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永动机"的小论文 . 800字左右
在19世纪早期,不少人沉迷于一种神秘机械——第一类永动机的制造,因为这种设想中的机械只需要一个初始的力量就可使其运转起来,之后不再需要任何动力和燃料,却能自动不断地做功。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提出之前,人们一直围绕着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直至热力学第一定律发现后,第一类永动机的神话才不攻自破。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具体表现,它指明: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这说明外界传给物质系统的能量(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所作功的总和。
它否认了能量的无中生有,所以不需要动力和燃料就能做功的第一类永动机就成了天方夜谭式的设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产生是这样的: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热和功的转化问题。
于是,热力学应运而生。1798年,汤普生通过实验否定了热质的存在。
德国医生、物理学家迈尔在1841?843年间提出了热与机械运动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次提出。焦耳设计了实验测定了电热当量和热功当量,用实验确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补充了迈尔的论证。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之后,人们开始考虑热能转化为功的效率问题。这时,又有人设计这样一种机械——它可以从一个热源无限地取热从而做功。
这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1824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卡诺设想了一个既不向外做工又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
通过对热和功在这个热机内两个温度不同的热源之间的简单循环(即卡诺循环)的研究,得出结论:热机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工作,热机的效率只取决与热源的温差,热机效率即使在理想状态下也不可能的达到100%。即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功。
1850年,克劳修斯在卡诺的基础上统一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卡诺原理,指出:一个自动运作的机器,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移到高温物体而不发生任何变化,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久,开尔文又提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用无生命的机器把物质的任何部分冷至比周围最低温度还低,从而获得机械功。
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奥斯特瓦尔德则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
在提出第二定律的同时,克劳修斯还提出了熵的概念S=Q/T,并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增加。但在这之后,克劳修斯错误地把孤立体系中的熵增定律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中,认为在整个宇宙中热量不断地从高温转向低温,直至一个时刻不再有温差,宇宙总熵值达到极大。
这时将不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使热量发生转移,此即“热寂论”。 为了批驳“热寂论”,麦克斯韦设想了一个无影无形的精灵(麦克斯韦妖),它处在一个盒子中的一道闸门边,它允许速度快的微粒通过闸门到达盒子的一边,而允许速度慢的微粒通过闸门到达盒子的另一边。
这样,一段时间后,盒子两边产生温差。麦克斯韦妖其实就是耗散结构的一个雏形。
1877年,玻尔兹曼发现了宏观的熵与体系的热力学几率的关系S=KlnQ,其中 K为 玻尔兹曼常数。1906年,能斯特提出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 T→0 时,△S / O = 0 ,即“能斯特热原理”。
普朗克在能斯特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理论指出,各种物质的完美晶体,在绝对零度时,熵为零(S 0 = 0 ),这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三定律统称为热力学基本定律,从此,热力学的基础基本得以完备。
2.数控专业论文3000字
专业论文3000字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sf/lw/2009/0928/146347.html开题报告: /lunwenzhidao/kaitibaogao实习论文: /shixi写作指导: /lunwenzhidao
3.倪振华代表性论文的介绍
1. Liu YL, Nan HY, Wu X, Pan W, Wang WH, Bai J, Zhao WW, Sun LT, Wang XR, Ni ZH* Layer-by-Layer Thinning of MoS2 by Plasma. ACS Nano (Accepted 2013) 2. Zafar Z, Ni ZH* Wu X, Shi ZX, Nan HY, Bai J, Sun LT Evolution of Raman Spectra in Nitrogen Doped Graphene Carbon(Accepted 2013) 3. Pan W, Xiao JL, Zhu JW, Yu CX, Zhang G, Ni ZH, Watanabe K, Taniguchi T, Shi Y, Wang XR Biaxial Compressive Strain Engineering in Graphene/Boron Nitride Heterostructures Scientific Reports 2,893 (2012) 4. Zhan D, Yan JX, Lai LF, Ni ZH, Liu L, Shen ZX Engineer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raphene Advanced Materials24, 4055-4069 (2012) 5. Xu YN, Zhan D, Liu L, Suo H, Ni ZH*, Nguyen TT, Zhao C, Shen ZX* Thermal dynamics of graphene edges investigated by polarized Raman spectroscopy ACS Nano 5, 147-152 (2011). 