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毕业论文
企业营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2007-12-28 来源:《中国市场》 2007年第26期 作者:史宝玉 摘要:激励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营销人员现行激励机制出发,分析了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针对营销这一特殊职业的激励机制进行了设计。关键词:营销人员 激励 薪酬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调整员工的行为,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营销人员的激励问题,更是企业研究的重点。
虽然营销人员的奖酬机制相对于企业其他人员较完善,但并不能否认营销人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以及改进营销人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一、企业营销人员现行激励手段 一是物质激励为主,缺乏精神激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出现,并且只有在需求满足后,才会产生激励,对于企业的营销人员,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因此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手段争夺营销人才,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利用高薪吸引营销人才。但对于营销人员来说,他们不但注重个人收入水平,而且同样注重职业发展及自我才能的展示,需要企业为其搭建发展的舞台。
二是短期激励为主,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欺诈行为在经营领域并不罕见,尤其中国发展的现阶段,处于体制转变的复杂时期,机会主义充斥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营销领域,缺乏诚信是商业领域的通病。
这样的市场生态环境造成了营销人员的短期行为。虽然国内有些企业实行年薪制或员工持股制度等激励机制,试图建立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究其原因年薪制未能与股权激励有效结合,员工持股操作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国内大多数企业也未认识到员工持股所产生的长期激励作用,因此真正实行员工持股(Employee Stock Ownership)的企业很少,缺乏了股权激励的长期激励作用,即使企业实行年薪制,也会产生因追逐高额利润而大肆窜货、盲目承诺、不考虑企业长期利益而影响公司整体营销政策的短期行为。二、企业营销人员激励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思想具有传承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农业思想虽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已由最先进、最伟大的马列主义所取代,但其最本质的“论资排辈”、“官本位”、“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思想依然存在并潜移默化地主导着部分人的思想,使现代激励机制很难发挥作用。“大锅饭”、“官本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企业中。
传统中薪酬往往是个人在组织中行政地位或行政等级的物质体现。现在,有些企业推崇的所谓“一岗一薪”其实质也是根据岗位本身的价值来确定员工的薪酬待遇,而忽略了不同的员工在同样的岗位上所达到的实际绩效差异。
因此员工要想增加收入,必须升到更高职位上。二是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导入不足。
就中国目前的营销环境,可以说营销理念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但营销行为与营销理念严重背离。中国营销人员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中国长期投机市场磨砺的产物,注重投机而非凭能力比拼,员工较低的素质同先进的营销理念不同步,理念不能指导行为,激励机制自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因为社会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约束机制,因此未能形成企业和营销人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营销人员频繁变换公司,公司也不尽心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最终难以形成双赢局面。
三、企业营销人员激励机制设计1.建立合理的营销人员薪酬制度。对于大多数企业,用高薪吸引营销人才已使企业工资结构线出现偏离,以致公司的薪酬政策不能体现科学合理性。
对于企业首先应确定本企业在行为中的地位,在参考本地区经济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制订本公司的工资结构线,依据工作岗位及其创造价值的大小支付工资。薪酬的制订要兼顾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薪酬设计可根据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选择相应策略。
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可采用高弹性模式,以高奖金促发展;处于正常发展或成熟阶段的企业要增加持股比例,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因此薪酬设计可包括基本薪资、业务奖金、员工持股、保险和福利几部分,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调整各部分比例,实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有机结合。
2.制定员工的多通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营销并非正式职业,更有许多营销人员自己也认为从事营销只是想赚取些资本,因此作为临时性的营销职业,很少有个人设计职业生涯,企业也较少投入精力对营销人员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营销人员的成长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提供适合营销人员要求的晋升道路。
只有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有组织中的发展前景时,他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
2.关于销售管理的论文
销售管理论文:如何做好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是一个企业销售部经理的重要职责,销售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因此,企业销售管理在领导者眼中是非常重要的。
本销售管理论文中详细阐述了销售管理工作中的禁忌及企业已经怎么做好销售管理工作的。 一、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销售管理工作的六大禁忌 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销售大忌之一:销售无计划 销售工作的基本法则是,制定销售计划和按计划销售。
销售计划管理既包括如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销售目标,也包括实施这一目标的方法。具体内容有:在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和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销售目标、回款目标、和其他定性、定量目标;根据目标编制预算和预算分配方案;落实具体执行人员、职责和时间。
