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的利弊毕业论文(旅游业的好处和坏处)

1.旅游业的好处和坏处

优势:

1、促进城市之间的文化与交流

2、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3、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劣势:

1、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2、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

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一篇关于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仔细研究发现,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上,那些具有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是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而发展起来。

如在美国,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密歇根的底特律;在德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于多特蒙特、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在我国,海宁的皮革、东莞虎门的服装、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等等。理论界把这种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依托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空间称为产业集聚。

当然,产业集聚的这种经济现象不只限于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中也同样存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也是最大的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同样也存在着显著的产业集聚现象。

一、旅游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中发现,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

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Donald (2004)等人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见图1),他们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新转折期。

在这一转折期中国的旅游业要想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其产业集聚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已经初现端倪。

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三驾马车”苏沪杭、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内城市群落已经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合纵连横,以建立超级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与之相对应,活跃在三大都市经济圈内的热点产业旅游业,也积极表现着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向构建大都市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苏沪杭长三角旅游协作区以上海市为龙头,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率先实现了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一跃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产出地。自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面积仅占中国1%的长三角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600多万人次,占全国的16.53%;旅游创汇40亿美元,占全国的19.68%;接待国内旅游者2亿4千多万人次,占全国的27.66%。

广东省则利用珠三角的城市集群品牌优势和港澳市场的辐射作用,也争先做“大旅游” 的文章,同样获得了1260.83亿元的丰厚回报,表现了不可替代的大区域旅游的优势。目前,泛三角旅游区域旅游也逐步形成,旅游业将会在更大区域和更多企业间集聚。

与此同时,一个以京津两大巨型城市为“双核”,以河北省的11个城市为卫星环绕的大北京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旅游圈将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旧的体制在一些领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旅游的综合经济就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区域管理、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分割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阻碍了旅游业的行业集聚的形成。

所以虽然我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化非常的迅速,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并未最终形成。 三、提高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对策 (一)制定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专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旅游发展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即需要编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统筹安排。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并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

编制规划时应立意高远,站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角度,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导向,通过大思维、大手笔、大创意为旅游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3.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怎么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仔细研究发现,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上,那些具有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是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而发展起来。

如在美国,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密歇根的底特律;在德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于多特蒙特、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在我国,海宁的皮革、东莞虎门的服装、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等等。 理论界把这种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依托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空间称为产业集聚。

当然,产业集聚的这种经济现象不只限于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中也同样存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也是最大的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同样也存在着显著的产业集聚现象。

一、旅游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中发现,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

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Donald (2004)等人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见图1),他们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新转折期。

在这一转折期中国的旅游业要想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其产业集聚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已经初现端倪。

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三驾马车”苏沪杭、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内城市群落已经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合纵连横,以建立超级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 与之相对应,活跃在三大都市经济圈内的热点产业旅游业,也积极表现着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向构建大都市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

苏沪杭长三角旅游协作区以上海市为龙头,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率先实现了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一跃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产出地。 自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面积仅占中国1%的长三角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600多万人次,占全国的16。

53%;旅游创汇40亿美元,占全国的19。68%;接待国内旅游者2亿4千多万人次,占全国的27。

66%。广东省则利用珠三角的城市集群品牌优势和港澳市场的辐射作用,也争先做“大旅游” 的文章,同样获得了1260。

83亿元的丰厚回报,表现了不可替代的大区域旅游的优势。目前,泛三角旅游区域旅游也逐步形成,旅游业将会在更大区域和更多企业间集聚。

与此同时,一个以京津两大巨型城市为“双核”,以河北省的11个城市为卫星环绕的大北京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旅游圈将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旧的体制在一些领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旅游的综合经济就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区域管理、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分割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阻碍了旅游业的行业集聚的形成。

所以虽然我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化非常的迅速,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并未最终形成。 三、提高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对策 (一)制定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专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旅游发展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即需要编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统筹安排。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并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

编制规划时应立意高远,站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角度,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导向,通过大思维、大手笔、大创意为旅游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4.关于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

(一)完善上海的基础设施

目前上海世博局已经将交通,城市改造、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全面纳入了世博会的规划范畴之内。大幅度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到2010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将增加到15条线路、400公里,每天客运能力将提升到500万人次。此外,上海的高速公路网届时可达到650公里;加大力度改造危棚区,代之以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型社区;建造世博会概念楼房,丰富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保护上海旧区的风貌格局和空间形态的同时,在世博会规划场地中对城市的空间设计、居住模式进行实验性探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发展高科技、环保型产业。世人有理由相信,2010年,上海将是一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更加健全的国际化大都市。

