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古代诗人李商隐的论文 1200字就够了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6]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后世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的风格,但没有一位被认可。
根据刘学锴、余恕诚的整理研究[7],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共594首,其中381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213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此外,还有十来首怀疑是李商隐的诗作,不过证据欠充分。
从吟咏的题材来看,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政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感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保持了与无题诗类似的风格。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则反映出李商隐感情诗另一种风格的意境。
应酬和交际。在李商隐用于交际的诗作中,写给令狐绹的几首(《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特别引人注意,为解释他与令狐绹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
2.本科毕业论文 写李商隐可以些写哪些方面 比较好些写 有点新意的 专业
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包括网络品牌的定义、性质,网络品牌策略的定义、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展开评述。
第三章 介绍目前国内网络品牌策略研究的现状,从正反两方面展开
第四章 分析目前国内网络品牌策划研究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 创新网络品牌策略研究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结合第四章的制约因素展开分析
第六章 结论,包括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分割线--------------------------------------------------------------
各个大学的数据库基本都是万方和中国知网的,所以敢抄就大胆的抄,不敢抄就借鉴的抄
至于你说的书,只要关键词替换,并且和你的论文融为一体,还是可以抄的
3.评论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论文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 [摘要]: “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
无题诗中的悲剧性情致与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佛道的感悟分不开。正是这种“亦佛亦道”的个体情感,消融了诗人的痛苦,注入了诗歌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心态,并加大了无题诗解读的难度,使得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无题诗的感伤情调和佛道意趣对诗歌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无题诗; 感伤; 佛道; 多义; 悲美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用“李樊南深情绵邈”之句概括李商隐深细婉曲的诗风,是极有见地的。
而义山诗中最能代表其纤巧凄美风格的是其以《无题》为题的爱情抒情诗。这部分诗典雅华丽。
音韵和谐、感伤凝重“惊采绝艳”①到了“五色令人目迷、五音令人耳乱”的地步。无题诗之所以能“味无穷而炙愈多,钻弥坚而酌不竭”(《韵语阳秋》载杨亿评义山诗语),其原因在于成功地抒写深挚的感情与佛道意趣。
感伤情调是无题诗共同的情感基调。 对李商隐《无题》诗的深层研究,虽早就有人指出其诗歌感伤真挚的特征,然而多拘泥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摘撷发微,抑或固守在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辨探觅,却尚未把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与佛道的理解加以综合起来进行阐发,也就很难以真正地体味到无题诗的情感体验与多义性。
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实际探讨无题诗的感伤情绪与佛道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出诗人的创作心态,并提出解读无题诗的新技法,以期说明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的巨大魅力所在。 一、感伤情调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主调 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
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代,社会的衰落,民生的寥落,国家的动荡,使得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内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因此,社会现实造就了义山忧郁哀婉的感伤诗美。
诗人用精丽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感伤之情,将两情情境作为审美视角:或忧叹离怀之意,或哀婉异地之思,或缠绵两情之悦,往往于无望中带有执著、于迷惘中凝结清晰,似暗淡而不低迷,似茫然而愈固执。诗人心灵细腻,多愁善感。
其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多传达的是一种没有确定感和目标感的、扑朔迷离的、特殊爱情生活感受。在这其中,诗人或融入人生体验,或注入自身幻想,或虚无,或泛化,“已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无题》),将感伤的情绪倾于朦胧瑰丽诗境,融多方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
较之宋后诗人愈来愈多地追求诗作中的理念和趣味,晚唐诗人李义山则更喜欢、也更擅长于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抒写自身的感怀情绪,展示出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李商隐的《无题》诗多以“相思”为题材,描写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渺落失望而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表现出了各种复杂思想情绪。
