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商城物流配送体系分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武娴1997
京东商城物流配送体系分析
0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环境下孕育的朝阳产业,是电子化信息互动与当代市场经济相融合的代表[1]。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产业在促进市场经济信息化,更好地规范供需双方交易行为,优化物流配送策略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地位和极大的发展潜力。物流配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2C电子商务产业是二十世纪末引入中国的,与中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现状相融合的过程中,其产业规模及业务增长量都有了迅猛发展,但是我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显然没有跟上电子商务迅速扩张的脚步,二者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脱节。2013年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达成总交易额350.19亿元,开创了中国电商日交易额的最高纪录,但是天猫的商品配送环节却没有跟得上庞大业务量的增长,一再拖延冗长,消费者抱怨不止[2]。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本土电子商务企业供需关系和市场定位,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本土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发展道路。其中京东商就是众多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中国化企业中的代表,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策略颇具特色,体现了自身的发展实际。我们通过对京东商城的物流配送方面的研究,分析京东有关的统计调查显示,我国网络用户总人数在(图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是京东商城的主要业务阵营,2.3表而且,建设的大量物流基础设施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收回成本
2.关于物流方面的毕业论文
物流毕业论文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对策思考摘要:分析了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实质及其快速发展的动因, 指出第三方物流配送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物流配送新概念、现代物流特征和发展方向、整合社会存量资源和物流供应链资源、审视物流配送战略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手段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国,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加人后, 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 在快递、零售领域一下出现了诸如, 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
年月, 政府高层主管官员宣布, 中国允许外商有条件地控股商业企业, 并将逐步取消对外方控股的限制外资可以进驻中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德国的麦德龙也宣布将在中国新设家分店。
而巨头的物流配送无论从方式上、战略上, 还是在物流设施和配送技术上都是一流水平。研究第三方物流配送在物流业中的发展有意于我国企业提升物流整体作业水平, 更好地应对海外企业对我国物流市场的冲击。
一、第三方物流配送何缘在物流领域盛行进人世纪年代以后, 物流系统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物流在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环境变化使企业的经营格局发生了改变, 从而使脱离现代物流管理的生产、销售活动无法真正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同时又使物流企业本身在急剧的环境变化中提高了管理能力, 并产生了对生产、销售的能动作用。
1、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进人世纪, 中国人的生活意识已从原来追求温饱型或数量型转向追求小康和生活的质量。这种生活意识的变化, 在随着经济社会向国际化、信息化以及人口结构高龄化急剧转变的基础上, 推动了消费者价值的多元化以及生活类型的多样化,其结果是消费开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强化了物流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
2、多品种、少数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随着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 流行商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 使得厂家要完全预测特定商品的流行程度十分困难。正因为如此, 很多厂商都在积极开展多品牌战略, 即将原来的产品加以改良, 附加各种机能, 形成产品间微妙的差异。
实施多品牌生产和销售战略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从原来厂商生产主导战略转向消费主导的商品生产战略。这种转换改变了原来专职单品大量输送、储存的物流管理活动, 要求物流既讲求效率, 又能促进生产、销售战略的灵活调整和转换。
为适应消费个性重点化、多样化要求, 一方面零售业中以家庭用品为进货品种广泛的连锁店、购物中心等业态的销售额急剧扩大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类型的多样性, 零售业中通宵营业的小时店便民店或以利用汽车购物为前提的郊外仓储式商店等新型业态也相继诞生, 并实现了快速成长, 这些都改变了原来的流通格局, 同时也推动了物流服务的差异化和系统化管理的发展。3、无在库经营的倾向零售业中与消费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厂商多品种生产相对应, 无论在百货店、超市, 还是小时店等新型业态中, 经营的商品品种数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 由于政策、环境、房地产价格等原因, 店铺的规模和仓库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特别是在大都市中, 由于人口密度大、地价高昂、消费更新快、环境规制严格等原因, 更加限制了仓储点和仓储空间的扩大。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提高店内管理效率, 通过加快商品周转来抵消仓储空间不足等问题。如今国际上大型零售业的经营方针均已从原来通过新店开设寻求外延型发展, 转向充实内部管理和投资, 积极进行内涵型发展。
