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关于古典音乐的论文
原发布者:王春宁110
古典音乐欣赏论文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到古典音乐,会想起一个现在很少提的概念—严肃音乐,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大多数人认为像这类的古典音乐年代悠久,离我的时代好遥远,比起古典音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古典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可是这学期,我上了古典音乐赏析的选修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通过古典音乐赏析的课程,我有了巨大的收获。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在古典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
2.求一篇有关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论文〈1000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音乐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蕴。
中国的古典音乐,一直是声乐占据主导地位,古代音乐推重“自然”,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1]58器乐的发展也以近乎自然为旨归,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诗说“音如石上泻流水”,所谓“音如流水”,就是说琴声要近于自然之音,即“天籁”。
“天籁”是音乐家追求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音乐推崇自然之音,即强调生命蓬勃的情调和生机盎然的化境。
音乐能表现人类生生不息和无限关联的生命精神,在古代乐家的视野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徜徉天人之际,游心物我之间,手奏五弦之曲,耳闻山水之音。音乐表现为时间的一维性(线性)和空间的无限性,无处不盈,生生流转。
古代乐论中所涉及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审美问题,均体现出中国艺术活泼灿烂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 一、乐与宇宙元气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天地是一个大化流衍、生机浩荡的生命整体。
中国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生命为本体的哲学。[2]1中国生生哲学认为,只要是生命,就具有孳生化育之能力,万物一流转,天地一无限,新新不停,生生无尽。
中国艺术也追求这种生生无尽之趣。中国艺术美学强调,一切艺术生命都是整体中的生命,必自一物之生命表现宇宙全体之生命,“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从一花一草可洞尽宇宙之奥妙。
在微尘中显大千、有限中见永恒,这是中国艺术的创造法则。 古代乐论著作《乐记》中就体现了生命本体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
《乐记·乐礼》云: 仁近于乐,义近于礼,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而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 秋敛东藏,义也。
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这主要是说明古代“乐”的本质和产生过程。乐是“天地之和”,体现天地秩序节奏;乐近于“仁”,“仁”是“春作夏长”的生命化生,音乐是一种生命、生机的体现。
原始民众把“乐”当作和神秘上天互通信息的媒介,这个中介之“乐”越神秘,也就越能拉进天人之间的距离。所以作乐者“率神而从天”,“作乐以应天”,达到“礼乐明备”的和谐。
古人从春雷震动、万物复苏的自然现象中,效法作乐,以崇德娱天。这一创乐原理被后世音乐家所继承,他们从天地衍生万物的理念出发,用音乐来体现天地创化的生命意识。
㈠ 一气派生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气为万物之源,一气化生万物。气是宇宙的生命之源,天地之间无气则一片死寂。
艺术家则认为气是艺术的出发点,气贯穿充满于艺术作品的内外。无论何种艺术,都是太一之气化生,“天人之蕴,一气而已”(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告子上篇》),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气蝉联,生生不息。
音乐更是如此。《左传·昭公元年》中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这是说,古乐五声 -- 宫、商、角、徴、羽,都是天之“六气“所化生,《淮南子》也认为,“合气而为音”。《后汉书》亦云“五音生于阴阳”之合气。
由这些乐论中可以见出,古人普遍认为音乐产生于太一之气,这浑沦之气不仅是启动艺术灵府的开关,也是艺术生产的基因。气为一切艺术之本源所在,所以中国艺术讲究生机盎然、活泼生动的情趣韵味。
一气派生出无限关联的艺术境界: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气郁结为艺术,艺术要展开一个浩荡腾踔的生命世界,生机无限,韵味无穷。
㈡ 阴阳互动 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之间,阴阳互抱互生,“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结合方能化育万物,生生不停。一阴一阳,相摩相荡,世间万物生成莫不出乎此基元。
