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雨洪水灾害论文 1000字
分布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东低的地理地形有利于洪水的汇集和快速到达下游,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水和沿海风暴潮灾害。由于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而且95%的人口生活在沿江、沿河的平原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
•我国暴雨洪水形成的主要特点是:①暴雨集中,强度极大,从而形成江河洪水峰高量大,全国不同历时的最大点暴雨记录和不同流域面积的最大洪峰流量都与世界各地相应的最大记录十分接近,甚至超过。②高强度、大面积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时序规律,夏季集中出现的雨带主要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部。③江河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同时又存在重复性和连续性,一个流域重复出现类似的特大洪水和连年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屡见不鲜。④沿海风暴潮灾害主要由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其中少数登陆台风深入内地与从西南部产生的气旋性涡旋北上,往往在局部地区产生特大暴雨。
2.找一篇研究滑坡的危害与防治的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的不断扩建、增建和城市旅游开发等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地质、地貌,尤其是乱伐森林、乱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泥石流、高边坡滑坡事件屡见不鲜。
为遏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开展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拟就地质高边坡滑坡(灾害)治理施工及其安全管理作一简述。 精心勘测,合理布局,高速公路、铁路、城市、旅游开发的工程建设和施工设计是按照国家(当地政府)审批的统一规范进行的。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和浪费土地,高速公路、铁路、城市、旅游开发的选择和定向,都要以达到全新发展效果为目的。在实施各项内容的开发建设中,一些基础性开发容易产生新的高边坡滑坡和泥石流。
第一,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应首先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由领导、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前勘小分队,前往易于发生地质灾害、高边坡滑坡治理区域范围进行实地踏勘,获取施工进场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貌,拟定出进场后施工的可行性方案。 第二,做好施工前期的安全教育工作。
根据高边坡滑坡治理的难度和存在的安全问题,拟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施工场地张贴公告。与此同时,还要对进场施工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技术交底,说明危险程度和具体防范(护)要求。
第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建立健全“临时用电设计”,在现场勘察用电内容中的计划需用设备与该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设备数量(容量)必须相匹配,提高用电效率,确保施工现场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
因地制宜 防止坍塌 高边坡滑坡是地质、地貌受到严重破坏,原生地质、地貌结构产生变化,新鲜土壤裸露后造成整个山体滑坡或坡面岩块脱落的现象。实施地质高边坡滑坡的治理,是消除高边坡滑坡危害、动态治理的最佳途径。
为避免施工从业人员在治理过程中发生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进入高边坡滑坡治理前,首先应在被治理的山顶设计开挖一个宽12m的呈“∩”字型的沟,作为坡顶排水系统(注:可以是明沟,也可以是暗沟),使自然降雨不渗透到整治区域内,防止雨水通过滑坡间隙的渗透导致危岩和风化带的再次坍塌。
(2)高边坡滑坡治理,属高处作业,一般的高边坡滑坡治理项目,少则高15m,多则高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坡面大都在65°~75°,施工难度大、工期短、技术要求高。为了减少从业人员在高架施工过程中动作重复,在锚杆、锚钉和加固作业期间,钻探设备方面建议使用反巡回潜孔锤“全孔钻进、不取岩心”工艺,既可以保证对孔进度,又可以保证中孔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施工从业人员在高架作业重复搬运各种钻具而导致的危险。
(3)监控手段要实行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办法。在对高边坡滑坡治理期间,可利用现代安全报警传感器对施工治理区域实施24h监控和测试,做到预警在前,掌握高边坡滑坡体的运动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监控;同时,也可以采取传统的监测手段进行监控,及时有效地掌握高边坡滑坡体的静动变化。
具体做法是,利用废旧玻璃、麻线等易于断裂的物品(注:旧玻璃和麻线可根据裂隙的间距定长短),将其搁放在岩体断面口之间,用水泥将两端粘接固定,作为静态观察。当玻璃、麻线出现断裂或脱落,则说明正在治理中的山体滑坡仍在运动之中;反之,危岩体处于静态之中。
由此,可有效确定施工人员是否处于安全作业区域内。 保证安措费的投入 加强领导和保证资金投入,是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各级领导应依法落实施工项目与安措资金的比配,确保安措资金的投入。有计划、定专款、按比例,逐项落实。
严格按照工程货币总量3‰~5‰的比例安排使用安措费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对施工从业人员所需防护用品要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安全防护保障有力、防护产品合格优良”。
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是一项危险的高处作业,除依法为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意外和工伤保险外,务必配置相应的防护用品和必须的安全设备,例如锚固卷扬机、钢绳、缆绳、管架、扣件、大小滑轮盘、防尘过滤面罩、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手套、防尘镜、各类安全标志牌,以及交叉立体施工作业所需的隔离木板和跳板等。还要随时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禁止在雷电和大风、大雨天气进行高架作业。