除此之外, 另一个推动无在库经营的原因是, 由于消费行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 企业商品多品种、少数量生产,难以预测其实际需求量, 在这种状况下, 库存越大,零售企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为了降低风险, 零售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压缩库存, 实现即时销售。4、信息技术的革新“ 无在库经营” 能成为现实, 首先是因为世纪年代后期开始的信息技术革新, 具体反映在系统和系统的导人。
和系统自开发以后, 在商业领域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 并大大改变了流通绩效, 推动了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从带来的直接利益看, 系统的导人提高了现金流通作业的速度和正确性, 节省了人力成本, 实现了流通效率化。
与此同时, 在软件利益方面, 通过对所蓄积的电子信息进行加工、分析, 可以作为经营战略决策的依据和信息来源。具体表现为, 可以据此及早把握“ 畅销品” 、“ 滞销品” 的状况, 提高商品周转率。
此外, 将这种信息与顾客信息相连接, 可以推动开发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 进一步与系统相连接, 削弱在库水准, 使补充订货自动化成为可能。论文其他部分请参考下面的网址: /z/q76232926.htm满意请采纳。
3.物流毕业论文2000字左右
论文题目:企业竞争力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作为企业顾客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流服务的概念及其特性,指出了物流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企业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的途径及实现合理化的步骤。 关键词 物流服务 客户服务 企业竞争力 前言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
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压力。商品在进入成熟期以后,顾客对于商品的比较不仅仅放在质量方面,而更侧重于伴随商品购买所得到的服务,服务在顾客决策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客户服务,去主动靠近顾客,并以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竞争力重要表现。作为顾客服务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则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竞争的中心逐步转移为物流服务的竞争。目前许多大型制造业、零售业的跨国公司,为争夺全球市场,把物流服务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同时,它们也从高效率、优质的顾客服务中获得巨额利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和确定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保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物流服务的内涵 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站在不同的经营实体上,物流服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1、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从工商企业的经营角度看,物流服务是企业物流系统(Logistics System )的输出,是保证顾客对商品可得性的过程。
企业物流服务属于客户服务的范畴,是客户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里,物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备货保证) (2)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输送保证) (3)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 日本物流学者阿保荣司教授认为,用以解释物流概念的“距离理论”强调的是物流在克服空间距离方面发挥的作用,很难反映出物流的真正目的。
应该用“到达理论”替代“距离理论”。“到达理论”强调物流服务的本质是将商品送达到用户手中,使其获得商品的“利用可能性”。
利用可能性等于存货服务率与配送服务率的乘积。如果存货随时能够满足订货要求,则存货服务率为100%;所订货物在按规定的时间准确送达到用户手中,则配送服务率为100%。
如两项服务率都是100%,则用户的商品利用可能性也就达到100%。这个观点实际上体现了logistics system(后勤保障系统)内涵。
现代物流对于服务要求可以用5R(5个“合适” )来表示,即将合适的产品,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到合适的地点。 2、作为物流企业产品的物流服务 从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角度看,物流服务就是企业的产品,其产品内容就是物流服务的内容。
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在能力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适量性、多批次、广泛性(场所分散)等方面;在质量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安全、准确、迅速、经济等方面。
物流企业的服务市场,来自于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因此,物流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拓市场,首先要把握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和特征,将物流服务融入到工商企业的物流系统当中去,树立以货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竞争力 作为企业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最终要通过顾客的满意度体现出来。
客户对于企业物流服务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库存保有率、订货周期和配送水平等方面。 不久前,日本的日经BP社发布长篇连载,题为“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
该文提出,日本制造企业要在和中国制造的对抗中东山再起,可以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专利技术、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等方面提升潜力。零售商伊藤洋华堂认为,日本的买家不应光把目光盯在国外市场上,忽略了日本制造的优势。
虽然日本生产的服装比中国货要贵得多,但中国服装产品从下订单到摆上柜台的供货周期长达三周,而日本产品则只需一周,这一优势对日本洋华堂来说极富吸引力(中国经营报,2003-06-30)。 上述例子说明,在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个性化日趋明显的环境下,供应商的供货周期长短,直接关系到作为下游企业零售商经营效益的高低。