古典音乐的创制也吸取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阴阳互动的思想精义,借此来拓展艺术的表现空间。《吕氏春秋》中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 ……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阴阳摩荡的大千世界,启示了音乐境界。唐人沈佺期《范山人画山水歌》云:“山峥嵘,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
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复如远道望乡客,梦绕山川身不行。”正是由于“一草一木栖神明”的山川天地世界,才开启了音乐的生命境界和活泼的生命情趣。
欣赏者能在音乐之流中,忘形释意,神游物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用个体生命去贴近和融入宇宙的大生命,纵浪大化,与物推移。“音乐领导我们去把握世界生命万千形象里最深的节奏的起伏。”
[1]206 阴阳摩荡即是动静互补。《乐记》云:“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
故圣人曰‘礼云,乐云’。”阳主动,阴主静,阴阳摩荡,‘万物负阴而抱阳’,天地依静而制动,动静互补形成音乐的生命感、韵律美。
在古代器乐演奏中都非常重视动静结合,消涨并存。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歌女演弹琵琶有精彩描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
3.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论文
“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
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以同所谓“流行”音乐或娱乐性音乐相区别。“古典”的这一广义解释,把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本来是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
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基本上是属于器乐的,绝大多数作曲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器乐的体裁与形式,声乐的地位反而退居其次。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虽然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他的器乐作品也是大量的。
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为此他有时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
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
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在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前一个时期包括十八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和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另一个时期在法国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下,于十九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中形成。
当时的浪漫主义真可为无孔不入,在文学界,建筑界,艺术界等各个领域中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浪漫主义者。 在浪漫主义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钢琴也进行了改进,其自身采用了铸铁结构,琴弦也加粗了,这种钢琴能获得更浓厚和更辉煌的音乐,跟现在的钢琴开始接近。
接下来,我用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一点:如果李斯特的时代要求他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还因为这个时代为他提供了能产生不同效果的钢琴,这种钢琴在较早的时期是找不到。但这种比较我们只能在音乐文献中找到,在现实社会中已很难找到。
十九世纪的钢琴小品大师有奥地利的舒柏特、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以及他们的同代人——在发掘钢琴技术上的可能性与戏剧性方面显示了无穷无尽的独创性。总而言之,短小的抒情形式的出现,作曲家就会认为乐曲的大小不是艺术批评的标准,一首优美的,精心的创作的小型乐曲也能和一部交响乐相媲美。
一首完美的诗本身就是很完美的,不用需要有最高度的想象力。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造者将歌词与音乐结合得非常成功,正是由于这些音乐作品,有许多抒情诗才能得以幸存下来。
歌曲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在分节歌形式(strophic form)中,诗的每一段或每一节都重复同样的旋律。
这是民歌和通俗歌曲中很常见的结构。歌的第一段可能是讲述一个情人的期待,第二段是他见到爱人时的欢乐,第三段姑娘的父亲粗暴地将他们分离,第四段姑娘悲伤地死去,所有这些都用相同的曲调演唱。
另一种形式德国人称作“durchkompoiert”,字面意思是“全面创作的”,就是说作曲过程贯穿全曲,没有整段的反复。还有一种中间的形式,它将分节歌中的反复和全创作歌曲的自由结合在一起,有两、三段重复同样的旋律,然后在需要时就引入新的旋律,一般来说都是在高潮部分引入。
舒柏特脍炙人口的《小夜曲》就是这种结构的精彩范例。 尽管在各个时期(代)歌曲都处于显着的地位,但现在通过很多欧洲音乐文献记载知道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
艺术歌曲是在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舒柏特和他的后继者,著名的有舒曼和勃拉姻斯,使这种结合获得了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以致这种新风格以德文中的歌曲一词:Lied,闻名胜古迹欧洲。
