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定论文的方向
方法如下:
1)在翻了数篇外文文献后,肯定会有所发现。比如突然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或者发现某个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者发现某人的论文存在一些缺陷;或者发现某个方向国内几乎没有人研究;等等之类的问题。
那么你就可以就这些问题深入地看一两篇比较经典的有权威性的外文文献(比如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或者被引用次数比较多的文章),再看看这个问题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如何,自己研究的话能有什么创新之处。这样有了一些想法以后,可以与导师交流,得到导师肯定后,就可以开展你的科研之路了。进展好的话,你就可以就此出来一篇牛逼的或者有创新的或者肯定能发表的文章了。
2)拿到一篇文章,想深入了解的话,必须读透。碰到不懂的不熟悉的,也要继续查下去,为此花个三五天也值得,因为搞科研就这样。你不可能两天的时间就能看透一篇论文。查知识的方法有很多,要学会利用工具,比如CNKI翻译助手、google学术搜索等。文后的参考文献也要看。坚持下去后,这一篇文章被通读个三四遍,才能算真正读透。
3)一般精读一篇文章的话,我喜欢看它的引言部分,这里介绍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了解了研究现状以后,你就知道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在哪儿,创新以及意义在哪儿,读下去也就有兴趣了。
2.历史学专业毕业后的去向
一,历史学专业毕业后的去向(1)就业方向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
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科研单位:包括各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从事教师、研究员职位。
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历史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党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系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校期间就能入党的同学无疑具备优势。·新闻出版部门: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位。
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悟性和执行能力;思路开拓,文笔流畅,富创新精神,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气质形象;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企业:由于历史是基础性学科,可以尝试对专业要求较低的一些职位。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考研,历史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考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所学知识,二,历史学专业(1)定义: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2)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历史学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3.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论文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面临的一大作业,论文的基础就是选题。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一般来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要遵循以下6条原则。
1、专业性原则
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与要求就是要全面考察学生专业技能性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性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性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只有选择了本专业的论题进行写作才可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一学用结合环节的实践,才可能启迪学生对本专业理论的进一步思考,使他们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更出色、更能动地完成本职工作,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2、应用型原则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比较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选择一个贴近社会和工作实际的应用性论题,有利于学生总结自己的专业学习所得,有利于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和工作实际结合在一起展开研究,有利于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样的论题,能够激发学生对现实情况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发挥自己见解的可能性也会跟大一些,因地制宜提出对策的概率就可能更高一些,论文的实际价值就可能更强一些。论文选题的6大原则 论文选题方法指导
3、创造性原则
选择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者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力求在本专业的研究中或业务工作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因为每一项新发现、新方法都将使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改革向前迈进,学生自己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规律和提高。
4、可行性原则
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兴趣爱好,综合虑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资料积累情况、可能争取到的研究条件等去选题。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自己熟悉或者有浓厚兴趣的业务领域内选题,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于研究实践之中,从而减少和避免学生东拼西凑、毫无独立见解的大话、空话、套话和废话。
5、补充性原则
可以选择在本学科、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为题,经过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填补空白。
6、前瞻性原则
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那些尚无人研究过的,或者虽有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进行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丰富,更完整。
4.历史学类专业的论文如何进行选题
在论文写作的时候,选择好论文选题就算成功了一半,能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历史学类专业的论文如何进行选题?
英美的人文和历史研究:
从跨文化的角度谈论中国的英语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2在美国垮掉的一代
3,在美国西部牛仔的成功之路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史上的作用
5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和面部
6,中国和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7,西方节日变迁及文化内涵
在电影“喜福会”(我是受西方文化差异在性能)
9,比较研究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的概念和美国
10中文称谓的文化内涵
11希腊神话中的英美文化
12个中国商标英美文化
13,英语习语与西方文化
14,在英美姓氏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15在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16日,“阿甘正传”承载的美国青年文化
17日,“阿甘正传”呼唤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和回归
18实用主义在美国文化中
19在美国的宗教和政治
20日,“圣经”的文学及其对中国和西方文学评论
需要注意的主题:
1,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本文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不写我想写什么,相信我,在长期的写作时间,你会很痛苦。
主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不好掌握。 “小角度的大问题”主题的最好的一种。例如,我写的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反映了中美文化差异,分别的想法?婚姻,家庭的教育理念。但我是一个电影作为一个起点,这个角度比较小。说,西方文化差异太多,但我只从电影“喜福会”出发,因此其范围缩小。此外,几个人写了这部电影,所以跟别人一样是不容易的,而不是写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个主题很容易找到所需的信息,毕竟是本科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写作技巧,通常写几百字的文章,突然写几千字,必须是非常困难的。的内容不能是完全的“自己”,所以需要大量的在互联网上,参考书籍,图书馆的感动。因此,最好是找更多的信息参考的主体,不应该有一个参考,不是一个副本,里面的内容可以套用到自己的文章。
5.如何选择论文研究方向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确定论文论述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合适的论文选题。
