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音乐的论文
《论现代音乐》(二) 有人说音乐也要“现代化”。
说真话,我弄不清这是指的什么?音乐要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美学趣味?这是无可非议的,自古以来的音乐大多如此。因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就要改变音乐题材、体裁、样式……?这就要一下了。
音乐要按照“先锋派”路子走?这问题更复杂了,“先锋派”不是一家,哪一种是“真正老王麻子”?在金钱至上、竞争第一的垄断资本主义,作曲者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中,“宫廷乐队”没有了,“仆从制服”和“年金”也没有了,任何乐队都要靠各种各样赞助人,期望更多的“基金会”来捐助,作曲家较之他们的前辈们,处于一种更为与社会相脱离、与社会相敌对的地位。文化教育也有两极分化,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成为真正的“代沟”。
作曲家在一种接近绝望的心情下走向“自我发掘”的“新”路,回头一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国民乐派……的技法也不适用了,商业化的“流行音乐”通过广播、电视占领了大多数家庭的起坐间,也占了大多的舞台和歌榭,听众变了,他们生活节奏快了,视野前所未有的广阔了,人们的思想更活跃也更复杂了。一句话,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变了。
传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美学趣味……崩溃了,最敏感也最脆弱的作曲家不能不在这种既反感又无助也无望的心理状态下各找各的“新”路。“新”的才过了一夜又变成旧的了。
于是花样翻新、挖空心思地独出心裁,找、找技术,也找“心理分析学”和形形色色的“新”学问,找神秘主义,找理性思辨或者反理性主义,……这不正是西方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一代,面对西方垄断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急剧变化和压力的窒息下所作的必然的反应么?(注:见《人民音乐》1983年第2期《旁听交响音乐创作座谈会有感》。) (三) 现代主义或先锋派,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概念,它代表着许多立场、观点、截然不同的小派别。
有些派别昙花一现,有些派别则变化到和原来的主张迥然不同,有些派别的主张和自己的实践并不总是一致的,有的承认现实主义文艺的一般原理,有的只承认自己主观思辨的体系……对之作出详细分析是很困难的。但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迷茫、焦虑、不安、失望甚至绝望;一是对传统音乐价值的时而尊重时而怀疑,甚至对传统音乐的一切采取断然否定的态度,只求自辟蹊径。
因而,对这一种文化现象不能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要作非常艰巨的分析、工作。比如,从表现主义走向十二音体系又回到自己独特道路的亨德米特(1895—1963),可以称得上是所谓“现代主义”开山祖师之一,他便经历了上述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而他的主张也不是我在上述对“现代主义”的概述中尽能包括的。
他的主张也有和变化,同他的作品也有发展和变化一样;用他形之于笔墨的“主张”也不能解释其全部的音乐,因为这只是某一个发展过程中的“主张”,亨德米特在其著名的论文《作曲家的世界》及其他的论述中陈述了他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看法,和他早期的见解无疑是不同的。不妨摘出几段作为例证: “交流”。
尽管音乐就象我们在实践上所示,它(指音乐)的语言倾向于抽象化,但它是作者与他的音乐的直接需要者之间交流思想的形式。作曲家在能够做到在直接需要者的要求和他的才能之间达到相互了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这要求他们无需言喻而被理解,这才能让其直接需要者得到满足而又充满智慧和诚实。
这是亨德米特的“音乐基本原理”的第一点。我们发现,他的追随者和后继者们与他的主张有着多么大的差别,还不是昭然若揭么! 亨德米特的第二点原理是“技巧”。
“所有建立起来的音乐必然与音乐实践有关,作曲家必须具有的训练是乐器演奏和谱写音乐的过程一起经由持之以恒的实践体验。体验达到通晓,特别是经过一批一批的实践直至得心应手的境界”。
他的第三点原理是“调性”。 音乐的调性对于亨德米特就象地心引力定律对于物质世界一样是理所当然的,想要忽视它不仅是无效而且是导致混乱的。
在音阶的十二个音里,各种可能的音程组合有安排得很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和与基本中心调性间的关系都是这样的。在所有音乐创作中,这种自然的关系必须遵守(1948年他的《玛丽亚的生涯》的修订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成果。
修订前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改变了声乐的线条,使旋律与和声配合得更加紧密,总体结构有其明确的调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符合其表现和象征的意图)。 这两点主张,和其有的后继者们有着多么大的分歧,更是显而易见的了。
他的第四点主张——“象征”。对于他可能是重要的,对于我们剖析现代派技法关系不大,但在音乐思想上是重要的。
1940年之后,亨德米特日益接受这样的思想。即音乐作品里各种符号安排的式样应该是象征性的,它象征的是全人类在道德和心灵里更高的状态——有意识地回到圣·奥古斯汀和其他人阐述过的中世纪的教义。
这种教义的最充分的例证是他的作品《世界的和谐》。歌词是他自己写的,涉及的是十七世纪初天文学家凯普勒生涯和思想。
亨德米特把凯普勒的1619年的天文著作《。
2.求一篇音乐论文要1000字左右
如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身心健康、形成完整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中生,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中生的音乐基础比较差,在音乐鉴赏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弱。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只有开启学生感知音乐之门、摇动乐理之桨,学生才能具备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只有积极主动参与音乐鉴赏活动、增强音乐思维,学生才能真正遨游音乐的海洋。
