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中国当代的影子银行1000字论
关于影子银行的风险与规模的讨论,近日再次成为业内各方关注的话题。
有研究测算“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元,也有人将其视为中国金融业潜在的“头号”风险。到底该如何看待“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 其实,对于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要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既不能谈虎色变,简单认为其是传递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也不能任其过度自由发展、肆意扩张,而应在相关监管框架下,通过相关制度建设与金融领域的改革,有效引导影子银行创新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和结果,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也不例外。
由于大量的融资需求无法在银行渠道得到满足,不得不寻求其他的融资方式,影子银行应时而出,这一创新的结果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正规体系对金融服务提供的不足。 从美国情况看,在过去20年中,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的影子银行也相应地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
现在,影子银行的规模日益膨胀,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此前的报告认为,截至2011年,全球影子银行的规模已高达67万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了41万亿美元。 尽管各界对于影子银行高度重视,但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定义与范围的识别,尚存分歧。
2011年,金融稳定理事会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影子银行进行了定义。广义的“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活动和机构;狭义的“影子银行”是指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
在银监会2011年年报中,对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银监会认为,目前在监管范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我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民间金融市场,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或许正是由于定义上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统计困难或差异,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也并没有较为准确的数字。在此前十八大新闻中心集体采访活动时,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我们的“影子银行”的性质和规模比发达国家的小得多。
即便如此,业内对此依然有多种“版本”估算。 如美国一家研究公司认为,中国影子金融的融资规模大约为20万亿元人民币。
而国内券商研究机构海通证券近日测算,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大致在28。8万亿元。
刘煜辉则匡算认为,所谓的“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规模估计在25万亿元以上。 无论如何,“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一现实的背后,既有近几年中国经济抵御危机发展的原因,也有金融业亟待改革的内在需要。一方面,从2009年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的发展进入膨胀期,究其原因,在于数万亿投资所带来的大量融资需求,以及“制造业危机”导致部分资金流出实业,脱实向虚。
另一方面,则是金融领域内在的问题。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近日表示,除了金融创新和监管套利等常规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些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模式下所特有的因素,说到底,造成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各项政策目标以及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的错配和冲突。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历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此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国际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就扮演了重要的导火索角色。
正是由于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银监会在年报专栏中如此介绍:影子银行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不完全的信用转移和高杠杆等四个方面;监管套利是指由于对银行和影子银行监管尺度不一致,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大量开展和金融体系风险积累。
日渐膨胀的“中国式”影子银行,尽管说其规模较小,并且基本在监管之内,但对于其隐藏的风险,并不能视而不见。此前,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就提示中国关注影子银行问题,因为这有可能把风险转嫁给银行。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年报致辞中也指出,要持续加强银信合作和表外业务等领域风险防范,不断加强银行业与“影子银行”、民间融资之间的“防火墙”建设。 近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同样表示,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带来了风险的严重积累,一旦发生失控也完全可能会形成系统性的风险,甚至会威胁到整个银行体系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显然,如何引导影子银行规范发展,既要使其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要有效控制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成为金融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业内人士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识别和分类,对其进行综合统计和有效监管。
要立足实际,对“影子银行”的内涵、功能、规模、结构、风险等方面加。
2.如何看待我国影子银行问题
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中国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更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让银行健康、有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大型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通过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使得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所以必须致力于保持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这是向经济提供可持续金融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一些时期银行业发展得特别快,其资产、盈利等各项指标均快速增长,甚至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然而金融风险往往随之而来,我们要警惕银行业这些表面成绩下可能隐藏的风险和危机。
在承认银行是企业,也像一般企业有追求盈利和创新的要求的同时,还要重视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征。银行是在竞争性领域内提供准公共产品,具有为整个经济、各个行业、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基本的、必要的金融服务的性质,因此银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发展。