(二)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

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促进举办地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为迎接1900年法国世博会而修建的艾菲尔铁塔已经成为法国永久的标志,每年登塔的游客达600万人,堪列法国旅游景观之首。另外随着艾菲尔铁塔的建造,这一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很大的开发。

2010年世博会会址选在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地区,地处上海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展览场地分设浦江两岸,总面积为5.28km2,两岸将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开发,以做到功能呼应、景观协调。世博会将做足“绿”文章,将在黄浦江边上建大型滨江绿洲,形成两条绿带,中间还有楔型绿带延伸到世博会园区内。而中国馆、主题馆、会议中心等建筑群将成为上海未来标志性建筑,并和原先沿江的旅游资源连成一片,形成沿江旅游带,由此带动浦东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招徕大量的客源

吸引和招徕大量的游客是会展业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表现。会展活动中形成游客的主体来源就是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外围观众,前者是会展旅游的核心,后者则转化为观光游客。世界博览会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据估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次。在这7000万人次中,将有30%-35%的人继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继续游览观光,也就是说可以为长三角其它地区提供2000万人次的旅游者。这一巨大的客源将为上海旅行社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其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

5.中国古镇——漓江旅游开发的利与弊的论文

给你参考: 一、“黄金周”的利与弊 自1999年国庆节以来,全国实行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3个7天的长假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假日旅游热,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一个新现象,也使国民(主要是占全国人口1/3以上的城镇居民)开始了一种新颖的休闲方式。

“黄金周”长假引发了旅游热,其积极作用人们看得很清,谈得很多: ——促进了交通、信息、景区、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安全等服务设施的配套组合,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调整优化(如国内度假产品的启动、环城市休憩带的形成),加速了旅游消费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的转变。 ——扩大了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和城建园林等相关行业/部门的建设,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加快了温、冷旅游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了人流、消费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中心城市向边远地区的流动,带动了城郊、农村和山区的发展。 ——激醒了国民、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意识,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由上而下各级政府假日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城市假日旅游信息系统的启动。促进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提高了旅游行业的服务、协调和管理水平。

然而,“黄金周”旅游热的负面作用也不可低估。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不可储存性,决定了正确处理旅游供给常年候的刚性与旅游需求时段间的弹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历来是关系旅游经济能否良性增长的关键之一。

在未实行“黄金周”制度时,这个矛盾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自然气候造成的淡旺季问题。而近3年的情况说明,实行“黄金周”制度后,人为造成的旅游供给设施的常年性、稳定性与“黄金周”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黄金周”期间的供不应求与“黄金周”之后的供过于求周而复始地出现,长此下去将会损伤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营和消费基础。 ——著名的景区景点,无论是自然的、历史的,还是新建的,几乎无不是“黄金周”内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节后车马稀少、门庭冷落。

特别是世界遗产、国保、国宝级景点,超负荷的接待与经营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严重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黄金周”内出游,景点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又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国民对旅游持续消费的积极性。

——如按照“黄金周”的需求量建设交通、住宿等旅游供给设施,势必造成常年性的过剩;如不能满足“黄金周”的集中需求,则势必形成客房爆满、车船拥塞。前者形成企业的经营性亏损,后者引起企业的破坏性运营,两者同样导致经营成本提高。

这种两难境地使旅游企业长期陷入低利甚至亏损运行窘境,损害了旅游企业可持续的经营基础。 ——“黄金周”期间如果不采取行政限价措施,势必消费价格上涨、甚至暴涨,导致游客不满;但这种行政式的限价违背供求规律,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

“黄金周”期间的突击性、超负荷供给,势必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源、设备损耗、人力成本),如果强制限价必然影响企业群体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利益。这一矛盾在全面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势必越来越突出。

——“黄金周”期间旅游、娱乐、餐饮、购物的集中花费,尽管使消费市场火爆一时,但是社会的总消费量在一定时段内基本上是一个恒数。节日期间消费的火速升温总是伴随着节后的急剧降温。

