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金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
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
甚至百度文库都有!
英文原文最好用谷歌学术搜索!
==================论文写作方法===========================
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
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
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2.跪求构造地质学读书报告(附相关资料),万分感激
翁文灏,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倡导者、组织者。领导了中国地质调查所,培育出我国第一代地质工作者;创建了新生代、地震、土壤、燃料等研究室,并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
在我国地球科学各分支领域,包括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如《燕山运动》、《中国金属矿床分带理论》、《申报地图》等等。他也是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学术团体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翁文灏,出身在浙江鄞县一个绅商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3岁时便考中秀才,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历史学基础。
年稍长又赶上新潮流,到上海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学校”学习现代科学与外文,并到欧洲留学,就读于比利时鲁凡(Louvain)大学地质系,受到该校不少教授严谨学风的良好影响,得到很大收获。他作毕业论文时,勇于攻坚,选择该国最薄弱的岩浆岩岩石学为研究方向,用当时最先进的偏光显微镜研究解决很多问题,他完成的毕业论文《勒辛的石英玢岩》,材料丰富,立论清晰,且为比利时地质科学填补了空白,具有首创意义,轰动比利时地质学界,因而被破格直接授予博士学位,成为我国历史上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学者,也是我国最年轻的地质学博士(23岁)。
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 翁文灏一生直接从事中等与高等教育工作将近20年,为祖国科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翁文灏1912年底由比利时启程回国,1913年初到北京,参加留学生文官考试,名列第一,分配任北洋政府农商部佥事,并到该部地质研究所任讲师,后升为教授,主讲矿物学、岩石学等课程。
他与章鸿钊、丁文江是该所主要负责人和教师。该所实际上是一个地质专科学校,1913年开办时招生30人,1916年结业时还有22人,其中18人获毕业文凭,这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工作者,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如叶良辅、谢家荣、王竹泉、谭锡畴、李学清、李捷、刘季辰、朱庭祜、徐渊摩、徐韦曼等。
学生们都反映翁先生准备教材扎实、讲解清晰、生动。翁文灏与章鸿钊常带学生到北京西山、河北和江南等地实习。
后来,他们二人把实习报告整理编纂成《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一书正式印行。该所学生结业时曾举办成绩展览。
一些外国地质学者前来参观,十分惊叹地说:“实与欧美各大学无异,……为中国科学上的第一次光彩……。” 翁文灏后来长期担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后相继为国民政府农矿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实际领导了全国的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事业。
但他深知培养人才是一切的基础,因而他长期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并作过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该校代理教务(代校长)。他把地质调查所作为各校师生的实习与研究基地,提供种种方便。
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夏天要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的地质系高班学生出外实地考察、完成生产任务和科研任务,把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安排地质调查所的专家们去各校地质系兼课,也让各校地质系毕业的高材生进入该所工作,充实该所力量。
他还十分重视地质教育的普及。1920年,他发表了《中学地质教授之商榷》一文,具体议论了在中学开设地质学课程的问题。