零售商期望制造商能够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以便在最终消费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所需商品,以便把握每一个商机。供货周期的缩短,还有助于需求方降低库存,节约费用支出。
同样,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希望能够在零售。
4.关于快递行业的论文
物流快递产品按其承运货物的内容和重量,分为文件,包裹和重货。
文件一般指在进出国境时不需报关,无商业价值的资料等货物,重量在500克以内;包裹则是需报关,且商业价值要高于文件的货物,重量在30公斤以内;重货则指重量在30公斤以上250公斤以内的大型货物。根据公司规模不同,各类产品有着不同的边际贡献率,总体而言,文件的边际贡献率要高于包裹。
除了文件包裹的快件服务,多元化经营也是快递公司的重要战略,但多元不是随意的,而是“集中产业,有限多元,与快递物流相关的多元”,通过整合或并购,进军多种物流业务,提高利润 ---纵观世界物流10强企业,都是能提供快递物流方面的多项服务,并且在与物流相关的一些行业或者新领域里联合或者兼并,借以巩固或者占领新的市场,从而达到增加利润、赢得客户的目的。如DHL业务涉及与物流相关的诸多领域,电子商务、金融、代理、运输、仓储、维修、检验、报关等。
DHL目前在中国已设立3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中心,负责与DHL签约的全球大客户的货物仓储,快速报关,提供担保等服务。物流中心不但为快件业务提供了前后端支持,而且将公司整体实力推上了新台阶。
快递行业盈利的关键要素 瑞士达沃斯论坛提出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3个标准是:企业内部组织外部化;全球知名品牌;协同电子商务。DHL当之无愧的成为国际知名公司,他的业务运作和产品创新引领快递市场的发展,其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递行业的竞争最终落在网点、服务和品牌这三方面。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速递巨头,DHL和中方合作伙伴中外运所共同组建的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国内建立了最大的速递服务网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开设有56家分公司,覆盖全国318个城市,这样广阔的服务网点成了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快速逾越的屏障。同时DHL还于今年组建了香港转运中心,进一步提升中国快递服务质量和速度。
从2004年初到现在,DHL在亚太区的投资占其全球投资的近三分之一,而其中对中国的投资超过任何一个亚太区国家或地区。 DHL在上海建成的联合快递中心里,采用了堪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操作系统。
由于货机停机坪设在作业中心门口,货物可以全部自动分拣、直接装载、就地上机,大大降低了货机的等待时间,使货运周期缩短了近一倍。另外,DHL还通过EDI技术系统与海关对接,使得进口包裹、文件在航班落地前实现清关,出口货件在飞机起飞前2小时内清关,大大缩短了清关和转运时间。
DHL认为选择商用航班,能在最快时限把货件送到客人手里。比如,从上海到美国,选用不同的航空公司,快件就可以通过3个班次及时发送。
因此DHL敢向顾客保证:今日下午交寄的货件,明日下午就可以到达东京、吉隆坡或是雅加达,后天上午就可以到达洛杉矶、旧金山或是西雅图。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DHL将IT技术广泛应用于快件服务领域之中,并利用其先进的服务设施,向客户提供一流的跟踪查询服务, DHL最早推出全球货件跟踪系统用于客户查询服务,通过该系统,在DHL中文网站储存着每张编码运单上记录的数据,无论快件走到哪儿,货件在运送途中的各主要阶段都可以被及时跟踪;客户每天24小时均可以通过跟踪查询,取得对国际货件的完全控制。
2、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提供优质及个性化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企业经营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企业就必须为对顾客及市场的变化快速应对,将优势资源集中于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将其他非核心的业务外包,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库存。
所谓供应链,简单地说就是把买卖的交易过程连接在一起,就好象用一条链子给串联起来。在商业社会,无论是做什么生意,都离不开买与卖,俗话叫“做买卖”,向别人买材料、自己加工或包装,再卖给另外的人。
简单的买卖,在运作上不会费太大的事情;复杂的买卖,运作就不那么简单了。在接到下游买主的订货时,就要拿到材料来加工、生产、包装,然后送货、收款;万一材料不足,就要向上游购买,同样的要进行下订单、收货、清点、付款等程序。
如果同时要加工、生产或包装很多种产品,就要向很多上游厂商采购原材料,同时也要供给许多家下游的买主。这样,“做买卖”就变得复杂了,多半会产生时效性的问题。
如果在做生意过程中,各种运作过程在时间上拿捏不准的话,就会出现不是存货太多积压资金,就是存货不足买主只好转向他人,或者是自己的生产设备不敷使用或闲置无事可做。供应链管理(SCM)就是要把一条链子进行整条管理,让每个环节在时效性上恰到好处,即达到所谓的“Just-in-Time”,这正是SCM的精髓所在。
马克思指出:“流通时间越等于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这就告诉人们,物流时间的缩短,可以把物流过程中节约的资金再投入生产领域,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中国正日渐成为全球加工工厂,许多高成长行业,如高科技,电信,汽车,电子,石油及能源、化学制品等,。
5.求论文《针对快递业的配送功能分析》
配送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对策配送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本着“双赢”的原则,统筹兼顾,使物流服务供需双方合作互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具体做法是强化配送服务创新理念,加强对配送服务设施和效能管理。(一)强化物流配送服务意识市场经济要求物流配送服务贴近企业经营生产实际,更具理性与科学,并带有很强的契约性质,表明了物流需求企业之间协作法制理念的成熟。
在物流配送实践中,物流需求双方都充分认识到物流配送服务的规范化重要性,规范和依法操作才能排除人为和环境各种因素干扰,强调“诚信规范服务”为本,减少双方经济利益纠纷深度,促进经济效益上的双赢。强化责任服务意识。
物流配送市场的竞争,更需要实施“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手段和服务规则要求物流配送企业紧跟形势发展,以客户满意为基点,变“要我服务”被动实施为“我要服务”主动实施服务行为,把不断强化高效完善服务要求作为员工履职尽责的具体实施,才能展现现代物流配送服务的魅力,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物流配送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强化质量服务意识。从观念上真正意识到物流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把落实和满足用户需求作为物流服务出发点与落脚点,不仅认真履行常规物流配送服务手续,还要从对物流用户经济利益负责角度出发,提高市场需求应变能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物流竞争力;强化服务效率意识。