雷阵雨后,务必先检查、后施工。 高架敷设科学化 设备移位规范化 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就是管架敷设,然而管架敷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的规定。 (1)高边坡管架敷设,务必实施“满堂架”,必须由持有钢管架上岗证的从业人员进行敷设,横竖宽窄、支撑、方向绳、避雷设施等各环节都要规范实施,保证管架敷设质量的牢固性、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2)保证钢管质量,拒绝假冒伪劣产品。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的管架具有。
3.一篇关于雨的气象小论文
9时3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中午前后本市将开始出现降雨,强降水将主要集中在傍晚到夜间。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的累积雨量将达到暴雨(40-80毫米),其中房山、门头沟、海淀、石景山、丰台、密云、怀柔、平谷等地的局部地区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
请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及城市积涝。 14时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
北京市气象台14时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称:预计门头沟、通州,以及城区大部分地区未来3小时雨强将超过30毫米/小时。14时20分,北京市气象台又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受雷雨云团影响,预计未来12小时内北京大部分地区有雷电天气,请市民注意防范。
14时20分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预计门头沟、通州,以及城区大部分地区未来3小时雨强将超过30毫米/小时。
14时20分,北京市气象台又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受雷雨云团影响,预计未来12小时内北京大部分地区有雷电天气,请市民注意防范。 15时30分联合国土资源部发布二次黄色预警。
14时左右降雨已演变成瓢泼大雨,游客行人打着伞也被雨水淋湿,纷纷到附近的商店躲雨。北京各地开始出现积水情况。
18时30分升级成为暴雨橙色预警。这是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
从二环到四环,多座下凹式立交桥区出现积水,交通被迫中断,部分路段还出现河水倒灌淹没路面的情况。 22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北京市气象台21日22时继续发布仅次于红色预警的暴雨橙色预警,未来3小时北京市城区东部及顺义、通州、大兴、平谷、密云等地仍将出现40~70毫米的降水。 气象专家表示随着雨情发展,不排除发布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的可能。
受暴雨影响,北京市区多座立交桥下积水,交通被迫中断。 “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气象部门已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制定了预警短信发布预案,今后对应不同等级的极端天气,将设置不同范围、等级的发布标准,面向全市发布的预警短信,主要侧重于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程度较大的极端灾害性天气。
据介绍,“7·21”特大自然灾害对山区、郊区造成的创伤未完全平复,部分地区地质结构疏松,为避免次生灾害,如7月下旬再出现暴雨天气,气象部门还将可能面向全市发布预警短信。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说,为了使更广泛的公众知晓,北京将使用各种方式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除了短信,北京电视台的1、2频道将用滚动字幕播出预警信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7个频道将插播预警信息,其中交通台、新闻台、音乐台、文艺台将优先播发预警。 “十一五”期间,北京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预警塔和各类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保障了预报预警时效。
实现了与交管局12个站、路政局31个站的道路气象实时监测信息共享,与市信息办、交管局实现道路视频监控信息预约共享,与路政局合作实现利用道路电子显示屏适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区域短信预警发布平台建在北京市气象局,覆盖二环至五环、各地铁沿线、高速路、长安街等62个重点区域,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发布给有关决策和城市运行管理部门,在城市应急保障中发挥了作用。
4.急求一骗关于山洪论文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论文 (作者:刘步林) 摘要:山洪预警系统的建立为提前预见山洪,展现现代科技技术,体现现代人类科技文明的成果,做到监测、通信及预警为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预警,高效、快速服务社会,有效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重要支持。
本预警系统,功能强大,实用性强,满足不同区域山洪灾害防治的要求。是深受百姓欢迎的一套系统。
关键字:山洪科技 灾害预警 山洪监测技术 山洪灾害 预警系统 1. 论山洪灾害成因由于气象、地理、地质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的生产活动因素。在这两个主要因素中,自然因素造就了洪灾发生的突发性、周期性和随机性,人为因素加速、加剧了洪灾的发生与发展,使灾情更加严重。
而且不同地区,山洪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山洪灾害成因主要有:1、集中的降雨、淤塞的水系,是山洪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
浏阳市地势高差之大,坡度之陡,大面积的集雨,短时间的汇流,急水流的切割,极易诱发山洪。2、软弱的岩性、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山体滑坡的易发性。
境内地表岩石构造主要市板岩、变质砂岩、泥质板岩及泥质砂岩、砾岩,其次零星露出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由于地层古老,且风化严重,相应成土母岩的地表主要为板岩、砂岩、砾石,其涵养水能力差。受强降雨和相应产生的洪水影响,极易形成溪河水猛涨及造成山体滑坡等山洪地质灾害。
