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约当产量法
1.计算A产品费用分配:
原材料分配率=(30000+60000)/(1300+500+200)=45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原材料”=45*(500+200)=31500元
完工成品应分配“原材料”=45*1300=58500元
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500*30%+200*80%=310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37000+91800)/(310+1300)=80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80*310=24800
完工成品应分配“直接人工”=80*1300=104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22200)/(310+1300)=20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310=6200
完工成品应分配“制造费用”=20*1300=26000元
2.计算本月产成品成本
本月产成品成本=58500+104000+26000=188500元
2.约当产量法的实例
例1:某厂生产某产品,月末完工8件,在产品4件,完工程度50%,已知本月生产费用发生1800元,月初在产品200元,请用约当产量法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
约当产量=4*50%=2(件) 月初在产品(200)+本月生产费用 (1800)=全部生产费用(2000) 费用分配率 =2000/(8+2)=200 完工产品成本=8*200=1600(元) 在产品成本=2*200=400(元) 从以上可知,约当产量法的实质是把在产品数量折算为产成品数量,换句话说是在产品的数量相当于多少产成品的数量。只要计算出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根据公式2、公式3和公式4就可顺利求出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而计算约当产量的关键是完工率(根据公式1)。在计算完工率时,要注意实际生产中在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等)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分开讨论加工费用的完工率和原材料的完工率(也称投料率,下文用投料率表示)。
因此,实际工作中在产品约当产量一般要求分成本项目计算,即算出直接材料的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的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成品成本、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然后汇总得出月末在产品全部成本。即 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月末在产品成本+制造费用等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末直接材料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直接人工完工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等完工产品成本 首先我们看加工费用的完工率的计算。
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对于费用分配的正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问题在于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比较复杂,一般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的数量,用技术测定或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在具备较健全的产品的工时定额的情况下,可以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求得。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前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 + 本道工序的工时定额*本道工序的平均完工程度)/ 工时定额 上列公式中,本工序的工时定额乘以50%,是因该工序中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不同,为了简化完工程度的测算工作,都按平均完工50%计算。
例2:长城工厂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40小时,经两道工序产成,这两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4小时和16小时,求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1道工序完工率=24*50%/40*100%=30% 第2道工序完工率=(24+16*50%)/40*100%=80% 为什么第二工序完工率要加上第一序的定额工时呢?原因是第二工序在产品是第一工序完成加工后转到第二工序的在产品,所以应该加上,以此类推,假设上例第三工序工时为40,则第三工序完工率:第3道工序完工率=(24+16+40*50%)/80*100%=75% 其次我们看原材料的投料率(完工率)的计算。
如果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那么在产品耗用的材料同完工产品耗用的相等,即投料率100%。此时费用按完工产品的数量和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 如果直接材料分工序在每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则每一工序内的在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与该工序完工的半成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相同,因而 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 (前一道工序投料定额 + 本道工序投料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假定长城工厂丙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80千克,经两道工序产成。
这两道工序的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32千克和48千克,直接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其完工率计算如下:第1道工序完工率=32/80 *100% = 40% 第2道工序完工率=(32+48)/80 *100%=100% 如果直接材料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且在第一工序也是陆续投入的,则直接材料费用的投料率可按下式计算:某工序在产品直接材料完工程度 = (前一道工序的投料定额+本道工序的投料定额*本道工序的平均完工程度)/ 材料消耗定额 假定前述长城工厂乙产品的直接材料投入为:第1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32千克,第2道工序材料消耗定额48千克,与加工进度不一致(第1道工序工时定额24小时,第2道工序工时定额16小时)。
按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在产品完工程度为:第1道工序完工率=32*50% / 80 *100% =20% 第2道工序完工率=(32 + 48*50%)/ 80 *100% = 70%。
3.服装成本核算怎么弄
成本核算制度如下:(1) 编制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制度。
企业中反映材料耗费情况的原始记录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盘点溢缺报告单等;反映人工耗费情况的原始凭证主要有出勤记录、产量工时记录、根据出勤记录和产量工时记录编制的工资结算表等;除此以外,基本生产车间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分配表如制造费用分配表、折旧计算表、待摊费用分配表、预提费用分配表、产成品交库单等也都是重要的反映生产耗费的原始凭证。 原始记录上要正确填写业务内容;数量、单位和金额;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等。
原始记录应及时传递,不得积压。成本会计部门要汇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原始记录的传递程序,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2)按产品的批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由于在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布料费用和人工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成本计算单中的成本项目设置直接材料和加工费两项即可。 如月末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选择相应的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该企业可以选择约当产量法进行分配,先计算裁剪、缝纫和成衣三个加工阶段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然后再按约当产量法计算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4.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和实践报告
关于在 ***单位从事成本会计岗位的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巩固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内容及过程:本次实习共三项内容: 1、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计算方法 3、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习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 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1、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如表1-4铸造车间对煤进行的分配和表1-5组装车间对304进行的分配。 2、人工费用方面,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应划清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和不计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资和福利费的界限,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如表2-14中,按生产工时将工资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 3、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5、废品损失计算,这是一种非常规的,存在于特殊的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在核算时,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将受到的赔款和废品残值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然后结转出净损失。 7、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
在本次实习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
其中品种法时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时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三、第三项内容是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这是一项将报表数据转化成有用信息,帮助使用人改善决策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分析程序,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