6. Zhan D, Liu L, Xu YN, Ni ZH, Yan JX, Zhao C, Shen ZX Low temperature edge dynamics of AB-stacked bilayer graphene: Naturally favored closed zigzag edges Scientific Reports 1,12 (2011) 7. Bao QL, Zhang H, Wang B, Ni ZH, Lim YX, Wnag Y, Tang DY, Loh KP Broadband Graphene Polarizer Nature Photonics 5,411-415 (2011) 8. Bao QL, Zhang H, Ni ZH, Wang Y, Polavarapu L, Loh KP, Shen ZX, Xu QH, Tang DY Monolayer Graphene as Saturable Absorber in Mode-locked Laser Nano Research 4(3),297-307 (2011) 9. Zhan D, Ni ZH, Chen W, Sun L, Luo ZQ, Lai LF, Wee ATS, Yu T, Shen ZX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graphite oxide and thermally reduced graphite oxideCarbon 49,1362-1366(2011) 10. Ni ZH, Ponomarenko LA, Nair RR, Yang R, Anissimova S, Grigorieva IV, Schedin F, Shen ZX, Hill EH, Novoselov KS, Geim AK On resonant scatterers as a factor limiting carrier mobility in graphene Nano Letters 10, 3868-3872 (2010) 11. Zhan D, Sun L, Ni ZH*, Liu L, Fan XF, Wang YY, Yu T, Lam YM, Huang W, Shen ZX* FeCl3 based Few-Layer Graphen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Single Linear Dispersi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Strong Charge Transfer Dop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 3504 (2010) 12. Wang YY, Ni ZH, Liu L, Liu YH, Cong CX, Yu T, Wang XJ, Shen DZ, Shen ZX Stacking dependent optical conductivity of bilayer graphene ACS Nano 4, 4074 (2010) 13. Hao YF, Wang YY, Wang L, Ni ZH, Wang ZQ, Wang R, Koo CK, Shen ZX, Thong JTL Probing layer number and stacking order of few-layer graphene by Raman spectroscopy Small 6, 195-200 (2010) 14. Ni ZH, Yu T, Luo ZQ, Wang YY, Liu L, Miao JM, Wang W, Shen ZX Probing charged impurities in suspended graphene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ACS Nano 3, 569 (MAR 2009) 15. Bao QL, Zhang H, Wang Y, Ni ZH, Yan YL, Shen ZX, Loh KP, Tang DY Atomic layer graphene as saturable absorber for ultrafast pulsed las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9, 3077 (2009) 16. Luo ZQ, Yu T, Kim KJ, Ni ZH, You YM, Lim SH, Shen ZX, Wang SZ, Lin JY, Thickness-Dependent Reversible Hydrogenation of Graphene Layers ACS Nano 3: 1781 (July 2009) 17. Dong XC, Shi YM, Zhao Y, Chen DM, Ye J, Yao YG, Gao F, Ni ZH, Yu T, Shen ZX, Huang YX, Chen P, Li LJ Symmetry Breaking in Graphene Monolayers by Molecular Decora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135501 (Apr 2009) 18. Ni ZH, Yu T, Lu YH, Wang YY, Feng YP, Shen ZXUniaxial strain on graphene: Raman spectroscopy study and bandgap opening ACS Nano 2, 2301 (Nov 2008) 19. Ni ZH, Wang YY, Yu T, Shen ZX Raman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of graphene Nano Research (Invited Review) 1,273 (Aug 2008) 20. Ni ZH, Wang HM, Ma Y, Kasim J,Wu YH,Shen ZX Tunable stress and controlled thickness modification in graphene by annealing ACS Nano 2, 1033 (May 2008) 21. Ni ZH, Wang HM, Kasim J, Fan HM, Yu T, Wu YH,Feng YP, Shen ZX Graphene thickness determination using reflection and contrast spectroscopy Nano Letters 07(09)。
4.friendship英语论文提纲
要多少个字
friendship is precious to every person.友谊对人的重要
wihle somebody give that friendship is not so improtant that money can buy it .怀疑友谊的纯洁性
some other people take fs as a part of his life.更多的人还是珍惜友谊的
as far as i am concern,fs is 我认为。
5.关于IPV6应用的论文
摘 要 文章对ipv6基本概念,ipv6的实现技术及实现ipv6的现行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学校校园网的ipv6实际解决方案,系统描述了ipv6在网络出口设备Cisco6503上的配置和在ipv6在网络核心设备Cisco6513上的配置,以及ipv6在我校校园网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ipv6;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 1 引言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
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 2 ipv6实现技术概述 从ipv4到ipv6 的转换必须使ipv6能够支持和处理ipv4体系的遗留问题。
目前,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ipv4 到ipv6 的转换问题,并且已提出了很多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2.1 双协议栈技术 在开展双堆栈网络时,主机同时运行两种协议,使应用一个一个地转向ipv6 进行传输。它主要用于与ipv4 和ipv6设备都进行通信的应用。
双堆栈将在Cisco Ios软件平台上使用,以支持应用和Telnet,Snmp,以及在ipv6传输上的其它协议等。2.2 隧道技术 随着ipv6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局部的ipv6 网络,但是这些ipv6网络需要通过ipv4 骨干网络相连。