境内山高坡陡,局部山区植被被破坏严重,加上变质砂岩、泥质板岩成土含砂量高,胶体含量少,遇水易分解、推移,在降雨径流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3、违章的建设,频繁的活动,加大了山洪灾害的损失。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广种薄收的陡坡开荒、急于速成的公路建设、立竿见影的开矿弃渣和乱堆乱弃的民居建设,不断挤占河道,不断的淤积堆积等生产建设活动,无一不使自然植被损毁,水土流失持续恶化。山丘区的人多地广而过度开垦耕作引起坡土石化,良天砂化,生产建设很少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采砂淘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未做河道恢复处理,导致河流改道,边岸侵蚀加剧。这些不顾人水和谐的活动,加剧了山洪灾害演化。
2.论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遗留了众多滑坡、崩塌隐患,这些隐患点在暴雨等因素的诱发下极有可能再次突发成灾,直接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近年已发生的山洪灾害统计分析,山洪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溪河洪水泛滥造成的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的损失,山洪灾害一般表现为局部性和插花性的空间特点及骤发性和阵发性的时间特点。
一.是季节性强、频率高。二.是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
三.来势凶猛,成灾快。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山高坡陡,溪河密集,水系十分发达,山洪汇流快,无数条山沟溪流汇集的洪水来势十分凶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下游,往往几个小时成灾受损,令人防不胜防。
四.破坏性强,危害重。五.是恢复难度大。
山洪灾害往往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农田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群众几十年的建设成果被毁于一旦,许多被山体滑坡、泥石流破坏的农田等基础设施几年甚至几十年难以恢复。山区集镇进水淹,受 损严重,而集镇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中心,这对本来不发达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给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论山洪灾害的危害洪灾常常瞬间成灾,不及防,山洪、泥石流造成河道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受淹、民房倒塌、人死畜亡等。因突发性强而猛,其危害性、破坏性更大,特别是在人员伤亡与基础设施损坏方面往往大大超过湖区,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沉重的灾难。
4.山洪灾害我的预警观山洪灾害预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均有广阔的市场,各个国家均有不同的预警措施。本人提倡山洪预警,一、要吸引外资,壮大公司的经济实力,吸引方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去吸引外资。
二、重点是要提高本预警系统科技含量。科技创新,引领新时代,使预警研究与市场相结合,走一条实实在在的市场路子。
未来的市场,谁能在预警的先进性,实用性方面占优势,谁就会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预警方面还有许多创新等待我们去开发,去研究,去探讨,预警策略还有很多新的东西未被开发。
这些都需要二十一世纪的有心人去发现。新能源的利用,新工具的诞生都将会产生划时代的革命,当铁器时代代替石头时代,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工业革命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当电力时代代替蒸汽机时代,使新兴的电能作为一种主要的能量形式支配着社会经济生活,推出了一个前人未曾想过的历史时期,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和远距离输送的成功,于是,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电视等相继发展了起来。
各种通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其真正的推动力是社会的需要。从此,人类真正进入了电力时代。
继蒸汽机时代和电力时代之后,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的机器,其核心技术是电子计算机技术。
5.找一篇研究滑坡的危害与防治的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的不断扩建、增建和城市旅游开发等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地质、地貌,尤其是乱伐森林、乱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泥石流、高边坡滑坡事件屡见不鲜。
为遏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开展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拟就地质高边坡滑坡(灾害)治理施工及其安全管理作一简述。 精心勘测,合理布局,高速公路、铁路、城市、旅游开发的工程建设和施工设计是按照国家(当地政府)审批的统一规范进行的。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和浪费土地,高速公路、铁路、城市、旅游开发的选择和定向,都要以达到全新发展效果为目的。在实施各项内容的开发建设中,一些基础性开发容易产生新的高边坡滑坡和泥石流。
第一,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应首先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由领导、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前勘小分队,前往易于发生地质灾害、高边坡滑坡治理区域范围进行实地踏勘,获取施工进场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貌,拟定出进场后施工的可行性方案。 第二,做好施工前期的安全教育工作。
根据高边坡滑坡治理的难度和存在的安全问题,拟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施工场地张贴公告。与此同时,还要对进场施工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技术交底,说明危险程度和具体防范(护)要求。
第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要求,建立健全“临时用电设计”,在现场勘察用电内容中的计划需用设备与该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设备数量(容量)必须相匹配,提高用电效率,确保施工现场用电质量与用电安全。
因地制宜 防止坍塌 高边坡滑坡是地质、地貌受到严重破坏,原生地质、地貌结构产生变化,新鲜土壤裸露后造成整个山体滑坡或坡面岩块脱落的现象。实施地质高边坡滑坡的治理,是消除高边坡滑坡危害、动态治理的最佳途径。