艺术歌曲随着抒情诗的兴起而繁荣。抒情诗的兴起是德国浪漫主义出现的标志,艺术歌曲使浪漫主义时期将音乐和诗歌结合的愿望得以实现,它包括温柔的情感或戏剧性的民谣风格。
艺术歌曲中最常采用的主题是爱情、期待、大自然的美和人生中短暂易逝的幸福。 钢琴在十九世纪作为普通乐器出现在欧洲,使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能够获得成功。
钢琴的伴奏把诗中的形象变为音乐的形象。人声和钢琴共同创造出了富于情感的短小的抒情形式,这种形式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艺术家同样结合,也同样适合于在家庭里和音乐厅里演唱。
在短时间内,艺术歌曲就获得了。
4.帮我写篇古典音乐鉴赏的论文
奏鸣曲式(Sonata Form)是欧洲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乐器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乐的第一乐章都运用“奏鸣曲式”写成,其结音乐鉴赏论坛构大致如下:1.呈示部:在引子之后,往往出现两个性质不同的曲调,称为“主部主题”(又称“第一主题”)及“副部主题”(又称R音乐鉴赏论坛20;第二主题”)两个主题之间富于对比性,如一个是雄壮的,另一个则是温柔的;一个是悲伤的另一个则是欢乐的;一个是粗犷、有力的,另一个则是优美、抒情的等等。它们有各种乐器重复地叙述,加强听者音乐鉴赏论坛对主题的印象。副部主题的调性与主部主题不同,通常建立在主调的近关系调上或上下三度的关系调上。2.展开部:它和呈示部的各主题材料有密切关系,但可以作较大的调性转移及音形变化,好比一场动人的戏,音乐的力量音乐鉴赏论坛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乐曲感情的高潮往往也是在这一部分。3.再现部:“再现”就是回到“呈示部”开始的音乐形象,它综合了前面主题对比与冲突,得到结论。音乐鉴赏论坛再这里,副部与主部均在同一主调上出现。
加洛普”一名为音译(Gallop),其本义为“急驰、飞奔、迅速运输”。 加洛普舞曲是一种欢快、两拍舞曲 波尔卡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变奏曲(Bianzouqu)全称:主题与变奏曲。器乐曲。
由音乐鉴赏论坛一个主题与根据这个主题写成的一组变奏曲组成。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音乐鉴赏论坛,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太型作品的一个乐章。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以男女对舞为音乐鉴赏论坛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奏鸣曲(Zoumingqu)一音乐鉴赏论坛译“朔拿大”。源于意大利文,意为“发声”。
一种由四首独立的乐曲(即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独具结构与风格。音乐史上的奏鸣曲分两种:①古典奏鸣音乐鉴赏论坛曲,奠基人为海顿与莫扎特。这种奏鸣曲因演出方式不同而名称各异,用于管弦乐队则称“交响曲”,用于室内乐则称“弦乐四重奏”等,用于独奏与乐队则称“音乐鉴赏论坛;协奏曲”。②巴罗克奏鸣曲。流行于(1660年一175O年)是一种室内乐,以“三重奏鸣曲”为典型。
5.关于音乐方面的论文 800个字
音乐的魅力
真的,我只能说人真的很脆弱,而音乐最直接抵达内心深处所埋藏的情感。《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我听过很多次,而独独在中秋节的紫藤听了后,我却大大反常。
跪坐开始时,我就隐隐约约得觉得旋律十分熟悉,却始终没有意识到是《二泉映月》到第二种风格的《二泉映月》展现时,我开始反常……那有一搭无一搭的断断续续的二胡声,揪得心痛之后,我有一种冲动,想站起来的冲动,去关掉,因为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那二胡拉出旋律太悲怆太苍凉,在那时断时续,实际却是连续成一体的嘶哑的声音中,我不能站起来,情不自禁的留下泪来,一滴又一滴缓缓流过面颊,流过嘴角,从下巴流下,滴到手上。每眨一下眼睛,就一滴泪水凝结,慢慢滑落。我抬起头,望向天花板,希望把注意力分散,放到别的事物。但是,这些努力都是徒劳,那种影响力太强了。我无法阻挡,无法将它屏除在心外。它像一股魔力吸引着我,却又让我无法抗拒,觉得是一种煎熬,仿佛我在亲身经历那样一种磨难从而因来我本能的反抗。音乐慢慢的消逝,但是这样的氛围却一直环绕着我……
我自认为我是一感情不外露的人,也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人,为音乐而伤心落泪,这是第一次。记得老师说,日本演奏家小泽说过听《二泉映月》要跪着听。我也只是在跪着时,才对此首曲子产生了共鸣,才真正认识《二泉映月》,而是它的版本都将它的色彩变得绚丽失去了苍凉的意境。
音乐会扰乱内心的平静,影响人的情绪,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人生阅历的再现。它或轻快、或活泼、或深沉、或清亮、或忧郁、或神秘……凡此种种,都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它的经历……
音乐是美的,真正理解音乐的人,为它痴迷,为它欢笑,为它流泪,这就是音乐。
6.西方古典音乐的当代文化意义 论文~
给你些材料: 古典音乐的发达普及是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文明化程度的标志。
歌德说:不爱音乐,不配作人。尼采是一个哲学的狂人,文学的狂人,也是爱乐的狂人,歌剧《卡门》他竟然去看了37次,对音乐有极深的见地。
他说: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有了音乐,人已经不再产生欲望,这种艺术已经完全得到了满足。
音乐是各种艺术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前些时候报上报道几位专家的座谈会,谈的是在上海演出的奥地利马勒的交响曲。
马勒在中国是新鲜的,专家们最后极富有鼓舞意味地说:现在是走向马勒的时候了。这是说中国将会走进像马勒这样大师的世界中。
马勒音乐在二战后在西方大受欢迎,这反映了战后人们痛苦的心灵,人们渴望在马勒深沉的音乐里得到解脱,而这是贝多芬或者柴可夫斯基所不能给与的。在二次大战中,柴可夫斯基在美国曾一度流行,然而马勒音乐远为深刻的内涵又岂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所能比拟的。