将这些孤立的“ipv6 岛”相互联通必须使用隧道技术。利用隧道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 协议的Internet 骨干网络( 即隧道)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因而是ipv4向ipv6 过渡初期最易于采用的技术。
路由器将ipv6 的数据分组封装入ipv4,ipv4 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分组取出转发给目的站点。
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因而非常容易实现。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 主机与ipv6 主机的直接通信。
2.3 网络地址转换/ 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 协议转换技术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al Translation)通过与S||T 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 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 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 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上述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支持ipv4的互联网到支持ipv6 的互联网的转换,我们期待ipv4 和ipv6 可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互相兼容。
目前,6tot4 机制便是较为流行的实现手段之一。3 我校校园网ipv6解决方案 我校共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和新校区,两个校区之间通过新校区的Cisco6513和老校区Cisco6509万兆相连,Cisco6513又与边界出口Cisco6503相连。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1): 针对网络从IPv4向IPv6演进过程中面临的IPv4和IPv6相互之间的通信以及如何实现IPv6网络与现有IPv4网络无缝连接等问题,所以我校在教育网上采用摘 要 文章对ipv6基本概念,ipv6的实现技术及实现ipv6的现行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学校校园网的ipv6实际解决方案,系统描述了ipv6在网络出口设备Cisco6503上的配置和在ipv6在网络核心设备Cisco6513上的配置,以及ipv6在我校校园网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ipv6;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1 引言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每平方米面积上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
2 ipv6实现技术概述 从ipv4到ipv6 的转换必须使ipv6能够支持和处理ipv4体系的遗留问题。目前,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ipv4 到ipv6 的转换问题,并且已提出了很多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2.1 双协议栈技术 在开展双堆栈网络时,主机同时运行两种协议,使应用一个一个地转向ipv6 进行传输。
它主要用于与ipv4 和ipv6设备都进行通信的应用。双堆栈将在Cisco Ios软件平台上使用,以支持应用和Telnet,Snmp,以。
6.陈义汉的代表性论文
1. Chen YH, Xu SJ, Bendahhou S, Wang XL, Wang Y, Xu WY, Jin HW, Sun H, Su XY, Zhuang QN, Yang YQ, Li YB, Liu Y, Xu HJ, Li XF, Ma N, Mou CP, Chen Z, Barhanin J, Huang W. KCNQ1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in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Science. 2003; 299(5604): 251-254. (Corresponding Author)2. Yang Y, Xia M, Jin Q, Bendahhou S, Shi J, Chen Y, Liang B, Lin J, Liu Y, Liu B, Zhou Q, Zhang D, Wang R, Ma N, Su X, Niu K, Pei Y, Xu W, Chen Z, Wan H, Cui J, Barhanin J, Chen Y. Identification of a KCNE2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Am J Hum Genet. 2004; 75(5): 899-905. (Corresponding Author)3. Yang YZ, Yang YQ, Liang B, Liu JQ, Li J, Grunnet M, Olesen SP, Rasmussen HB, Ellinor PT, Gao LJ, Lin XP, Li L, Wang L, Xiao JJ, Liu Y, Liu Y, Zhang SL, Liang DD, Peng LY, Jespersen T, Chen YH. Identification of a Kir3.4 mutation in congenital long QT syndrome. Am J Hum Genet. 2010; 86(6): 872-880.(Corresponding Author)4. Xiao J, Liang D, Chen YH. The genetic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 2011; 12(22): 73-96. (Corresponding Author)5. Li J, Qi M, Li C, Shi D, Zhang D, Xie D, Yuan T, Feng J, Liu Y, Liang D, Xu X, Chen J, Xu L, Zhang H, Ye J, Lv F, Huang J, Peng L, Chen YH. Tom70 serves as a molecular switch to determine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Cell Res. 2014; 24(8):977-93. (Corresponding author)6. Li J, Li CM, Zhang DS, Shi D, Qi M, Feng J, Yuan TY, Xu XR, Liang DD, Xu L, Zhang H, Liu Y, Chen JJ, Ye JC, Jiang WF, Cui YY, Zhang YY, Peng LY, Zhuo ZN, Chen YH. SNX13 reduction mediates heart failure through degradative sorting of apoptosis repressor with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5177.