1924年,他发表了《国文地质科学书目述要》一文,系统介绍了若干翻译引进的地质科学书籍,为地质学教材的编纂创造条件。1926年,他发表了《与中小学教员谈中国地质》一文,该文在《新教育评论》上连载,又汇总刊登于《科学》杂志,强调了中小学教育中应贯穿地质学的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他在撰写学术论文的同时,也发表了很多地学科普读物,其中最突出的是普及地震这种灾害地质知识,他1921年考察甘肃地震后,发表了《地震浅说》、《甘肃地震谈》等科普文章,1929年还出版了科普著作《地震》(商务印书馆科学小丛书)。 在地学各分支领域里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矿床学方面,翁文灏于1916年担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矿产股长,工作重点在于矿产地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
他1919年发表了《中国矿产志略》巨著,对中国矿产资源分布进行了科学分类与系统总结。在充分占有实际材料的基础上,他在理论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
后来发表了很多重要论文,如《中国矿产区域论》(1919年,1921年)、《金属矿床分布之规律》(1926年)、《砷矿物在金属矿。
3.求一份构造地质学报告大概怎么写就行,最好以写,谢谢了
景陵峪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第一章 引言一、实习目的1、分析该地区构造运动史,2、明确该地区沉积环境及演化史。
二、所读图幅1、比例尺为1:100000的景陵峪地质图,2、构造纲要图及其图A-B剖面图。 三、区域地理概况景陵峪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东南部地势较高,北西东方位地势较低。
海拔最高处为东南方的平望岗,海拔约1120m左右。海拔最低处应为西南部的河流下游,海拔约为500m左右,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700-800m。
北部的青峰岭海拔约620m。该地区河流较为发育,由东北至西南呈网状遍布于整个地区,支流较多,故可知该地区较便利,且以水上运输为主,沿河多有村落分散。
第二章 地层与岩体该地区以沉积地层为主,由图可知,主要出露地层有:(按图上列出)出露地层面积最大的C1-2灰岩和D2砂砾岩及D3砂岩。 在黄山一带有构造窗出现,沉积地层为P,通过观察相邻地层地质界线关线可知该地区地层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主要表现为:S1-D2不整合接触,D3-K2不整合接触,D3-Q4不整合接触。另外该地区还有岩浆岩岩体产出,主要有?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 这些岩体产出时间较晚,在地层沉积形成以后,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固结其上。
根据该项地区地层的不整合接触以及出露的岩体,该地区地层可分为六个构造层,即C-D构造层,S构造层,E1-E2构造层,Q4构造层,?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体。另外该地区东南部平望岗由K2灰岩地层和E1页岩组成。
而该两种沉积地层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故推测该地原来应处于海洋环境,沉积形成K2灰岩层和E1页岩后,经过一次构造运动而抬升为现在的平望岗。
Q4砂砾岩沉积主要是由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在下游地区由于水动力减,流速变缓,沉积物沉积而成。 第三章 构造该地区地形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主要以褶皱为主。
第一节 褶皱 景陵峪地区褶皱发育较完整,为阿尔式褶皱。从该地区的构造纲要图上可知,主要有四组背斜,三组向斜。
而且轴迹线方向沿东——西方向。下面对轶闻中标标号Z1-Z7的褶皱进得描述: 类型 两翼地层 翼间角(度) 核部地层Z1 背 S2板岩层,D2砂砾岩D3砂岩层 50左右 S1千枚岩Z2 向 S2板岩层,D2砂砾岩D3砂岩层 70左右Z3 背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70左右 D2砂砾岩Z4 向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120左右Z5 背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80左右 D2砂砾岩Z6 向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120左右Z7 背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60左右 D2砂砾岩根据以上各褶皱分析,可以推测出:Z1-Z2褶皱是由加里东运动形成 ,Z3-Z7褶皱是由印支构造运动形成 。
第二节 断层 该地区断层走向均近东—西方向,F1—F7七个断层包括正断层和逆冲断层两类。其中F4、F5断层伸展整个地区。
下面依个描述: 上盘地层 下盘地层 类型 断层面倾向F1 S2板岩 S1千枚岩 逆冲断层 北北东F2 S2板岩,S1千枚岩 S2板岩 逆冲断层 北向F3 S1千枚岩 S2板岩 逆冲断层 北北东F4 C1-2灰岩,D3砂岩, C1-2灰岩,D3砂岩 正断层 南向F5 C1-2灰岩,D3砂岩,D2砂砾岩 C1-2灰岩,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北北东F6 D3砂岩,D2砂砾岩 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东向F7 D3砂岩,D2砂砾岩 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西向 另外F6与F7断层处,发育为一地堑构造。 (附图)第三节 岩体该地区岩体有?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
出露地区较小。