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传统。与西方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双重的。
所谓古典音乐本来就是发祥于欧洲,中国与日本是东方国家,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那也是历史悠久而灿烂的。所以当我们接受西方的古典音乐时,我们显然不可能具有他们那种文化传统。
西方的宗教、教堂都有与音乐相关的地方。坐在交响音乐厅里的西方青年并非个个都懂音乐,不过至少不陌生,这就是传统的力量了。
在西方,传统没有间断,虽然音乐潮流本身不断更新。中国则不然,我们缺乏的正是这种传统,因此我们在普及古典音乐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
歌德说: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便是惊异。莫扎特、贝多芬、马勒音乐所给予的正是这种惊异的感觉。
1997 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要在500万在校大学生中普及古典音乐。士可百为,唯不可俗(低俗、粗俗、庸俗),俗不可医。
大学四年最紧要的是熏染得一种气质,古典音乐似乎更易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有了气质,能力因此跟随,知识因此吸附;有了气质,虽不一定都有鸿鹄之志,但都不会只存燕雀之心。
古典音乐与德育达尔文:一个科学家的成功取决于丰富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感情世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贝多芬:音乐要使人类的精神发出火花。
音乐是比一切哲学、一切智慧更高的启示。音乐能使人的心灵与精神境界变得高尚,纯净,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爱乐使人发生着很深刻的变化,人变得很沉,但绝不阴,而是比不沉的人更光明,他观望着现实的世界,构想着美好的超越。他在日常中生活着,同时在另一个理想的空间中活动。
爱乐的人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完美主义者,是理想主义者。爱乐使人孤独。
不是被人孤独,而是自己孤独自己,在孤独中发展了尊严自尊和尊人。音乐会自我沉浸,非流行歌会追星狂热。
孤独是一切伟大思想家的乳母,是英雄之母,是诗人的女伴,是艺术的女友。培根:品格是在孤独中完善起来的,才能则是在社会中完善起来的。
舒曼:孤独感是一种有活力的、叫人思索的、富于创造性的宁静。越是物质的生活,越显得可怜和可悲;越不是物质的生活,在越重要得多、越高尚得多的同时,也越显得孤独和悲壮。
音乐不会使你富有,但会使你幸福;它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但会使你的灵魂值得拯救。古典音乐与智育爱因斯坦对古典音乐有刻骨铭心的酷爱和热恋,他会弹钢琴,小提琴也拉得很绝。
一次,在作完物理学专题演讲后,为感谢如雷的掌声,他操起小提琴拉出一段莫扎特的奏鸣曲,并说,如果我用小提琴演奏来代替言辩,将会更加愉快,更易理解。他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新发现。
可以说他的相对论是用钢琴弹出来的: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早晨,爱穿着睡衣下楼用早餐,但他几乎一点都没碰盘中的食物,他回答关切他的太太说:亲爱的,我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意念,跟着就转到钢琴上弹了起来,他边弹边停下来记下脑中刚才闪过的火花,并再一次地叫道:绝妙的、辉煌的意念!他再且弹且记地过了半个小时,然后上楼返回自己的房间,要求不再打扰他。他几乎都把自己关在那里,两个星期后走出来时,面色都变得惨白,他把两叠写得满满的纸往桌上一放,兴高采烈地说:瞧,相对论!据研究,小孩听了莫扎特音乐能提高数学能力。
古典音乐与体育音乐对调剂人的和谐生活及增进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美科学家做对比测试:摇滚乐和爵士乐的演员们心率不齐,神经异常者占93%以上,古典音乐的交响乐演奏员患同类疾病的连5%都不到,且比一般人还要健康。
音乐对人的心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情绪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它的物理作用,能够镇静镇痛降压,调节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日本测试:收听古典音乐的母亲,奶量比平时增加20%,如戴耳机听,则增量多达一倍;如听爵士乐,奶量竟比平常减少20-50%。
据报载,有奶牛场给奶牛放古典音乐听,以提高产奶量。古典音乐与美育牧师收养了一个盲女孩,他带她去附近的森林名胜,那里正在举行贝多芬的交响乐系列音乐会,他们听了第六交响曲田园,在默默的回家途中,盲女孩忽然问。
7.关于音乐的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8.古典音乐的鉴赏论文该怎么写
所属分类: 音乐舞蹈(142662篇,2个子库) 音乐(124622篇,7个子库) 音乐理论(48931篇)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18423篇)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14827篇) 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7314篇) 中国音乐作品(15198篇) 各国音乐作品(2264篇) 音乐事业(17821篇) 舞蹈(12871篇) 请仔细看,老君论文,只要我回答了,就铁定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
