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如何从无人机这方面写毕业论文
学机械的首先要掌握;1、三维PROEUG一种既可2、AUTOCADCAXA最好掌握AUTOCAD,因为掌握了AUTOCAD,CAXA基本上也就会了。
3、机械工序流程卡的编制、能看懂组装图(速度要快而并不是单独的看懂),各种加工的加工余量,以及各种床子都能干什么活,钢的热处理,即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不能局限于书本)。会查各种机械设计手册。
很多零部件都有标准化,并不是凭空设计的。例如要设计一个螺栓,首先要到机械手册里看看有没有符合标准的,如果没有那么你设计的就是非标。
一些大公司现在基本都在用UG.PRO/E了,所以这些你必须学,机械行业是设计加经验的行业,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工作有些吃力。
2.智能控制专业的毕业设计该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一次提升其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各环节、各阶段上却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如学生在选导师、选论文题目等方面都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公平性;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不畅等等。这些都是对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了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平台)。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引入过程管理思想,并通过对过程管理的内涵、方法体系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过程管理对质量管理平台软件建设的启示;根据平台建设启示,对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平台的设计流程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完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平台的总体分析,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平台结构分析以及典型业务分析;对具有标准化、综合性、开放性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平台进行了实现,具体完成了。
3.本人为自动化专业大二本科生,想研究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求各位老师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如果想做专业的无人机研究,可能比较困难,因为专业的无人机研究需要你掌握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而自动化专业课程并不包括这些内容。如果一定要做专业的无人机,那需要你努力自学这方面的知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大,所以不建议你做专业的无人机。
我建议你可以从模型飞机入手,研究模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对于无人机的流体结构、动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可以参考北航、南航、西工大等学校的硕士或者博士论文,直接借用他们已经分析设计过的飞机模型来进行研究,对于飞机的一些参数直接采用他们论文中数据就可以,不用自己来做。当然如果想自己来做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参考一些国内外专业书籍自学这方面的知识,推荐几款飞机模型分析软件,例如AVL、VLM等等(这方面有好多类似的软件,我只列出了我用过的),它们都可以用来根据飞机各部件的尺寸形状来计算飞机气动导数(指的是飞机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中的一些参数),进而分析飞机受力情况。 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不建议你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以上这方面。
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无人机研究方面你们的优势在于控制算法、信号处理、上位机设计等。常见的控制算法就是PID控制、模糊控制、最优控制等等,这些在你们的专业课中都有学到的,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这方面你可以做一些无人机在小扰动情况下的姿态自稳定技术方面研究。信号处理包括信号的筛选、去噪以及信息融合,由于无人机用到大量的传感器采集飞机各种姿态信息和飞行信息,在信号处理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国内外也有大量这方面的文献,你可以筛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这里的上位机设计说白了,就是设计一款地面应用软件,可以使地面操作人员通过电脑画面可以直观的看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各种飞行信息,并记录甚至直接控制改变无人机的飞行状态,需要用到一些上位机设计软件(例如labview就很好)以及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当然还需要编写一些代码,用到一些编程语言如C、C++、C#等等,可以选用自己擅长的一门语言进行编写。
除了以上方面,也可以在无人机编队控制、无人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无人机无线数据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无人机控制是一门非常复杂的技术,需要用到方方面面的知识。任何一个方面都足够一名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来完成毕业设计,所以不要贪多不化,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研究,持之以恒,终会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的。愿这些对你有所帮助,祝蛇年吉祥……
4.求人工智能论文一篇
VeryCD上的电子书 书名:SBIA 2004——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走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直都处于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经历了几起几落…… 长久以来,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它却吸引了无数研究人员为之奉献才智,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到IBM公司,再到日本的本田公司、SONY公司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进行着AI技术的实验。
不久前,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将这一主题搬上了银幕,科幻片《人工智能》(A.I.)对许多人的头脑又一次产生了震动,引起了一些人士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在本期技术专题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将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智能"源于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特别是果实)、收集、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形成一个东西。INTELEGERE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