如果银行创造出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绝大多数人看不懂,且仅在金融体系内部制造需求,却成为银行利润主要来源时,我们就应该对可能潜藏的风险及其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影响加以关注和评估。 判断银行业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除充足的资本、安全的资产和较高的收益等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评判的标准外,还应站在更加宏观的层面评估银行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是否相匹配,即银行业务是否立足于有效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作为监管当局,应该平衡好银行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盈利水平、社会贡献等目标。 影子银行现象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影子银行本身是反监管和业务竞争的产物,它们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情况下是监管套利驱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其监管套利行为而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加于综合把握,然后再考虑哪种监管思路和举措最合适、最需要。
我认为,一是要分析业务的合理性,即具体业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确实有实体经济的需要还是只是金融机构之间纯粹的业务转移。二是实际风险状况的判断。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次级贷款本身已超出借款人的承受能力,风险很高,即使通过资产证券化转移到表外,实际风险依然存在。 一些金融机构还将次贷证券化产品再证券化,风险被进一步掩盖。
三是监管规则的适度性和一致性问题。监管标准的差异以及监管导致成本过高是监管套利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致力于统一相同业务监管标准的同时,要分析监管导致的业务成本增加对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当前国际监管规则总体越来越严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监管政策应加强而不是消弱银行对社会薄弱领域,如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监管当局应认真考虑政策、规则的导向问题。
从中国的情况看,近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较快,外界的议论也较多。总体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资金运用方式比较简单,与传统商业银行基本类似,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创造比较少。
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的影子银行大部分资金都用于企业部门,主要运用于实体经济。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较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原因是中国经济间接融资比例较高、对银行信贷依赖较大,在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情况下,银行要寻求其他金融中介分担融资压力。
因此我们辩证地看待中国影子银行问题:一方面,影子银行存在经营不规范、监管套利等问题;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多元化背景下的多层次信贷需求。 所以,在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处理上,重在因势利导,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引导其合理有序的开展好实体经济融资服务。
近年来,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同时,注重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有机结合,采取了有效的举措: 一是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保持银行业与经济合理平衡发展。 经济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人民银行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等多种政策工具,逆周期调节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 二是在做好总量调控的同时,注重优化信贷结构,通过再贷款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有效性。
去年,建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以及监管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促进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协调,强化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加强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的协调。 目。
3.如何看待中国影子银行的作用
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中国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更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让银行健康、有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大型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通过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使得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所以必须致力于保持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这是向经济提供可持续金融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一些时期银行业发展得特别快,其资产、盈利等各项指标均快速增长,甚至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然而金融风险往往随之而来,我们要警惕银行业这些表面成绩下可能隐藏的风险和危机。
在承认银行是企业,也像一般企业有追求盈利和创新的要求的同时,还要重视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征。银行是在竞争性领域内提供准公共产品,具有为整个经济、各个行业、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基本的、必要的金融服务的性质,因此银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发展。
如果银行创造出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绝大多数人看不懂,且仅在金融体系内部制造需求,却成为银行利润主要来源时,我们就应该对可能潜藏的风险及其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影响加以关注和评估。判断银行业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除充足的资本、安全的资产和较高的收益等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评判的标准外,还应站在更加宏观的层面评估银行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是否相匹配,即银行业务是否立足于有效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作为监管当局,应该平衡好银行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盈利水平、社会贡献等目标。影子银行现象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影子银行本身是反监管和业务竞争的产物,它们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情况下是监管套利驱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其监管套利行为而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加于综合把握,然后再考虑哪种监管思路和举措最合适、最需要。
