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
复旦大学日前出台规定,从2011年入学的三个院系所开始试点,硕士生无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原为3篇)即可毕业,一改多年来实行的一定要在核心期刊发文章才能毕业的规定。我想就自己十多年从事研究生培养、多年从事《敦煌学辑刊》编辑的经验,对此发表一点看法。 编辑不胜其扰
我的观点是,首先,最好不要将在校期间是否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的硬性规定;其次,博士生和硕士生不要用统一尺度要求,博士生可以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毕业条件之一,硕士生最好不要求发表论文。
硕士生一般研究水平不高,撰写的学术论文多为概论性或者综述性的,很难进入学术圈关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许多论文是重复性研究,将他人研究成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发表者不乏其人。作为期刊编辑不胜其扰。因为,第一,要对很多论文进行甄别,看其是否已经发表过;第二,考察研究成果是否有雷同现象;第三,核查学术观点和论文内容有无抄袭现象。多数人情稿就是从这个层次来的,有些硕士生凑合出一篇论文,害怕发不了,就将导师名字挂上,有些告诉导师,还有很多没有告诉导师,对编辑造成误导,使得他们既担心淹没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害怕陷入抄袭门中纠缠不清。 学术杂志成博士生培养者
目前各个学校对此标准不一,有权威期刊要求,也有核心期刊要求。兰州大学原先要求必须在权威期刊发表,以历史学为例,就是《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学报》,后来增加《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又规定在以上权威期刊发表1篇或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最近又改为,在CSSCI来源期刊各大类的前60%发表3篇或者前30%发表1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实际上无形中将博士生培养权给了各杂志的编辑们。
博士生能否毕业取决于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而不是发表论文杂志的级别,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级别,在送审博士论文的同时或之前将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送审,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甚至一些好的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前期发表成果,通过严格的送审程序,照样可以毕业。 人才培养是老话题
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指导水平、博士生的悟性和单位学术氛围。导师指导水平是第一位的,指导水平不是导师的研究水平,很多专家很优秀,却指导不出像样的博士生,当然,没有水平的导师绝对指导不出优秀的博士。另外,理科的实验室模式不能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科导师和博士生的关系只能是师生关系,绝不能像理工科那样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成果也不能混在一起署名。
导师是博士生进入该领域的引路人,导师将以最短的时间引导博士生进入该学科前沿领域,根据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和知识领域制定一个研究课题。导师要善于发掘博士生的潜质,做到身教、言教一致,鼓励优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博士生的悟性和用功程度也是培养关键,没有悟性的博士生很难培养,而有悟性不用功的博士生也培养不出高水平。悟性是博士生创新的基本条件,用功是博士生培养的最低要求。让他们融压力、动力和信心为一体,这样不需要硬性要求,也会产出优秀成果。
2.兰州大学培养敦煌学博士多少了
兰州大学今年再次授予八名学生敦煌学博士学位,截至目前,兰州大学已培养敦煌学博士四十七名,而敦煌学硕士接近二百名;同时,四名敦煌学博士后已从兰州大学业出站。
敦煌学人才培养在这所位于西部的中国重点高校渐行渐优。 记者六日走访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第一印象就是其摆放整齐的大量图书资料,这里现有中外文图书六万多册。
据介绍,他们和学校图书馆联合建成了敦煌学数据库,兰州大学敦煌学资料中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敦煌学数字化图书馆。 郑炳林教授是资深的敦煌学者,现任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
他说,他们特别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对学生态度严谨,论文均送省外评审,实行一票否决。 经过多年的实践,此间学生论文优势明显,更有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者,打破了兰州大学文科与优秀博士论文无缘的格局。
兰州大学的敦煌学博士点是与敦煌研究院共建的,双方将敦煌文献历史研究和石窟艺术研究优势结合,同时采取了双导师制度,双方导师交叉培养。 “这几年,学术研究比较突出的博士都由联合培养出来。”
郑炳林说,该所毕业博士有三十二位主持国家基金项目,其中有二十八个主持者是双导师培养的。 自一九九八年开始,兰大敦煌学研究所开始接收日本、美国等海外留学生;二OO六年,与美国耶鲁大学联合共建国际佛教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
同时,该所多位师生赴国外,先后到美国密西根大学、耶鲁大学、法国远东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学者交流,提高了内地敦煌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层次,开阔了国际视野。 目前,在兰州大学培养的海外敦煌学者不乏璀璨之星。
徐勇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艺术史本科,取得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硕士学位后又考入兰州大学攻读敦煌学博士,二OO八年取得学位,现任韩国同德女子大学艺术史系教授。在他的促进下,韩国敦煌学会成立,韩国敦煌学研究从无到有开始发展起来。
二00一年,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接收台湾佛光大学杨明芬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五年学习,二00五年毕业通过论文答辩,授予博士学位,目前任佛光大学图书馆馆长。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兰州大学已在敦煌学界占有重要位置。
今年,该校计划再次引进海外高水平敦煌学人才,致力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他们的目标是:将敦煌学做大做强,争取从目前的“影响敦煌学发展”转变为“引领敦煌学发展”。
3.博士毕业论文有字数限制吗,理工科的和社科类的要求不同吧
博士毕业论文是有字数限制的、理工科和社科类的要求不同,不同大学的要求也不同。以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为例:
根据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规定: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字数:自然科学博士(理工科)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社科类)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
