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毕业要求
下面是地学学部的一般要求。注意: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并不一致。你可以在办公网的研究生教育网页找到。
1、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有关的核心学术期刊2篇,其中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或被EI收录的学术论文3篇;或被EI收录的学术论文2篇和与具体科研项目有关的科研报告1份。
2、在读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的博士研究生,须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不要求一定发表被SCI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
3、对文理交叉专业,例如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必须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核心期刊学术论文至少2篇,其中被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或被CSSCI或EI收录的学术论文2篇。
4、本要求从2008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说明:
1、对博士学位申请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除本人指导教师外的第一作者,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一位或是除本人指导教师外排名第一位,第一署名单位应是吉林大学;
2、学术成果的认定: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应以现刊或以网上检索到全文为准,国家发明专利以取得专利证书为准。
2.博士论文有什么要求
这是社科院的要求 可以借鉴一下
一、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完成的、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能够表明申请人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博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十万字左右。论文写作、印制规范按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由本人整理成学位论文后在提出申请,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其他合作者的证明信等。
三、申请人应在我院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主持下,参加至少三个月与论文有关的科学工作。在博士生指导教师主持下,由有关系(所)研究室负责组织申请人报告论文研究与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
3.论文基本要求怎么写怎么填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术要有贡献。
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否则就是观点“综述”或者“学习笔记”。2、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题目涉及的范围不要太大,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和有相关的研究手段。
自己对所选的课题感兴趣也很重要。3、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
它不仅可以拓展视野,提高你的学术水平,也可以让你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状况有广泛的了解,避免重复研究。4、资料来源的要求是数据应来自权威的统计机构,而不是普通的媒体;引用的观点必须出自学术论文,而不是一般的讲话或报道。
5、一定遵守知识产权的法律准则。对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一定要做明确的标注。
标注的方式和格式要根据不同出版物的要求来做。Words 在“插入”栏中给出了做“脚注”和“尾注”的十分方便的工具。
6、语言的表达标准是客观、准确、简练是学术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论文中应当使用正规的专业用语,避免俗语、政治宣传、情感表述和普通媒体语言,比如,加大力度、政策倾斜、矛盾冲突、一脉相承、强烈要求,等。
7、正确地使用语法。一句完整的话应当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包含宾语、状语等结构。
8、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让文章内容清晰,也可以让写作变得更轻松自如。句号的使用标准的根据语法而不是根据语意。
比如,句号是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语法结构的结束,而不是像一些小学语文课所讲的,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一个语法完整的陈述句的末尾应当使用句号。
在防止句子中词语混淆时插入逗号或顿号。需要做进一步解释时使用冒号或破折号。
在关系密切的排比句之间用分号。对引用的原文要加上引号。
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地理小博士 论文 的格式有什么要求
要着重写低碳的好处,注意首尾呼应。
例子: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上,我们深深感受到各国领导对气候环境的关注。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的排放,我由此联想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多吃素。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另外本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如果1个人1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节电、节水。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天照明4小时计算,1支节能灯1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8.6千克;随手关灯减排二氧化碳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在26℃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及时切断其电源。工作时,单面纸要重复利用,能电子化办公的少用纸张。
行:少开车,选小排量车。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排气量为1.3升的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47千克。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不仅要低碳还要碳补偿
本次峰会上,不少国家纷纷宣布自己的减碳目标。中国外交部公布消息称,经过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
此前,为了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2008年,"中国低碳发展项目"启动,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上海和保定两市成为首批试点城市。此外,日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等工作减少的碳排放超过50亿吨。
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了。不久前一项涉及1.5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显示,73.08%的人有双面使用纸张的习惯,83.33%的人自备购物袋,79.49%的人能自觉地把空调温度调到26℃,83.34%的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者组织的环保活动。而且,不少人会记下自己的"碳足迹",并由此督促自己减碳。有的人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减碳小妙招,而且还经常参加"旧物交换"、"绿色出行"等活动。此外,低碳房屋、低碳服饰、低碳汽车等也更多地融入到生活之中。
此外,国外的一些减碳做法也值得借鉴。日本和欧盟已经全面禁用白炽灯了,以欧盟为例,家家户户使用节能灯后将减排3200万吨二氧化碳。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低碳环保的市民。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地学博士毕业论文要求(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毕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