正如帕梅拉·麦考达克在《机器思维》(Machines Who Thinks,1979)中所提出的: 在复杂的机械装置与智能之间存在长期的联系。从几个世纪前出现的神话般的巨钟和机械自动机开始,人们已对机器操作的复杂性与自身的某些智能活动进行直观联系。
经过几个世纪之后,新技术已使我们所建立的机器的复杂性大为提高。1936年,24岁的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提出了"自动机"理论,把研究会思维的机器和计算机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是从1956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以及机器人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设计分析集成电路、合成人类自然语言,而进行情报检索,提供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的多模式接口,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专家系统以及控制太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熟知的IBM的"深蓝"在棋盘上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因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模仿人脑的思考以及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过远而走入低谷,但是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以指数级增长,同时网络技术蓬勃兴起,确保计算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来运行一些要求更高的AI软件,而且现在的AI具备了更多的现实应用的基础。
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研究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史忠植研究员,请他和他的实验室成员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个让普通人感到深奥却又具有无穷魅力的领域。
问: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那么现在有哪些新的研究热点和实际应用呢? 答: AI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理论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计算机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价格的不断降低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能够实现。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3个热点是: 智能接口、数据挖掘、主体及多主体系统。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有基础的理论意义。
目前,智能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已经开始实用化。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根强大的技术支柱: 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发现算法、数据仓库、可视化技术、定性定量互换模型、知识表示方法、发现知识的维护和再利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知识发现以及网上数据挖掘等。
主体是具有信念、愿望、意图、能力、选择、承诺等心智状态的实体,比对象的粒度更大,智能性更高,而且具有一定自主性。主体试图自治地、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和环境交互,与其他主体通信,通过规划达到目标。
多主体系统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离的多个主体之间进行协调智能行为,最终实现问题求解。多主体系统试图用主体来模拟人的理性行为,主要应用在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的模拟、机器人以及智能机械等领域。
目前对主体。
5.毕业设计:智能电动小车系统设计
这是竞赛及实验用小车。主要包括:小车底盘、视觉反馈系统(既CCD图像传感器或者光电传感器)、车体控制系统(主要是速度与转向控制,由MCU控制,输入量为经处理的视觉信号,输出为电机、舵机的控制信号)、人机交互系统。
主要技术现状:
(1)导航定位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车辆位姿确定、环境地图获取以及导航算法等。
(2)感知技术,就是用传感器信息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特征。它包括了传感器技术、感知系统架构、传感器信息处理、环境地图(world map)建模等内容。感知系统是为实现车辆自主行驶服务的。导航方法不同,感知系统任务也会有所不同。感知系统的任务一般包括:道路跟随、路标侦察及识别、避障、轨迹侦察及跟踪等。
机器视觉是AGV常用感知技术之一。它的优点在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和灰度分辨率,探测范围广、精度高、能够获取场景中绝大部分信息:缺点是难以从背景中分离出要探测的目标,图像处理计算量很大,导致系统的实时性下降。机器人视觉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对路面阴影、障碍物材质、各种下沉地形的识别等。
由上可知:单种感知技术总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3)路径规划的任务是按照某一性能指标搜索⋯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最优或近似最优或无碰路径。路径规划的输入为实时的环境信息。一般分为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
(4)移动机器人控制体系结构是指实施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功能式结构、行为式结构以及混合式结构。
功能式结构的优点是系统构造层次清晰、模块功能易执行,并且较易实现高层次的智能行为。缺点是在系统的每一控制行为都必须经过感知——建模——规划——执行等各模块,延时长,实时性差: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串行连接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变差,任何一个模块工作的失败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
行为式控制结构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并行结构,易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它的难点在于要求合理全面地划分系统行为。同时,系统的传感器信息必须充分全面地支持各种行为的动作映射。它的缺点是系统模块间连接松散,难以产生比较复杂的智能行为。
这些是我以前做的一个报告里的内容,应该能让你对小车有个大致的了解。你的小车要求比较简单,没有要你创新的地方,只要去万方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下几篇论文自己好好研究下仿造篇论文出来就行了,本科毕业设计一般是不需要实物的,糊弄下老师就行……
还有,C51一般不能够胜任小车的要求,最好是ARM7/9,或其他高性能单片机
6.智能家居的毕业设计
智能家居是系统性的产品,主要有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其中该系统的通讯模式、系统构架、系统功能等是关键的。
