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如何响应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危害2000字论文
性质 外毒素内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 细菌种类 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 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 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a) 稳定性 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 耐热,60℃耐受数小时 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量)。
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紊乱水盐代谢等 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
各种细菌内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施瓦兹曼现象等 抗原性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
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仍有较强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 1.外毒素 产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梭菌、A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某些革兰阴性菌中的痢疾志贺菌、鼠疫耶氏菌、霍乱弧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
大多数外毒素是在菌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至细胞外;也有存在于菌体内,待菌溶溃后才释放出来的,痢疾志贺菌和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的外毒素属此。 外毒素的毒性强。
1mg肉毒毒素纯品能杀死2亿只小鼠,毒性比KCN大1万倍。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作用,各引起特殊的病变。
例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眼和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 又如白喉毒素对外周神经末梢、心肌等有亲和性,通过抑制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
多数外毒素不耐热。例如白喉外毒素在58—60℃经1—2h,破伤风外毒素在60℃经20min可被破坏。
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min。 大多外毒素是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在0。3%—0。
4%甲醛液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可以脱去毒性,但仍保有免疫原性,是为类毒素(toxoid)。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抗体。
类毒素和抗毒素在防治一些传染病中有实际意义,前者主要用于人工主动免疫,后者常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 多数外毒素的分子结构为A-B模式,即由A和B两种亚单位组成。
A亚单位是外毒素活性部分,决定其毒性效应。B亚单位无毒,能与宿主靶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靶细胞。
A或B亚单独对宿主无致病作用,因而外毒素分子的完整性是致病的必要条件。 利用B亚单位能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阻止受体再与完整外毒素分子结合,且B亚单位抗原性强;将B亚单位提纯制成疫苗,有可能预防相关的外毒素性疾病。
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等,可分成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 细菌的外毒素多数为A-B型分子结构,这类外毒素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又可分为几种类型: (1)具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毒素:这类毒素通过转移烟酰胺腺苷二核苷中的腺苷二磷酸(ADP)核糖,核糖基化真核细胞中腺苷环化酶复合物中的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
例如百日咳毒素和铜绿假单胞菌毒素A靶向的延伸因子-2(EF-2)是三磷酸结合蛋白;肉毒梭菌C2毒素使肌动蛋白结合至腺苷三磷酸;肉毒梭菌C3毒素即ADP核糖基转移酶,靶向小分子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Rho和Rac。这类毒素都为A-5B结构,即每一外毒素分子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
包括有霍乱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百日咳毒素等。 (2)RNA糖基化酶毒素:这类毒素的分子结构式为A-5B。
例如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和大肠埃希菌0157:H7产生的Vero毒素。它们的A亚单位与蓖麻毒素蛋白的A亚单位具有同源性。
A亚单位的N糖苷酶,直接作用于靶细胞核糖体的60S亚单位,使28S RNA近3ˊ端的特殊嘌呤残基脱嘌呤。 (3)钙调节蛋白依赖性腺苷酸环化酶毒素:炭疽毒素属此类毒素。
它由保护性抗原(PA)、水肿毒素(EF)和致死毒素(LF)三部分组成。 单一组分无毒性,PA和EF可引起实验动物皮肤水肿,PA和LF则使动物迅速死亡。
PA和EF或LF反应产生完全的水肿毒素或致死毒素,符合A-B结构模式。水肿因子是一种钙调节蛋白依赖性腺苷酸环化酶,进入靶细胞后导致cAMP水平增高。
致死毒素是炭疽病死亡的主要毒力因子,它可能是一种金属蛋白酶。 (4)具锌结合内肽酶活性的神经毒素:这类毒素的代表是肉毒神经毒素(BoNT),其结构和功能与破伤风痉挛毒素(TeTx)相似。
BONT和TeTx产生时为单一多肽,经蛋白酶水解成由二硫键连接的双链毒素。100kDa重链与神经元受体结合,50kDa轻链封闭神经递质的释放。
这两种毒素均为锌内肽酶,其靶分子是神经元膜内的小突触泡蛋白(synaptobrevin),毒素可将之切割、降解而失活。锌内肽酶活性位于这些毒素的轻链,若锌结合基序发生突变则其活性丧失。
