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在我国发展的利弊毕业论文(一篇关于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

1.一篇关于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仔细研究发现,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上,那些具有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是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而发展起来。

如在美国,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密歇根的底特律;在德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于多特蒙特、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在我国,海宁的皮革、东莞虎门的服装、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等等。理论界把这种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依托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空间称为产业集聚。

当然,产业集聚的这种经济现象不只限于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中也同样存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也是最大的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同样也存在着显著的产业集聚现象。

一、旅游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中发现,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

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Donald (2004)等人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见图1),他们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新转折期。

在这一转折期中国的旅游业要想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其产业集聚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已经初现端倪。

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三驾马车”苏沪杭、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内城市群落已经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合纵连横,以建立超级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与之相对应,活跃在三大都市经济圈内的热点产业旅游业,也积极表现着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向构建大都市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苏沪杭长三角旅游协作区以上海市为龙头,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率先实现了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一跃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产出地。自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面积仅占中国1%的长三角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600多万人次,占全国的16.53%;旅游创汇40亿美元,占全国的19.68%;接待国内旅游者2亿4千多万人次,占全国的27.66%。

广东省则利用珠三角的城市集群品牌优势和港澳市场的辐射作用,也争先做“大旅游” 的文章,同样获得了1260.83亿元的丰厚回报,表现了不可替代的大区域旅游的优势。目前,泛三角旅游区域旅游也逐步形成,旅游业将会在更大区域和更多企业间集聚。

与此同时,一个以京津两大巨型城市为“双核”,以河北省的11个城市为卫星环绕的大北京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旅游圈将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旧的体制在一些领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旅游的综合经济就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区域管理、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分割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阻碍了旅游业的行业集聚的形成。

所以虽然我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化非常的迅速,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并未最终形成。 三、提高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对策 (一)制定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专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旅游发展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即需要编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统筹安排。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并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

编制规划时应立意高远,站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角度,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导向,通过大思维、大手笔、大创意为旅游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2.中国发展旅游的优劣势分析

中国旅游资源优势——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文化灿烂,民族众多而习俗迥异,土产丰饶且工艺绝伦,风味美食更是名扬海外。

中国的旅游资源无比丰厚,具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各地的旅游景区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逐年增加。 中国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

以地貌景观而论,从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再以旅游气候资源为例,中国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

仅仅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就有29个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在中国众多的名胜古迹中,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更是每个前往中国的人希望一睹的雄伟风景。

此外,中国还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独具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纷呈、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

3.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怎么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仔细研究发现,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上,那些具有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是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而发展起来。

如在美国,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密歇根的底特律;在德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于多特蒙特、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在我国,海宁的皮革、东莞虎门的服装、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等等。 理论界把这种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依托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空间称为产业集聚。

当然,产业集聚的这种经济现象不只限于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中也同样存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也是最大的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同样也存在着显著的产业集聚现象。

一、旅游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中发现,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

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Donald (2004)等人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见图1),他们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新转折期。

在这一转折期中国的旅游业要想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其产业集聚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已经初现端倪。

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三驾马车”苏沪杭、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内城市群落已经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合纵连横,以建立超级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 与之相对应,活跃在三大都市经济圈内的热点产业旅游业,也积极表现着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向构建大都市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苏沪杭长三角旅游协作区以上海市为龙头,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率先实现了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一跃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产出地。 自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面积仅占中国1%的长三角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600多万人次,占全国的16。

53%;旅游创汇40亿美元,占全国的19。68%;接待国内旅游者2亿4千多万人次,占全国的27。

66%。广东省则利用珠三角的城市集群品牌优势和港澳市场的辐射作用,也争先做“大旅游” 的文章,同样获得了1260。

83亿元的丰厚回报,表现了不可替代的大区域旅游的优势。目前,泛三角旅游区域旅游也逐步形成,旅游业将会在更大区域和更多企业间集聚。

与此同时,一个以京津两大巨型城市为“双核”,以河北省的11个城市为卫星环绕的大北京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旅游圈将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旧的体制在一些领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旅游的综合经济就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区域管理、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分割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阻碍了旅游业的行业集聚的形成。

所以虽然我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化非常的迅速,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并未最终形成。 三、提高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对策 (一)制定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专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旅游发展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即需要编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统筹安排。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并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

编制规划时应立意高远,站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角度,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导向,通过大思维、大手笔、大创意为旅游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4.求论文

可以围绕以下这个提纲进行写作:利:1、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2、缓解人们紧张的工作压力,使人们得到休息和放松;也可以使家庭多些在一起的时间 3、促进旅游业、餐饮业等发展 弊:1、由于各地热点景区游人增多、拥挤,造成安全隐患增多,发生事故概率大于平常; 2、在“黄金周”期间,除了最上层的中枢包括国防、外交及最底层的饮食购物旅游外,社会运作基本停顿一周时间。