然而,许多企业在销售计划的管理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无目标明确的年度、季度、月度的市场开发计划;销售目标不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市场机会、有效组织企业资源的基础上确定的,而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销售计划没有按照地区、客户、产品、业务员等进行分解,从而使计划无法具体落实;各分公司的销售计划是分公司与公司总部讨价还价的结果;公司管理层只是向业务员下达目标数字,却不指导业务员制定实施方案;许多企业销售计划的各项工作内容,也从未具体地量化到每一个业务员头上,业务员不能根据分解到自己头上的指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销售活动方案,甚至,有的业务员不知道应该如何制定自己销售方案等。由于没有明确的市场开发计划,结果,企业的销售工作失去了目标,各种销售策略、方案、措施不配套、预算不确定、人员不落实、销售活动无空间和时间概念,也无销售过程监控和效果检验措施。
这样,销售管理论文内容说明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的销售工作就象一头闯入火阵的野牛,东冲西撞最后撞得头破血流。 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销售大忌之二:过程无控制 “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不对业务员的销售行动进行监督和控制,这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对业务员的行动管理非常粗放:对业务员宣布一个业务政策,然后,把业务员象鸽子一样地放飞到市场上,等得业务员给企业拿来一份份订单、开发出一片片市场。 由此,而造成一系列问题:业务员行动无计划,无考核;无法控制业务员的行动,从而使销售计划无实现保证;业务员的销售活动过程不透明,企业经营的风险增大;业务员工作效率低下,销售费用高;业务员的销售水平不提高,业务员队伍建设不力等。
“没有耕耘,那有收获?”,不对销售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就不会有良好的业绩结果。 海尔公司的“3E”管理法,即管好每个业务员的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不正是海尔公司销售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吗? 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销售大忌之三:客户无管理 一粒麦子有三种命运:一是磨成面被人们消费掉,实现自身的价值;二是作为种子播种,结出一粒丰硕的果实,创造出新的价值;三是由于保管不善,麦子霉烂变质,失去自身的价值。
这就是说,管理得当,麦子就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是为人类创造出新的价值;管理不善,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 同样道理,企业对客户管理有方,客户就会有销售热情,会积极地配合厂家的政策,努力销售产品;管理不善,就会导致销售风险。
然而,许多企业对客房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结果,企业既无法调动客户的销售热情,也无法有效地控制销售风险。目前,销售管理论文thldl.org.cn中阐明了销售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客户对企业不忠诚、窜货现象、应收帐款成堆等,都是企业对客户管理不当的结果。
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销售大忌之四:信息无反馈 信息是企业决策的生命。业务员身处市场一线,最了解市场动向,消费者的需示特点、竞争对手的变化、经销商的要求,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企业,对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销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要迅速向上级报告,以便管理层及时做出对策。
然而,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业务报告体系,未及时地收集和反馈信息。 业务员的工作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销售额,二是市场信息。
对企业的发展而言,销售额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信息。因为销售额是昨天的,是已经实现的,已经变成现实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它对企业没意义;有意义的是市场信息,因为它决定着企业明天的销售业绩、明天的市场。
然而,许多企业既没有向业务员提出过收集信息的要求,也没有建立一套业务报告系统,以便能够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 企业销售工作出了问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企业不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营销活动各个环节中发生的问题,并在管理上作出及时的反馈,使这些问题得以迅速解决而不至于给企业造成重大危害。 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为什么有些企业客户档案长期不真实?为什么有些企业应收款不断发生而得不到纠正?为什么有些企业给公司造成的同类事件反复发生而不能根治?为什么有些企业在营销方面的严重问题长期不能发现?一旦发现,则已经处于破产边缘,无力回天!销售管理论文中阐明了其根本原因盖出于对企业营销管理过程。
3.推荐几篇市场营销管理的论文
浅谈激励理论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激励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在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介绍了几个典型的激励理论,并探讨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最后,总结了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三种激励方式。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激励方式1、激励理论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的行动环境。
对需要以及人内在动机和环境的激发。形成各种各样具体的激励理论,一般可将激励理论分为激励的需要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
1.1 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43年出版了《人的动机理论》一书,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生理需要与安全、保障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而社交、归宿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高级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
2O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
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
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其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督导、工资、同事关系、工作环境、人际因素等方面。
