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一篇胃溃疡病变的上消化道出血的论文胃溃疡是如何病变成上消化
英国诺丁汉综合医院等多家医院的G M Hawkeya等人通过胃镜进行的研究表明,胃内出血量可反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在经兰索拉唑和氨甲环酸治疗后胃内出血量可减少。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临床终点很少出现,并且往往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最近,Hawkeya等研究人员对内窥镜下胃内血量是否能够反映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是否能够预测临床预后以及是否会受到药物治疗的影响展开了研究。
研究对象为414名被怀疑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以下4组:第一组患者服用兰索拉唑,首次剂量为60毫克,以后30毫克日四次;第二组患者服用氨甲环酸,首次剂量为2克,以后1克日四次;第三组患者同时服用上述两种药物;第四组患者服用4天安慰剂,研究一直持续到患者出院或出现临床终点。
研究人员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可预测内窥镜改变和临床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在414名被疑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379名患者接受了内窥镜检查,证实316名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16名患者在30天内接受了手术治疗;另有16名患者在入院时死亡;有228名患者可对单一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胃内血量可反映患者最初的出血风险,并与高危因素[有一项高危因素和无高危因素相比,优势比为3。
7(95%可信区间 1。5-9。
4)]、年龄[每增加10岁的优势比为1。5(95%可信区间1。
1-1。9)]以及患者最初的脉搏[每增加1搏动的优势比为1。
02(95%可信区间1。00-1。
04)]显著相关,此外胃内出血量还可用于预测再出血情况[优势比为9。2(95%可信区间(4。
6-18。7)]以及是否需要手术[优势比为8。
2(95%可信区间2。9-22。
9)]。而其它因素的相关显著性相对较差。
在应用兰索拉唑和氨甲环酸后,经内窥镜检查显示患者的胃内出血量显著减少,优势比分别为0。22(95%可信区间0。
07-0。63)和0。
27(95%可信区间0。09-0。
81),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这两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胃内出血量可反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在经兰索拉唑和氨甲环酸治疗后胃内出血量可减少。
2.关于胃癌病人护理的论文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1。
胃癌的病因与食物中亚硝胺有关,某些癌前病变如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均有恶变可能,近年发现胃幽门螺旋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或绝望与对疾病的发展及以后缺乏了解、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没有信心有关。依据:抑郁、沮丧、伤感、失助。
2、营养失调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功能降低、营养摄入不足;2)肿瘤生长消耗大量能量;3)禁食;4)消化道对化疗的反应。依据: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胃癌的医护知识。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发现病人的情绪变化,护士要注意根据病人的需要程度和接受能力提供信息;要尽可能采用非技术性语言使病人能听得懂,帮助分析治疗中的有利条件和进步、使病人看到希望,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消极心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营养护理:胃癌病人要加强营养护理,纠正负氮平衡,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恢复的效果。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食物应新鲜易消化。对于不能进食或禁食病人,应从静脉补给足够能量、氨基酸类、电解质和维生素,必要时可实施全胃肠外营养(TPN)。对化疗的病人应适当减少脂肪、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胃溃疡的治疗心得毕业论文(关于一篇胃溃疡病变的上消化道出血的论文胃溃疡是如何病变成上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