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高校博士毕业对论文有哪些要求
为了让各位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对2006年起毕业的博士生SCI论文要求有进一步的明确,特将有关规定重申如下: 1、2006年起毕业的博士生须在SCI收录的杂志上,以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以中山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一篇论文才有资格申请博士学位。
2、两位博士生共同研究的成果发表在影响因子(IF)3.0或以上的期刊,且有同等贡献的第一和第二作者,则两位博士生都有资格申请博士学位。 3、在校学习期间未能发表SCI论文的博士生,经导师同意,可以参加论文答辩,达到毕业要求的可先行毕业,但缓授学位。
等SCI论文发表后,可向学院学位委员会提交学位申请。 4、所发表的SCI论文在Medline上能查询的,即予以承认。
2.博士毕业论文有字数限制吗,理工科的和社科类的要求不同吧
博士毕业论文是有字数限制的、理工科和社科类的要求不同,不同大学的要求也不同。以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为例:
根据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规定: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字数:自然科学博士(理工科)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社科类)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
扩展资料:
博士论文字体要求:
1、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
2、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
3、数值的修约按照GB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进行,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4、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例如:5 cm*8 cm*10 cm,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
5、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以仅在最末1个数字后写出单位符号。例如:60、80、100 mol/L,不必写作60 mol/L、80 mol/L、100 mol/L。
6、分数在1行中排列时,分号用斜线。
参考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论文要求
百度百科-博士论文
3.武汉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有谁知道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我校参加“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工作。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学制四年)。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三)报考“普通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四)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至2010年12月31日止)。 2。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1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
具有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五)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六)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 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考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至2011年8月31日止); 2。
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WSK60成绩分以上或雅思成绩6。5分以上或TOFEL成绩80分以上; 3。
已取得报考学科专业硕士阶段课程结业证(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 4。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以上(含2篇)属于所报考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在前五名)。
五、招生方式 (一)普通招考:指由我校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初试(含各类专项计划)。
(二)优秀人才单独选拔:指我校针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内科研成果及管理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参加此种招生方式的考生须在2010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
评估通过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由学院单独组织的命题初试和复试。 (三)入学考核:指我校自2010年起确定“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入学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 “入学考核”主要由学生提出申请、报考导师审核同意、入学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录取等环节组成,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参加此种方式选拔的考生须在2010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 (四)硕博连读:我校有“1+4”硕博连读和“2+3”硕博连读两种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1+4”硕博连读指我校在推荐免试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的普通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中,由考生提出申请,经过考核择优遴选部分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2+3”硕博连读指针对我校入学一年后的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分流时择优遴选部分普通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被确定为硕博连读的考生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六、报名 我校博士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并现场资格认证的方式进行,同时在网上支付报名费。
所有参加以上四种招生方式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报并在考试前规定的时间内到研究生院办理现场认证手续,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4.研究生什么叫大小论文
1、大论文是指毕业或者学位论文,这个不需要发表的,至少两到三万字,只有通过了论文答辩才有可能拿到毕业证以及学位证
2、而小论文是指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字数方面在两到三千字。
发表小论文的作用:
1、小论文可能是研究生毕业条件要求。很多学校要求研究生毕业必须要发表论文, 省级、国家级的,有的甚至还要求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而具体发表要求根据各自学院、专业而定。
2、小论文是评奖学金的加分项。虽然说研究生发表论文不一定就可以评奖学金,因为论文只是加分项,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但发表论文可以加分,虽然比重并不大,但是每年有很多同学评奖时可能就差那么两三分,与奖学金失之交臂,所以一般都是要发的。
3、小论文有助于找工作、评职称。研究生毕业后,论文通常对找工作帮助不大。但比如当老师,进研究所等等注重学问研究的工作单位,那论文就是敲门砖。普通的论文是没多大价值,但一些核心、EI、SCI,上档次的论文对找工作、评职称都会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扩展资料
写论文注意事项:
1、要有信心,树立积极的科研态度
做研究,要有积极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要有耐心、恒心、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者、武汉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王树良教授认为,论文的写作、发表过程是科学研究深化、完善的过程。
对写论文要抱着一种百折不挠的快乐的心情,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仅为发表论文才去研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会认为发表论文的多少与学术贡献可以等同。但是,每一个真正的学者都会爱惜自己的论文,关心他人对自己论文的评论和引用。