激励因素是指适合个人心理成长的因素,内容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感、上进心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调动积极性。
缺乏保健因素时,将带来强烈的不满,但保健因素得到满足时,并不能带来强烈的激励作用。2.2 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公平是激励的动力。
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② 公平理论的模式(即方程式):Qp/Ip-Qo/Io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获报酬的感觉。
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投人的感觉。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投入的感觉。③不公平的心理行为。
当人们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2)期望理论。
弗鲁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 = V E其中:M-一激励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 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
2、激励理论的启发2.1 激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必须要考虑人的需求,别人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激励,这样的激励才是真正有效的。打个比喻说,如果一个濒临饿死的人你就是给他十座金山都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一个面包更直接、更有效。
需要层次理论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能正确认识被管理者的需要多层次;努力把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员工的需要结合起来,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员工各种各种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2.2 激励也要注意公平不公平、不合理会带来心理挫伤。
中国古代就有“不患贫,患不均”的说法。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
为了避免职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企业往往要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2.3 激励目标的设置在激励方面,期望理论启示管理者不要泛泛地采用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采用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而且在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
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期望概率过大,容易产生挫折,期望概率过小,又会减少激励力量;而实际概率应使大多数人受益,最好实际概率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并与效价相适应。
2.4 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在制定激励政策之前,要对。
4.如何进行销售人员的管理与激励
企业销售人员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他们的努力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
对于销售人员的激励要考虑营销工作的具体特点,从共性来看,销售人员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有着他们特有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1 职业疲惫状况广泛存在 销售工作是激情和理性的混合体,频繁的拒绝和挑战使销售人员需要内心的激励,复杂的流程也需要他们具有理性和恒定的心理素质。放眼四顾,销售人员的职业疲惫状况在企业里广泛存在,企业可能在投入了大量经济资源进行刺激后依然收效甚微。
1.2 情感波动较大 销售人员的情感波动比较大,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成功和失败总是接踵而至,前一天还在为争取到新客户而欢喜,而后一天却面临着被客户拒绝的尴尬。销售人员需要以不断的正面激励(如尊重、认可、授权等等),有效的正面激励可以缓解沮丧情绪,重拾信心和热情,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1.3 被认可需求强烈 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只了解销售人员的共性是不够的、必须清楚每个销售人员独特的个性。针对他们最迫切的需要进行激励。
销售人员都有着强烈的被认可的需求。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销售人员,他或多或少都有着被认可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对员工真诚的赞赏、关心其家人生活、让员工参与管理决策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1.4 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 一般说来,基层重金钱、物质;中层重晋升、提拔;高层重荣誉、名望。
销售人员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后,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企业此时若过分强调现实利益,而未能给员工一个充满光明的前景,不能使员工看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将会使销售人员对前途没有信心,或感到在企业的发展前途不大而产生去意, 从而无法鼓舞销售人员的士气,难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5.员工激励论文
[摘 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型员工的价值观提出了针对性激励措施。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特点 需求 激励措施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价值创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不言而喻,管理学大师彼得.德拉克曾这样认为知识型员工,他们是“那些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他们具有较强创造和运用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知识的能力,因此如何使其为组织有效服务和贡献更多创新性知识一直是企业管理重要课题,本文研究将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针对其主要的精神需求,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使之心悦诚服为企业服务。
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已毋庸置疑,但是他们具有和传统员工不同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性 与简单的体力劳动者相比,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的劳动,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
