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外国文学的毕业论文写那方面比较好
论题: 1、《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风格比较 2、论《俄狄浦斯王》与古希腊命运观 3、论《神曲》中的象征手法 4、《十日谈》与人文主义 5、论《堂吉诃德》的讽刺意义 6、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7、论《威尼斯商人》的喜剧手法 8、《伪君子》与古典主义“三一律” 9、《伪君子》的理性喜剧的悲剧底蕴 10、《鲁滨逊漂流记》与近代市民文化 11、论《浮士德》与浮士德精神 12、《抒情歌谣集》与浪漫主义诗论 13、论《草叶集》中的自我形象 14、论《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再现法 15、《红与黑》与个人奋斗 16、论《双城记》的人道主义原则 17、奥斯丁与《傲慢与偏见》研究 18、艾米莉与《呼啸山庄》研究 19、勃朗特与《简·爱》研究 20、《简·爱》与女性尊严 21、从《安娜·卡列尼娜》看托尔斯泰的女性观 22、“卡拉玛佐夫气质”的内涵探析 23、论《罪与罚》中的“罪”与“罚” 24、海明威与《老人与海》研究 25、悲剧英雄: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 26、论《等待戈多》的荒诞派戏剧特征 27、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性 28、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形象比较 建议: 选择论题时应选题目较小的,这样容易把握文章。
如果论题太大,涉及内容太广,这样文章显得杂乱,而且没有深度。
2.关于外国文学方面有什么新颖的毕业论文题目
文学院的毕业论文,如果想要稳,就是拿个差不多的分,一般还是写比较的论文,就是几个有一定联系的作者或者作品或者意识流派等等的比较分析。这样的文章必定稳,至少过线是可以保证的,至于分数有多高就要看个人的角度还有文采了,这个可以向你导师好好请教。
如果是想要出彩的话,还是专门研究一种事物的好,不过这个比较难。因为一般的专业领域都有人在研究,大学四年很难把某个领域的东西吃透,别的不说,就是这个作者的相关作品还有关于他的各种研究观点,你就很难完全领会掌握,更不要说在自己的论文中灵活运用了。所以这种题目一般来说做起来会很费功夫,然后还出不了彩,因为基本上你的观点都是别人研究过的了。不过呢,这种题目还可以走一种偏一点的路子,就是把另一学科的知识或另一种流派的观点拿来分析你定下来的那个作者或作品,就是剑走偏锋啦,这样的文章一般容易出彩,但是也容易出问题,就看你个人的驾驭了。
下面以过来人的经验谈谈答辩哈,希望对你有用啊。
一定要注意和指导老师保持良好的联系,指导老师一般只要你表现出认真诚恳,乖乖听话,就没问题的。如果答辩的时候遇到自己的指导老师那真是几辈子修的福分啊,因为即使有其他答辩老师故意刁难,你的指导老师都会帮你解围的,谁也不想自己指导的学生在别人面前丢人对吧,而且最后的分数还会超常的高噢。就算答辩时没遇到指导老师,也会出现答辩老师看在你指导老师的面子上放你一马的现象,所以那些分配到在院系位置威望高的指导老师的同学有福了。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向你们指导老师求救的话最好,就是你感觉这个是和作弊等火线没有关系的,就像他求救。越是严格的导师一般越是喜欢一个劲请教自己的学生。如果在答辩前,你的导师都不熟悉你,叫不出你的名字,你就惨了。告诉你,你的导师和你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同伙。他是你老大,你跟着他走,事事顺她的心,那么关键时刻你老大也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还有,你的东西做好以后,要仔细询问她,哪些地方是答辩老师会询问的,老师们询问的角度会是什么。他带过那么多届学生,如果你想答辩有一个不错的分数的话就好好向她请教吧。
我们那时写论文,在动笔之前,我们就每一个都是拼命问该怎么做,几乎把每一段的段落分布都问出来了,然后再一稿二稿三稿的让导师过。所以最后我们写的东西都完全是按照老师的思路来的哈哈哈……答辩就是这么回事╮(╯▽╰)╭
3.关于外国文学的论文
以往对外国文学的印象是“畅销世界”、“复兴文艺”,通过学习新的感受和收获是:外国文学在艺术讲究上是与我国文学相贯通的,而且相互借鉴的地方有很多。
意见和建议:课程所涉猎的内容更广一些,甚至更通俗一些。阅读外国文学基本上停留在中国化翻译的理解水平上和著名的文学作品内容上,确实让我了解了外国的人文地理,所以对他们“出格”的行为也容易理解了。
介绍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爱情与面包的问题;高尔基是一位不错的作家,他就像今天国内的余秋雨一样,不光会描写伟大而平凡的母亲,也会写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4.关于外国文学的论文
以往对外国文学的印象是“畅销世界”、“复兴文艺”,通过学习新的感受和收获是:外国文学在艺术讲究上是与我国文学相贯通的,而且相互借鉴的地方有很多。
意见和建议:课程所涉猎的内容更广一些,甚至更通俗一些。阅读外国文学基本上停留在中国化翻译的理解水平上和著名的文学作品内容上,确实让我了解了外国的人文地理,所以对他们“出格”的行为也容易理解了。
