是债主,银行是借我们钱的人,就是负债经营。
2)借款业务主要是同业(银行间)的借款,或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借款。
2.资产业务包括贷款,债券投资,现金资产。
1)贷款就是个人公司贷款业务,是别人借银行的钱,对于银行来说是资产。
2) 债券业务就是国债啊金融债之类的。
3)现金资产就是银行自己的库存现金,存放在央行的款项,或存放他行的存款。
3.中间业务包括银行卡,转账,清算,代理,理财,担保,电子银行等业务。
我建议你先写一下大体的金融环境,然后在这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有哪些,
最后总结未来发展前景,比如中间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等~~
就是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
2.很急~~~~~ 关于商业银行的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银行业在五年之后将要全面开放。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制定21世纪的现代发展战略,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奋力加快发展,努力把国有商业银行建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21世纪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战略应包括下述"十化"的内容。
一、产权股份化 21世纪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改革,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真正的商业银行不是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工具,而是在合法经营基础上追求利润的金融企业;然而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繁重的政策性任务。
真正商业银行是责任有限的股份公司,而不是特殊类型的政府独资企业;独资企业不可能真正做到政企职能分开。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其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股份化改造。
鉴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不健全,为了保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履行必须采取国家资本控制的形式。国家资本可以采取二种不同的控股形式:l、绝对控股,国有股占整个商业银行股本的50%以上。
2、相对控股,国有股在整个商业银行总股本中虽然不足50%,由于股权分散,国有股仍然处于控股地位。股份化改造之后的商业银行必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行长(总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的职责。
董事会的职责是制定银行的目标和政策,挑选和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监督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等。监事会的职责是代表股东大会对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行长(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的决定,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协调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 二、员工知识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是知识化的员工。
当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的素质与商业银行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国内业务、又懂国际业务,具有丰富知识、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级、高级管理人才。 必须切实抓好员工教育包括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生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坚持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原则,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注重实效。
鼓励员工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获得多个专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鼓励员工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创造经验。
三、市场营销特色化 21世纪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特色营销,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其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慎重选择市场营销战略。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施特色化营销战略。
第一、发展模式特色化,选择与其它商业银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海外实施进攻性战略,通过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服务多样化、增设分支机构、拓展营销网络、收购或兼并当地机构等措施,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内实施合理化战略,通过调整分支机构、营业机构布局,按经济区划设置分行,收缩甚至撤销业务量小、经营亏损、无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扩充业务量大、经营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压缩管理费用,以成本优势来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地位与形象。第二、发展重点特色化,市场竞争目标由总体市场占有率转变为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市场营销组合差异化,尽量提供有差别的 四、管理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必须高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1)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柜台业务处理与自动服务系统、跨行业务与清算系统、金融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保证各项决策和业务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基础上。
(2)以加快信息高速处理为重点,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重组,减少管理层次,实行网络化管理,使组织机构更加精简和专业化,调动更加灵活;有效地解决银行内部信息交换瓶颈,提供信息处理效率。(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业务创新,加大在产品服务及应用方面创新的力度,并对传统产品的形式、内容赋予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展其表现空间。
(4)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及时向客户发布有关政策、利率、汇率的变化、新服务等信息。(5)领导方法科学化,注重银行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相互平衡关系,改善员工的政治、经济待遇;加强内部沟通,经常向员工征求合理化建设。
五、经营国际化 21世纪的商业银行是国际化的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勇敢地迈向国际金融市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除外)的国际业务刚刚起步,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和策略在适当的地区设立海外机构进行跨国经营。
利用人民币业务优势,发挥本外币业务联动效应,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开。
3.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现状》求各为大侠指点一下,有合适的文章更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现状及变革途径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揭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重塑银行产权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强化核心业务,组建混业经营模式,提升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等措施,对商业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 改革 现状 变革 路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经济、金融体制进行全面调整的过渡时期,面临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承受着来自市场风险的冲击、制度监管的压力以及社会改革的洗礼。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深刻的结构性变动之中,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和当前深化金融改革的攻坚性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研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带给商业银行的种种影响,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合理途径。