3、出外旅游食宿、服务质量都可能有所下降。节选一些文字供你参考:黄金周”的利与弊 自19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3个7天的长假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新现象,也使国民(主要是占全国人口1/3以上的城镇居民)开始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

“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积极作用人们看得很清,谈得很多: ——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激醒了国民、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然而,“黄金周”旅游热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正确处理旅游供给常年候的刚性与旅游需求时段间的弹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历来是关系旅游经济能否良性增长的关键之一。

在未实行“黄金周”制度时,这个矛盾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自然气候造成的淡旺季问题。而近3年的情况说明,实行“黄金周”制度后,人为造成的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稳定性与“黄金周”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黄金周”期间的供不应求与“黄金周”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 ——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黄金周”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

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黄金周”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如按照“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

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

“黄金周”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爆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一个恒数。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

从全社会一个较长时段来看,几个短时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费(而且这种消费容易形成低质、高价),并不能从根本上刺激和扩大消费总量。这种突击性的消费并不能夯实国民长期、稳定、可持续消费的基础。

最近3年统计结果表明,“黄金周”期间的人均旅游消费额几乎均低于全年旅游人均消费额。2000、2001年的国内旅游总收入和人均花费的绝对增长值与平均年增长率都比1997、1998年低。

从表1、2、3、4中可以看出,“黄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对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与民出游率的增长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形之下对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影响不大),但对全国旅游经济整体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黄金周”为我国公民提供了出境旅游的条件,但集中在3个时段中的闸涌式出游,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几国的情况下,同样给出境旅游的经营者和接待地带来巨大压力,供求规律的结果必然使旅游价格上扬、服务质量下降,势必影响出境旅游者的利益,不利于正在兴起的出。

5.旅游业的好处和坏处

优势:

1、促进城市之间的文化与交流

2、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劣势:

1、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2、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

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6.辩论赛:发展旅游业的利与弊..我正方

建议从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为主切入点。

真正需要我们认真关注的,是发展旅游及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谐社会当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人的精神层面的和谐,应该是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才有能力从事旅游活动,旅游产业也才会产生。改革开放初期,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大规模的旅游,也不可能会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而近年来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兴起,也恰恰说明,经过近三十年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经济方面已经具备了从事旅游活动的实力;在精神层面,已经产生了这一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产业的角度来分析,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旅游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因此,可以说发展旅游产业,也就是发展国民经济。而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调整。调整的方法,一是改造传统的产业,再有就是大力发展新兴的产业,比如说旅游业。

金融业当然不是旅游的旁观者。旅游活动本身就已经为银行业、保险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目前金融业对于这一市场开发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够;而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可以着力的方面也很多,也需要金融进一步开发。

7.求毕业论文《我国旅游业生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要】:目前,旅游业已经跃升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世界旅游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政府、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旅游者和研究人员都应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好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实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为当代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及人类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条件。

1965年,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符合生态学意义的旅游(An Ecological Tourism),这被普遍看作是生态旅游的最初表达形式。1983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点顾问Ceballos-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个术语,之后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生态旅游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后,国内一批科研机构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1999年,我国把旅游促销的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逐步发展成为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初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旅游”概念逐渐取代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精神。尽管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其概念的准确界定却众说纷纭,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定义。

归纳起来,目前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定向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才是生态旅游。

二是,定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倡导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

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三是,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旅游概念。该观点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

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在笔者看来,在上述生态旅游概念定义中,尽管各个学者观点不尽一致,但对于一些基本点却能达成共识:第一,生态旅游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与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生态旅游强调采取相关措施手段大力保护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地环境,将对旅游地的资源消耗降到最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可持续旅游的目的,所以说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形式。第二,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为资源的旅游形式,受到生态学的影响与指导,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力求建立一个共存的生态系统。

第三,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地经济、社会与环境共同发展的旅游模式,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实现最大化,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从理论角度,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从其概念的产生演变入手,集中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矛盾和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为生态旅游地政府、生态旅游经营者对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分析角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研究,以找到实践中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症结所在。 本文在找出国内外解决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与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分析,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认为要在科学规划和开发方面下功夫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要在正确的环保思想的指导下做好规划工作;依靠科技创新手段,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质量,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向外国成功的做法学习,按照合理设置、科学管理的原则调整现有的管理体制,合理调整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生态管理的关系,设置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协调机构和综合管理机构,建立一套适合本国生态旅游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以旅游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特别是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方面的合作。

面对21世纪的竞争,我国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是只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健全法制、加强宣传,就可以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保障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旅游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8.关于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