介绍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爱情与面包的问题;高尔基是一位不错的作家,他就像今天国内的余秋雨一样,不光会描写伟大而平凡的母亲,也会写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5.外国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外国文学,学科分类为: 世界文学(87665篇,4个子库)
作品评论和研究(18918篇)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1776篇)
作品集(3181篇)
各国文学(61626篇)
请仔细看,老君论文,只要我回答了,就铁定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
共有记录92835条 :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我的安东尼亚》中的女性和自然 马云燕 才智 2008-09-08 期刊 0 0
2 试析《毛猿》悲剧形成的三大场景 张霞; 邓莉娟; 王志国 才智 2008-09-08 期刊 0 10
3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分析 沈晶琰 才智 2008-09-08 期刊 0 146
4 语丝拾粹 创新科技 2008-10-08 期刊 0 1
5 从文学看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余一中 党建 2008-12-01 期刊 0 19
6 A Confined Soul——Analysis on Tragedy of Emily from Spatiality 李丹; 陈颖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9
7 A Modern Perspective of Hamlet's Delay 张连娇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28
8 幸运的堕落后,悲剧性崛起——浅析成长小说的主题基调 张学玲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9
9 荆棘满途——析《荆棘鸟》中梅吉的人生之旅 王慧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40
10 禁锢在“女性的奥秘”中的传统犹太女性——《赫索格》的弗里丹女性主义解读 吴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7
11 前景化与《萎靡的布鲁斯》的主题表达 杨新宇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1
12 从音、形、意视角浅析《雪夜林畔小驻》 尹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15 期刊 0 4
13 后殖民离散诗学与自我建构——卡里尔·菲利普斯及其短篇小说《成长的烦恼》 张峰 外国文学 2008-11-28 期刊 0 30
14 成长的烦恼 卡里尔·菲利普斯; 张峰 外国文学 2008-11-28 期刊 0 13
15 叶芝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 傅浩 外国文学 2008-11-28 期刊 0 12
16 把流氓钉上十字架 威廉·巴特勒·叶芝; 傅浩 外国文学 2008-11-28 期刊 0 3
17 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 买琳燕 吉林大学 2008-06-01 博士 0 30
18 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复调特征 朱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6-30 硕士 0 8
19 和歌俳句与格律诗的当代命运——兼论上海与东京的城市诗歌比较 严明 上海与东京城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03-01 会议 0 0
20 在流浪中发现自己的家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 袁筱一 社会科学报 2008-10-30 报纸 0 0
以上是专业数据库(CNKI等)查到的部分文献,您可以去这里免费求助资料篇目的全文: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
6.急啊,求关于外国文学的论文,谢谢各位了
一、背景简介 《他们眼望上苍》诠释了黑人女性珍妮自我女性意识的觉醒,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创造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被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