一、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 (一)经受着经济体制变迁的巨大考验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论是从专业银行转轨而来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市场经济催生的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均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具有浓厚的行政分权色彩。 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内部体制改革,总行一级法人对全辖机构统一管理调度、引导资金流向、协调利益分配的模式逐步形成,但传统的块块分割、行政分权式的总分行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集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集约化经营效率,使得一个法人银行仍被分割成无数独立的利益板块。
显而易见,在利益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的驱策下,各级分支行具有一定的准法人权限,各自为政,盲目经营和消耗内部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总行经营政策和战略目标的落实。 (二)面临着角色定位从被动执行审批指令到主动获取行政许可的大跨度调整 随着金融业大门向国际市场全面放开的最后时限的来临,政府指令和强制审批的色彩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行政许可和备案制度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独立面对和迅速适应灵活的浮动定价机制、业务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政府文件确定的框架为行为规则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各类授信规模以及央行实施间接调控手段的效果,如存贷利差、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过分依赖监管部门的政策指令,相较之下商业银行主动开发的各类中间业务和衍生金融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比重低。 由于大跨度的角色调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原本在投资和消费领域垄断性的间接融资功能不断受到弱化,加上直接融资,特别是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所主导并提供的资金供给、金融工具等业务比重呈现萎缩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我国融资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原先垄断的金融业务正受到来自市场各方的争夺,呈现出证券市场筹资、企业债券发行、信托募资、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引入、企业集团内财务公司运作等百花齐放的势头。 (三)迎接着来自国际国内、各行各业对金融危机和银行风险的挑战 全球经济的融合及一体化使金融危机、银行风险爆发的频度、影响的广度、危害的程度不断加剧。
这种风险来自于国际国内以及各行各业的每个方面,大致归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货币风险和国际收支风险等;第二个层次是考验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能力水平的一系列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结算风险等。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危机和银行风险主要集中在第二层次以及第一层次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例如近些年引发的巴林、大和、里昂信贷等危机,均源于商业银行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和竞争地位而疏于控制管理风险所致。 但是,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主要是一种制度性风险,现行银行组织制度、产权关系对市场价格波动反应迟钝,对组织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也缺乏兴趣,尤其是缺失应对国际收支、自由兑换、资本市场冲击等金融危机的经验和相关的制度。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健全的风险制度直接导致金融危机和银行风险的潜在蛰伏,严重威胁着整个银行体系的金融安全。 二、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现状 (一)产权性质趋同,国有化程度高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来说,由于大型商业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市场份额稳定,占据市场竞争垄断地位,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比较单一,国有化程度较高。
而一个成熟的市场竞争必然是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展开,只有打破垄断格局,才能籍以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效能。 (二)资源配置无序,决策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层级授权的方式作为经营管理和信息传递的纽带,以分支行作为资源配置中心来开展各项业务。
由于层级设置复杂,使得管理成本大大增加,总行对可使用资源的掌握和调配能力严重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决策滞后、反应迟钝。即使总行能够及时下达决策指令,往往也缺失权威性,有令不行或者执行而不到位比比皆是。
(三)核心业务单一,经营范围较窄 与外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高端客户。
4.论文 存款保险制度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个人理解,存款保险制度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市面上的存款保险其实就是储蓄型的分红保险,缴费方式为趸交(一次性交清)跟短期式期交(3,5,10年均有),保险期间较传统寿险大大缩短,造成一种大金额投保的现象,这个就会有洗黑钱的苗头出来了。
因为保险金受很多法律保护。如:
一、人寿保单不纳入破产债权 ---公司法
二、受益保险金不用于抵债----《合同法》第七十三条
三、保单是不被查封罚没的财产是不得被冒领的财富 ---《保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四、不存在争议的财产分配 ----《保险法》 第六十一条 ,《继承法》第10条
五、不需要纳税且不能随意质押----《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六、人寿保险 不被冻结查封的私人财产
以上情况都可以为不法之徒提供便利,从而转移来历不清的资金,转换为合法的资金。
希望对你有用。
5.求商业银行管理论文
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是国际上商业银行经营中普遍遵守的三性原则。一般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主要指货币资产所占比例。在引入负债管理后,流动性表述则扩展为商业银行以合适的成本获得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保持必要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防范兑付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前提。国际上的大银行对流动性非常重视,在长期的经营中积累总结出了可行的流动性管理方法,并在不断的改进完善。长期以来,受体制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比较薄弱,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有政府信誉作为担保,基本不存在流动性风险,没有对流动性管理给予足够重视,流动性管理方法也比较匮乏。有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如海南发展银行就因流动性危机而关闭。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较快增长,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由原来的不足变为过剩。然而,我国金融整体发展水平及商业银行经营能力还不能有效应对这种转变,过剩的流动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过剩的流动性还可能催生出股市和房市泡沫,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解决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所必须破解的问题,也成。
6.如何扩大商业银行存款规模 论文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
最初使用“商业银行”这个概念,是因为这类银行在发展初期,只承做“商业”短期放贷业务。放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放款对象一般为商人和进出口贸易商。
人们将这种主要吸收短期存款,发放短期商业贷款为基本业务的银行,称为商业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7.求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管理理念 2500字左右的论文
引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历十几年的时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与公司业务相比,零售业务拥有低风险,高回报率的特点。所谓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正是指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小额、交易比较零散的一种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业务。
同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相比,国内银行业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收入占比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管理体系的陈旧、服务渠道建设的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零售业的发展。本文便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必要性入手,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我国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战略。