借用天籁之音,开启感知音乐之门 所谓音乐鉴赏是鉴赏者通过聆听去感知评判音乐作品,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由于学生差异很大,不少学生苦于“不懂”音乐而无法提高鉴赏能力,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迈进音乐殿堂的钥匙,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改善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鉴赏音乐时要注意体会声音在我们心理产生的效应。首先让学生听一些客观的声音,引导学生体会它们在心里所产生的感觉。
例如:山涧泉水的潺潺水声,叮叮咚咚……明亮的音色错落有致,给人的感觉是不是轻盈活泼、宁静又安逸?秋雨潇潇,沙沙沙沙……那均匀不断的雨声随着深秋的寒风拍打着玻璃窗,当你独处时,是否感觉到孤独寂寞,思念亲人? 随后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典型短小的乐曲片断,让学生鉴赏体会。比如柔和婉转的旋律,学生是否会有静谧安逸的感觉;简洁明快的旋律是否会有欣喜欢快的感觉。
经过不断地体会,在音乐形象和学生的感受之间会建立一种比较固定的联系,积累一定的经验。学生就能逐渐从情、意、理等方面去领略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它所产生的美。
这样,学生对音乐也就渐渐地产生了极积探知的兴趣,那么感知音乐的大门也随之敞开了。 摇动乐理之桨,畅游音乐海洋 鉴赏音乐必须先了解音乐语言,这其实就像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理解文学语言一样。
那么,音乐语言是如何表现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都是它的表现要素。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是通过各种要素才能表达的,只有掌握和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才能更好更深地鉴赏作品。
因此要鉴赏好音乐,首先要有音乐知识作为基础,(当然凭感觉的鉴赏也是有的,那只是低层次的)。如上述各种自然音响,是何节奏型构成?而人们在这些情景中其心境是欢乐,平和,还是惊恐等等……如何用曲调来表现?它的音乐背景——和声织体又如何设置?对学生来说,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理性认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总之这些都离不开乐理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乐理基础知识。特别是基层学生没有受过良好的乐理知识训练,到高中还得补这一课。
一定要教给他们畅游音乐海洋之船桨。 培养聆听音乐习惯,畅想音乐之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鉴赏作品的关键。
聆听,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鉴赏与评价的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带着简单的启发性问题去聆听的习惯。
只有当学生成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聆听者,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想象是参与鉴赏作品的目的,“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
通过音乐鉴赏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如鉴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可以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的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的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结果想象为平静的江水、朦胧的月夜、幽静的田园、仙女的舞姿……接着教师适当地介绍作品的内容,然后学生展开更深、更细致的想象,让想象更趋完美。 鉴赏经典名曲、提高音乐素养 高中生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我们要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
他们喜欢音乐,但大多只限于通俗音乐、流行歌曲。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音乐鉴赏水平,就应该把高雅音乐引入课堂,用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教育、鼓舞学生。
从而陶冶其情操,美化其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能力和经验后,要引导他们鉴赏完整的乐曲。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常常喊出时代的强音,展示民族大众的身影,成为一面历史的明镜。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的声乐作品在当时演出后,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奋起抗敌的战斗号角。
乐曲生动描绘出黄河浩浩荡荡的壮观风貌、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搏战、黄河儿女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息的景象,同时也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战士们为保卫黄河、保卫国家而英勇战斗的雄伟画面。 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使人的精神处在积极状态下,并进一步强大、丰富、充实。
通过不断地对优秀、经典。
