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有关会展专业论文的论题
题目:专业会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走进世界大市场
摘要:以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及各国工业经济中坚力量,不可轻视——为目标(和事例主体),针对其参加相关专业性展览、会议,增加(包括参观)了获得技术、市场资讯机会,并提升了企业自身技术水平,把所经营的产品打入了国内外市场。其投入较低,而回报较高(较比购买技术、聘请高级专家顾问等)。
提示:须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对无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请向最近的会展主承办机构——会展服务公司,组织机构——政府行业(工商业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工商联合会等调研,一般他们都会积极协助。当然有机会直接实践一次会展活动最好。
可以说,会展活动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成长相当重要;扩展来看,我国经济之所以得以长期快速发展,与同期坚持支持会展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已经形成了“会展经济”一说。
2.急需一篇关于会展的论文
据权威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10,也就是说,会展收入为1的时候,整个城市的经济提高10,所以说个大城市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会展经济,争相成为一线会展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注目。
作为一线会展城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或者说是商家必争之地,比如北京;其次,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信息辐射力,换言之是具有全球信息效应的城市,比如上海;再次,就是具有非常活跃的经济因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如广州、深圳;最后,是具有特殊区域意义的城市,比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程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沈阳等城市。 除去几个典型的一线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算会展二线城市,笔者所处的城市也算是二线会展城市。
从事会展工作多年以来,总结一些会展的营销经验,与同行共勉。 一、选题: 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展会,其主题一定要与所在城市的行业基础相配套。
通过展会促进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行业的雄厚基础则是该主题展会的强大后盾。很难想像在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举办重工业展览会,即使办成了,其规模、生命力等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延续性;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相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随之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哪个会题比较时髦、或者有成功的先例就上马立项。
比如,大连服装节策划的很成功,现在全国各地每年有数十个服装节,导致的结果是除了大连服装节外没有品牌展会,很多地方的服装节办了一年就没了,办不下去了!很难形成象大连服装节那样的品牌展会。 所以说立项是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配套、这个行业发展状况,还要考虑同类展会举办情况、目标参展单位的意向如何、是否有差异性的营销手段等。
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是展会成功的绝对基础,甚至选好会题就等于展会成功了一半。 二、组织机构的搭建: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展会的举办非常需要有个权威的组织架构,这不仅仅体现在招展上,对于行政审批、宣传、寻求合作等方面尤其重要。
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搭建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特别邀请了带国字头的“中国酒类商业协会”为指导单位,省市两级政府为支持单位,主办单位则是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这样,展会批文很容易拿到手,办理工商审批的时候更是非常的容易,尤其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后期的宣传上,很多媒体了解到有省市政府的参与,报道非常及时,也非常的详尽,大大促进了宣传工作。对于参展商来说,这个展会是很权威的,甚至在开幕式上可以和省长一起合影,共同参观自己的展台,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机会,所以招展工作也顺利了不少。
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胡乱搭建组织机构,因为一旦主办单位主要领导不能到会,或者领导的重量级不够,不仅媒体会有负面的报道,参展商会非常的失望,对展会的延续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起纠纷。 记得年初的时候去上海参加一个行业论坛,在邀请函里面清晰的写着某某部级领导亲自到会并发表演讲。
我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就赶去参会,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主持人只是宣读了该部级干部发来的贺电,而且另几位行业专家也没有到会,只是给每个参会者发了一份据说是这些缺席专家最新的研究论文资料,这让参会的人员非常生气。也许这样的会议就没打算继续办,即使明年还有我也不会再去了。
所以现在会展行业总在提倡诚信办展的确是应该的,不能因为几个不规范的会议使整个行业蒙上阴影,毕竟会展这个行业方兴未艾,是为数不多的朝阳行业之一。 三、卖点策划: 每个展会的成功都离不开卖点的策划与执行,尤其二线会展城市的展会。
现代会展已经不再是80年代只要立个项,拿个批文就坐等收钱的时期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竞争的加剧,有了竞争就需要组织者有差异化的营销思路,开发足以吸引参展商眼球的卖点。 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展会上大都同期举办一个同主题的会议,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现场演讲,吸引参展商参展并免费参会。
当第一个使用这种方式组展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可是后来跟进的却显得盲目。 比如汽车工业展,非要在同期搞个汽车工业论坛,试想有这必要么,会有多少参展商会去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论坛?会有多少专业观众去听跟他们毫无疑义的论坛?毕竟车展是一个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展会,它的专业观众就是广大老百姓,他们没有必要参加什么论坛,他们不会关注这个行业发展的如何,只是关注车价降了没有、哪种车性能好价格便宜,总不能组织一大堆参展商去参加论坛吧,那样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抛开专业观众而制造的噱头是没有用的。
但是有一些展会配套性的搞一些论坛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特许加盟展览会,很多创业者需要有个接收专家指导的机会,参展商也乐于利用这个机会传达一下自己的产品、理念以及优惠政策,这种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论坛才适合举办。 所以说卖点的开发是根据不同性质的展会而制订的,不能搞一刀切。