4花岗岩主要产出于Z1—Z2褶皱处。规模较大,与围岩呈不整合接触,侵入时代为志留系后期和泥盆系前期。
β花岗岩体主要产出于东南部的平望岗,K2—E1地层交界处,出露面积较小,与围岩呈不整合接触。侵入时代为K2之后,E1之前。
第四章 构造变形史根据前述地层及其接触关系、沉积顺序,以有断层和褶皱的分析,可简述该地区构造 变形史。 景陵峪地区早期沉积以S1千枚岩、S2板岩为主,之后经过加里东运动改造,形成了Z1Z2褶皱,几乎与此同时,?4花岗岩岩体产出,然后又经右D2砂砾岩、D3砂岩及C1-2灰岩的沉积,在C1-2后期经历印支构造运动,海底抬长形成陆台,水平挤压形成 一系列的褶皱和断层,最后呈个变形阶段为东南部的平望岗,该地原为浅海环境,发育有K2灰岩沉积和E1页岩沉积,喜山运动时,该处被抬升形成平望岗。
与此同时β花岗岩岩浆沿E1页岩与K2灰岩间隙中乘虚而入出露地表固结成岩。经过长期的出露剥蚀,个别地区剥蚀严重,造就了而仿的地貌。
第五章 实习感言(自写。
4.谁能帮我写一篇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啊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分为好几类,比如有文学方面的,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学法方面,语言学方面,文化方面的,翻译方面的等等。每个方向有各自的写作要求,但都包括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Note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当然,在写之前还要写选题报告,开题报告还有结题报告。写文学方面的要看英文原著,当然也可搜索大量资料,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得到高分必须要Do it by yourself.还有我想说的是论文最好提早下手,这样才可以有大量时间不断的修改。总之,要写出好论文就得多用心,多找资料,多跟论文导师交流,多看,多写。
5.谁给来个关于地质的论文 来整篇副的
是不是类似这些:一、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
将各地层岩性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 主要为残坡积土层。岩性为褐黄色粘土及砂质粘土,断续夹分布不均的碎石及块石,结构松散。
厚度0~6m,零星分布于洼地及平缓斜坡地带。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2、下三叠统夜郎组(T1y) 出露不全,仅出露本组的沙堡湾段T1y1和玉龙山段T1y2,简述如下:沙堡湾段(T1y1):厚约3-8m黄灰、灰色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与下伏地层(P3c)为整合接触。
玉龙山段(T1y2):灰、浅灰色薄~厚层状石灰岩,隐晶及微细晶结构,局部层间夹暗紫、深灰色泥质条带,顶部夹生物碎屑灰岩,下部灰岩含泥质较重,厚度约240-280m。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晶至中晶石灰岩,灰岩内断续见燧石结核、团块及条带。
产较丰富的较大个体海相生物化石,与下伏地层(P3l)为整合接触。厚约38-43m,一般厚约40m。
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及石灰岩、菱铁质灰岩等组成,底部为含黄铁矿粘土岩。该层为本区含煤地层,产丰富的蕨类植物化石及腕足类动物化石。
厚度约60-70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浅灰色、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细晶石灰岩,产较丰富的腕足及蜓科动物化石。出露于矿区北西面。
厚大于100m。二、地质构造 位于安底背斜东翼临近北端。
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85~100°,倾角9~10°,一般7°。区内断层不发育,据对采煤巷道调查了解,采煤中局部见一些小的断裂,长数米~数十余米不等,断距3~8m,对煤层连续性破坏不大。
参照矿区外围资料成果,结合矿区情况确定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三、水文地质条件1、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其与矿床充水的关系 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零星分布于洼地及平缓斜坡地带,主要为残坡积土层。
岩性为褐黄色粘土及砂质粘土,断续夹分布不均的碎石及块石,结构松散。厚度0~6m,一般厚约3.5m。
该层为透水性好、含水性差,富水性较弱。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九级滩段(T1y3)隔水层:出露于矿区外围东部,上部为浅紫、紫红、灰色薄层状泥岩,中上部为灰色灰岩。
分布于矿区北东侧,出露不完整,厚大于200m。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玉龙山段和长兴组岩性和富水性相近,且二层之间仅有3-8m厚的沙堡湾段(T1y1)隔水层相隔,岩性为浅绿色钙质泥岩。
在采空顶板破坏作用下,T1y1易变形破坏,并失去隔水性,所以将玉龙山段和长兴组合并为同一层来研究,把两层统称为“T1y2+P3c”岩溶裂隙含水层。玉龙山段(T1y2):出露于矿区东部,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薄~厚层状石灰岩,隐晶及微细晶结构,局部层间夹暗紫、深灰色泥质条带,顶部夹生物碎屑灰岩,厚约240-280m。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厚层状细晶至中晶石灰岩,灰岩内断续见燧石结核、团块及条带,厚40m。 “T1y2+P3c”层富水性中等~强,平面上分布于矿区东部大部分地区,节理、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中等,于矿区西部有4个泉水点,即S1、S2、S3、S4,涌水量分别为1.50、0.53、0.85、1.05l/s。
