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当代文学有哪些论文题目
建议不要搞那些都写烂了的,什么余华的《兄弟》呀,鲁迅呀,张爱玲啊啥啥啥的。可以写写路遥啊,什么其他的。以下找了一点做例子,但是看了一下都不是很有新意,你可能还得靠自己找,选择自己熟悉的作家,最好找那种作品少一点的,不然你全部看下来要看累死了,尽管你可以选择只写他的一部作品,但是里面肯定是有对照研究的,你就不得不去把他的东西都看完……累死……还是和你的导师商量一下吧,不过你最好有自己的兴趣点,这样才好给你建议。
郁达夫小说的欲望主题
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征
《骆驼祥子》中的个人主义观念
论曹禺戏剧中的伦理冲突
穆旦诗歌的悖论特征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可以自己选择女作家作品)
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叙事
九十年代的文化现象研究
十七年小说的叙事研究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有关《围城》的研究
有关白先勇的研究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内容和艺术形象
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以某位女作家为例
论丁玲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王小波小说,杂文研究
2.大学生现代文学毕业论文,那位有发一篇来参考下
毕业设计论文之家 中文系 毕业论文,中文系,题目 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 中西叙事概念比较 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 “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 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 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 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 文艺美学:现状与未来 世纪之交:文艺心理学的窘境与前瞻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 文艺学本体论的建构与解构 90 年代文学理论批评走向考察 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 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 中国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与建构 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新世纪文学焦虑的纾解与网络媒介的力量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后结构主义与超文本理念 非线性传播与文学的历史发展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 网络文学的媒体突围与表征悖论 网络文学的学科形态建设 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与文学社会学的新生 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理论初探 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述评。
3.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论文选题,有没有新颖一点的题目,推荐一下
密切与人民的联系,适应时代的需要,深刻地反映社会,提高文学的人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曾见论者说,文学与时代无关,与时代越疏离就越回到“文学的本真”。危哉斯论!文学的“本真”是什么?就是作为人类活动和自我实现的基本领域,文学参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劳动创造,以艺术形态反映社会、服务社会,就是它的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的含量及其优劣,以及它们“进入”艺术的深度及其技巧的高下。
中国当代文学,循此前进,庶几可望远大发展!现在问题恰正是文学疏离了它的本真。
4.急求中国现代文学史论文
2009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
如果以1949年北平第一次文代会算起,那么,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有了60年历史;如果以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为时间点,那么,新时期文学也已经有了30年,据此,60年的历史又被学界分成了“两个三十年”。近几年来,以变化的历史语境为依托,关于当代文学60年(或者“两个三十年”)的讨论一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主要话题。
特别是2009年,讨论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学术会议不断,刊物上发表的无数论文也相对集中在这个话题上。因此,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文学批评的反思和作家作品与思潮现象的论述,也就成为2009年文学研究的三大部分内容,而这些内容涉及历史、当下与未来,呈现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整体性推进的轨迹。
不妨说,2009年的文学批评集结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诸多关键问题,2009年的文学批评不仅仅属于2009年,文学批评站在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因为有了60年的沉淀,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经典化成为一种可能,即便是关于当下创作的分析,也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历史背景”。
这一特点,反映在批评之中,便是重返历史现场。最遥远的历史话题是“五四”,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刘再复和李泽厚的对话《共鉴五四新文化》既有交集也有差异,我们未必完全认同其中的一些说法,但再睹20世纪80年代两位思想者的风采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60年历史整体性和阶段性的思考,是重返历史现场的主题部分。在新时期文学初期,文学界是以否定“文革”时期的文学为开端的,因为 “四人帮”提出了“十七年文学”存在一条所谓“文艺黑线”,所以在否定“文革”时基本肯定了“十七年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十七年文学”的批评和否定的声音逐渐增多,近几年分歧更大,也使“十七年文学”的研究一时成为热点。“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初阶段,其后文学进程的多数重要问题都与这个阶段相关。
因此,我特别重视丁帆在本年度发表的《1949: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节点上》,这是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的论纲。十年之前的1999年,丁帆便出版了《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其论点曾产生广泛影响。
这些年,丁帆始终以文化批判者的独立精神直面历史与现实问题,以鲜明的价值判断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这篇论文承接了他以往的基本观点,但对历史的论述更为细致、透彻,特别是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他的文学史观。
