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要写一篇关于农药残留的论文,想问一下目标(目的)该怎么写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药对提高粮食产量所作的贡献是不可替换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使用农药可增加3*108t~3.5*108t的粮食。
如按每人每年250kg口粮计算,这些粮食可以养活12亿~14亿人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们主动投入到环境当中,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都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目前,农药与环境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毒害事故频频发生。
控制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国农药污染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植物化学保护所使用的农药,有的直接施于土壤里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直接接触土壤微生物,就是直接喷布于植物地上部的农药也大部分掉在地上残留在土壤里,土壤里这些农药都会直接或间接与土壤微生物产生相互作用。
一方面农药对微生物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这关系着土壤肥力、植物发育和病、虫、草害的发展;另一方面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代谢也起作用,这关系到农药的残效和残留。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各种药剂作用不同,不同土壤条件、施药时间、浓度等都对作用产生影响。
例如:有机磷杀菌剂使用高浓度时对大豆根瘤菌起抑制作用,五氯酚钠和苯胺灵可能降低固氮菌的固氮作用,而扑草灭、草藻灭有时增加胺化作用。 (2)农药对害虫天敌的影响。
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线虫、蜘蛛、昆虫(捕食性及寄生性昆虫)和脊椎动物(蛙类和鸟类)等。在化学防治中,农药对害虫天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不同类的农药品种中,以杀虫剂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较大,而杀菌剂与除草剂影响较小。由于大量杀伤天敌,破坏害虫与天敌间的生态平衡,可能导致害虫再猖撅,给防治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在农药使用时,应选择适当的剂型、使用浓度、施用的方法、用药时间等,降低农药对天敌的影响。例如:用三氯杀螨醇、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既可以杀卵,又杀成虫、若虫,对天敌也比较安全。
选用敌百虫防治荔枝蝽象,对其卵内寄生蜂没有影响,选用0.03%以下浓度的西维因防治果树红蜘蛛,对捕食性天敌钝绥螨没有影响。采用内吸磷包扎果树的茎干,或用久效磷于树干涂环,防治介壳虫或蚜虫,或者把农药施于作物根部,使根部吸收、输导到地上部而起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对天敌基本没有影响。
施药时期应根据害虫发生适期和天敌发生适期适当进行安排,若发生矛盾,则必须加以调整,或提早或推迟。为保护寄生蜂,应尽量避开蜂的羽化高峰、幼蜂、化蛹前期和蛹阶段施药。
2.从农药残留角度分析当前质量安全形势 的论文
从农药残留看食品安全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
可见食品对人的重要性。他不仅给人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能量,使人保持充沛的活力,更是促进人类发展的最终源泉和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种类日益丰富,饮食结构日益合理,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食品生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食品生产也倾向于工业化和大众化,这又增加了新的饮食风险和不安全的因素。
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农药残留!它不仅严重破坏了食品安全,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更是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贸易的重要因素。消除农药残留刻不容缓! 一`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1、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在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中,食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已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1]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2、食品中存在的问题 从进入21世纪以来,食品安全引发的社会为题不断涌现— 2003年,一些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的劣质奶粉充斥了安徽省阜阳市的农村市场,众多的婴儿受害死亡; 一些地区的粮油批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陈化粮; 含有有毒的工业染料“苏丹红四号”的红心鸭蛋进入了市场; 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引发了食物中毒; 除此外还有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的毒猪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南京“口水油”事件等,大量的事件不胜枚举,但都无不说明了一个问题—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由上述事件看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 加工原料的安全性影响。包括以化学元素的环境污染,首要或农药的残留问题,使用有毒的动植物,重金属超标现象为主的化学性感染;还包括如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生物性感染。
② 加工过程中的技术性影响。比如加工的环境受到污染未达到卫生许可的标准,加工技术和工艺对食品质量安全有潜在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包装材料和处理过程不符合安全标准等。
③ 假冒伪劣食品的盛行。许多厂家以次充好,不关注食品的质量和保质期,用低廉的价格赚取高额的利润。
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高、流通的速度快、范围广,不法商人制假售假的手段和形式也更高明,更隐蔽,比如最近盛行的假鸡蛋事件。 二、农药残留及其有关事项 1、农药残留的概念 由于农作物是通过它的叶或根对农药的吸收来使农药发生作用的,因此在农产品加工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残留一定量的农药在植物体内,少量的残留不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这就是农药残留。
它强调了农药残留量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才是合理和安全的,而农药的残留量标准是由国家规定的。 2、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概况 在食品安全指标中,农药残留量已成为重要的检测指标。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下设农药残留专家委员会联席会议(JMPR)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PR)两个组织已制定了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2]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政府与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我国现行的农药最大残留和限量标准是GB2763-2005《食品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标准包括136种我国正在使用的农药[3],基本涵盖了获得农药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和禁止在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上使用的高毒农药。该标准依据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以及根据我国居民食品消费量估算摄入计量和实际污染水平的监测结果,并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欧盟等制定的标准。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对农药的限量的规定涉及136种农药的480项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数量。 3、农药残留现象举例 20世纪70-80年代初,我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较为普遍和严重,它不易分解,污染环境,是最重要的农药残留物质之一。