(5)其他梭菌外毒素:艰难梭菌可产生毒素A(肠毒素)和毒素。
2.细菌与真菌的关系生物论文1000字求一篇细菌与真菌关系的生物论文,
细菌与真菌与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从人类健康的角度看,可以将细菌和真菌简单的分为病原微生物和有益菌,病源微生物是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但也非绝对的,人体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当菌群失调时就会致病,有益菌就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比如肠道存在的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K,比如乳酸杆菌等都是人体必须的,真菌就比较好理解,一般致病的如黄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有益菌如冬虫夏草,酵母菌,灵芝菌等.自然界有益菌远多于病原菌,但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菌是危害人体的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东西了,但它的危害极大呢,呵呵细菌与真菌与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从人类健康的角度看,可以将细菌和真菌简单的分为病原微生物和有益菌,病源微生物是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但也非绝对的,人体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当菌群失调时就会致病,有益菌就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比如肠道存在的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K,比如乳酸杆菌等都是人体必须的,真菌就比较好理解,一般致病的如黄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有益菌如冬虫夏草,酵母菌,灵芝菌等.自然界有益菌远多于病原菌,但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研究细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生物论文生物论文《研究细菌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通常不被我们的肉眼所见,但却富含在空气、土壤、水中、我们的皮肤、头发上、口腔和肠道里.它们使土壤肥沃,使环境清洁.它们改变着我们的食物.其中有些能保护我们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犯.然而,大多数人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他们生了病. 人们通常认为微生物是肮脏的、不受欢迎的东西,因为它们中有少数会让人生病,比如会致人感冒的细菌和病毒等等;有些会使食物发霉变质.然而,相当多的微生物和人类是互利共生的,如我们平时吃的菇类有很多就是真菌类,很多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都可以提供给人类作为治疗药物,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都是它们的产物.另外,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众多的污水、废水处理方法中,利用微生物好氧降解的生物学的处理方法因具有经济方便、效果好的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微生物把一个迷人的微小生物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微生物联合起来可以完成地球上生命所能实现的全部过程.对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
4.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
细菌内毒素的研究现状: 1.内毒素化学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脂多糖(LPS),其生物学活性有时与纯化的类脂A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LPS和类脂A的溶解度的差异。
2.细胞识别内毒素机制LPS与细胞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后,能有效地与可溶性CD14(sCD14)或膜结合CD14(mCD14)受体结合,并活化细胞反应。 3.LPS的内在化和分解代谢纯化的LPS可结合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上,然后迅速地由细胞膜移至浆内,通过溶酶体降解。
由于溶酶体内pH升高能使LPS的降解速率减低。 4.内毒素抗体和免疫治疗内毒素抗体可用于治疗内毒素休克。
LPS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5.细菌内毒素
看你列出来的原因,你应该是没有按药典的规定来做凝胶法。
1、使用移液管没有问题,不是一次性塑料的吧?聚丙烯材料的会促进内毒素吸附;
2、鲎试剂反应直接在原装平底安剖瓶中进行,可以的;
3、反应时间没有精确到1小时大概50min,反应时间不够,应该是60+2分钟;
4、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原来是常温保存了,后来才放4度冰箱(在常温下发生变性,有可能。鲎试剂应该放置在避光,2~8度的环境);
5、实验时无菌室温度达34度(实验环境是否会影响结果,有影响。室温一般控制在22~25度,34度鲎试剂的灵敏度,内毒素的效价都会有变化)
你要按药典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37度反应60+2分钟
6.细菌毒素的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即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类脂a。菌体死亡崩解后释放出来。外毒素(exotoxin)是由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的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作用特异性强的突出特点。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的侵袭、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如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