3.关于音乐美的500字论文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
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
一、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
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
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二、如何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情感的体验。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
3、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
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 4、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
如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 三、课内外相结合。
要学好音乐欣赏,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音乐相关的实物等),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来体验音乐,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从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
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可用彩色的画笔绘出抽象的线条、不规则的图形或具体形象的实物实景来表达的;也可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可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接下来,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
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再下一步,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研究的价值意义,从而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四、音乐欣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
4.急求一篇音乐鉴赏论文 3000字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在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寓美育于音乐教学中。 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
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
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
教师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
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教师走下讲台,穿行于学生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学生交流互动,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
教师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力足于以情感人,使学生在学习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老师动之以情,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当然,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还需反复听赏,更需动画结合,利用视听媒体最为直观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
对音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体验和参与,用心感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在反复听唱、观赏画面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画面,配以生动的语言,每当听到它那优美的旋律时,就仿佛有一幅气韵生动、笔触秀丽的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中,使学生从视觉上和听觉上产生美感,情不自禁地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河山,并在这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景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
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二、审美表现,深化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
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曲式风格,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
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凋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给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深化,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5.写一篇有关【音乐】的作文
惭愧,我并不是一个多么有音乐天赋的人,在这方面也绝对谈不上什么造诣。
当初家里往上数若干辈都没有和音乐扯上任何的渊源,而且由于儿时过于贪玩,从小也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音乐训练,与音乐接触,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现在顶多也就算是一个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水平属于那种连业余都算不上的那种。所以题目虽然是写了音乐经历这样的字眼,其实就是为了穷拽,弄得神乎其神,高尚一点,恬不知耻地吸引发点眼球效应吧,呵呵,毕竟虚荣之心是谁都有的。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这是炒作,大家可以批判,使劲批判。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和我一样的,我大可以很可以自我宽心地想,也许有些人比我还要差些呢。
水平虽然业余,但是我与音乐的关系还算亲密,可以厚着脸皮说自己还是有点文艺细胞的人,呵呵,从小没学过什么乐器,也没看过什么五线谱,不过倒是被老爸天天逼着写作文,涂鸦之作也积了好几十万字,另外口琴原来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点点……都是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了。既然说到了小时候,不妨就接着回忆回忆吧……也算是忆苦思甜一下,强化革命传统教育。
当时的经济条件差,和现在没法比,听爸妈说那个时候一家人一个月的总收入也就百元出头,好在物价比较低,所以才得以保住温饱。当时一台双卡的录放机好像要一百多块吧,而且还要是凭票购买,钱难赚,想弄到票更是难上加难,那个时候要是谁家买了台录放机,引发的眼球效应该和现在谁家买了一栋豪华别墅差不多。
发了这么一顿感慨,也不全是跑题,形势的确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器材方面说,现在当然是有了更多人有能力承受更昂贵的价格,购买更讲究的设备了。
但在当年,怕是这样的人很少,那种一百多块一台的双卡录放机,就是许多人的梦想。随身听什么的,那个时候甚至不能算是奢侈品,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世界上已经存在了这样一种东西,完全无法把它,还有其它许多现在司空见惯的东西列入考虑范围。
现在呢?就是邻居一下子开回辆A6,也不会成为持续很久的话题,比这更新鲜的事多了去了,谁都不缺刺激的谈资,再说大家也忙多了,哪有空关心那么多闲事。 我现在还很清楚地记得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那个时候郑钧有一首歌,名字叫做《回到拉萨》,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线了,我疯狂的喜欢上了这首歌,不过现在证明,我当初还是挺有品位的,当初疯狂喜欢上的这首歌现在已经是一首相当经典的歌曲了。既然喜欢上了一首歌,那么第二件必然要做的事情当然就是要学会这首歌。
为了让自己也会唱这首歌,我可是经过了一番努力,以一餐中饭的代价从同学那儿借来了磁带,由于天生不是歌星的料,不好意思在有旁人的情况下长,就算是只有爸妈在也觉得别扭,所以就只能等到爸妈已经出门了,自己还没离家的那几十分钟,让家里的那台录放机一遍接一遍地放,自己一边听就一边照着歌词跟着吼,还专门自己给自己录了一盘磁带。可是,当天下午上学的时候就被住在楼上的同学质问:今天中午你在你家鬼喊什么呢?当时我支支吾吾地搪塞到:我哪有鬼喊什么啊,我在放磁带呢,录放机的声音调得大了一点罢了……这件让我直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的往事说明了什么呢?音乐的魅力!两盘磁带,一台录放机,两句对话……如此细微的东西,在若干年之后,我仍然能够记得如此清晰。
可见,音乐给人心灵所带来的东西是深刻的,是能够让你永久珍藏,受用一生的!还有就是在高中的时候,我的路数是平时上课从不缺课,做好笔记,课下也没有非常认真地复习,都是考试前几天才突击一下,成绩说不上好,但仍然保持中等。不会打牌、喝酒、谈对象,现在和当时的高中同学说起,被贬为“蹉跎了岁月”……呵呵,不过也不是一无所获,那个时候竟然给我找到了中央二台(是广播电台哦……),正在播放一个关于古典音乐的讲座!我高兴,我喜欢,我得意……我想也就是那时候我才开始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自己以前毕竟也是干过“专业”的……呵呵,算是有点底子吧,所以到了晚上,经常是我窝在屋里,为了听到较好的效果不断调整着收音机的位置,然后美滋滋地听那充满杂音的广播。
现在想来有点可怜,但心里仍然很甜蜜,其中的乐趣也许不是旁人可以理解的……还有许多……象我的那部SONY随身听,费尽心思才弄到手,并且因此被老爸老妈说我为了买一个东西,给他们下套,如此云云……不过因为有了它,我方才有可能通过那对效果超滥的耳机(MDR-E805),听效果并不怎么样的歌,但是我却因此而快乐着;象我买的那些D版的东西,想起自己站在音像店里,满眼都是自己喜欢的磁带,可是不舍得买,只好经过认真、反复,还有些为难,甚至痛苦的挑选、对比,知道最后拿下自己最中意的专辑……然后就如获至宝一样跑回去,仔细聆听,细细揣磨,并因此而快乐…… 也许是人在贫穷时会比较容易满足,没饭吃时,哪怕是窝头,能吃饱就觉得很好了;富裕了,有了条件,饱暖思淫欲,这话一点都不错,人的欲望应该是永远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的。以前的我,因为听音乐而快乐,当时也没有想到那许多,只是充分地利用了自己手头的设备,认真地。
6.求一篇关于世界音乐的论文
音乐风格是比较多元化的,古典的高贵,蓝调丰富的原创性或即兴性,爵士色彩化地变换音高,蓝草欢快的旋律,摇滚乐粗旷强硬的律动都能使我为之膜拜。
如今在中国乃至亚洲绝大多数国家人民都热衷于现今盛行的流行音乐(也就是所谓的通俗音乐),歌手们华丽的装扮,动感的舞步,爱意泛滥的歌词无不让歌迷为之疯狂。不过,也就因为如此,很大程度的使大多数的非专业音乐爱好者形成井底之蛙,以至于使他们相信这就是全世界最热门的音乐主题。
让他们认为他们就是现今走在流行最前线甚至还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就是最懂得欣赏的群体,其实,则不然。 我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一个自称为来自南方的猫开始风靡全球的时候,才是流行音乐的开端。
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对此,那些始终钟爱周杰伦什么的人肯定很纳闷,这说的是谁呢?······没错!这就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毫无疑问猫王便是20世纪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绝非之一。也许他们会反驳到怎么会是他呢,他到底有什么资本敢自称这一称号而高高在上?那我会很负责的反问到在当今制作工序上相对粗糙的流行乐中有谁的曲子能在他淡出歌坛三十年后还能如此百听不厌?有谁会在他死后三十年后仍然具有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有谁会在他死后三十年里还依然荣获131张的金唱片及白金唱片之一荣誉? 且不说什么流行乐了,毕竟流行乐在很大成分上是很主观的。