这样一个特点,也似乎是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风格。在我的短视中,大学的学术研究有鲜明风格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王彬彬《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分析了“红色经典”的“阶级情”与“骨肉情”的冲突与沉浮,既理清了文本的内在结构,也探讨了历史语境与文本的关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阐释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王尧《“关联研究”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对“两个三十年”的比较,颠覆了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结论,他的研究以史料见长,本文亦有这样的特点。
但我觉得他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的“关联性”研究,对当代文学史的复杂性的探讨,或许更具方法的价值。 对“近三十年文学”的命名,打破了文学分期的局限,从2008年开始,这方面的论文增多。
程光炜这些年一直在做“重返八十年代”的研究工作,以此重建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合法性。他主编的《八十年代研究丛书》,集中了他本人和学界一些同仁的新成果,当引起关注。
他的《历史回叙、文学想象与“当事人”身份》,读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由点带面,讨论了如何认识“80年代”的问题,其方法与结论都拓展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的研究空间。黄发有《人化审美到物化审美》,采用朴素、动态、开放性的“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概念,在多元交叉的文化与审美考察中,对近三十年文学的价值选择、审美逻辑的内在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文化反思与整体性透视,颇具启发性。
何言宏《“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重读靳凡《公开的情书》和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质疑文学史研究“主流叙述”所形成的“正典结构”,提出了如何将近三十年文学“经典化”的问题。 此类研究的反思性特征,也反映在对近三十年文学批评的回顾中。
陈思和《艺术批评·新方法论·学院批评》,是他为《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九七九-一九九九)·文学理论卷》所作导言的第三部分,着重回顾了作家作品论的发展。他在文章中提出:“学院派的批评并不意味着要脱离社会现实,脱离文坛话语,把自己当作与世隔绝的怪物,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就在投入文学实践,介入社会进步,所以,即使是学院派的批评也不应该躲在学院里萎缩自己的学术生命,或者自命清高脱离实际,对社会不发生实际的影响。
我以为要发展学院派的批评,还是需要把握与调整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媒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之,核心的概念就是:学院派的批评如何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
批评与实践、媒介的关系,被揭示为“如何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切中了文学批评问题的要害。南帆《文学类型:巩固与瓦解》。
5.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6.求现代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谈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困境摘要:研究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困境,有助于我们认识女性笔下男性困境叙述的现实意义,并为当前社会上男性走出现实困境提供启示。
从叙事途径上, 女作家笔下男性在家庭与社会地位和思想情感上都存在着困窘和尴尬。首先,女性作家笔下男性在外部世界的作用与价值——建功立业与光宗耀祖,遭受质疑。
其次,随着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转型,传统社会中男人体力上的优势与人格上的权威在逐步失去,现代知识女性在社会、事业上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显示出女性作为人的价值所在。此外,男性个体的情感因外部环境压迫和自身能力的局限而表现出这样那样的无奈。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凡俗还是荣耀,男性外在的坚强和无所不能在女性眼中掩饰不住虚弱与苍白而逐渐瓦解,甚至分崩离析。关键词:女作家;作品;男性形象;困境;地位;情感前言对于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男性的困境这个话题目前少有研究涉及。
董慧芳考察了当代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演变,分析张洁的《方舟》、铁凝的《对面》、陈染的《私人生活》、卫慧的《愈夜愈美丽》这些分属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作品中男性形象演变,找到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董慧芳,2005)。李仕芬以男性叙述下的女性传奇为题,剖析严歌苓的小说《倒淌河》,集中讨论了作者如何通过男主角阿夏的叙述,突出阿尕这个女性角色(李仕芬,2003)。
曹书文论述了海峡两岸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文化意蕴(曹书文,2002),认为女性对男性的审视实际上也是对自我的解剖,她们在消解男权意识之后方可重建女性的自我与话语空间。因此,她们对男性的书写决非可有可无,而是重塑女性自身的关键之所在。
李仕芬论述女作家小说中的男性角色,认为男性在成熟的过程中,反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怀疑之余,自然亦无法建立起自我的价值感(李仕芬,1998)。因为存在着性别体验的差异,女作家在塑造异性形象和塑造同性形象存在很大错位空间。
但这种异性对象书写在“旁观者清”的意义上存在参考价值。异性对象书写的研究近几年受到关注,但研究得比较多的是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塑造,对于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研究也大多局限于男作家的作品。
实际上,几乎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两性的地位和情感基点。因此,女作家作品中男性形象的研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作者阅读大量女性文学作品,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女作家笔下男性的困境,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女性笔下男性困境叙述的现实意义,并为当前社会上男性走出现实困境提供启示。一、女作家笔下男性形象的地位困境(一) 两性关系格局中男性地位的根基伴随着女性自我意识与性意识的觉醒,对两性关系格局的重新梳理对女性作家来说尤为必要。