从全社会一个较长时段来看,几个短时段的集中或超前消费(而且这种消费容易形成低质、高价),并不能从根本上刺激和扩大消费总量。这种突击性的消费并不能夯实国民长期、稳定、可持续消费的基础。

最近3年统计结果表明,“黄金周”期间的人均旅游消费额几乎均低于全年旅游人均消费额。2000、2001年的国内旅游总收入和人均花费的绝对增长值与平均年增长率都比1997、1998年低。

从表1、2、3、4中可以看出,“黄金周”式的集中休假对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花费与民出游率的增长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形之下对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影响不大),但对全国旅游经济整体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黄金周”为我国公民提供了出境旅游的条件,但集中在3个时段中的闸涌式出游,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几国的情况下,同样给出境旅游的经营者和接待地带来巨大压力,供求规律的结果必然使旅游价格上扬、服务质量下降,势必影响出境旅游者的利益,不利于正在兴起的出境旅游的健康发展。

——3个“黄金周”前后,全国旅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全力投入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由于是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运动式”色彩,习惯上主要用行政手段,而且一时颇能奏效。

这种行业管理模式与加入WTO、培育市场经济的要求大相径庭,从长远看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管理方式的转型,也不利于市场的发育与企业的成长。 ——全国划一实行3个“黄金周”,一年之中大致近一个月时间政府。

6.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积极影响】1,对区域经济①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

②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③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2,对区域社会和文化①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②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③促进旅游区为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3,对地理环境①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②推动了对野生动植物及环境的保护。 ————————————————————————————————————————————————————————————————————————————————————【消极影响】1,对区域经济①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②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2,对区域社会和文化①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②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 3,对地理环境①对动植物: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大危害发生在旅游开发初期,大量树木被砍伐,使物种的多样性受到破坏;旅游者的投喂食物会造成野生动物的捕食能力下降,近距离观看等会扰乱野生动物的生活规律。

②对水体:旅游活动对水体的污染,首先是由旅游者所抛弃的各种垃圾造成的;其次,地处旅游区的酒店排放的污水加重了水质的污染;另外,游艇等水上交通工具排除的油污,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③对大气:交通在给人们出游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尾气的排放加剧了大气的污染;另外,许多宾馆、酒店厨房所排放的油烟,以及宗教信徒和游客“虔诚”的香火形成的烟雾,也是旅游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④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者的随意刻划、抚摸、践踏,以及呼吸、汗气等都会使旅游吸引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破坏。⑤对旅游景观: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另外,不适当的开山辟路、乱填湖泊、围垦造田等旅游开发建设,会造成旅游区水土流失、水体水位下降,从而破坏旅游区的整体风貌。

7.辩论赛:发展旅游业的利与弊..我正方

建议从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为主切入点。

真正需要我们认真关注的,是发展旅游及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谐社会当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人的精神层面的和谐,应该是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才有能力从事旅游活动,旅游产业也才会产生。改革开放初期,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大规模的旅游,也不可能会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而近年来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兴起,也恰恰说明,经过近三十年来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经济方面已经具备了从事旅游活动的实力;在精神层面,已经产生了这一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产业的角度来分析,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旅游产业是新兴的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因此,可以说发展旅游产业,也就是发展国民经济。而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调整。调整的方法,一是改造传统的产业,再有就是大力发展新兴的产业,比如说旅游业。

金融业当然不是旅游的旁观者。旅游活动本身就已经为银行业、保险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目前金融业对于这一市场开发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够;而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可以着力的方面也很多,也需要金融进一步开发。

8.论文你如何认识旅游业的消极影

世界旅游经济实践表明,各国在旅游发展方式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另一种是滞后型发展战略。

超前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滞后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即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强体系后,自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超前型和滞后型发展战略,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世界各国在旅游发展道路上的两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此同时,两种发展战略的运行环境和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

超前型发展战略的适应条件是:旅游的自然和环境条件较好,旅游资源拥有量大且旅游产品吸引力强。 适应范围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厚且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

由于超前型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因此,该战略追求的不是本行业内在的经济效益而是旅游经济的波及效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高强度投入,全面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的兴衰,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

旅游业的作用不仅是获取外汇和回笼货币,而且已成为经济腾飞的突破口。我们常说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这种战略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

我国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 从产业运行环境来看,这种产业是建立在较弱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要使旅游业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产业体系,就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

