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
先根据污泥容积负荷确定反应时间计算出流速,再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UASB的工艺尺寸。
一般出水还要有20%回流。比如污泥负荷10kgCOD/m³*d,一天有3000kgCOD处理,就要20m³污泥处理15小时,再根据每日5000吨废水计算出每小时的流速确定塔的底部面积,底部面积和总容积算出来高度就出来了。
下面有些资料你参考下(1) 污泥参数设计温度T=25℃容积负荷NV=8.5kgCOD/(m3.d) 污泥为颗粒状污泥产率0.1kgMLSS/kgCOD,产气率0.5m3/kgCOD (2) 设计水量Q=2800m3/d=116.67m3/h=0.032 m3/s。(3) 水质指标表5 UASB反应器进出水水质指标水 质 指 标 COD(㎎∕L) BOD(㎎∕L) SS(㎎∕L)进 水 水 质 3735 2340 568设计去除率 85% 90% /设计出水水质 560 234 5683.5.2 UASB反应器容积及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5](1) UASB反应器容积的确定 本设计采用容积负荷法确立其容积V V=QS0/NV V—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S0—进水有机物浓度(kgCOD/L)V=3400 3.735/8.5=1494m3 取有效容积系数为0.8,则实际体积为1868m3(2) 主要构造尺寸的确定UASB反应器采用圆形池子,布水均匀,处理效果好。
取水力负荷q1=0.6m3/(m2•d)反应器表面积 A=Q/q1=141.67/0.6=236.12m2 反应器高度 H=V/A=1868/236.12=7.9m 取H=8m采用4座相同的UASB反应器,则每个单池面积A1为:A1=A/4=236.12/4=59.03m2 取D=9m则实际横截面积 A2=3.14D2/4=63.6 m2 实际表面水力负荷 q1=Q/4A2=141.67/5 63.6=0.56q1在0.5—1.5m/h之间,符合设计要求。3.5.3 UASB进水配水系统设计(1) 设计原则① 进水必须要反应器底部均匀分布,确保各单位面积进水量基本相等,防止短路和表面负荷不均;② 应满足污泥床水力搅拌需要,要同时考虑水力搅拌和产生的沼气搅拌;③ 易于观察进水管的堵塞现象,如果发生堵塞易于清除。
本设计采用圆形布水器,每个UASB反应器设30个布水点。(2) 设计参数每个池子的流量 Q1=141.67/4=35.42m3/h(3) 设计计算查有关数据[6],对颗粒污泥来说,容积负荷大于4m3/(m2.h)时,每个进水口的负荷须大于2m2 则 布水孔个数n必须满足 пD2/4/n>2 即n<пD2/8=3.14 9 9/8=32 取n=30个 则 每个进水口负荷 a=пD2/4/n=3.14 9 9/4/30=2.12m2 可设3个圆环,最里面的圆环设5个孔口,中间设10个,最外围设15个,其草图见图4① 内圈5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1=5 2.12=10.6m2折合为服务圆的直径为: 用此直径用一个虚圆,在该圆内等分虚圆面积处设一实圆环,其上布5个孔口则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 3.14 d12/4=S1/2 ② 中圈10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1=10 2.12=21.2m2 折合为服务圆的直径为: 则中间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6.362-d22)/4=S2/2 则 d2=5.2m③ 外圈15个孔口设计 服务面积: S3=15 2.12=31.8m2 折合为服务圆的直径为 则中间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92-d32)=S3/2 则 d3=7.8m布水点距反应器池底120mm;孔口径15cm图4 UASB布水系统示意图3.5.4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1) 设计说明 UASB的重要构造是指反应器内三相分离器的构造,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直接影响气、液、固三相在反应器内的分离效果和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工程经验, 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1.0m/h;三相分离器集气罩顶以上的覆盖水深可采用0.5~1.0m;沉淀区四壁倾斜角度应在45º~60º之间,使污泥不积聚,尽快落入反应区内;沉淀区斜面高度约为0.5~1.0m;进入沉淀区前,沉淀槽底缝隙的流速≤2m/h;总沉淀水深应≥1.5m;水力停留时间介于1.5~2h;分离气体的挡板与分离器壁重叠在20mm以上;以上条件如能满足,则可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2) 设计计算本设计采用无导流板的三相分① 沉淀区的设计沉淀器(集气罩)斜壁倾角 θ=50°沉淀区面积: A=3.14 D2/4=63.6m2表面水力负荷q=Q/A=141.67/(4 63.6)=0.56m3/(m2.h)<1.0 m3/(m2.h) 符合要求② 回流缝设计 h2的取值范围为0.5—1.0m, h1一般取0.5 取h1=0.5m h2=0.7m h3=2.4m 依据图8中几何关系,则 b1=h3/tanθb1—下三角集气罩底水平宽度,θ—下三角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夹角h3—下三角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b1=2.4/tan50=2.0m b2=b-2b1=9-2 2.0=5.0m下三角集气罩之间的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v1,可用下式计算:V1=Q1/S1=4Q1/3.14b2Q1—反应器中废水流量(m3/s)S1—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 符合要求上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回流缝流速v2的计算: V2=Q1/S2S2—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CE—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宽度,CE>0.2m 取CE=1.0mCF—上三角形集气罩底宽,取CF=6.0mEH=CE sin50=1.0 sin50=0.766mEQ=CF+2EH=6.0+2 1.0 sin50=7.53mS2=3.14(CF+EQ).CE/2=3.14 (6.0+7.53) 1.0/2=21.24m2v2=141.67/4/21.24=1.67m/h v2 浅谈室内空间生态设计 □ 肖寒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随着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确立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积极态度, 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室内空间生态设计环保节能 一、前言 所谓室内空间生态设计, 就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 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设计、组织室内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 营造无污染、生态平稳的室内环境。 随着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 极大的威胁。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关注人类自 身的生存方式。室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由此而产生, 它是生态建筑 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构成的绿色生态室内空间是当今室内设 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室内空间生态设计 现代室内环境要求室内设计符合生态学的观点, 用科学技术成 果, 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有机整合, 运用无毒无害的绿色建材, 并 对建筑的空间形式、结构以及采光、通风等物理环境做科学合理的 规划, 营造环保节能的室内空间环境。 ( 一) 空间布局要合理 室内空间的组织布局, 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通风与自然采光的要 求, 创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物理环境。室内设计应该是功能、形式与技 术的总体协调性, 避免仅针对表面装饰形式、色彩和材料的效果做 推敲, 应该加大室内自然生态设计的力度。在空间的功能分区上可 以强调动静分区、干湿分区等以减少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 注重空 间布局的实用性。还可以用植物代替家具划分空间, 在减少了家具 造成的呆板和生硬的同时, 又能为室内空间净化空气、增添生命力。 ( 二) 与洁净能源技术相结合 洁净能源技术既能满足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 又不会对环境产 生危害。