通过对展会主客双方详尽的分析制订营销思路。 1。
3.求一篇有关会展专业论文的论题
题目:专业会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走进世界大市场 摘要:以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是我国及各国工业经济中坚力量,不可轻视——为目标(和事例主体),针对其参加相关专业性展览、会议,增加(包括参观)了获得技术、市场资讯机会,并提升了企业自身技术水平,把所经营的产品打入了国内外市场。
其投入较低,而回报较高(较比购买技术、聘请高级专家顾问等)。 提示:须进行相关调查研究。
对无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请向最近的会展主承办机构——会展服务公司,组织机构——政府行业(工商业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工商联合会等调研,一般他们都会积极协助。当然有机会直接实践一次会展活动最好。
可以说,会展活动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成长相当重要;扩展来看,我国经济之所以得以长期快速发展,与同期坚持支持会展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已经形成了“会展经济”一说。
4.求一篇关于会展策划与管理的毕业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5.求一篇会展营销的论文
二、会展营销 美国一家展览调查公司根据对美国公司参展情 况的统计指出,参展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方式,因为参 J畏能“低成本接触合作客户”。
依照这家展览调查公 司的研究,参展商在展销会上接触到每一个参观者 的平均成本为177美元,而通过电话接触一个客户 的平均成本为295美元。参展“工作量少,质量高”。
展览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展会上接触到一个合格 的客户后,平均只需给对方打0.8个电话就可以做 J 成买卖。相比之下,平时的典型业务销售方式却需 要3.7个电话才能完成。
特别是调查显示,展会具有 “手把手教客户试用产品”的便利条件,更符合商品 营销的特殊需要。很多商品都需要通过向用户和经销商进行现场 操作来展示新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展览会正是参展 商为潜在客户测试产品的好地方,这也是制造业参 展比例及在展览会上的投人往往高于其它行业的原 因所在。
展览会特别成为新兴企业和品牌开拓市场 的有效手段。比如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近年来展 商数量和展出面积激增,其中占相当比例的就是新 参展企业,约占参展商总数的!7.39%。
通过展会多 年的培育,使很多缝制设备企业从以前的名不见经 传逐步发展为行业中的名牌企业。会展云集买家和卖家,会展营销是企业拓展销 售渠道和促进销售的重要途径。
正如美国某企业的 业务联系代表说:“我们在中国的采购量非常大,正 急切寻找更多的供应商,但国内很多生产企业并不 知道通过何种渠道联络我们,广交会为我们提供了 极好的平台。”这是会展日渐兴隆的一个直接原因。
在现代营销中,展览会所特有的企业形象整体 宣传、新产品营销、专业信息收集等重要功能,已越 来越得到企业管理与经营者的认同。因此,会展营 销是重要的促销方法之一。
与广告相比,它比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更能全方位展示产品。会展中既 可以运用声、色、立体展示等多种方法,也可以运用 模特表演、产品使用演示、厂家接受记者采访、与参 展群众谈话等现场活动,以及赠送礼品、样品等给予 定货优惠的方法,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会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因素很 多。从制定计划、市场调研、展位选择、展品征集、报 关运输、客户邀请、展场布置、广告宣传、组织成交,直至展品回运,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有 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展览活 动的效果。
从时间顺序上分析,企业的会展营销首先要明 确参展目的。每个企业由于各自情况不同,其参展 的目的也就不同,在决定参展之前,企业必须设定参 展目标。
企业的参展目的一般有展示实力、树立品 牌形象、宣传产品、达成交易、物色代理商或批发商 或合资伙伴、研究当地市场、开发新产品等。其次是 选择会展。
在众多的展会中,企业必须有选择地参 加某个会展,选择会展时主要考虑如下一些因素:会 展的目标市场、会展的规模、会展组织者的能力、会 展的历史和影响、参展的费用、会展所在城市和展览 馆。第三是安排参展的具体活动。
会前活动包括公 关活动,以及提前辩识可能的客户并给其发送特别 邀请。可以利用会展的会刊、展前快讯、展前的媒体 宣传等手段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目标 客户。
会中活动主要包括展位的选择、展台的布置、展品的选择及其方式、展台的人员配备、洽谈环境以 及展会期间的相关活动等。参展企业还可以在展会 期间进行新产品发布会、经销商年会、产品演示等配 套活动,这是在稳定老客户的基础上发展新客户的 有效手段。
此外,营造轻松、愉快的洽谈环境对提高 商务成功率也大有帮助。企业还要重视会后活动及营销策略效果的评估。
企业可根据这些统计信息并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参展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就下 次是否参加该会展做出初步决策。此外,还需提及 的是,应重视网上展览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网上展 览已成为会展业的一道新风景线,被称为永不落幕 的展览会。网上展览目前只是实物展览的补充和配 角,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网上 展览有望后来居上,成为现代会展业的主体。
与实 物展览相比,网上展览具有下面一些优点:一是成本 更低、速度更快、成功可能性更大;二是机会平等,无 论企业强弱,只要产品合适就有可能找到合适的买 家;三是可减少中间商的盘剥,越来越多的买家都在 想方设法直接向生产厂家购买产品。
6.会展经济与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什么区别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专业概况:会展经济,是指由于会展业而带动的相关产业,并形成商机无限的全新行业经济。作为现代化服务业的门类之一,会展业能带动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业、商业、广告、旅游、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已经成为各国经贸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会展业需要立刻与国际接轨,迎接历史的机遇和挑战。而客观上,中国会展业管理和运作模式相对滞后,会展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人才的建设。北京作为国内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其会展业急需补充一批既具有现代设计理念,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等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艺术与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与协作能力,既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又具有现代管理知识,能对会展活动进行设计、策划与管理。
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 公共关系实务, 基础会计, 经济法, 美术基础, 三大构成, 展示设计制图, 展示设计概论, 展示环境与空间设计, 展示信息传达, 计算机网络应用, 多媒体辅助设计(Photoshop,Autocad,3Dmax等), 商业展示设计, 广告学, 商务英语, 会展项目概预算, 会展策划与组织, 会展管理与服务, 商务会议, 沟通交流技巧, 旅游消费心理, 大型会议沙龙管理, 商务谈判.