作者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重要作家,是美国黑人文学经典、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和美国小说经典中的主要人物。 小说描写刻画了黑人新女性珍妮摆脱传统束缚、争取做人权利性的一生。
作品问世时,因与当时黑人文学表现种族歧视的创作主流不符而备受冷落。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经过艾丽斯·沃克的挖掘整理后,赫斯顿和她的《他们眼望上苍》大放光芒。
赫斯顿本人更是被艾丽斯·沃克称为“黑人文学之母”,小说也不再被认为是黑人风俗的简单刻画,而成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之作。同一部作品,为什么不同时期的评价会差别如此巨大,这就和文学作品的价值紧密相关。
丹纳在《艺术哲学》的第五章探讨了艺术品的价值高低和文学作品的等级,而两者的评判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三个标准: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效果集中的程度。我们分别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眼望上苍》的文学价值,来探讨她的艺术魅力。
二、特征重要的程度。艺术品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一件艺术品(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也就越完善。
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的越正确越完全,所占的地位也就越高。显而易见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文学价值的等级,每一级都相当于精神生活的等级,别的方面都相等的话,一部书的精彩程度取决于它所表现的特征的重要程度,就是说取决于那个特征的稳固的程度与接近本质的程度。艺术品等级的高低取决于它表现的历史特征或心理特征的重要、稳定与深刻的程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表现强烈种族意识就是美国黑人文学的主流:抗议对种族的歧视与压迫,努力保护黑人的利益,竭力塑造提高种族声誉的正面黑人形象,从而表明黑人与白人并无区别,最终证明种族歧视之荒谬。作品集中表现底层黑人身上的心灵扭曲都是由于种族歧视与经济压迫造成的,清楚地表明这些底层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他自身的言行、态度、价值观和命运,同时社会对他的存在所表现出的极度冷漠是造成了他的恐惧和仇恨的罪魁祸首。
但是赫斯顿无法在作品中表现被污辱、被损害、任人宰割的黑人形象,她认为黑人文化并不是在和白人世界“白色文化”相衬映时才存在,它不依附于白人文化。她相信黑人可以独立处理事物,有着强烈的自尊和自信,完全不认为他们是社会的问题。
反而在作品中极力表现黑人独有的文化传统,王家湘认为赫斯顿保持着对黑人语言和黑人传统的美的绝对忠诚,并且坚信黑人不是无所事事的,而是生活的很快乐很充实,因此在赫斯顿的作品中,所有情节都是真实来源于生活,记录了黑人的爱情,黑人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反映出赫斯顿对黑人生活的肯定。但是这些并没有得到其他黑人作家的认可。
赖特在1937年写的《他们眼望上帝》的书评中批评这部小说“没有主题、没有启示性、没有思想”。认为赫斯顿的作品只是风俗记事,描写了黑人的日常生活,毫无文学性。
“在赖特阴影中赫斯顿和她的作品埋入了岁月的尘土之中,直到七十年代,女权运动发展壮大,才受到应有的重视。” 赫斯顿与《他们眼望上帝》的遭遇也证明,既是黑人又是女人想成为作家已是难事,更何况还要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借助作品表达反抗男权压迫,为女人的做人权利呐喊的思想,这样面临的的就不仅是白人世界的敌视,因为同属黑人的兄弟姐妹也会觉得她们是叛逆,是异类,作品或遭冷落或备受嘲讽,她们以及她们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广泛的承认,只等到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
三、特征有益的程度。表现有益的特征的作品必然高于表现有害的特征的作品,—切特征中最有益的,没有问题是毫无缺陷的健康,最好是生气蓬勃的健康。
[2,p415]同时要所有的性能都达到最高度,同时保持平衡与和谐。还要有完美的灵魂才算完备。
因为精神生活与肉体生活在人身上处于对立的地位,精神生活达到相当的高度就会轻视肉体生活,或者视肉体为附庸。作品的精彩的程度取决于有益人体的特征表现的完美的程度,我们所寻求的最高的典型,是一种既有完美的肉体,又有高尚的精神的人。
事物的特征和艺术品的价值都根据这个双重尺度分成等级:特征越重要越有益,占的地位就越高,而表现这特征的艺术品地位也越高。我们现在已经很少把赖特的《土生子》看做是上乘的作品了,全力倾诉着黑人(黑人男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社会的歧视使他们压抑,造成他们的暴躁,愤怒和仇恨。
整个黑人社会乃至白人社会都在为此而书写。而赫斯顿则认为《土生子》们中的黑人传达给读者的是生活中的压抑,让读者感觉到自己是这些压抑的产物,没有生存的乐趣和勇气,以致觉得自己是阻碍美国社会前进发展的“问题”,排遣后的欢畅很快被内心的痛苦所取代,这无意于生活,只会让更多的黑人苦闷彷徨。