目前, 使用最广泛、最有前景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阳光温 室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太阳能 资源主要有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太阳能不但可以给室 内增加洁净和舒适的环境氛围, 而且不会对室内环境产生危害, 从 而间接地实现节能和营造室内环境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三) 节约、循环利用常规能源, 提高科技成果应用 节约常规能源是室内生态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 它离不 开技术手段的支持。比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太阳能、风能等现代 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室内尽量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这样可以 减少电能的消耗。通过诱导式构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自然通风的问 题, 使空气变得新鲜。使用和更新过程中,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 回收利用, 对可再生资源低消耗使用以及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是可 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 也是居住空间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之 一。现代科技研制出的保温墙体、热反射玻璃、吸热玻璃等新材料具 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节能型灯具、节水型部件在室内装修中的充 分运用, 都能得到节约常规能源的效果。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对室内环境的生态化发展有了充分把握。如 室内小气候调节、室内智能型光环境的创造, 采用吸热材料调节室 内热状况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室内环 境产生的巨大影响, 可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 四) 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应用现代绿化技术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等)可以对你提供相关帮助,需要的话请加我,761399457(QQ),谢谢。 请参考下面2篇: 【题名】:水利工程 【摘要】: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特性;受漩涡作用的水下块石的起动流速;复式河槽流量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二维溃坝洪水波的演进绕流和反射的数值模拟;分部面积超蓄产流法;天然河流被改变条件下的降雨径流预报模型;面向对象方法在河网非恒定流计算中的应用;水工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抗剪作用的试验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水工结构土石坝沉降一填筑灰色监测模型分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分缝形式及破坏机理研究;碾压混凝土拱坝单向间隔诱导缝等效强度研究。 【题名】:水利工程 【摘要】: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突扩突缩式内流消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湖底地形对风生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动水环境中有限宽窄缝湍射流的水力特性研究;双局部行进波对流的时空结构;水工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解析解;跳回失稳研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层配合比优选方法研究;堤基渗流管涌发展的理论分析。 引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启星认为,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一大热点,兼有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自然资源可持续再生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从根本上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环境生物技术相关产业也正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 内容和分析环境生物技术是一个纯生态过程,这使得该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显著的优越性,从根本上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周启星介绍,环境生物技术可按技术的难易程度,划分为高、中和低三个层次,其中高层次环境生物技术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体、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污染控制与监测技术,中层次环境生物技术是以目前大量应用的、经过工艺改革与技术创新的生物处理技术,低层次环境生物技术则指各类自然净化系统。 应用中三个层次的技术互相渗透、协同一致,供决策者和用户根据“经济”、“可持续”原则酌情选用“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兴起,确实有其‘不得不发展’的现实需求。”周启星解释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传统环境处理技术无法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高效降解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和抗污染、超积累型转基因植物的研究,无害化或无污染生物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废物资源化工程研究等。 在这些方面,现代环境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效率高、速度快,更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因为要“能传统环境技术之不能”,当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热点主要集中在高层次技术,即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体,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污染诊断、污染监测、污染控制及污染生态修复技术上。 其中,环境生物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利用,如污染环境的分子诊断技术是污染控制与修复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当前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人员,仍不能很好地用生物芯片、转基因、干细胞、蛋白质组、代谢组、生物发光等技术,发展出有效的污染检测与监测方法。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建设起来的城市。生态市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充分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具有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 生态城市实践方法应该是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保证长期的生态健康和后代人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同其他的规划有两点区别。 它的规划时间一般超过20年(总体规划的年限),为长期的发展指明方向。另外,生态城市规划比起其他的规划所涵盖的内容更广泛。 中国的生态城市方法反映了最需解决的两个方面—经济和生态,目的是为寻求经济和社会利益,长期的生态健康和资源管理之间的协调发展。社会问题会在生态城市的讨论中变得越来越来重要。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由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我们有一个责任,即不仅仅是仔细考虑美的含义,而且开放我们自己去体验美并且遵循美的引导。 这种人类特有的适应才能帮助我们同自然界发展一种伦理关系。” ——L.K.奥斯丁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a2o工艺毕业论文(急)2.求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8000字
3.水利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4.关于资源 环境 生态的论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