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 :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让古典音乐融入你的生活——介绍一套古典音乐入门唱片《抒情古典之最》 刘志宏 家庭影院技术 2000-05-15 期刊 0 1 2 电影中的古典音乐——浅谈古典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 袁媛; 张杰巍 艺苑 2007-09-20 期刊 2 68 3 古典音乐艺术中的完美篇章——析电影中的古典音乐 李钰鹏 电影评介 2007-09-23 期刊 2 76 4 为古典音乐正名——有感于中外“古典音乐衰亡”论 黄腾鹏 人民音乐 2006-02-01 期刊 0 34 5 古典音乐通俗化 流行音乐高雅化──关于广播音乐选材的编辑思考 刘飚 声屏世界 2001-11-10 期刊 0 56 6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完美交融的范例——乔治·温斯顿的《卡农变奏曲》 陈燕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1-15 期刊 0 87 7 古典音乐与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产生变化的原因 田旭 中国科技信息 2005-09-01 期刊 3 80 8 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 王放歌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20 期刊 0 190 9 古典音乐语汇与音乐欣赏 戚灵岭 新美术 2003-03-30 期刊 0 30 10 走进音乐圣殿——卢津源谈古典音乐欣赏 江洁 沪港经济 2003-11-15 期刊 0 56 11 “致乐以治心”——论古典《乐记》的美育思想 姜岩; 李立平 艺术百家 2007-11-15 期刊 0 51 12 在流行音乐背景下对古典音乐教学的思考 宋东颖 黑龙江教育 2003-04-25 期刊 1 53 13 视像时代奏鸣古典乐章——简评《古典音乐动漫系列》 陈青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6-11-15 期刊 0 17 14 论古典音乐文献学与现代音乐文献学的融合 徐波 艺术研究 2008-08-15 期刊 0 18 15 古典乐韵——李焕之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继承与创新 张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09-15 期刊 0 16 16 音乐爱好者眼中的古典音乐——对其“一般知识与思想”的考察 关冰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5-12-30 期刊 0 51 17 浅析音乐剧中古典音乐元素与美声唱法的融合 田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25 期刊 1 104 18 “傻瓜古典”不“傻瓜”——广播古典音乐节目全新编辑主持方式谈 金晶 新闻传播 2006-10-30 期刊 0 10 19 余隆专访: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古典音乐复兴运动 王怡 艺术评论 2008-11-15 期刊 0 3 20 走近古典音乐(七) 巴洛克:新的音乐实践 孙国忠 音乐爱好者 2003-07-15 期刊 0 101 21 走近古典音乐(二) 遥想缪斯之美——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音乐文化 孙国忠 音乐爱好者 2003-02-15 期刊 0 178 22 走近古典音乐(十) 巴赫: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顶峰 孙国忠 音乐爱好者 2004-02-15 期刊 5 193 23 走后古典音乐(十六) 舒伯特:长久的音乐瞬间 孙国忠 音乐爱好者 2004-08-15 期刊 1 110 24 走近古典音乐(二十)勃拉姆斯:浪漫时代的古典回声 孙国忠 音乐爱好者 2004-12-15 期刊 2 170 25 论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渗透的必然性 陈缨 甘肃高师学报 1999-08-15 期刊 2 148 26 我的音乐,我的生活——印度古典音乐大师拉维·香卡 饶文心 音乐爱好者 2002-08-15 期刊 0 48 27 雨果《音乐图书馆》及其古典音乐唱片系列 乙戈 视听技术 2000-10-15 期刊 0 0 28 从古典音乐的运用看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 孟凌 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8-11-15 期刊 0 24 29 古典音乐素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形成的音乐剧风格 李曦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10-20 期刊 0 49 30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古典音乐课程 裘志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4-11-15 期刊 0 9 上页 下页共有记录299条 以上是专业数据库(CNKI等)查到的部分文献,您可以去这里免费求助资料篇目的全文: /5gogf5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9.求一篇音乐欣赏的论文,要求1500字左右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有欣赏音乐的自由.无论你是高兴或悲伤.当你真正用心去聆听音乐的时候.你就会忘记生活中的种种得失.尽情沉静在美妙的音符之中.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产物.音乐是内心感情的一种宣泄.因此音乐往往会引起共鸣.会勾起你的喜怒哀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在他失聪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试想失去听觉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贝多芬的伟大正是在于他用心去聆听这个世界,聆听自己的命运.所以他才能写出那么震撼的交响曲.贝多芬正向一个音乐精灵,在他身上我们看到音乐的两个属性-灵性和神奇.