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引用一般都是引用什么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可以参考或引用论文的研究和写作的主要文献,并在论文的最后列出。一.列出的参考文献的要求:
(1)列出的参考文献应为官方出版物供读者核实。
(2)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指明序列号,作品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和出版物信息。
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需要怎样选择参考文献
二.参考文献的作用是:
(1)参考文献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论文具有真实而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了论文的出发点和深度。
(2)参考书目很容易区分作者的结果和以前的作者的结果。
(3)索引引用可以作为索引。
(4)参考书目有助于保存论文。
(5)参考书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抽象计量研究。 [2]例如:
三.期刊标志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估数据规范 - CAJ-CD B / T 1-1998”文件识别码(WM)文件代号后的分类号。
A -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总结报告)B-实用技术成果报告(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综述(社会科学)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论文(包括领导讲话,专题评论,电子文档,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统计数据,机构,人员,书籍,杂志,知识等); - 通用动态信息(通信,报告,会议活动,专题采访等)..
2.中国古代史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
1、史料引用的规范问题 前已述及,重视史料的引用是历史论文撰写的重要特点,也是衡量一篇历史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同时,史料的引用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这种规范的具体要求是: (1)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要靠第一手资料说话,少用第二手、第三手资料。
这种规范要求,其实也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相对而言,第一手资料比起第二手、第三手资料更具有真实性。
当然,对此也要辩证地看,即使是第一手资料,也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样带有主观性,因此也存在一个分析与甄别的问题。 (2)引用的资料必须详细地注明出处。
引用资料包括直接引用文献原文和转述文献之意或他人的学术观点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要详细注明出处。一方面,用有出处的史料作论据,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注明出处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属于文品、道德问题,同时也可避免抄袭之嫌。
切忌通篇文章洋洋洒洒,引用了大量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观点或具体表述,却一个引号也不打,一个出处也不标。 2、论文表述的规范问题 (1)历史语言问题。
中国古代史家普遍主张史文词达意、词达道即可,也就是所谓的简而工。重视文与史的区别,这一点当然是对的,历史语言不能和文学语言那样,随意使用夸张、描写,它一定要尊重史实。
但是,对此的理解也不能绝对化。历史叙述是可以采用细节描写的,像司马迁写“鸿门宴”就是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从而使历史文字读来更加生动,人们也决不会认为司马迁在胡编乱造。
特别是写历史人物和具体事件,一些事件场景描写、人物心理刻画等,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的,它增强了史文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2)论文格式问题。
总体来说,历史学术论文强调考实,它必须有论有据、有叙有议,也就是史论结合、评述结合。一篇文章如果光有论点,没有论据,或者论据不充分,那么它的论点就支撑不起来。
同样,如果提不出论点,没有自己的看法、想法,也不能成其为学术论文。同时,学术论文的文体又是多样的,既有一般性的研究论文,也有札记、笔记、读后感、书评、动态综述等不同形式的论文,对此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和不同的规范。
例如,札记主要是写出自己的点滴心得或认识,无需长篇大论,但要言之有物;笔记与札记有类似的地方,不过更灵活;书评是要把握原书的基本精神和学术价值、地位,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动态综述主要是梳理某一学术问题的发展状况。 (3)符号规范问题。
除了基本的文句符号(标点符号)要准确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数字的标示问题。根据现行出版规范,凡是文中出现表示数量的数字和公元纪年,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符号;而对于古代帝王纪年,则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符号,同时在紧接其后的括号里注上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相应公元纪年。
(4)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学术期刊的参考文献著录,大多依据国家标准,不过有的期刊有自己的文献著录依据,这就要根据投稿期刊的具体要求来进行了。
文章转载自 期刊云 ,论坛里面有关于论文格式的详细介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
3.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是什么啊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辰韵子100
目录1.参考文献格式2.网络资源引用格式3.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格式4.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格式发布者:实践与培养科 发布时间:2008-1-3 点击:24478 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般只引正式出版过的文献;对于文献有多个作者的,只著录前3位作者,从第4位开始该用“,等”或者“etal.”代替;根据GB3469规定,按下表标识不同的参考文献类型(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标识用“A”,其他用“Z”)。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1)专著(含教材) 著录格式:[序号] 编著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1]刘谋佶,吕志咏,丘成昊,等.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8.24~27.[2]IsidoriA.[M].2nd,NewYork:SpringerPress,1989.32~33.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2)期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目[J].刊名,年,卷(期):页码.例:[1]傅惠民.二项分布参数整体推断方法[J].航空学报,2000,21(2):155~158.[2]MoustafaGH.[J].AIAAJ,1995,33(5):871~875.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3)学位论文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目[D].地点:单位,年.例:[1]
4.求一篇有关中国古代史事件或人物的论文,5000字的
再考赤壁之战 [摘 要]尹韵公先生曾发表《赤壁之战辨》,从参战兵力、时间以及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 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赤壁之战;兵力;曹操 尹韵公先生于1981年3月31日的《光明 日报》上发表了《赤壁之战辨》,该文认为《资治 通鉴》记载的赤壁之战是司马光的歪曲和渲 染,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 战,并非大战。尹文中说:“曹军五千轻骑在长 阪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 量作战物资。