一、零售业务的开展对我国银行业的必要性分析(一)我国银行业零售业务的机会与挑战20世纪90年代,国际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美国,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已经成为美国银行业的战略重点,零售业务不仅仅成为商业银行四大业务体系之一,在业务收入方面也占据了半壁江山。
例如,美国花旗银行的零售业务利润贡献率达到40%以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银行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国际性零售银行的大鳄们纷纷瞄准中国零售业务发展的巨大发展空间。
然而,国内银行业的依然陷入销售渠道建设落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泥潭之中。因此,零售业务成为我国银行业摆脱产品同质化并借此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以及落后的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
(二)居民收入提高与消费观念转变为大力拓展零售领域提供可能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最主要表现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消费观念的转变。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接受信用消费、投资理财的观念。
尤其是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收入较高且较为稳定的白领阶层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潜在客户群体。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成为商业银行的潜在目标客户。
(三)改善的客户关系管理成为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有力保证客户关系管理是依托于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以及科技水平,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来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并在企业内部实现客户和资源的共享,为客户提供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进军零售领域可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倒逼商业银行重新考虑如何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多样化的服务,从而确保留住客户,建立持久赢利的客户关系,才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产品陷入同质化困境与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产品相比,我国银行业在零售业务方面产品高度雷同。各大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提出以个人理财、消费信贷、住房抵押贷款、中小企业信贷和信用卡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供消费者选择范围不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同一零售业务消费细分领域之内,各大商业银行大有“血拼”之势。究其原因,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各家商业银行均只注重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没有给自身一个清晰地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无法有效做出市场细分,也就没办法培育出自家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客户关系管理水平低下如前所述,客户关系管理是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将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并在银行内部实现共享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客户信息是被储存在多个部门业务系统中,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客户信息没有集中到唯一的客户数据库中,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经理也是客户关系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从银行内部流程的角度看,客户经理与客户的相处时间是一个重要指标,它能使银行管理者们更专注于顾客满意度,并通过开发新产品与改善客户服务来提提高效率,而国内的客户经理大多还停留在“拉存款,拉贷款”的水平上,无法为改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三)市场细分不足以及人力资源机制不健全,缺乏复合型人才目前各大商业银行虽已进行客户细分,将优质客户区分开来,但仍需根据客户的贡献度将优质客户进一步细分。
人力资源机制不健全使得我国目前的银行业普遍缺乏集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业务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无法为优质客户提供综合的理财服务。三、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对策建议(一)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国内商业银行想要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达到能与国外先进银行一较高下的程度,创新是其关键所在。
商业银行应坚持不断的创新,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及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不断的进行创新还能使商业银行主动的创造市场需求,从而形成符合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并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品牌形象,这是银行自身不可被模仿的资源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8.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一、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根据产品性质不同,现有理财产品的种类虽达到四大类十几个小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和数量仍显匮乏,并不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广阔的产品集合; 第二,产品细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对期限的划分欠科学,期限结构的集聚效应明显,不能满足投资者对长期产品的需求; 第三,市场普遍存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短现象,很多产品推出一期之后就在市场消失了; 第四,产品的收益率分布加速向下倾斜的结构不利于我国个人人民币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产品定价和承担的风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投资者无法获得合理的风险溢价; 第五,产品的定价不明确,一方面很多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就是银行支付的实际收益率,用以应对“不得承诺保底收益”的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有些产品的最高收益率已由协议限定了,并且很多时候往往只是个预期值,存在不确定性,实际收益率往往比较小; 第六,产品设计时条款间的逻辑关系缺乏科学性,导致产品风险增加。
二、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就以上问题笔者试图从宏观体制环境,商业银行自身两个方面来分析上述问题产生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宏观环境方面:首先是国内理财产品市场刚刚起步,居民整体对于金融产品的认识薄弱,缺乏参与热情;其次是 金融体制监管严格,效率低下,创新缺少必要的体制支持。
目前,银行推出一款产品的审批流程是:先上报分行—— 总行——银监会——总行——分行——当地银监局。可见,一款产品的上市经历了诸多繁琐的手续,产品在时间成本 上就增加了很多,而对于有些与热点挂钩的产品则可能会错过推出良机,浪费了前期的产品设计投入。
银行业还实行 分业经营,这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银行产品创新的领域;再次是利率、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使产品的设计在结构 和收益上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资金投资渠道少且缺乏相应的金融避险工具,使得银行投资机会少,资金去向单 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
只有利率、汇率不断变动才能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场的价格机 制,才能促使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才更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创新的产品。 第二,商业银行业自身体系的缺陷以及在产品设计本身上的弱点都导致了产品创新的一些问题。
首先缺少高素质人才: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个人理财专家。 其次缺少标准化的流程体系支持,在产品设计前端的市场调研, 信息收集分析以及售后产品的跟进服务评估阶段,基本没有相应的人员配备,导致了产品创新不能充分体现市场的需 求。
再次,缺少足够的服务意识,普遍存在重产品轻服务、重营销轻咨询现象,导致了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另外 投资工具的单一也在本质上决定了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同质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商业银行存款毕业论文(想写一篇关于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