单就一些具体的诗篇来说,《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重帏深下莫愁堂)道出了少女相思时的期待、自伤的心情;《无题》(照梁初有情)中的少女因爱情的失意而心中有怨恨之情;《无题》(八岁偷照镜)写出了姿容美丽、行高洁的少女愿望难成的苦闷之情,诗人借用忧愁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伤感人生的失意;《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诗人嗟叹爱情今昔相隔,表达出诗人苦闷的衷肠,《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写暮春时节的痛苦离别,表达了悠远而又执著的凄楚思念,融入诗人理想难成的人生感悟;而《无题四首》(来是空言去绝踪;飒飒东南细雨来;含情春宛晚;何处哀筝随急管)中的第一首写男子对远在一方的女子思念,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孤寂难圆;第二首话尽了深闭闺门的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希望幻灭的痛苦,第四首则写出了东邻老女触景伤情无媒难嫁的彻夜长吧。而七绝《无题》(自道萦回)则蕴含着徒有姿颜、世无赏音的哀怨与感慨。
就李商隐个人来说,其自小几经离丧,饱受人生困苦,深感世态炎凉,情感细腻脆弱。受党争的影响,诗人“一生襟抱未曾开”、“古来才命两相妨”的不幸给诗人以毕生的怨恨;没落的时世,衰败的家世,仕途的多舛,爱情的失意,别人的误解,妻子的早逝,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使得他只能用忧郁感伤的笔调,来叹惋时运的衰落,身世的飘零:身世,家世,佛道,从各个方面促成了诗人易于伤感的、内向的性格与心态。
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和无助,也使他灵心多感,感情丰富,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起他如潮的感情活动,“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所带的伤感色彩,在其创作中也很突出。心灵的创伤、生活的磨难、痛苦的经历,浓缩在一首首诗中,委婉曲折的道出了一个幽咽凄迷的内心世界,一幅哀感顽艳的心灵图景,为悲剧时代唱出了一曲曲凄清动人的挽歌。
凡此种种,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抒发爱情的不幸,表现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阻隔,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处处宣泄的是感伤的主导情感。这正如余恕诚在《唐诗风貌》中所言,“他的无题诗几。
4.求写李商隐的文章
最近几天在潜心研究李商隐的爱情诗,收获颇多。
说句不怕朋友们嘲笑的话:虽然我当年也是学中文的,而且尤其偏好中国古代文学,现在重读李商隐以后,才发觉当年仅仅是学到丁点皮毛而已! 现代人在抒发爱情感受时,往往喜欢引用几句古诗名句,而引用频率最高的古诗名句多数都出自李商隐。例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读李商隐的爱情诗虽然并不能了解其爱情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其心爱之人姓甚名谁,但读起来特别凄美悲凉,很典型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向往爱情却又对传统道德礼法顾虑重重的矛盾心理,自身性格懦弱的局限性注定他只能是一个“弱者强爱”的悲剧人物,只能是以诗歌来发泄内心的沉郁愤懑和哀怨无奈。 李商隐的爱情诗与那些无病呻吟的颓废诗人相比,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冷僻的典故,精致的对仗,工整的语言,婉转的韵律,绮丽的意境,隐晦的情感,具有在含蓄中打动人心,在余味中给人美感的巨大艺术感染力。
这两天重点琢磨了两首诗:《锦瑟》和《乐游原》,有一点粗浅感悟与朋友们分享。《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千多年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意境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至今仍无定论,各文学流派都有一套各自的考证诠释。
我不关心专家们怎么诠释,身处不同境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破译密码。我觉得这首诗是在表达“人生就是永恒的悲剧”这一主题,诗中以五十弦的锦瑟比喻自己年逾五十岁,在孤单寂寞的知天命之年追忆怀念曾经的幸福欢乐,用庄子化蝶、望帝化鹃、明珠化泪、良玉化烟四个令人忧伤怀恋的传说典故表现“色即是空”的幻灭结局。
人性其实是很盲目的,生活就是痛苦中挣扎,人生就是永恒的悲剧,这才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最真实明白的感悟,痴情男女之间的爱恨情结,剪不断理还乱的无以名状的爱恋,既不能给人带来安慰,也无助于现实处境的改变,相反,它只能将人置于空虚、幻灭的重压下不能自拔。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爱》、《金锁记》等小说的意境与《锦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此看来,张爱玲也是受李商隐凄美悲凉情绪影响很深啊。
受李商隐凄美悲凉情绪影响的不仅仅是张爱玲,一些现代流行歌曲也受影响至深。《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一反李商隐抒情诗惯有的隐晦含蓄特色,诗意直白易懂:国家的颓败,情爱的幻灭,身世的沉沦,人生的蹉跎,几种情结郁结在胸,恰逢登古原观夕阳,晚霞虽然也十分灿烂壮观,但毕竟是日薄西山前的最后燃烧,心中情与眼中景辉映交融,此情此景,谁都会难免感慨万千黯然泪下。
不是年逾五十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意境的真正悲哀。这种意境在现代流行歌曲经常出现,例如童安格的《再见夕阳》: 我们俩的恋情开始于夕阳的海滩, 黄昏即将结束, 黑暗就要来临, 很明显的什么都要看不清楚了。
…… 今夜你还在我温暖的怀抱, 明天我也不知自己会身处何方, 我既不知道自己明天的方向, 凭什么给你承诺给你保障? …… 再例如琼瑶剧里的《几度夕阳红》:时光留不住,春去已无踪 。潮来又潮往,聚散苦匆匆 。
往事不能忘,浮萍各西东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不过,无论是童安格的《再见夕阳》还是琼瑶剧的《几度夕阳红》,虽然都添加了动人的音乐效果,但仍然没有把这种凄美悲凉充分演绎出来,更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种短小精致和高度浓缩概括的艺术魅力。仅此一点,我就不能不对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敬佩得五体投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李商隐优秀毕业论文(关于古代诗人李商隐的论文1200字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