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张培刚教授总结自己的学术人生,说了一句哲理感言:“认真,但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看透,岂能全部看透,须有所作为。”
2、经常交流,依靠团队的思想
智慧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交流才能丰富想象。合作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硕士同学要多交流,多听专门讲座,多参加学术会议,要依靠学术团队的思想和智慧来激发创新思维。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在指导硕士学习时,非常强调“要更多地通过交谈与讨论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毕业论文的关键是要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的创新点。创新需要以积极的精神、平和的心态,去寻找与常规不相符合的偏差以及有矛盾和异常的结果。往往正是这些非正常现象后面隐藏着发现的线索,这些线索有可能向流行的思想和传统的解释提出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告诫硕士同学:“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思考是创新的灵魂。”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力文教授在总结硕士学习的特点时指出:“学习需要艰苦的探索,但更需要聪明的探索。”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归纳,敢于提出新观点,注重细节的分析和发现,对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硕士论文
5.吴明霞的学术论文
20141. 郭清龙,吴明霞,张筱筱. 8周团体辅导对儿童建立性别平等概念的效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168-17220132. 欧阳益, 张大均, 吴明霞. 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27(1):54-5820123. 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 王莎莎, 王健. 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认知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 28(7): 921-9234. 张沛超,迟新丽,吴明霞.中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相关行为特点及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49-8532011 5. 刘会驰、吴明霞。
大学生宽恕、人际关系满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531-5336.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
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的有效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66-697. 王钢, 张大均, 吴明霞. 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1,9(4):20108. 易雯静, 吴明霞.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研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 31(1):129-1319. 秦波,吴明霞。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教育导刊,2010(3);10. 王鑫强、杨洪卫、吴明霞。
抱负与志向关系的初步探讨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3);11. 王晶、吴明霞、廖礼惠、吴梅宝。
国外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
12. 张佳佳、吴明霞。我国高校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233-23713. 吴明霞 张大均 余林 郭成、陈旭。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第6期120-124200914. 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15.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1);16. 大学生自我复杂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欧阳益、吴明霞、张大均、胡姗姗、朱毅.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17. 瞿雪峰、余林、吴明霞。
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点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8. 刘利敏、吴明霞。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心理干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2(1);19. 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网络交往动机的研究进展,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20. 迟新丽,吴明霞,张大均.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山西青年干部学院学院,2009(1);21. 迟新丽、易雯静、吴明霞、张大均。中小学教师成功恐惧与工作家庭冲突关系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9(8);22. 吴梅宝,吴明霞,汤万杰。
沙盘游戏的发展以及理论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23. 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关系的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9);24. 易雯静 吴明霞 郭成。
有关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山峡大学学报 2009,31(6);25. 汤万杰 王钢 吴明霞。
师范院校进修教师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9);26. 吴梅宝,吴明霞,张大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有问题以及体系建构。中学课程资源。
2009,总第28-31期;200827. 迟新丽、吴明霞、田静. 浅析大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 教育探索,2008, (6);28. 迟新丽、吴明霞. 浅谈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点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 2008,(7-8);29. 王金良、张大均、吴明霞. 团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9(9);30. 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1. 秦波,胡姗姗,李娜,吴明霞. 重庆市中学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21(3);32. 胡姗姗,吴明霞,张大均等. 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0);200733. 王金良、吴明霞、余林. 物质成瘾Stroop 效应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34. 迟新丽, 吴明霞. 成人“玩”的研究概况, 社会心理研究,2007.(2);200635. 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李茜茜; 郭兰婷; 冯正直; 张大均; 吴明霞; 舒建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0(10);36.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
西南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200537. 齐晓栋,吴明霞,杨静,郭芳,罗琴,陈丽,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38. 吴明霞,齐晓栋,刘衍玲 罗琴 陈丽. 大学一年级新生699名强迫症状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5,(8);39. 吴明霞、张大均、汤万文. 两种世界观影响下的生涯咨询评估. 心理科学. 2005(3);40.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相关研究.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200441. 吴明霞,张大均,郭成.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及角色压力调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3);42. 张大均,吴明霞.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武汉大学经管院博士毕业论文6(各高校博士毕业对论文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