服务效率讲求快捷便利,树立效率第一物流配送服务观念,简化物流配送中间环节,科学物流配送布局,缩短物流配送周期,营造物流服务环境和氛围,提升物流服务管理效益;强化诚信服务意识。诚信是企业物流配送服务品牌和基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一个规范有序的物流配送市场,信用就是准入证和通行证,凡向用户允诺的每一服务项目、环节和时限,都要成为企业物流配送服务的一个信誉端点否则将失去对物流用户的吸引力,进而将失去物流配送市场;强化服务竞争出效益的意识。
通过岗位服务竞争,摒弃“以我为中心”的传统物流服务理念,强化和保持足够的岗位物流服务压力,通过总结业内外物流配送服务成功经验,寻找自身服务差距,改善企业物流服务条件,壮大和发展企业服务竞争实力;强化服务创新意识。服务创新首先要服务理念创新,站在市场发展角度上看待物流用户的各类需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物流管理经验,改进服务的缺陷,制定相应服务对策,延伸服务环节,完善服务功能,加强同行联盟与合作,畅通物流配送渠道,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物流配送服务方式和措施手段的不断创新。
(二)物流配送服务管理设施和效能上的新突破用人机制上实现突破。建立“竞聘、定责、薪奖激励”新的用工薪酬竞争机制,在实践和竞争中选拔起用物流人才。
扣紧员工岗位责任、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等,实行不定期考核,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挂钩,激发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企业整体专业知识结构上的突破。
根据市场需求,强化企业“学习型组织”作用,重视员工专业知识和智力的开发,一方面企业要盘活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存量,充实和增强一线物流配送服务管理实力。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员工专业新技术学习培训,增强岗位服务技能和责任感,同时积极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有意识地引进、吸纳一批掌握现代通信物流配送新技术知识、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综合性管理人才,为其有“用武之地”和发挥作用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事业留住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
此外,通过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带动企业整体物流配送管理水平提高,迎接物流配送管理人才需求结构性短缺的挑战;服务体系上的突破。发挥物流主动服务精神,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物流配送管理措施和手段,保证各项物流配送业务具体落实;服务设施上的突破。
在硬件上,通过建立快捷便利的全系统信息服务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加强市场信息调查和预测,动态跟踪物流需求,掌握配送数据。加强与各地通信运营企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积极培育物流配送市场。
在物流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上,信息互通、流动、互补、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利用高效。加强企业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注意物流配置设点的科学化,实行统一协调、连锁经营战略策略,促进各种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挖掘物流配送市场服务潜力,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达到经济效益的双赢甚至多赢;服务监督检查机制的突破。
一是清理滞后于物流配送服务发展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服务流程标准,实现服务达标。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有章可循。
每一服务环节都要加强跟踪、监督、检查,保证综合服务质量。三是建立物流企业和物流用户权益保障制度,认真维护双方的权益:把服务监督权交给社会和各基层用户,理顺服务质量反馈和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用心服务、让用户满意”服务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日常物流业务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用户维权零申告、零投诉、零责任事故率的良好局面,真正树立物流配。
6.京东物流应当如何发展
物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全程供应链服务成为发展重点 物流业景气区间高位运行2018年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9%,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48.7%,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98.5点,比上月回落0.74%。
2018年6月,物流业景气指数略有回落,但仍在景气区间高位运行,反映出当前物流运行继续保持活跃。分产品看,木材、机械制造等继续保持增长;受电商企业年中促销活动拉动,食品、家电、化妆品、日用品等与民生相关的产品物流需求增加,快递快运等行业延续增长态势。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到了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201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31.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预计到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278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74%,2022年将达到361万亿元。
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分析预测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到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2018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6.1万亿元,同比增长9%。预计到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达到12.9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25%,2022年将达到15.9万亿元。