我认为,一是要分析业务的合理性,即具体业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确实有实体经济的需要还是只是金融机构之间纯粹的业务转移。二是实际风险状况的判断。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次级贷款本身已超出借款人的承受能力,风险很高,即使通过资产证券化转移到表外,实际风险依然存在。一些金融机构还将次贷证券化产品再证券化,风险被进一步掩盖。
三是监管规则的适度性和一致性问题。监管标准的差异以及监管导致成本过高是监管套利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致力于统一相同业务监管标准的同时,要分析监管导致的业务成本增加对金融体系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当前国际监管规则总体越来越严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监管政策应加强而不是消弱银行对社会薄弱领域,如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监管当局应认真考虑政策、规则的导向问题。
从中国的情况看,近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较快,外界的议论也较多。总体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资金运用方式比较简单,与传统商业银行基本类似,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创造比较少。
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的影子银行大部分资金都用于企业部门,主要运用于实体经济。中国影子银行发展较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原因是中国经济间接融资比例较高、对银行信贷依赖较大,在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情况下,银行要寻求其他金融中介分担融资压力。
因此我们辩证地看待中国影子银行问题:一方面,影子银行存在经营不规范、监管套利等问题;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多元化背景下的多层次信贷需求。所以,在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处理上,重在因势利导,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引导其合理有序的开展好实体经济融资服务。
近年来,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同时,注重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有机结合,采取了有效的举措:一是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保持银行业与经济合理平衡发展。经济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人民银行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等多种政策工具,逆周期调节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保持流动性总量合理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二是在做好总量调控的同时,注重优化信贷结构,通过再贷款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银行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监管合作,提升监管有效性。
去年,建立了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以及监管政策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促进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协调,强化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加强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业综合统计的协调。目前,部际联。
4.如何看待我国影子银行问题
从机构来看,我国目前在传统正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之外承担融资活动的绝大多数主体都受到严格监管,或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
其次,从业务上看,绝大多数都有监管制度和管理制度安排,并不具备对立于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工具或结构存在,也不具有多次证券化、批发融资、监管缺位等类似欧美影子银行业务的比较复杂的基本特征。
再次,从金融工具来看,金融衍生工具是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基础。在我国,所谓的影子银行业务事实上还是通过信用创造提供“类信贷”服务。
最后,从商业模式来看,美国的影子银行是高度市场化的信用中介,并依托于活跃的二级市场和批发融资市场,杠杆作用很高。而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更类似于正规的银行业务,依靠存款的资金,杠杆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还存在着金融服务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金融压抑现象,影子银行业务本身的出现,恰恰是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给企业和投资者增加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是金融脱媒的必然过程和结果。
规范影子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
对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要注意避免“一刀切”,应对其业务的构成进行剖析。除了摸透这些金融活动各自独立的运作机理,也需分析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之间的作用关系。监管应重点放在关注那些对投资者利益、金融环境稳定和宏观经济可能产生特定风险的活动,并应尝试在维护市场稳定与促进创新发展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这些风险的危害性。
规范我国影子银行业务面临三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改进监测框架,以便识别和计量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和风险特质。这一监测框架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准确的数据和全面的信息,可以识别和计量风险的高质量分析和研究。同时,必须注意到监测框架也应该有足够的灵活性、前瞻性,保持对可能导致监管套利和系统性风险的创新活动的敏感性。
第二个挑战是我国的金融监管如何对影子银行信用中介活动的兴起做出适当反应,即能够在强化风险监管的同时,又不产生新的监管套利活动。挑战不在于已经有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可能涉及的业务,而是目前存在于非正规监管机构之外的各种影子银行活动,这些活动的规范、引导甚至部分非法活动的取缔,需要多部门的信息交流、合作与共识。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推进金融改革,扶持更多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发展壮大。通过提升这些新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助于在竞争中规范和解决其它监管较少或没有监管的影子银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各种融资渠道的信息更加对称,市场失灵更少,潜在系统性风险降低,金融消费者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和更好的保护。
5.如何看待中国当代的影子银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Shadow Banking system),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交易到资本市场,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
该活动在2007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中渐渐被人们重视,此前一直游离于市场和政府的监管之外,当前也无十分有效的监管方式。 其具体做法是将次级贷款包装为金融衍生品,例如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担保债务权证)和SIV(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 结构性投资载体),往往被信评机构评为AAA级,这些载体是证券化资产的主要买家。