扩展资料:
博士论文字体要求:
1、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
2、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数值有效位数末尾的"0”也不能省略,应全部写出。
3、数值的修约按照GB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进行,其简明口诀为“4舍6入5看右,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4、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每个数值后单位不能省略。例如:5 cm*8 cm*10 cm,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
5、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以仅在最末1个数字后写出单位符号。例如:60、80、100 mol/L,不必写作60 mol/L、80 mol/L、100 mol/L。
6、分数在1行中排列时,分号用斜线。
参考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论文要求
百度百科-博士论文
4.急求:兰州大学数学学院的硕士导师名单、研究方向、论文
硕士导师名单没有上网.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3年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兰州大学校园面积近3000亩(占地面积7228亩),有盘旋路校区、榆中校区、一分部、二分部、草地学院、医学校区、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等8个校区,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口腔医院、校医院4所直属医院。
盘旋路校区面积684亩,地处市区繁华地带,功能以科研、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主;榆中校区于2001年9月投入使用,面积2067亩,距市区42公里,处于规划中的甘肃大学城和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地带,陇海铁路和巉兰高速公路都从旁边经过,交通便利,环境清新,其功能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以部分专业科研和研究生培养为补充。医学校区面积583亩(包括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与盘旋路校区毗邻,目前主要功能是医学教育。
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通信网络中心(同时也是甘肃省网络中心)、计算中心、医学实验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图书馆面积21000多平方米,藏书240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有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2000余种。
榆中校区图书馆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3508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4.2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
学校大学科技园于2002年启动建设,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初见成效,已于2004年9月顺利通过科技部和教育部的评估验收。 兰州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
现有28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建立了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139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历史学6个国家级,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部省级,数学、经济学2个校级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4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有化学、物理学、力学、生物学、数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环境、磁学与磁性材料、干旱与草地生态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有敦煌学研究所和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子应用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西部资源环境、现代农业、核科学与核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1个(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农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
兰州大学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8378人,其中本科生18114人,研究生6952人(博士生1106人)。在职教职工5587人,专任教师13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746人(教授317人),研究生导师1090人(博士生导师206人),两院院士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
兰州大学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充实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和“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培养出的学生素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后劲足而深受社会的欢迎。
自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就卓著,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及优秀的管理人才。
中国徒步横跨南极第一人、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葛墨林,第十四届(2003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 1991年全国十佳青年乌力吉,“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等,就是由兰州大学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中的优秀代表。中科院院士李吉均先生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青藏高原、南极、北极 )进行科学考察成为学术界的佳话。
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重点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兰州大学宋雷博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