比如奶粉中的二恶因的超标;重金属的超标,比如茶叶中的铅超标,砷汞超标; 有机磷的超标,比如菜中的甲胺磷和乐果超标; 生长调节剂超标,如猪肉中瘦肉精(克伦特罗)超标; 杀菌剂超标,像粮食中的溴甲烷超标等。 4、农药残留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的健康。
如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现象,长期使用会引起慢性不良的多种疾病和症状,患某些食源性肠道疾病和食物寄生虫病。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设置食品贸易技术性壁垒,使我国出口连连受阻,导致我国粮食贸易损失巨大。
5、农药残留出现的原因 ①生产源头对农药的使用不当。农民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防御虫害,杀菌除草,在种植时会大量喷洒各种类型的农药,有时甚至超量使用。
尤其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农民和商人只为了赚取高额的市场价值和利润,大量推销反季水果,在原有的农药基础上更是多加了生长调节剂(如催熟剂等),并且不按国家标准使用,甚至使用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的甲胺磷、双氟磷、毒鼠强等农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②农药残留标准和监管体制的影响。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健。
3.食品农残检测论文可投稿的期刊有哪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于1983年创刊,所设栏目有:食品化学、清洁生产、食品机械与包装技术 、食品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征收的食品农残检测论文有:农药残留控制和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研究,茶叶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国内外农药使用与残留控制体系,高光谱图像技术检测梨表面农药残留试验研究等,需要投稿的可以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
《食品与药品》解读当前重大的与食品、药品、美容、健康相关的政策,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让读者更深层次的了解他们。关注两性健康,为读者提供建议和意见,投稿的食品农残检测论文有: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及预防控制对策,蔬菜农药残留脱毒机研制成功,烟台市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分析,库存粮食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调查,吃菜要注意农药污染,我国果蔬农药污染及其对策等,需要投稿食品农残检测论文欢迎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
4.有机磷农药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有哪些
CSY-N8农药残留检测仪根据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
是国内第一代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升级换代产品,能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农药残留检测仪基于酶促反应动力学原理,被测样品如含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将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显色体系的反应速度,通过测定显色体系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测量待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抑制率)。_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系。
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农药残留检测仪器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5.农药残留和危害的参考文献提供几个,急
1 关于农药残留的危害和简单预防 万军 职业 2011/152 农药残留危害以及检测技术的分析 史长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093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及毒理机制 韦友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4 瓜果蔬菜残留农药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孙洪津 山东农机化 2010/075 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暴露研究进展 崔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6 作物换茬须防农药残留危害 王勇 杂草科学 2009/027 果蔬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危害与检测 毛会超 科技信息 2009/168 “八马”高级绿茶农药残留超标危害健康 周巧玲 商品与质量 2007/Z99 农药残留的危害和降解 雷国明 植物医生 2007/0210 农药残留对饲料的污染及其对畜产品安全的危害 边连全 饲料工业 2005/0911 蔬菜的农药污染现状及农药残留危害 张俊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4/0312 蔬菜的农药污染现状及农药残留危害 张俊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4/0313 利用CO_2废气解决保护地农业农药残留危害 路文裕 大氮肥 2003/0614 农产品安全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城镇居民关注农产品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周培建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3/0515 利用CO_2废气解决保护地农业农药残留危害 路文裕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03/06。
6.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根据有机磷农药的化学和毒理学性质,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有五大类:波谱法、色普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以及活体生物测定法。
波谱法。该方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某些官能团或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氧化、磺酸化、酯化、络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限量) 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液相色谱柱层析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分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因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适合分析沸点高而不太容易汽化、热不稳定和强极性农药及其代谢产物;且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等联用,易实现分析自动化;同时一些新型检测器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与气相色谱法相比,不仅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而且应用面广。