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 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 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 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 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
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 性。”尹先生还从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来说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
尹先生的文章引发 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探讨,时 至今日,其探讨还在进行。笔者以绵薄之力,试 举几例谨与尹先生商榷。
一 曹操一方参战兵力数量是轻骑五千吗?为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须先搞清楚曹操 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在史料可信度较大的 东晋以前的早期史料中,涉及曹操赤壁战前兵 力数量的有如下几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 注引西晋材料、东晋袁宏《后汉纪》等。
《三国 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了西晋陆机如下所 言:“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 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 旅,虎步原隰。”可见,西晋陆机认为曹操在赤 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多达“百万”。
有类似说法 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操 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与曹操的信中说:“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 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
由此看来,曹操统一 北方后已拥兵百万,是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当然,曹操是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赤壁 之战中去的。
赤壁之战临近之时,曹操在给孙权君臣的 劝降书中言:“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 于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的劝 降书带有战争讹诈的性质,所谓水军八十万参 战不足为信。
但赤壁之战来临前夕对于曹操可 能的参战人数,周瑜曾这样分析:“彼所将中国 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 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按照周 瑜的说法,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可能是十 五六万,再加上俘虏刘表的降军七八万,总共是 二十三四万。
再者,大战将至,当时江东的头面 人物,听到曹操几乎不战而定荆州,即将顺流而 下的消息,大多“闻之皆恐”(《三国志·吴书· 周瑜传》),“望风畏惧”(《三国志·吴书·吴 主传》),纷纷主张投降,就连长期追随孙坚、孙 策征战的孙贲(孙坚之侄)也准备采取单独行 动:“遣子入质”(《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从周瑜的分析和战前的气氛可以预见,曹操大 军将至,将要到来的战役会是一场大战。
战争期间的兵力数量历来都是军事机密,连参战对手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猜测,但战 后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陈寿《三国志》所载有 关曹操兵力数量的记载,虽稍有差异,但并不矛 盾。
《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 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
《诸 葛恪传》:“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 如山……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 州。”刘表原有十万兵马,减去在刘备、刘琦控 制下的两万余名,投降曹操的约为七八万人马。
至于曹操率领南下的北方军队数量,学者卢弼 认为陈寿所记的诸葛恪语“三十万众”较为可 靠,卢弼说:“八十万众,夸辞耳,《诸葛恪传》云 操率三十万众可证,亦以三十万为近 是”。[1](P897)因为战后兵力数量逐渐成为公开的 秘密,尤其是参战的人数,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 赤壁之战。
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换星移,曹魏政 权已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江东三万人参加 的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吴国颇为自豪的日常谈 资,由不得诸葛恪一人信口开河。台湾林瑞翰 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史》也认为赤壁之战曹操 所投入的军队数量是“三四十万”。
[2](P38) 所以,尹韵公先生认为赤壁之战是曹操用 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这是值得商榷的。 二 从作战时间来看,尹文认为曹操九月占领 江陵之后,即率军东下与孙刘联军作战,“从时 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之战的可能性”。
这也是 值得商榷的。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记载的是 蜀末晋初陈寿(233~279年)陈寿的《三国志· 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
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
九 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 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 始受征役,遣兵给军。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 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
权 闻至。
5.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在百度学术中找到。
资料可以在万方、维普、CNKI找到。
数据资料可以在百度文库、中国统计年鉴中找到。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1.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194.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29.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219.
6.论文中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著文时研究和参阅的相关资料,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时,用同一序号标示。参考文献的内容置于主体文字(或致谢)之后空一行排列,其顺序与主体文字中的序号编排相对应,并用五号黑体字“参考文献”左顶格标示。然后另起一行以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左顶格用五号宋体字排出全部内容。
一部毕业论文(设计)收录的参考文献以5-10篇为宜。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中国古代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