T1y2+P3c为区内主要含水层。届时“T1y2+P3c”层内地下水将通过导水裂隙带及冒落带进入井巷,对矿床充水产生影响。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裂隙含水层: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及石灰岩、菱铁质灰岩等组成,厚度约40m。区内无泉点出露。
该层总体富水性弱,可视为隔水层。含煤岩系总体构成了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在未来采掘过程中,地下水可直接进入井巷对矿床充水。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裂隙含水层 主要为深灰色细晶灰岩,厚度>100m。该层地表岩溶较发育,补给条件好,富水性强,含水极不均匀,未来采掘过程中地下水突破该隔水层进入矿井的可能性大,危害性也大,故在本矿区中将该层定为矿床下部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
2、构造断裂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界范围内断裂不发育,对矿层充水性影响小。3、地表水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季节性溪沟对矿床充水性影响较小。
4、生产巷道及老窑水文地质情况 据收集资料:根据云丰煤矿原生产情况,矿井正常涌水量:QB=15.0m3/h;最大涌水量:Qmax=22.0 m3/h。周围开采老硐(LD1、LD2)均为斜井,有一定积水,对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
涌水量大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水主要来自煤层顶板渗透水及采空区积水。根据调查了解,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大量采空区或老窑,由于含煤岩系隔水性好,储水性也较好,老硐中可能储集大量的老窑水,矿山开采时应注意。
5、充水因素分析 大气降水:区内部分大气降水通过冲沟汇入溪沟,部分补给地下水。雨季时大气降水可能在洼地汇集,对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
大气降水是矿区内各岩组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当由于采空冒落及由。
6.求一份构造地质学报告
景陵峪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第一章 引言 一、实习目的1、分析该地区构造运动史,2、明确该地区沉积环境及演化史。
二、所读图幅1、比例尺为1:100000的景陵峪地质图,2、构造纲要图及其图A-B剖面图。三、区域地理概况 景陵峪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东南部地势较高,北西东方位地势较低。
海拔最高处为东南方的平望岗,海拔约1120m左右。海拔最低处应为西南部的河流下游,海拔约为500m左右,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700-800m。
北部的青峰岭海拔约620m.该地区河流较为发育,由东北至西南呈网状遍布于整个地区,支流较多,故可知该地区较便利,且以水上运输为主,沿河多有村落分散。第二章 地层与岩体 该地区以沉积地层为主,由图可知,主要出露地层有:(按图上列出) 出露地层面积最大的C1-2灰岩和D2砂砾岩及D3砂岩。
在黄山一带有构造窗出现,沉积地层为P,通过观察相邻地层地质界线关线可知该地区地层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主要表现为:S1-D2不整合接触,D3-K2不整合接触,D3-Q4不整合接触。
另外该地区还有岩浆岩岩体产出,主要有?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 这些岩体产出时间较晚,在地层沉积形成以后,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固结其上。根据该项地区地层的不整合接触以及出露的岩体,该地区地层可分为六个构造层,即C-D构造层,S构造层,E1-E2构造层,Q4构造层,?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体。
另外该地区东南部平望岗由K2灰岩地层和E1页岩组成。而该两种沉积地层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
故推测该地原来应处于海洋环境,沉积形成K2灰岩层和E1页岩后,经过一次构造运动而抬升为现在的平望岗。Q4砂砾岩沉积主要是由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在下游地区由于水动力减,流速变缓,沉积物沉积而成。
第三章 构造 该地区地形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主要以褶皱为主。第一节 褶皱 景陵峪地区褶皱发育较完整,为阿尔式褶皱。
从该地区的构造纲要图上可知,主要有四组背斜,三组向斜。而且轴迹线方向沿东——西方向。