物流行业发展阻碍分析1、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按照传统的物流体系运作,信息化水平较低,设备较为落后,运输、仓储、加工等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专业化程度较低,未能达到现代物流的标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定制化物流需求。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业务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物流方式较为单一,物流运行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2、物流成本较高 现代物流的快速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社会物流效率逐步提高。国际上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
2009-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8.1%下降至14.6%,物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提高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约10%相比,我国物流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
3、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兴起,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秘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日趋增多,给公安机关的有效打击带来较大难度。当前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类常见案件:买卖枪支弹药案、贩卖毒品案、售假案、网络诈骗案。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政策支持2017年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发布《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商贸流通领域托盘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30%左右,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更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趋完善。
2、全程供应链服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现代生产、制造企业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细化,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逐步将内部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上下游行业竞争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商的需求更加高端,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加强全产业链的掌控和服务能力成为了凸显物流企业服务价值的关键,物流企业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促进整个供应链生态圈成本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
3、智慧物流将成为发展方向 带宽能力、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的提升催生了数字化革命,使物流业可以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设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作。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为智慧物流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将为物流业向平台化转型指明方向。
智慧物流是物流行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发展的新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目前正处于从基础期向导入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7.物流与配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论文
物流与配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结论)目前中国经济中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梳与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
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与配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从近期来看,物流和配送发展还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制约,难以迅速发展,但也不排除在一些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机遇,主要是:第一,在外国投资企业中,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第二,在市场竞争中规模逐步扩大的优势企业,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开始萌生;第三,以中小型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正在快速发展的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事业开始起步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物流和配送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作出更积极的努力,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是: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一是要在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给予物流教育一定的地位;二是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在物流和配送领域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物流与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领域加强与国际物流领域的联系和合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京东快递配送毕业论文(京东商城物流配送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