(一)完善上海的基础设施

目前上海世博局已经将交通,城市改造、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全面纳入了世博会的规划范畴之内。大幅度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到201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将增加到15条线路、400公里,每天客运能力将提升到500万人次。此外,上海的高速公路网届时可达到650公里;加大力度改造危棚区,代之以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建造世博会概念楼房,丰富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保护上海旧区的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的同时,在世博会规划场地中对城市的空间设计、居住模式进行实验性探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发展高科技、环保型产业。世人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将是一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更加健全的国际化大都市。

(二)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

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促进举办地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为迎接1900年法国世博会而修建的艾菲尔铁塔已经成为法国永久的标志,每年登塔的游客达600万人,堪列法国旅游景观之首。另外随着艾菲尔铁塔的建造,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很大的开发。

2010年世博会会址选在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地区,地处上海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展览场地分设浦江两岸,总面积为5.28km2,两岸将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开发,以做到功能呼应、景观协调。世博会将做足“绿”文章,将在黄浦江边上建大型滨江绿洲,形成两条绿带,中间还有楔型绿带延伸到世博会园区内。而中国馆、主题馆、会议中心等建筑群将成为上海未来标志性建筑,并和原先沿江的旅游资源连成一片,形成沿江旅游带,由此带动浦东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招徕大量的客源

吸引和招徕大量的游客是会展业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表现。会展活动中形成游客的主体来源就是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外围观众,前者是会展旅游的核心,后者则转化为观光游客。世界博览会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据估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次。在这7000万人次中,将有30%-35%的人继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继续游览观光,也就是说可以为长三角其它地区提供2000万人次的旅游者。这一巨大的客源将为上海旅行社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其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的利弊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的利弊毕业论文(一篇关于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

资讯

清华大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奖金(评上了高校优秀毕业生有奖金吗)

阅读(1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清华大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奖金,内容包括评上了高校优秀毕业生有奖金吗,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会给发钱吗,优秀毕业论文的奖状和奖金哪个更有价值。评上了高校优秀毕业生不一定有奖金。比如省优秀团员,省三好学生等优秀毕业生

资讯

汉语言文学专科班毕业论文题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阅读(1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专科班毕业论文题目,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对策】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就业形势紧

资讯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字体格式(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及字体)

阅读(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字体格式,内容包括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及字体,参考文献的字体用什么字号,大学毕业论文字体的格式都是什么。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辉哥论文参考文献字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字体要求规范【1】

资讯

智农小屋毕业论文设计(求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3000字)

阅读(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智农小屋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包括求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3000字,1500字的室内设计毕业论文,求一篇4000字的论文(室内设计)。求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3000 字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

资讯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的毕业论文(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论文怎样写)

阅读(1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的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论文怎样写,求一份施工组织设计的毕业论文6000字,施工组织设计怎么写,毕业论文用的。论公路工程项目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 论文关键词: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资讯

毕业答辩后会抽查论文吗(论文答辩后还要查重么)

阅读(1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答辩后会抽查论文吗,内容包括本科毕业答辩完了还抽查论文么,本科毕业答辩完了还抽查论文么,大学本科论文毕业后还会被突然抽查吗。大部分学校是规定先进行论文查重,论文查重通过之后再进行论文答辩,如果论文答辩也顺利通

资讯

移动公司大学生实习毕业论文(移动公司实习报告范文)

阅读(1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移动公司大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内容包括移动公司实习报告范文,移动公司实习报告,移动公司实习报告。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魏赵靖 移动公司实习报告范文4篇对营业厅内的业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理论来源于

资讯

清华大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奖金(评上了高校优秀毕业生有奖金吗)

阅读(1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清华大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奖金,内容包括评上了高校优秀毕业生有奖金吗,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会给发钱吗,优秀毕业论文的奖状和奖金哪个更有价值。评上了高校优秀毕业生不一定有奖金。比如省优秀团员,省三好学生等优秀毕业生

资讯

汉语言文学专科班毕业论文题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阅读(1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专科班毕业论文题目,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对策】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就业形势紧

资讯

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字体格式(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及字体)

阅读(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字体格式,内容包括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及字体,参考文献的字体用什么字号,大学毕业论文字体的格式都是什么。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辉哥论文参考文献字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字体要求规范【1】

资讯

智农小屋毕业论文设计(求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3000字)

阅读(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智农小屋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包括求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3000字,1500字的室内设计毕业论文,求一篇4000字的论文(室内设计)。求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3000 字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

资讯

毕业论文选题预期目标(毕业论文的预期目标怎么写)

阅读(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选题预期目标,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预期目标怎么写,毕业论文中的预期目标要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的预期完成目标怎么写。毕业文毕业论文(graduation study),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