(Corresponding author)7. Li J, Xie DY, Huang J, Lv F, Shi D, Liu Y, Lin L, Geng L, Wu YF, Liang DD, Chen YH. 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 regulates cardiac repolarization by targeting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hannels. Cir Res. 2015; 8; 116(10): 1655-9. (Corresponding author)8. Yang Y, Liu Y, Dong X, Kuang Y, Lin J, Su X, Peng L, Jin Q, He Y, Liu B, Pan Z, Li L, Zhu Q, Lin X, Zhou Q, Pan Q, Eurlings PMH, Fei J, Wang Z, Chen YH. Human KCNQ1 S140G mu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s. Heart Rhythm. 2007; 4(5): 611-618. (Corresponding Author)9. Volders PG, Zhu Q, Timmermans C, Eurlings PM, Su X, Arens YH, Li L, Jongbloed RJ, Xia M, Rodriguez LM, Chen YH. Mapping a novel locus for familial atrial fibrillation on chromosome 10p11-q21. Heart Rhythm. 2007; 4(4): 469-475. (Corresponding Author)10. Li J, Xiao J, Liu Y, Zhang G, Zhang H, Liang D, Liu Y, Zhang Y, Hu Y, Yu Z, Yan B, Jiang B, Peng L, Zhou ZN, Chen YH. Mitochondrial benzodiazepine receptors mediate cardioprotection of estrogen against ischem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Pharmacol Res. 2009; 60(1): 61-67. (Corresponding Author)11. Yang Y, Li J, Lin X, Yang Y, Hong K, Wang L, Liu J, Li L, Yan D, Liang D, Xiao J, Jin H, Wu J, Zhang Y, Chen YH. Novel KCNA5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responsible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J Hum Genet. 2009; 54(5): 277-283. (Corresponding Author)12. Xiao JJ, Liang DD, Zhang H, Liu Y, Li FJ, Chen YH. 4'-Chlorodiazepam, a translocator protein (18 kDa) antagonist,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al recovery during post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Exp Biol Med. 2010; 235(4): 478-486. (Corresponding Author)13. Li J, Xiao JJ, Liang DD, Zhang H, Zhang GF, Liu Y, Zhang YY, Liu Y, Yu Z, Yan B, Jiang B, Li F, Peng LY, Zhou ZN, Chen YH. Inhibition of mitochondrial translocator protein prevents atrial fibrillation. Eur J Pharmacol. 2010; 632(1-3): 60-64. (Corresponding Author)14. Li J, Yan B, Huo ZX, Liu Y, Xu JH, Sun YF, Liu Y, Liang DD, Peng LY, Zhang YY, Zhou ZN, Shi JY, Cui JM, Chen YH. Beta2- but not beta1-adrenoceptor activation modulates intracellular oxygen availability. J Physiol. 2010; 588(16): 2987-2998. (Corresponding Author)15. Li J, Xu J, Xiao J, Zhang H, Liang D, Liu Y, Zhang Y, Liu Y, Wen W, Hu Y, Yu Z, Yan B, Jiang B, Zhou ZN, Chen YH. Preservation of TSPO by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 confers antiarrhythmic activity. J Cell Mol Med. 2011; 15(1): 134-140. (Corresponding Author)16. Yan B, Huo Z, Liu Y, Lin X, Li J, Peng L, Zhao H, Zhou ZN, Liang X, Liu Y, Zhu W, Liang D, Li L, Sun Y, Cui J, Chen YH. Prolyl hydroxylase 2: A novel regulator of β2-adrenoceptor internalization. J Cell Mol Med. 2011; 15(12): 2712-2722. (Corresponding Author)17. Xiao J, Liang D, Zhang Y, Liu Y, Zhang H, Liu Y, Li L, Liang X, Sun Y, Chen YH. MicroRNA expression signature in atrial。
7.中美贸易战的看法论文1500字
一、介绍
近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一直存在,但它们只能被视为“贸易摩擦”。直到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总统备忘录,并宣布3月23日根据“301调查”的结果,美国将对中国进出口价格征收价值600亿美元的关税。这份总统备忘录被认为是美国正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第一枪。之后,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华为,他们认为华为存在安全风险。
二、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
(一)贸易逆差
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4298亿美元,年均增长11.5%,从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年均增长14.5%。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与二零一六年相比,二千五百七十亿美元增加近二百五十亿美元,超过二零一五年的历史最高纪录,达二千六百一十亿美元。