只有从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中女性才能体验到自身真实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困境,女性也因此赢得了识别男性话语本质的机遇。台湾作家李昂的《杀夫》无疑是传统社会两性关系本质的真实书写,只是由于叙事者性别角色的改变,男性作为“殖民者”对女性的“侵略”、“占有”与女性为“物”为“奴”的生存才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由于林市是陈江水的交易所得,于是,对她肉体的蹂躏仿佛是他作为丈夫心安理得的特权。当他对妻子有欲望的时候,对方才有幸得到食物;如果不按他的旨意去刺激、迎合他的性欲,林市生存的危机与肉体的受虐便瞬间降临。
陈江水并未察觉自己行为的残忍,周围的文化语境也给他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但由此更昭示出男性施虐与女性受虐在男权社会的普遍存在。从传统社会走进现代历史,女性的命运也随着文明的进步发生了较大的改观,但男女之间有形与无形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尤其是传统的男权意识,对包括妻子在内的女性仍具有较大约束与欺骗,女性也只有透过爱情和性爱才有可能彻底完成对男性本质的认识和了解。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中的女主人公对丈夫充满了无法诉说的哀怨与左右为难的惶惑,“我也许并没有弄清他,我甚至并不知道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怎么竟然是这样一个人呢……自私、冷酷,看准时机,不顾一切地干。他只顾自己,而对于我,却根本不关心。
我不得不走到这一步,原因全在他身上,但是一切罪,为什么偏偏要让我来承受呢?”叙述者与女主角一样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境,“也许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你要事业,就得失去做女人的许多乐趣,你要享受做女人的乐趣,你就别要事业。”爱情与事业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你啊,看重我的奋斗,又以女性的标准来要求我,可要不是我像男子汉一样自强的精神,怎么会认识你,和你走了同一段路呢?”女主人公的情感抉择表明女性对女性自我人格的维护已逐步走向自觉。
(二) 男性在外部世界的作用与价值遭受质疑在传统社会中,女性的崇高使命是相夫教子,在家庭中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而男人的职责则是在外部世界中建功立业,在光宗耀祖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借助女性作为“他者”的目光,男性在外部世界的作用与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7.急求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及提纲介绍
我这只有论文选题,你看看。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1、鲁迅研究(既可以是综合研究,也可以是单篇的作品研究,题目自拟,如《鲁迅小说艺术的独创性》,《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阿Q性格分析》等于。下面题目如单列作家的,亦同此要求)2、郭沫若研究3、茅盾研究4、艾芜研究 5、觉新 ------ 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 6、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 7、试论祥子与虎妞的形象 8、评《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 9、评《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10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 11 、《雷雨》主要戏剧冲突之我见 12 、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 1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 14 、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 15 、莎菲女士之我见 16 、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17 、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 18 、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 19 、论莫言的小说 20 、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 21 、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 22 .论《凯旋在子夜》 23 .论琼瑶的小说 24 .论贾平凹散文的美学追求 25 .论《鸡洼窝人家》 26 .论《棋王》 27 .论老舍的戏剧观 28 .论张贤亮的小说 29 .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30 .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 31 .舒婷的诗歌创作 32 .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 33 .谈莎红的抒情诗 34 .秦似的杂文创作 35 .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 36 .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 37 .李准的小说创作 38 .秦牧的散文特色 39 . 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 .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 ---- 梁生宝、武耕新研究 41 .闻捷诗歌研究 42 .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 43 .论《钟鼓楼》 44 .论《北方的河》 45 .论王安忆的小说 46 .论高行健的探索剧 47 .论新诗潮 48 .论北岛的诗 49 .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 50 .论王蒙的小说 51 .港台文学研究 52 .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 53 .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54 .论柯岩的创作 55 .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56 .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 57 .论刘绍棠的小说 58 .论刘索拉的小说 59 .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 60 .周梅森小说论 61 .方方小说论 62、余华小说论,63、苏童小说论64、格非小说论 65. 新生代诗歌研究 66. 金庸小说论 67. 席慕蓉现象研究 68. 论谌容的小说69、广西三剑客70、东西小说研究71、凡一平小说研究72、鬼子小说研究73、新生代小说研究74、新生代诗歌研究75、新生代女性散文研究76、余秋雨的散文77、毕飞宇小说研究78、池莉小说研究79、张抗抗小说研究80、迟子建小说研究81、王安忆小说研究82、铁凝小说研究83、残雪小说研究、84、贾平凹小说研究85、新时期的军事题材小说86、论样板戏87、十七年“重放的鲜花”小说论88、十七年的长篇小说89、老舍的戏剧90、新时期戏剧91、通俗小说论92、台湾现代派诗歌93、白先勇的小说94、陈映真的小说95、李昂的小说96、台湾乡愁诗97、台湾乡土小说98、张爱玲的小说99、两岸小说比较100、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现当代文学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