工作去向:各会展服务公司、会展服务网络中心、展览中心;各大博物馆展陈部、企事业单位的广告策划部。作为会展方面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专门人才,适合从事会展方面经营管理工作,以及旅游企、事业各项经营与管理工作。
会展艺术与技术(050427S)
一、业务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能力、又熟悉工程技术与材料、懂得会展管理等基本知识,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能适应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会展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会展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1)系统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2)熟悉中外会展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行业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现代设计意识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展馆的展位分布及周围环境的设计、展位的设计与制作;
(3)掌握与会展艺术设计相关的工程与技术、材料与预算、管理与策划各个知识要素;
(4)熟悉了解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有关的政策法规,基本掌握会展管理等基本知识;
(5)初步掌握英语听、读、译能力。
2、素质能力要求:
(1)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
(2)良好的美学修养和一定的人文素养;
(3)具备独立进行艺术设计与组织工程实施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会展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
艺术学、工学、文学
四、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透视学、工程与制图、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展示空间表现技法、电脑设计软件应用、广告设计、印刷制稿与工艺、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展示道具设计与制作、人体工程学、材料与预算、国画、书法、会展概论、会展广告及传媒、会展法规、大型活动组织与管理。
五、主要实践环节
写生、采风、市场调研、专业考察、会展企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六、授予学位
7.会展经济与管理 和 会展策划与管理 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作为现代化服务业的门类之一,会展业能带动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业、商业、广告、旅游、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已经成为各国经贸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的入世,中国会展业需要立刻与国际接轨,迎接历史的机遇和挑战。而客观上,中国会展业管理和运作模式相对滞后,会展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人才的建设。北京作为国内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其会展业急需补充一批既具有现代设计理念,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等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艺术与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与协作能力,既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又具有现代管理知识,能对会展活动进行设计、策划与管理。
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 公共关系实务, 基础会计, 经济法, 美术基础, 三大构成, 展示设计制图, 展示设计概论, 展示环境与空间设计, 展示信息传达, 计算机网络应用, 多媒体辅助设计(Photoshop,Autocad,3Dmax等), 商业展示设计, 广告学, 商务英语, 会展项目概预算, 会展策划与组织, 会展管理与服务, 商务会议, 沟通交流技巧, 旅游消费心理, 大型会议沙龙管理, 商务谈判.
工作去向:各会展服务公司、会展服务网络中心、展览中心;各大博物馆展陈部、企事业单位的广告策划部。作为会展方面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专门人才,适合从事会展方面经营管理工作,以及旅游企、事业各项经营与管理工作。
会展艺术与技术(050427S)
一、业务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能力、又熟悉工程技术与材料、懂得会展管理等基本知识,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能适应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会展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会展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1)系统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2)熟悉中外会展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行业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现代设计意识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展馆的展位分布及周围环境的设计、展位的设计与制作;
(3)掌握与会展艺术设计相关的工程与技术、材料与预算、管理与策划各个知识要素;
(4)熟悉了解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有关的政策法规,基本掌握会展管理等基本知识;
(5)初步掌握英语听、读、译能力。
2、素质能力要求:
(1)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
(2)良好的美学修养和一定的人文素养;
(3)具备独立进行艺术设计与组织工程实施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会展业快速发展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主干学科
艺术学、工学、文学
四、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透视学、工程与制图、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展示空间表现技法、电脑设计软件应用、广告设计、印刷制稿与工艺、展示模型设计与制作、展示道具设计与制作、人体工程学、材料与预算、国画、书法、会展概论、会展广告及传媒、会展法规、大型活动组织与管理。
五、主要实践环节
写生、采风、市场调研、专业考察、会展企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六、授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