因此,从短期效益分析,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经济特性难以充分体现。 如果仅从旅游产业自身效益分析,在国民经济基础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业的投入,似乎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如果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去分析,以下三点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从1978年以后,我国逐渐改变对外封闭的政策,打开国门,向全世界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寻找一个开放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就是旅游业。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特殊优势的外向型国际性产业,它的运行依赖于世界范围的客源不断的注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广泛地吸引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向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通过旅游这个对外窗口,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及投资的各种有利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

其次,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涉及众多的相关产业,对旅游业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可以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尤其对那些拥有较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 最后,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里,需要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从国外引进技术与设备,就必须建立一大批创汇能力大、见效快的产业,以满足技术与设备引进对外汇资金的需要。

与其它产业相比较,作为外向型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获取外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外汇流入,对于急需外汇,又缺乏强有力创汇产业的国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必须采取超前型发展战略,按照这种发展战略,在评价中国旅游产业运行质量时,不能就其产业内在效益去评价,而应从旅游产业外部效益,特别是从波及与连带效益去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旅游业发展的利弊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旅游业发展的利弊毕业论文(旅游业的好处和坏处)

资讯

立信优秀毕业论文(免费会计毕业论文4000字左右)

阅读(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立信优秀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难吗,免费会计毕业论文(4000字左右),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难吗。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主题词】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确认 计

资讯

会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展会总结报告怎么写)

阅读(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会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要写个会展营销的毕业论文,想请帮忙总结一下会展营销的作用,3,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展会总结报告怎么写。你是参展商还是会展公司的?不说明白怎么给你出点子?会展公司人员的:本届展会的概况

资讯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范文10篇)

阅读(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0篇,内容包括读书笔记范文10篇,读书笔记10篇,求一份论文的读书笔记。《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

资讯

毕业论文研究困难(做毕业设计遇到的困难)

阅读(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研究困难,内容包括做毕业设计遇到的困难,写毕业论文遇到困难了,毕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怎么写。需要自己做程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工程设计和研究,包括设计、计算、绘图、工艺技术、经济论

资讯

毕业论文的数据怎么写(论文数据来源怎么注明)

阅读(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的数据怎么写,内容包括怎样写毕业论文一些数据资料怎么找,写毕业论文数据怎么找,毕业论文里的数据怎么注名来源说明啊,给个样本,急,谢谢搜狗。论文数据来源置于图名称的下方, 黑体,小五号。 如果数据来源于网站, 须写

资讯

本科生毕业论文总结体会(毕业论文的个人总结)

阅读(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生毕业论文总结体会,内容包括毕业论文的个人总结,毕业生个人总结2000字,大学毕业论文感想。原发布者:微力图文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毕业论文总结与体会篇一:毕业论文心得体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20XX年的暑假,我就

资讯

机电学院毕业论文范例(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

阅读(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机电学院毕业论文范例,内容包括机电系毕业论文范文,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机电系毕业论文该怎么写,顺便附带上几篇范文,3Q。实习报告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

资讯

财务管理问题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财务专科毕业论文)

阅读(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财务管理问题会计专科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财务专科毕业论文,求一些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财务管理毕业论文。有关专业选题 财会专业 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在财会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财会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选题应

资讯

立信优秀毕业论文(免费会计毕业论文4000字左右)

阅读(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立信优秀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难吗,免费会计毕业论文(4000字左右),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难吗。浅论人力资源会计 【主题词】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确认 计

资讯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范文10篇)

阅读(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0篇,内容包括读书笔记范文10篇,读书笔记10篇,求一份论文的读书笔记。《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

资讯

毕业论文研究困难(做毕业设计遇到的困难)

阅读(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研究困难,内容包括做毕业设计遇到的困难,写毕业论文遇到困难了,毕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怎么写。需要自己做程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选定的课题进行工程设计和研究,包括设计、计算、绘图、工艺技术、经济论

资讯

毕业论文成果展示(毕业论文成果表现形式)

阅读(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成果展示,内容包括毕业论文成果展示是什么意思,毕业论文成果展示是什么意思,论文的成果形式描述怎么写。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张看法和观点;论据基本要求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和道理论据(有权威性的名言,格言,诗句和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周记教师评语(毕业论文周志指导教师评语怎么写)

阅读(1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周记教师评语,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周志指导教师评语怎么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周记评语怎么写。评语:本文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