为避免施工从业人员在治理过程中发生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进入高边坡滑坡治理前,首先应在被治理的山顶设计开挖一个宽12m的呈“∩”字型的沟,作为坡顶排水系统(注:可以是明沟,也可以是暗沟),使自然降雨不渗透到整治区域内,防止雨水通过滑坡间隙的渗透导致危岩和风化带的再次坍塌。
(2)高边坡滑坡治理,属高处作业,一般的高边坡滑坡治理项目,少则高15m,多则高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坡面大都在65°~75°,施工难度大、工期短、技术要求高。为了减少从业人员在高架施工过程中动作重复,在锚杆、锚钉和加固作业期间,钻探设备方面建议使用反巡回潜孔锤“全孔钻进、不取岩心”工艺,既可以保证对孔进度,又可以保证中孔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施工从业人员在高架作业重复搬运各种钻具而导致的危险。
(3)监控手段要实行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办法。在对高边坡滑坡治理期间,可利用现代安全报警传感器对施工治理区域实施24h监控和测试,做到预警在前,掌握高边坡滑坡体的运动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监控;同时,也可以采取传统的监测手段进行监控,及时有效地掌握高边坡滑坡体的静动变化。
具体做法是,利用废旧玻璃、麻线等易于断裂的物品(注:旧玻璃和麻线可根据裂隙的间距定长短),将其搁放在岩体断面口之间,用水泥将两端粘接固定,作为静态观察。当玻璃、麻线出现断裂或脱落,则说明正在治理中的山体滑坡仍在运动之中;反之,危岩体处于静态之中。
由此,可有效确定施工人员是否处于安全作业区域内。 保证安措费的投入 加强领导和保证资金投入,是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各级领导应依法落实施工项目与安措资金的比配,确保安措资金的投入。有计划、定专款、按比例,逐项落实。
严格按照工程货币总量3‰~5‰的比例安排使用安措费资金,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对施工从业人员所需防护用品要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安全防护保障有力、防护产品合格优良”。
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是一项危险的高处作业,除依法为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意外和工伤保险外,务必配置相应的防护用品和必须的安全设备,例如锚固卷扬机、钢绳、缆绳、管架、扣件、大小滑轮盘、防尘过滤面罩、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手套、防尘镜、各类安全标志牌,以及交叉立体施工作业所需的隔离木板和跳板等。还要随时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禁止在雷电和大风、大雨天气进行高架作业。
雷阵雨后,务必先检查、后施工。 高架敷设科学化 设备移位规范化 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就是管架敷设,然而管架敷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的规定。 (1)高边坡管架敷设,务必实施“满堂架”,必须由持有钢管架上岗证的从业人员进行敷设,横竖宽窄、支撑、方向绳、避雷设施等各环节都要规范实施,保证管架敷设质量的牢固性、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2)保证钢管质量,拒绝假冒伪劣产品。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的管架具有特殊性,它不仅。
6.结合所给案例,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为主题,完成一篇研究报告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一、研究动机 近年来重大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例如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学校全部停课,直到9月底,学校才陆续复课。
由于此次停课时间长达20多天,为了保证课程进度,复课学校决定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2012年10月4日清晨,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发生山体滑坡,山下小学被掩埋。
有18名年龄在8岁到12岁之间的学生这时候正在学校准备上课,他们年轻的生命瞬间就被滑坡的泥浆和灰石掩埋了。二、研究的目的 让人知道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并学会去避免这种灾害,即使发生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学会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研究方法 上网调查或者问专家。四、研究内容1、产生原因:地震是因为板块移动,地震可以造成滑坡和泥石流。
山上植被减少也会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2、两类灾害的区别:我觉得首先要明确堆积体的规模,然后要清楚其组成部分,了解周围岩土体的成分,然后再根据这些堆积体的性质来确定比较清楚。
一般来说,滑坡的岩石、矿物成分一般和附近土和岩石一致,而泥石流堆积体物质成分更为复杂,来源更广更远,可以把大部分这种堆积物排查。例如本地岩石是砂岩,而堆积物里有花岗岩碎块,可以初步断定是泥石流堆积体及冰川堆积体物质。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沟谷上游比较开阔,坡度较缓,这样产汇流面积大,并且有利于松散堆积物的堆积。而滑坡体主要看坡度、后缘和植被等。
3、分布的地域:山区4、治理方法: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①水平钻孔疏干;②垂直孔排水;③竖井抽水;④隧洞疏干;⑤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①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②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①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②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③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④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6、应急避险: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
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 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五、研究结论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李宁博士毕业论文第一章降雨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