这类作品在本质上还是体现出对白人文化。
7.一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论文 1500字就够了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我们会因为那些感人的书,而潸然泪下,或因为那些记录屈辱历史的书,而热血沸腾,甚至因为那些武侠、玄幻的书,而将自己想象成天下第一的人。
《老人与海》却是一本能让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坚强的书,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生活的老渔夫。大家应该记得,在书中提到过,老人的渔船上那破旧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败的旗帜,仿佛在宣告着老人永远都捕不到鱼的倒霉运气。但是,他没有放弃,仍然出海捕鱼。而在现实中,某些人却不能坚持,面对挫折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和那已经生活窘迫的老渔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挫折。我们可能会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因为别人的批评,而自暴自弃。在那时候,想想这个坚强的老渔夫,他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自己的心,自然就会释然许多。
别人与大海,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对抗,而我们现在只是面临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挫折,与老渔夫相比,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他的手已经沾满老茧,皮肤也已经被刺眼的阳光晒出斑点,那艘破烂的渔船也不能抵御什么风暴,自己那破旧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那种。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和那个小男孩聊棒球,去酒馆喝酒聊天,仍然天天早上迎着第一缕阳光出海捕鱼。无论有没有收获,他都会坚持出海捕鱼,这不只是因为他要依靠捕鱼谋生,而是捕鱼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种记忆。最后一次捕鱼,他抓到了一条大鱼,可是,在回港的路上,他碰到了鲨鱼攻击,他毅然拿起鱼叉捍卫自己辛苦得来的劳动果实。虽然,最后那条大鱼被鲨鱼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渔夫那种不言败的精神,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种行为,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而且我们的手没有老茧,皮肤没有晒出斑点,夏天在家里吹冷气,衣服是父母帮忙洗,每天放学回家就有热腾腾的饭菜摆在桌上。我们实在是没有生活的压力,我们也真的没有受到过那些可以成为挫折的东西。我们的烦恼、挫折,只能说是少年时代的那小小的不满意而已。我们暂时还没有要为生活而奔劳,也就不知道生活的艰难,也就将自己那点小小的不满意当作挫折,而且好像还不得了了一样。我们不了解,在社会中,有许多人像那个老渔夫一样,艰难的活着,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些农民工、小贩、修补匠……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下活着。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城市的建设,是依靠他们那坚实的臂膀挑着一担担的砖石垒。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尊敬他们、也学习他们,他们就是《老人与海》的一种现实演义,他们也是那么坚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无论是与书中那个老渔夫相比,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与那些艰难生活的人相比,我们的生活已经是很好的了,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并且学会坚强的面对一切的挫折。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在今后我们会遇到比曾经更加多的,更加严重的挫折与失败,但我相信,只要想到那个老渔夫,他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也会学着坚强,自己面对困难!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外国文学方面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