第二、毕业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是对这几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对同学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考察。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既要考虑论文涉及的层面,又要考虑它的社会价值。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从那些学过的课程内容中选择值得研究或探讨的学术问题,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达不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我们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选题当然不能脱离这个大范畴,而且在限定的小范围内,也不能脱离工商管理、企业经营去谈公共事业管理或金融问题。
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任何现成的学说,都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选题的突破口,由此入手,是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价值性原则 论文要有科学价值。
那些改头换面的文章抄袭、东拼西凑的材料汇集以及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当然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既然是论文,选题就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也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理论意义。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企业管理中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论题,或是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普遍意义的议题,还可以是新管理方法的使用。毕业论文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恶创见。
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整理和归纳书本上或前人的见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新的事实或新的理论来丰富专业学科的某些内容,或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可能性原则 选题要充分考虑到论题的宽度和广度以及你所能占有的论文资料。
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选题太大、太难,自己短时间内无力完成,不行;选题太小、太易,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行。
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主要应考虑选题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信息,是否和自己从事的工作相接近。一定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时限,选择那些适合自己情况,可以预期成功的课题。
一般来说,题目的大小要由作者实际情况而定,很难作硬性规定要求。有的同学如确有水平和能力,写篇大文章,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当然是很好的。
但从成人高校学生的总体来看,选题还是小点为宜。小题目论述一两个观点,口子虽小,却能小题大做,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这样,自己的理论水平可以发挥,文章本身也会写得丰满而充实。
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小论题,特别是与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容易搜集资料,同时对问题也看得准,论述也会更透彻,结论也就可能下得更准确。 三、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第一、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占有的论文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
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
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 第二、追溯验证法。
这种方法要求同学们先有一种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同学们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
这种选题方法应注意:看自己的“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
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知识迁移法。
通过四年的学习,对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济或者法律或者其它)有一个系统的新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
在此基础之上,同学们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来感应世界,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往往会激发同学们。
6.求中国古代历史方面的论文什么方向无所谓(注意:必须是未发表的,
主张秦统一封建说的金景芳曾对郭沫若的战国封建说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中国奴隶社会是以井田制为基础的亚细亚类型的社会,并以土地公有或私有、分封制或郡县制、礼治或法治作为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标志(《中国奴隶社会史》)。
陈振中亦主张秦统一封建一说,但更强调青铜农具与中国古代东方型奴隶制的联系(青铜生产工具与中国奴隶制社会)中国社会科学93)。 魏晋说颇有发展之势。
很早就提出魏晋说的何兹全,在新时期继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论据,推出《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90)等论著,被誉为该论的扛鼎之作。另一位有魏晋说“盟主”之称的陈连庆也围绕这一主张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尤对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发展变化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22]。
唐长孺在其晚年著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92)中也亮出了魏晋封建说的观点,他更侧重于阐述东汉以来客的卑微化和普遍化。该派主要不是从土地制度而是从劳动者的依附关系的变化和与之相联系的商品经济的起伏来展开论述。
他们认为中国春秋以前是农村公社尚未瓦解的不发达的奴隶制,春秋战国至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冲毁了村社制,中国遂进入发达的古典式的奴隶社会,东汉以后至魏晋,一方面是古典商品经济向中古自然经济转变,另方面是古典式自由农民向依附劳动者转变,成为封建制形成的两大契机和标志。其学说的架构是相当完整的。
和战国说不同,魏晋封建论一般比较强调中国与西欧历史的共性,研究世界史的学者信从此说者亦不乏人。批评者则谓其套用西欧模式,削足适履。
而且,从中国历史发展看,秦汉以后的经济政治制度都是一脉相承的,要证明魏晋之间的变化,是经济形态或经济结构本质性的变化,恐怕相当困难。 其他诸说,东周说既认为西周是奴隶社会,又认为从东周开始的封建社会是领主制,可视为西周说和战国说的折衷;西汉论与秦统一论比较接近;东汉说和东晋说与魏晋说颇多共同之处;至于中唐说虽与国外某些学者观点相似,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基础和影响。
各派的分歧主要并不在于史料的掌握,而在于史料的阐释,在于理论认识的差异。通过讨论,推进了古史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各派都抛弃了某些问题的旧观点,取得了新认识;各派又在有些问题认识趋于接近。
但总的看来,主要分歧仍然难以解决,看不也哪种主张短期内可以定于一尊。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分开的争论已趋冷落,但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性质的研究者,实际上还是摆脱不了这个问题。
2. 奴隶制“非必经论”和“必经论”之争 正由于古史分期讨论长期得不到人们所期望的结果,有的学者试图突破老的套路,他们否定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奴隶社会,认为过去的古史分期讨论是失去大前提的讨论。由此引发了奴隶社会是否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的讨论。
“非必经论”五十年代即已出现,在反右中受到批判,“文革”后旧案重提,颇有信从者,形成引人注目的潮流。张广志在《奴隶社会并非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研究》(青海人民88)中论证了商周和中国历史上十个少数民族社会的非奴隶社会性质。
胡钟达、沈长云等对这种观点也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坚持“必经论”的学者亦不乏人,其中胡庆钧基于凉山彝奴隶制调查材料的论述最可注意。
在这基础上他又与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世界史所的学者联手,根据中国商代、希腊荷马时代、罗马王政时代、凯撒和塔西佗时代的日耳曼人的材料,作了《早期奴隶制的比较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96)。 争论双方的分歧主要仍在理论认识的差异和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不同理解。
例如,如何看待五种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理论,“非必经论”认为这是斯大林搞的,是一种线性的单因果的历史观,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他们都主张历史发展复线论,但也有差别。
有的根据马克思关于现代家庭产生时已包括奴隶制和农奴制的胚芽的论断,认为继原始社会之后既可形成奴隶制,亦可形成封建制,而地中海沿岸国家形成奴隶社会只是历史的特例(张广志);有的认为无论东方西方均无所谓奴隶社会,各地进入阶级社会后视具体条件分别形成“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前资本主义不同类型社会(胡钟达)。“必经论”者则具体引证马恩的言论,证明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更替的基本思想完全是马恩所创立的,他们还进一步论证,低下的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阶级社会的第一种形态只能是奴隶制,但不排除某些民族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可以超越奴隶社会或其他社会发展阶段,使人类发展呈现常规与变异,一致与多样的统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方向(如何确定论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