让我们再放眼看看这世界上还有什么音乐能比流行乐更能经历风雨,更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对于这点我想绝大多数朋友的想法都与我一样,在人类诞生的几千年来,古典乐毫无疑问的都占据着最重要的霸主地位。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
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
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 当我们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或典雅,或震撼、或鼓舞,或欢喜、或快乐,或悲伤、或惆怅。
难免让我们想起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伟大时刻,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演变到印象派音乐的伟大转变,每一个伟大的时刻,每一次伟大的转变都见证着当时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
这是当今流行乐所望尘莫及的。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也有人反驳到舞蹈,美术才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不过我觉得后面二者在与音乐相比较下似乎显得多了几分牵强,少了几分底气。
我在此敢于下次评论:即使你无法理解歌词的含义,但至少也能在旋律中体会到作者在制作中的情感。
7.音乐课作文
纵使人是要独立的,但有些事,总是不愿意一个人做,就好象要一起听音乐。
音乐,的确是个美妙的词。和家人一起听音乐的时候,范围会很广。
我总以为是生活的厚度不同,所以每个人对音乐的涉猎也会不同。所以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综合性的音乐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同一首歌》。
爸爸可以找到刘欢,妈妈可以找到孙悦,而我,可以找到很多。这就跟晚餐一样,不一定所有的菜都是你爱吃的,而你总能找到自己爱吃的。
更妙的是,原本你不爱的菜也许某一天会得到你的首肯而进入到你的碗里,营养就均衡了。和朋友在一起听音乐,范围就小了。
因为大家的爱好都差不多,否则是不会聚到一块儿的。这一顿,可能是汉堡可乐,可能是鱼片寿司,可能是麻婆豆腐,也可能只是一些干面包,但这些都是宝贵的共同语言,朋以类聚嘛。
可能两个人毫不认识,但对音乐同样的感知,就如细腻而坚韧的蛛丝,从而维系了两人的友情。这种音乐与人心的微妙关系真让人称奇。
那么把了解自己的人称为“知音”大抵就是这个缘故了。一个人的时候还能一起听音乐吗?如果你能了解李白的“对影成三人”,那么对这此也就有了答案了。
自己的影子,永远真诚的追随着自己,他和你没有矛盾,也没有分歧,世上再也找不出如此支持自己的了。那么就点一支檀香,用指间轻轻拨开琴弦,“对影二人”吧。
总觉得,古筝的音是沉沉的,大概是拖了弹时的心情吧。岁月可以掩了千年的风雪,却掩不了千年的明月,和伴着明月的隐隐愁思。
姬昌曾作《广陵散》,被视为最美的曲子,但终究还是销了音迹,无处可寻了,我的影子,你说对吗?影子轻轻的应着。和影子做伴的时候,只爱听一种音乐。
这种音乐是纯白色的,旋律缓缓的重复着,自己就好象灵魂出壳般,在流动的声音中徜徉。你仿佛能看见自己呆傻的模样,笨笨的做着这落落人世中小得可怜的一员。
其实人并不拥有孤落感,因为还有影子。当你和世界隔着长长的篱笆的时候,就和影子一起听音乐吧。
影子永远懂得,这音乐对于自己的意义。音乐于耳,就如同美食于口,美景于眼。
孟子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每一种音乐,便是一种心情,是一片人的内心的风景,一起听音乐,一起享受那种心情,一起欣赏那片风景。
8.关于音乐600字作文
音乐让我有很了大的收获。喝一杯白开水,听着唐磊的丁香花,那优美的旋律,将我陶醉,那不快不慢的歌词,既潮流又有些琅琅上口。音乐是一种语言的结晶,它比语言更进一步,它是一种风格表现,就如麻吉的口吃伶俐,一分钟唱500个字;像唐磊缓慢地表现其旋律。音乐以它的新潮、浪漫吸引着我们,是我们对它念念不忘、对明星崇拜。就这一点,音乐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我。音乐深深地将我的心陶冶。
歌词是音乐必不可少的,歌词也是音乐的“前锋”,它的文字表现突出了一首音乐的主题,就像“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歌词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养育之心,儿子对母亲的报答。歌词是吸引我们的一大亮点。歌词启发了我,有些歌词讲述人生哲理,使我心潮起伏,让我的人生修养受到了熏陶。
音乐不仅仅只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也是受人们欢迎的一个种类。就让我们敞开心思来谈谈这两种音乐的含义。
流行音乐,众所皆知,要让你说出几位流行歌手,就是小菜一碟,因为这些新新人类已经听惯了流行歌曲……我是流行歌曲的忠实听者,电脑里、车里……播放的都是流行歌曲,除了跟上时代,我也从中体会到创作者的良心用苦,为了让我们大饱耳福,尽力开发新的概念,创造流行、再流行的歌曲!流行音乐,一种音乐专家开发音乐最高境界的成果,换句话说,我们对崇拜的明星,不都是流行音乐的宣传者么?
古典音乐,音乐的另一杰作,“杰作”,也许在人们看来,根本就是——烂。我却不这么认为。古典音乐的好处——让我们了解历史。古典音乐表现的不但是一种音乐风格,从古典音乐的旋律、歌词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发展,那么,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不会枯燥,还可以走进那悠久的历史,不是吗?
音乐不是文字和旋律的合作曲,它还有更深刻的一面,使我们获益匪浅。音乐影响了我,音乐是我学会了人生哲理、使我丰富了课余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音乐毕业论文周记(有关音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