下面对轶闻中标标号Z1-Z7的褶皱进得描述:类型 两翼地层 翼间角(度) 核部地层 Z1 背 S2板岩层,D2砂砾岩D3砂岩层 50左右 S1千枚岩 Z2 向 S2板岩层,D2砂砾岩D3砂岩层 70左右 Z3 背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70左右 D2砂砾岩 Z4 向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120左右 Z5 背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80左右 D2砂砾岩 Z6 向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120左右 Z7 背 D3砂岩层,C1-2灰岩层 60左右 D2砂砾岩 根据以上各褶皱分析,可以推测出:Z1-Z2褶皱是由加里东运动形成 ,Z3-Z7褶皱是由印支构造运动形成 。第二节 断层 该地区断层走向均近东—西方向,F1—F7七个断层包括正断层和逆冲断层两类。
其中F4、F5断层伸展整个地区。下面依个描述:上盘地层 下盘地层 类型 断层面倾向 F1 S2板岩 S1千枚岩 逆冲断层 北北东 F2 S2板岩,S1千枚岩 S2板岩 逆冲断层 北向 F3 S1千枚岩 S2板岩 逆冲断层 北北东 F4 C1-2灰岩,D3砂岩, C1-2灰岩,D3砂岩 正断层 南向 F5 C1-2灰岩,D3砂岩,D2砂砾岩 C1-2灰岩,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北北东 F6 D3砂岩,D2砂砾岩 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东向 F7 D3砂岩,D2砂砾岩 D3砂岩,D2砂砾岩 正断层 西向 另外F6与F7断层处,发育为一地堑构造。
(附图) 第三节 岩体 该地区岩体有?4花岗岩体及β花岗岩。出露地区较小。
4花岗岩主要产出于Z1—Z2褶皱处。
规模较大,与围岩呈不整合接触,侵入时代为志留系后期和泥盆系前期。β花岗岩体主要产出于东南部的平望岗,K2—E1地层交界处,出露面积较小,与围岩呈不整合接触。
侵入时代为K2之后,E1之前。 第四章 构造变形史 根据前述地层及其接触关系、沉积顺序,以有断层和褶皱的分析,可简述该地区构造 变形史。
景陵峪地区早期沉积以S1千枚岩、S2板岩为主,之后经过加里东运动改造,形成了Z1Z2褶皱,几乎与此同时,?4花岗岩岩体产出,然后又经右D2砂砾岩、D3砂岩及C1-2灰岩的沉积,在C1-2后期经历印支构造运动,海底抬长形成陆台,水平挤压形成 一系列的褶皱和断层,最后呈个变形阶段为东南部的平望岗,该地原为浅海环境,发育有K2灰岩沉积和E1页岩沉积,喜山运动时,该处被抬升形成平望岗。与此同时β花岗岩岩浆沿E1页岩与K2灰岩间隙中乘虚而入出露地表固结成岩。
经过长期的出露剥蚀,个别地区剥蚀严重,造就了而仿的地貌。 第五章 实习感言(自写。
7.地质论文怎么写啊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存在问题的探讨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由此可见,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勘测问题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1。
1 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 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 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
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
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1] 1。
2 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2] 1。
3 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 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1。
4 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 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2 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1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
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
[4] 2。2 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
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 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
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
3 结语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所有行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龙头行业,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保护和改善工程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永久利益的必须条件。
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构造地质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