在本次实习中,采用的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本期与上期、本期与上年同期、本期与历史先进水平相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从而制定出降低成本和费用的、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良策。 心得体会: 1、经过一周的实习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成本会计是对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的高度考验,从数字计算到报表输出,再到数字分析,每一个过程都是哪么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2、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周紧张的实习,使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鉴于鄙人才疏学浅,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这个是样稿。
具体写的时候可以把每天都实习的内容细节都写进去。但主要还是需要了解你实习公司的具体情况。
比如说成本结构,生产过程,生产步骤特点等。
5.关于约当产量
要计算出本月产成品成本,还要将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再将其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本月产成品成本。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月初、月末在产品及本月完工产成品成本四项费用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或: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由于公式中前两项是已知数,所以,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两类:一是将前两项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后两项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求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二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求得完工产品的成本。但无论采用哪一类方法,都必须取得在产品数量的核算资料。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是零。
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为简化核算工作,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固定按年初数计算。采用这种方法,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这种方法是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这种方法适合于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使用。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月末在产品可以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4.约当产量法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比如,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40%,则约当于完工产品4件。
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的方法,就是将月末结存的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约当产量,然后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例〕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发生生产费用共3000元。
分配结果如下: 分配率=3000/(26+10*40%)=100(元/件) 完工产品成本=26*100=2600(元) 在产品成本=10*40%*100=400(元) 采用这种方法,道理不难理解,问题在于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比较复杂。一般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的数量,用技术测定或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例如,在具备产品工时定额的条件下,可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除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计算求得。因为存在于各工序内部的在产品加工程度不同,有的正在加工之中,有的已加工完毕,有的还尚未加工,为了简化核算,所以在计算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时,按平均完工50%计算。
〔例〕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20小时,第二道工序30小时。
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 第一道工序:20*50%/50*100%=20% 第二道工序:(20+30*50%)/50*100%=70% 有了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和各工序在产品盘存数量,即可求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各工序产品的完工程度可事先制定,产品工时定额不变时可长期使用。
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按50%计算。 应当指出,在很多加工生产中,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
这时,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费用,因而不需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应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费用在全部材料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例〕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用共计70700元,直接人工费用38558元,燃料动力费用85475元,制造费用29250元。
甲产品各项费用的分配计算如下: 因为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作比例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费的计算: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70700/(600+100)*。
6.会计的约当产量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
某项费用分配率=某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应负担费用=完工产品产量*费用分配率
在产品应负担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答:在产品约当产量=80*50%=40(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4400+102300)/(360+80)=242.5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360*242.5=8730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80*242.5=19400元
直接人工分配率=(1700+35625)/(360+40)=93.3125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360*93.3125=33592.5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40*93.3125=3732.5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900+19319)/(360+40)=53.0475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60*53.0475=19097.10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53.0475=2121.90元
月末产成品总成本=87300+33592.50+19097.10=139989.10
月末在产品总成本=19400+3732.50+2121.90=25254.4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57244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102300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35625
制造费用 19319
借:库存商品 139989.1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39989.1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月末余额即为在产品成本
7.成本会计这章的约当产量法的应用有谁给总结一
(1)第一工序完工率=4*50%/20=10% 第二工序完工率=(4+8*50%)/20=40% 第三工序完工率=(4+8+8*50%)/20=80% (2)在产品约当产量=20*10%+40*40%+60*80%=66(件) (3)单位材料成本=16000/(200+120)=50 完工产品负担材料成本=50*200=10000 在产品负担材料成本=50*120=6000 单位工资成本=7980/(200+66)=30 完工产品负担工资成本=30*200=6000 在产品负担工资成本=30*66=1980 单位制造费用=8512/(200+66)=32 完工产品负担制造费用=32*200=6400 在产品负担制造费用=32*66=2112 完工产品总成本=10000+6000+6400=22400 在产品总成本=6000+1980+2112=10092。
8.约当产量比例法
1、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当月发生生产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产成品成本= 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4、月末在产品成本= 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以完工产品产量与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为标准,在产成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扩展资料:
应用范围:
约当产量法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一种计算方法。它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的情况。它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应用很广泛。
注意事项:
以约当量计算分配费用时,关键问题在于在产品分项目的投料和加工程度怎么确定。一般都按50%来计算,这也有一定道理,产品在不同工序加工时,出来的在产品加工程度有的在50%之前,有的接近100%。
对一种产品来说既不以前面完工程度来计算,也不以最后面的完工程度来计算,而采用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以50%以后多加工部分去弥补50%以前少加工的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约当产量比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