一般人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能力越强,独立自主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越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运用头脑进行创新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
由于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生产手段意义上的知识,具有某些特殊技能,一张这种保障,他们不喜欢领导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和措施都安排得非常明确。知识型员工个倾向于高度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自主地从事各项活动,注重强调工作中的引导和自我管理。
2.独立性 独立性是知识型员工的又一显著特点。河南发表论文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已改变了组织的权力结构,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利有无的唯一因素。
知识型员工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也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
员工主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而不需要依靠其他人,更不希望有其他人的干预,尤其是上司的权利压制。 3.自我价值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知识型员工”不再追求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他们更注重的是社交需要、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条件,以此来实现其自身的自我价值。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加追求自身价值的视线,成就欲强,他们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更希望其工作具有挑战性,以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为此他们不满足于一般事务性的工作,而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4.目标导向明确 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等与众不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因此其工作的目标导向十分明确,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正向着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每个人都有其多元化的目标导向,都努力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领域里创造出一番事业,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他们十分关心能力的提高与事业发展机会,既重视知识的更新和补充,更重视自身事业的发展。
他们更热衷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使其成为一种乐趣,一种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他们所追求的正是其明确的目标和导向性作用。知识型员工心目中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挣的工资,而是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视线,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5.对成就的渴望感更强烈 与传统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有一种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更加追求可望获得一番成就。对成就的渴望在知识型员工心目中的比重远远大于其对金钱等物质的渴望。
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组织发展有所贡献。
因此成就本身就是对他们更好激励。 三、知识型员工的需求 从上述知识型员工特点来看,知识型员工虽有物质性需求,但远没有对精神性需求要求满足的渴望强烈。
1.个人自由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性、自主性比较强的个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在个人自由方面的需求比较强。这种需求主要表现在工作自主性方面。
知识型员工强调在工作中自我引导,愿意对各种可能性做最大的尝试,并期望得到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承认,他们不喜欢受制于人,也不喜欢受制于物,他们喜欢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工作时间。 2.来自同事的尊重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其中尊重的需求是人们较高层次的需求。
任何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知识型员工作为一类特殊的员工,他们同样具有尊重的需求,并且它们的“来自同事的尊重的需求“要比一般普通员工更为强烈。他们强烈希望比人对自己的工作、人品、能力和才干给予承认并给予较高的评价。
他们希望自己工作的努力得到同事们的认可,并且得到关注,得到同事们的尊重、钦佩与羡慕。 3.可以学习新东西 知识型员工可望获得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
6.如何进行销售人员的管理与激励
企业销售人员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他们的努力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对于销售人员的激励要考虑营销工作的具体特点,从共性来看,销售人员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有着他们特有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1 职业疲惫状况广泛存在
销售工作是激情和理性的混合体,频繁的拒绝和挑战使销售人员需要内心的激励,复杂的流程也需要他们具有理性和恒定的心理素质。放眼四顾,销售人员的职业疲惫状况在企业里广泛存在,企业可能在投入了大量经济资源进行刺激后依然收效甚微。
1.2 情感波动较大
销售人员的情感波动比较大,对于销售人员来说,成功和失败总是接踵而至,前一天还在为争取到新客户而欢喜,而后一天却面临着被客户拒绝的尴尬。销售人员需要以不断的正面激励(如尊重、认可、授权等等),有效的正面激励可以缓解沮丧情绪,重拾信心和热情,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1.3 被认可需求强烈
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只了解销售人员的共性是不够的、必须清楚每个销售人员独特的个性。针对他们最迫切的需要进行激励。销售人员都有着强烈的被认可的需求。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销售人员,他或多或少都有着被认可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对员工真诚的赞赏、关心其家人生活、让员工参与管理决策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
1.4 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