影子银行创造的衍生品在全球的范围内流通,使得全球信贷平民化,廉价的信贷更容易被大众得到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影子银行平缓了因生产力进步和分工细化产生的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使收入与利润增加。
6.影子银行相关外文文献,急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s a term for the collection of 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that provide service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Former Federal Reserve Chair Ben Bernanke provided a definition in April 2012: "Shadow banking, as usually defined, comprises a diverse set of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that, collectively, carry out traditional banking functions--but do so outside, or in ways only loosely linked to,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regulated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Examples of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nclude securitization vehicles,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ABCP) conduits,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markets for repurchase agreements (repos),investment banks, and mortgage companies." Shadow banking has grown in importance to rival traditional depository banking but was a primary factor 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of 2007-2008 and global recession that followed.[1][2]Contents [hide] 1 Overview2 Entities that make up the system2.1 Shadow banks' role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ir modus operandi2.2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shadow banking2.3 Recent attempts to regulate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3 Importance4 Risks or vulnerability5 History and origin of the term5.1 Examples6 Credit Derivatives Facilitate Extension of Credit6.1 Contribution to the 2007–2012 financial crisis7 See also8 Notes and references9 External links1.OverviewPaul McCulley of Pimco coined the term shadow banking.[2] Shadow banking is sometimes said to include entities such as hedge funds, money market funds,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 (SIV), "credit investment funds, exchange-traded funds, credit hedge funds, private equity funds, securities broker dealers,credit insurance providers, securitization and finance companies"[3] but the meaning and scope of shadow banking is disputed in academic literature.[2]According to Hervé Hannoun,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IS), investment banks as well as commercial banks may conduct much of their business i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SBS), but most are not generally classed as SBS institutions themselves.(Hannoun 2008)[4][5] At least one financial regulatory expert has said that regulated banking organizations are the largest shadow banks.[6]The core activities of investment banks are subject to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by central banks and other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 but it has been common practice for investment banks to conduct many of their transactions in ways that do not show up on their conventional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and so are not visible to regulators or unsophisticated investors.[7] For example, prior to the 2007-2012 financial crisis, investment banks financed mortgages through off-balance sheet (OBS) securitizations (e.g.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programs) and hedged risk through off-balance sheet credit default swaps.[7] Prior to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major investment banks were subject to considerably less stringent regulation than depository banks. In 2008, investment banks Morgan Stanley and Goldman Sachs became bank holding companies, Merrill Lynch and Bear Stearns were acquired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 and Lehman Brothers declared bankruptcy, essentially bringing the largest investment banks into the regulated depository sphere.The volume of transactions i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grew dramatically after the year 2000. Its growth was checked by the 2008 crisis and for a short while it declined in size, both in the US and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8][9] In 2007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estimated the size of the SBS in the U.S. to be around $25 trillion, but by 2011 estimates indicated a decrease to $24 trillion.[10] Globally, a study of the 11 largest national shadow banking systems found that they totaled $50 trillion in 2007, fell to $47 trillion in 2008, but by late 2011 had climbed to $51 trillion, just over their estimated size before the crisis. Overall, the worldwide SBS totaled about $60 trillion as of late 2011.