8.求大学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物理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可靠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各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伴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可靠性分析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该领域。在过电压防护领域 中,SPD(Surge Protection Device)及浪涌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电源、信号及射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使用系统性分析的方法对SPD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SPD可靠性的 途径,为今后的SPD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可靠性;SPD;过电压;浪涌保护0 引言 近代科技中,对元器件、零部件、整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不能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缺陷导 致过电压保护器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使用。于是各个行业针对SPD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基于设备、系统安全的考虑,对SPD的可靠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提高其可靠性的途径是很有必要的。1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 由于包括SPD在内的各种产品都是通过若干个单元为了完成规定的功能而组合在一起的。
因此除了针对单个部件和真个产品性能的评估外,还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价。针对系统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有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两种,因为任意的系统均可由这两种关系组成。
1.1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 串联系统指的是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如果只要有一个单元失效就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或者只有当所有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正常工作。串联系统的模型如图一所示:设在时间t内,SPD的压敏单元Ai正常工作的事件为Xi,则串联系统的可靠度R(t)就是所有这n个单元同时正常工作的概率。
即:R(t)=P(x1•x2•……•xn ) 若各单元可靠度相互独立,则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P(x1)= R1(t) P(x2︳x1)= P(x2)=R1(t) …… P(xn︳x1•x2•……•xn )= P(xn)=Rn(t) 于是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t)= ∏ni-1 Ri(t) 由此式可见,单元数目越多,串联系统的可靠度越低。1.2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 并联系统指的是只要有一个单元还未失效,则整个系统就不发生故障,或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整个系统才失效。
并联系统模型如图二所示:设在时间t内,压敏单元Bi,发生故障的事件分别为Yi,则系统不可靠度为:F(t)= P(y1•y2•……•yn ) 同理得到:F(t)= ∏ni-1 Fi(t) 则可得出,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t)=1- ∏ni-1 Fi(t)=1- ∏ni-1 [1-Ri(t)] 由此式可见,单元数目越多,并联系统的可靠度越高。1.3 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 对于SPD和其他的产品来说,很少有单一串联的系统或单一并联的系统,往往都是综合两者的系统。
串并联系统指的是各单元的关系先串联,然后并联组合。并串联系统指的是各单元的关系为先并联,然后串联组合。
SPD的应用中多采取并串组合的方式,如图三所示:其中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Rsp =1-(1-Rn)k 由此可以看出,SPD最终采取的还是MOV与GDT的串联组合且系统已经简化到极致。因此要保证SPD的可靠性,均需要保证MOV和GDT单元的可靠性,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可靠度、瞬时故障率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2 保证和提高SPD可靠性途径 基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保证SPD可靠性的问题集中在保证MOV和GDT的可靠性上了,因此两个器件的参数正态分布将直接影响到SPD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选取器件的过程中,减额使用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设计时让元器件、零部件和组件在低于负荷的情况下使用。
2.1 静态参数一致性控制 对于SPD中的静态参数来讲,在设计阶段均做过SPD的极限测试,即MOV和GDT电压分别在最高和最低情况下的不同组合,这样制定出的上限下限将作为器 件参数正态分布时参考的关键指标。根据R(t)= ∏ni-1 Ri(t)可以看出,要保证R(t)越低,前提是保证RMOV(t)和RGDT(t)的可靠度。
通过静态参数的正态分布图可以看出,只要保证参数的一致性 即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可靠度。如图四所示:2.3 器件的标准化选取 标准化的器件和参数是经过权威部门鉴定或者长期的实验验证的结果,比起新设计的或者定制的器件更可靠。
若保存或建立一个具有基本失效率值的标准元器件手册以备设计者选用,则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将大大减少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工作量。3 结论 本文使用质量管理中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针对SPD进行了研究,根据SPD具体的系统设计及结构方式进行评估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由于SPD系统通常均采用MOV与GDT串联的方式组合,因此SPD的可靠性主要由MOV和GDT的可靠性决定。
2. 为了保证器件的可靠性,需要重点注意的是MOV与GDT的静态参数一致性,器件选型的标准化和减额使用的设计方法。3. 后续需要进一步就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以保证从工艺层面上寻找出更加有效的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1] 郎志正 质量管理及其技术方法 2003,345~361.[2] 马逢时 刘传冰 等 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TAB使用指导 2007,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