市场主流智能家居产品的通讯模式大概有10多种。其中不乏各种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所以,你断难取舍源自你题目太大而无法落地。
我建议你采用Zigbee方式做家居内的I/O控制,有成熟的250KZigbee解决方案,如果你水平高,可以尝试做1MZigbee的I/O+简单音视频智能家居系统。论文好办,解决了物理模型后,直接把解决方案中的芯片介绍60%+你的开发感受40%写进去即可。
补充说明:简易智能联动控制产品设计,我推荐你做“人体红外感应”,可广泛应用于走道、玄关、卫厨、衣柜等处灯光甚至设备开关控制。资料、IC、方法等可以百度“电子设计 KT-0003”,20块钱1个。
如果能将433Mhz的无线收发(市面很多解决方案,关键是这种融合的思路是一种创新)做进去,还能实现逻辑联动1拖多。
7.高分求一篇自动售货机设计的毕业论文
第1章 绪 论 自动售货机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欧,英国是较早实行自动售货机售货的国家之一。
1942年,在食品销售中首先推广了自动售货的销售方式。1950年。
英国食品杂货行有500家采用自动售货机售货。1969年,采用自动售货机售货的商家增加到23000家,销售的商品扩展到文化用品、唱片、香烟、食品等多个方面。
进入70年代后,约有40多万家香烟、饮料店采用自动售货机。1980年英国有50余万台自动售货机,年销售额达8.81亿英镑。
70年代后,本、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动售货机迅猛的发展,短短30年,发达国家自动售货机产业已发展到相当大规模。自动售货机被广泛地布放于车站、油站、码头、机场、宾馆、写字楼、娱乐场所及大街小巷和公路旁,人们通过自动售货机可以买到食品、香烟、饮料、报纸、票、卡甚至鲜花和小宠物等物品。
自动售货机实现了商品需求化、性能多样化的发展,又原来只能有限商品品种,转变为继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便民店之后,以消费者与售货机“一对一”自动售货的无店铺销售业态。目前自动售货机是集声、光、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智能化产品,在我国也开始得到应用。
在中国人们可以看到现代化的自动售货机摆放在一些大商场门口、繁华街道两旁、公园入口处以及其它热闹的场所。自动售货机的新奇、文明、高档、昼夜服务、占地小、灵活方便深受许多地区市民的青睐,甚至出现许多排队购买的现象。
专辑测算,中国的自动售货机在市场容量最保守算应该有四十七万台,一年的销售额可达三百五十亿元若按人均台数计算全年可达五百亿,自动售货机在本达到平均每二三十人一台,在美国达到每四十人一台,在欧洲每六十人一台,由于中国经济与上述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按每人五百台计算。因此,自动售货机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选择PLC作为控制器,来控制售货机子系统。第2章 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售货机的方案论证2.1 自动售货机简介 自动售货机的新奇、文明、高档、灵活方便等深受广大市民青睐。
自动售货机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投入的货币进行运算,并根据所投入的货币数值判断是否能够购买某种商品,并做出相应的反映。因此,售货机应能够辨识机内包含的商品,能够对所投入的币值进行累计,并提供所要购买的商品。
当按下选择商品的按钮时,售货机根据投入的币值,起动电机,提取商品到出货口,顾客取出商品,完成此次交易。它还具有识币系统、货物和货币的传送系统来实现完整的售货功能。
自动售货机种类:目录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售货机的方案论证 第3章 硬件设计 第4章 软件设计 第5章 结论 参考资料 [1] 赵海峰.变频变压调速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1997,(4):9-10.[2] 崔纳新.变频调速器在电梯改造中的应用,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22(2):12-14.[3] 殷洪义.可编程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33-237 [4] 袁任光.可编程控制器选择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6.21-23 [5] 郭宗仁、吴亦锋、郭永.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及通信网络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41-245,36-37 [6] 何衍庆、戴百祥、愈全寿.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技巧.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吴中俊、黄立红.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18-220 [8] 安燮南,张一刚.可编程控制器 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9, (5):17-18 [9] 黄净.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19-23 [10] 吴志刚一 种实用的可编程控制器 1/0扩展方法.电子技术应用,1998:24-25 [11] 金友泉.测控电路及装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20-22 [12] 殷洪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张桂香.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14] 夏辛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45-47 [15] 陈其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2):12-22 [16] Canadian Electricity Association, Report 485 T 1049, "On-L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Substation Power Equipment Utility Needs," December, 1996(2):512-514 [17] Loskiewicz Buczak, Anna, Uhring Robert E. Hybrid Neural Network fuzz Logic Diagnosis System for Vibration Monitoring. Intelligence Engineerin System Througn Ari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1993 ,(3):757-762 [18] Cao Hui, Huang Junnai. Circui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SIC 2001 Proceedings,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1: 502-505 [19] H. Fujita. Environmental sensor.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I&M. IEEE,1994:1513-1514 [20] Qian Dong, Jianying Xie. Fieldbus network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RS-485.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02, vo1.4: 2790-2793 [21] 朱军,王海东.自动鲁货机中的纸钞及硬币识别原理,传感器世界,1998:15-16 [22] 吕震中.火电单元机组可编程协调控制系统,东南大学学报,2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