一般说来,基层重金钱、物质;中层重晋升、提拔;高层重荣誉、名望。销售人员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后,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企业此时若过分强调现实利益,而未能给员工一个充满光明的前景,不能使员工看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将会使销售人员对前途没有信心,或感到在企业的发展前途不大而产生去意, 从而无法鼓舞销售人员的士气,难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7.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销售人员激励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化和白炽化,现代企业对市场的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日益深刻:企业的盈利与否甚至存活与否,将决定于其在市场上全盘运作是否顺利、成功,其市场的能动性力量——销售人员 ,能否积极有效的为企业的命运握好缰绳。
换句话说,企业只有在做好现代意义上市场营销的基础上,全面地进行销售人员的管理,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效地进行销售人员的激励,才有可能不被竞争对手和市场所吞噬。 1. 现如今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存在的现状以及针对性分析。
1.1 销售人员的培训方面。 企业管理人员对招聘的销售人员不培训(产品、销售能力、技巧、道德,企业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或者只是流于形式的培训,而是急切的把其推到工作岗位上去,这样不但造成人员能力的参差不齐和对新职业的本能恐惧,缺乏对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利于整个组织的团队精神的形成建设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面对市场的激烈变化,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销售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改变和提高以顺应变化,应对竞争,从而出现销售人员知识老化,不能积极有效的制定相关的市场策略和应对多变的市场竞争,企业市场竞争的日渐降低。 1.2 管理人员与销售人员的沟通问题。
企业管理人员不进行或不注重与销售人员的日常事务性的沟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同时对销售人员的责、权、利划分不清,在其工作中不进行有效授权。管理者与销售人员形成的是“要求你去干什么、怎么干,要求取得多少多少的销售额”的“雇佣关系”,而不注重中间过程的沟通、问题的解决,指导、人员的能力的提升,销售人员根据市场情况有利于企业的灵活性、自由度的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是市场销售过程中问题的人员的自我处理解决,而销售人员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畏首畏尾,最后不但无利于销售人员的销售等综合能力的提高,甚至可能导致此项销售活动的失败。 1.3 薪酬制度的问题。
针对销售人员以工资为主要形式的薪酬激励制度。在企业管理者传统的的意识里工资(钱)是衡量销售人员销售等工作业绩的标准,是激励他们的主要手段甚至唯一手段。
对销售人员的业绩月度、年度考核,管理者不注重对销售人员在实际市场中其他因素的分析,诸如不同市场的地理位置、地方法律法规、市场成熟度、竞争者状况、消费者的消费亚文化等开拓、维护市场的难易程度问题,来展开销售竞赛,以销售业绩论英雄,这样就无形中促成了销售人员错误观念的形成,助长了销售人员不满的消极情绪、抵触情绪,甚至销售人员之间的恶性竞争,最终将不利于企业整个销售队伍的建设,以至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1.4 企业文化与销售人员激励问题。
缺乏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建设。虽然现在国内许多企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但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某些错误的理解,缺乏积极有效的执行。
和对其他管理人员的管理相似,把销售人员“经济人化”、“单纯雇佣化”、“非公平化”、“社会化”,不能很好的尊重、关心他们,缺乏人性的关注和信任,让他们认为只是拿自己的知识、能力甚至血汗来与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单纯金钱的交换,从而导致了销售人员对企业 “家”的荣誉感、归属感的缺乏、淡薄、丧失,以至于最终离开企业,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人员转换成本的提高。 2. 对当今企业销售人员进行激励的几点建议 2.1 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投资。
开展销售人员培训的最佳时机是新销售人员进入企业之初。企业对新招聘销售人员要针对自身企业的特点通过专业授课培训、优秀老销售人员的带领等形式对其进行相关产品,实际销售方法、技巧的培训,来消除其对未知领域的恐惧。
通过管理者给与其一定的鼓舞和克服恐惧的使用方法,提出预防之道,激励他们,以排除他们实际工作障碍;企业文化的培训(进行企业文化故事化、生活化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此多方面的培训来激励销售人员,使他们对于企业的产品能够较熟的认知理解,对企业渐形成认同感,有信心、激情的投入自己的市场工作中。
同时加强在企业运作过程中 2.2企业要进行薪酬加销售人员工作中其他方面表现的结合。 通过两方面的结合,以此来形成考核员工的标准。
让销售人员在多种考核中提高,因为多种考核意味着更细致的环节,更公平的程序,以及更深入的沟通。如开发市场的难易度,客户对销售人员的满意度等,通过如此定性的考核让其感到定量(销售业绩)竞争考核基础上的定性考核的重要性,来激励他们不但为了企业业绩还要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努力工作。
同时要考虑实行薪酬重量增长机制,在可能情况下让内部薪酬高于外部,人工成本由于外部,以此来较好的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在其工作中,要责、权、利明确,给与相关的工作授权,这样可以让权利与责任给其注入新的活力和工作动力,激励销售人员的自信心、满足感,增强其主动性和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灵活性。
2.3企业针对销售人员的五大需求。 根据马斯洛德五大需求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
8.有关公司员工管理的毕业论文
/hr.htm X石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 (2008-7-21) 基于竞争力的国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硕) (2008-7-14) 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研究(硕) (2008-5-7) 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研究 (2008-4-16 ) 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 (2008-2-25 )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及预警研究 (2008-2-24 )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问题与策略探讨(本) (2008-2-20) 民企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2008-1-30)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互动研究 (2008-1-28) 