酶抑制法。有机磷农药对哺乳动物中毒作用的基础,通常与它们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的能力有关。酶抑制法是利用有机磷农药的毒理特性建立的一种快速检验方法。由于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该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速度减慢停止,再利用纸片或电极(即纸片法和膜电极法) 作为载体将乙酰胆碱酯酶吸附在上面,如果酶的活性没有被抑制,生成了基质水解产物,使用呈色剂或发色的基质而显色。反之,如果被测样品中含有农药残留,则酶的活性被抑制,基质就不被水解,遇显色剂不显色。这样,通过纸片的颜色变化或电极的读数指示变化上可以测定有机磷农药与标准有机磷农药比较则可定量。
酶联免疫法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起初主要用于病毒、细菌、蛋白等较大结构或分子的检测,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医学方面。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科技的发展,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开始向检测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等小分子物质方向延伸。
7.研究性学习化学 农药污染的影响 论文
我国目前面临的农药污染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问题 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由于农药的使用,每年挽回的粮食作物约为总产量的7%。建国前,我国只能生产少量无机农药及天然农药。
从20 世纪50 年代初,我国农药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形成多品种、门类较齐全的新格局,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与此同时,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2003年达到1.33*109 kg。
而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随着使用量和使用年数的增加,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施用面积在2.8*108hm2 以上,每年用量( 50~60)*107 kg,全国平均用量为2.34kg/hm2。
农药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地,而使用量较大是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和广东。以小麦为主要农作物的北方干旱地区施药量小于南方水稻产区,蔬菜、水果的用药量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
近年来农药使用量有增大的趋势,如1990 年为7.33*108 kg,1995 年为1.09*109kg,2000 年达到1.28*109 kg,2003 年达到1.33*109 kg。其中,上海和浙江用药量最高,分别达10.8 和10.41 kg/hm2。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害虫的天敌或其他益虫迅速减少,造成追加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而这些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 %左右,随着使用量和使用年数的增加,农药残留逐渐增加,残留地域逐渐扩大,产生了立体式污染。
目前,我国约有87 万~107 万hm2 的农田土壤受到农药污染。同时,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1981~1985 年全国有10 万多人农药中毒,死亡1 万多人;1991~1996 年农药中毒事件24739 例,死亡24 612 人,死亡率9.95 %。而且,近年来农药中毒引起的危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对大气的污染大气中的农药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厂排出的废气、农药喷洒时的扩散、残留农药的挥发等,且以农药厂排出的废气为最严重。为防止农药大气污染,有的国家制定了居民点空气中农药的最大允许浓度,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
残留农药会随着大气的运动而扩散,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如有机氯农药,进入到大气层后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对其他地区的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水体的污染水体中的农药污染主要来源有: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及水体施药;施用于农田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的迁移;大气中残留农药和农药使用过程中的飘移沉降及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其中农田农药流失为主要来源。
农药除污染地表水体以外,还使地下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一般情况下,水体中农药污染范围较小,但随着农药的迁移扩散,污染范围逐渐扩大。
不同水体遭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依次为:农田水>河流水>自来水>深层地下水>海水。据1998 年对全国109 700 km河流进行的评价,有70.6%被农药所污染;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在1986~1988 年连续3 年对黄河三门峡到花园口河段的农药污染现状进行调查显示,六六六的检出率为100%。
水体被农药污染后,会使其中的水生生物大量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地下水受到农药污染后极难降解,易造成持久性污染,若被当作饮用水源,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对土壤的污染土壤中农药的主要来源有:农药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液排放;农田农药使用;农药气体沉降以及农药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 贮藏库”与“ 集散地”,由于利用率低,施入土壤的农药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期长短与农药性质有关,化学性质稳定的农药残留期长。
我国20 世纪60 年代曾广泛使用的含汞、砷农药,目前在许多地区土壤中仍有残留,农药残留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造成土壤结构板结。农药污染产生的原因 环保意识差,使用不当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环保意识差,缺乏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使用准则的了解,一些农民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单纯追求杀虫、杀菌、除草效果,违反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擅自提高农药使用浓度。
有些地方甚至使用了一些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产品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生产工艺落后,品种结构不合理我国农药产品结构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品种老化、剂型单调,高毒农药、水溶性农药用量比例仍然较大,高毒、剧毒农药仍占近50%。目前我国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的产量比约为6∶3∶1,与发达国家较合理的比例3∶5∶2 相差还很远。
从品种内部结构看,我国杀虫剂占农药总量的70 %以上,而高毒农药有机磷杀虫剂又占全部杀虫剂的70 %以上。农药剂型的开发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
在美国,原药与制剂比为1∶36 、日本为1∶30,而我国仅为1∶5。同时,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企业小而分散,农药质量还不能令人满意。
我国农药原药含量在95 %以上的产品仅占50 %左右,而国外绝大部分在95 %以上。使用量大,管理薄弱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农药发展目标主要是生产广谱、杀灭性强、持效期长的品种,尚未重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为了追求效果而过量使用农药,尤其是具有高毒和“ 三致性”的杀虫剂及国家已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