[8] In November 2012 Bloomberg reported in a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report an increase of the SBS to about $67 trillion.[11] It is unclear to what extent various measures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nclude activities of regulated banks, such as bank borrowing in the repo market and the issuance of bank-sponsored 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 Banks by far are the largest issuers of commercial paper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As of 2013, academic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the true size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m。
7.中国影子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影子银行的含义及产生背景综合2007年以来的各项研究,国外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可以归结为:在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外,从事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期限、信用或流动性转化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们不受巴塞尔III或同等程度监管,也得不到央行的流动性支持或公共部门的信贷担保。
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包括投资银行、结构性投资载体、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等。传统渠道(商业银行、评级机构等)为影子银行提供的一切支持,也属于影子银行活动。
过去数年时间里,中国商业银行主动地将资产和负债从表内转移到表外以规避监管约束,本文认为,这一由商业银行主导的表外融资业务,构成中国影子银行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其他金融机构多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通道等方式,广泛地参与到影子银行的发展中。
从这一层面来说,中国影子银行业务究其实质,是商业银行的影子业务,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实现资产负债表外化。中国主要口径的货币信用总量指标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观察M2同比增速,2011、2012年分别为13.6%、13.8%,较2000-2010年平均增速17.8%、2000-2008年平均增速16.5%显著地低。再比如观察社会融资规模指标,计算显示,2011、2012年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长18.5%、19%,低于2002-2010年平均增速21%,略低于2002-2008年平均增速19.3%。
计算社会融资规模和外汇占款总和的余额同比增速,2011、2012年分别为17%、15%,低于2002-2010年均值23%、2002-2008年均值22%,为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尽管在过去两年,经济急速下滑确实可能使得货币信用的需求有所下降,然而货币信用供应的收缩,可能是更为基本的原因。
识别这一点,关键的证据是,在货币信用供应增速下降的同时,各个市场利率中枢水平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抬升。国债市场上,2012年在经济减速和货币紧缩结束背景下,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非常显著的是,此轮国债收益率下降的底部水平比其他时期(例如2002、2005和2009年)显著地高,1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信贷市场上,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显示出与国债市场相似的结果。尽管直接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在实体经济融资总量当中,通过信贷市场实现的资金融通占比,仍然超过50%,因此,信贷市场利率水平,依然是全社会资金松紧情况的一个很好的衡量;另外,2003年到2004年底的时间里,贷款利率上浮限制越来越少,最终在2004年以后实现自由上浮,这使得银行体系信贷利率指标能够比较真实地衡量信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2011、2012年,贷款加权利率年均水平分别为7.6%、7.1%,下行十分有限,与过去十年的历史情况相比明显地偏高。观察其他类型利率指标,比如6个月SHIBOR、6个月票据直贴价格等,大体指向了相同的结果。
各市场利率中枢的抬升暗示,货币信用总量的下降,主要受到了供应收缩的影响。货币信用供应收缩的原因是什么?过去两三年时间里,从总量层面来看,中国货币信用供应领域发生了两个影响深远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使得金融体系货币供应能力受到了系统性的抑制,并构成了影子银行业务兴起的宏观背景。
首先,基础货币供应的变化。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后非常长的时间里,中国基础货币供应几乎唯一的渠道,就是外汇占款的高速投放。
然而,自2010年以来,这一局面发生了系统性变化,外汇占款增速较大幅度下滑,2012年更是下降至2%,显著地低于名义GDP增速。在没有其他渠道供应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外汇占款增速的下降必然使得货币信用的供应无法满足经济对其合理的需求。
其次,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变化。此前几年贷款规模的高速扩张,使得商业银行存贷比接近监管法规要求的上限,这在股份制及中小银行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
进一步考虑到比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和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倾向(贷款占总资产比例)来提升货币乘数的能力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制约。简单地,可以合并贷款和法定准备金,计算其占商业银行存款的比例。
近两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85%附近,为过去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在基础货币供应放缓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本可以通过提升贷款倾向调节货币信用供应;然而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基础货币供应的放缓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受约束同时发生,最终使得金融体系的货币信用供应能力受到系统性抑制。
影子银行的发展与规模评估在信用供应受抑制、对信用需求仍然比较旺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主动发展表外融资体系,以规避存贷比、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等监管约束,从而提升其贷款倾向。近年来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表外融资业务规模迅速膨胀。
名义上,多数理财产品投资风险由客户自担,但实际上,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大多数风险,特别是其中的系统性风险,最终都要回到商业银行表内。在此意义上,影子银行业务也许会成为未来金融风险的策。
8.关于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不足和监管
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看上去像传统银行但仅是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即类似一个“影子银行”体系存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中国影子银行(如何看待中国当代的影子银行1000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