中外企业的人力资源比较研究(硕) (2007-11-29) 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MBA) (2007-9-7) 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机制研究(硕士) (2007-6-4 ) 基于战略的电力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2007-6-4 ) XX石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07-5-31 ) 企业人力资源的危机管理 (2007-5-11) 实施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07-5-10)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管理者角色定位研究 (2007-4-30)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策略(MBA) (2007-4-29 ) 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研究(硕) (2007-4-28 ) 国企改革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2007-3-12) 国有企业改革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硕) (2007-3-11 ) EVA和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硕士) (2006-12-6 ) 中西部地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硕) (2006-10-20 )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 (2006-9-203)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研究 (2006-9-7 ) 基于战略的民企人力资源管理 (2006-9-2 )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探讨 (2006-7-11) 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核算(硕) (2006-6-6 ) 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06-6-2) 浅谈高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 (2006-4-16 )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本) (2006-4-16) 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及启示(本) (2006-4-16)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探讨(本) (2006-4-13 )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探析 (2006-4-2) 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探讨(本) (2006-2-28 )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本) (2006-1-24)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 (2006-1-24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本) (2006-1-8)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2005-11-1)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本) (2005-9-14) 管理关键人力资本 (2005-9-13)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探讨 (2005-8-30 ) 避免人力资源的高配置陷阱 (2005-8-22 ) 人力资源管理外的人力资源问题 (2005-8-15 )。
9.管理学论文关于激励
管理者应与同级管理者相比较,只有你比别人更加管理有方,更具管理成效,你才是成功者;同样,一个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只要他比别人打扫得更干净,也要承认他是成功者。须知社会有分工,职位有层级,但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并非完全由个人素质和努力所决定,时也运也命也有时是个人无法选择的。然而无论他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他都有追求成功的权力,管理者也有责任为其创造成功的条件。所以要形成这样一种气氛,要能让一个技艺精湛的打工者可以对其平庸的上级说:“我比你强”,起码要能让他有这样的意识,如此才能造就一个人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让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让他忠于自己的职业。而能让职工“忠于自己的职业”,要远比让职工“绝对忠于老板”对老板更有利。
其次,要大力提倡并形成“不断创新”的岗位工作理念。须知现代大工业生产最残酷的一点,莫过于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断将复杂劳动分解为一项项的简单劳动,虽然美其名曰“专业化分工”,客观上却将劳动者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而长期重复毫无创造性的简单劳动,必然使人逐步丧失劳动热情,这是产生“职业疲劳症”(新名词曰“职业枯竭”)的根本原因。但任何劳动——无论简单与复杂——只要是人干的活儿,就必然存在着改进的余地,存在着创新的可能,如同“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见《庄子·天下》)。所以只有提倡不断进行工作改进、工作创新。激励职工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发现错误并改正和预防错误,才能永远保持对本岗位工作的新鲜感,并在改进和创新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长久维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岗位工作创新的价值,远不能仅以创新的具体成果的价值来衡量。
其三,要不断开发并向职工传授开展工作创新的具体理论、方法和工具。须知“工作改进”、“工作创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本岗位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以需要每个职工都要学习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方法工具。在前些年全国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时,人们曾总结或创造出不少这样的实用方法,如用于指导工作改进的PDCA循环程序,如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主要原因——制定对策——执行对策——检查效果——把成功经验标准化——处理遗留问题的科学方法步骤,以及与之相应配套的如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等数理统计工具。这些简单实用行之有效方法手段并不会因该项运动的衰微而过时,故应继续纳入职工培训范围,并需进一步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和职工素质现状加以发展创新。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销售人员的管理与激励毕业论文(急求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