我是个感情很丰富的男孩子.我认为通常这样的人对音乐的热情会比较高.因为音乐本身是种很感性的东西.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这对我来说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有了种突破.也纠正我对音乐的一些狭隘的理解.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通俗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和静下心来聆听高雅艺术还是在音乐欣赏课.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忘不了美妙的钢琴曲的声音. 我真的喜欢钢琴的声音.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我们更了解了许多的音乐家.其中有天才莫扎特.和音乐之父贝多芬.上面提过.不过他是让人感受最深,心灵震撼最大的一个人.我觉得他太伟大了.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他同样是幸福与永恒的.因为有音乐伴随他的一生.更影响他的后代. 当然我是无法用音乐评论家的角度去分析他的音乐,我只能用心去感受,试图能与贝多芬音乐的灵魂接触,对于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来说,音乐是生命,贝多芬同样如此,音乐是让人欣赏的,但贝多芬耳失聪后,仍对音乐那种至死不悔的精神让我感动。
他仍不断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此时此刻,音乐是有灵魂的,它飘忽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人们热爱音乐,更爱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感情。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它甚至能拯救人的生命。
当然伟大的音乐只能由伟大的音乐家来创造,或许这话过于绝对了,但有一点,音乐是值得我们去付出的,也只有我们去付出了,才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音乐,才会让音乐家的生命永恒,让音乐的天使留在我们的身边。每个音乐人都希望有贝多芬那样的成绩,但音乐又是自私的,而是在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
贝多芬的创作过程也是令人惊讶的,他善于捕捉每个音乐细胞。我想音乐与贝多芬已经合为一体了。
贝多芬是音乐,音乐亦是贝多芬。音乐的升华就是生命,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去拨弄那把无玄琴时,才发觉音乐就在我们身上。
其实音乐无所不在.关键我们缺乏发现的眼光.就是因为音乐的灵性和神奇吧.所以不是没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我看过西区故事,了解了黑人音乐.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西方古典音乐的熏陶,或者曾经喜爱过已广泛采用西方音乐体系的所谓中国民歌。我们接受那些起源于白人传统的美国流行音乐来一般不成问题。
但摇滚乐的基础有一大半来自黑人音乐,其旋律特点,节奏方式,乃至音调高低等都与西方古典音乐有所不同。黑人乐手十分注重Showmanship。
这个词可以译为职业道德。比如,早期的黑人民歌手即使再穷,上台也要穿西装,因为他觉得这是职业歌手起码的装束。
后来的黑人摇滚乐手在表演时一个比一个疯,演出服一个赛一个地夸张。这个词还可以译为表演技巧。
表现在音乐上,就是对即兴演奏的重视。其实早期的西方古典音乐很重视即兴演奏,据说莫扎特就是一个天才的即兴演奏大师。
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人把这个美好传统给丢掉了。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唯一舞台就是酒吧。
在那种嘈杂的环境下,面对喝得醉醺醺的听众们,没有什么比一大段出色的即兴演奏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了。美国摇滚乐吸收了黑人音乐这一特长,极为重视器乐独奏,在主副歌之间总要来上一大段Solo,极为出彩。
这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是少见的,这和中国乐手缺乏演出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人可以说是后来风靡美国的所谓“另类文化”的开山鼻祖。
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就是扩展了人们的视野,鼓励人类第一次越过贫富、阶级和肤色这些表面的差异,挑战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许多基本价值观念。不管这种挑战是否有意义,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美国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摇滚乐)的发展受了他们很大的影响。
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后果就是:人们比过去更能容忍另类的思想和艺术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鼓励个性发展,崇尚标新立意。没有这种态度,没法想象美国摇滚乐在这四十多年里会出现那么多独特的歌手,那么多富有个性的作品,那么多不同的流派。
虽然我们聆听好音乐的时间不多.但我真的感觉到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不敢想象没有音乐世界是什么样子.虽然没有每次都去,可是我去的每次都用心听了.感谢老师,感谢音乐欣赏课。我知道以后的时光中能有这样的时间听音乐的时候不多.可是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永远伴我向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古典音乐相关毕业论文(一篇关于古典音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