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一篇名为动画短片创作的毕业论文
动画短片创作中的情感设计 在世界动画艺术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 动画作品,其中既包括叙事详尽、引人入胜的长片动画作品,也包括短小 精炼、令人耳目一新的短片动画作品。
它们共同为动画艺术的发展谱写出 了新的篇章。动画短片大多以艺术片、实验片的形式出现,例如,获柏林 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动画艺术短片《三个和尚》,以及水墨动画片 《牧笛》等。
另外,国外一些实验动画短片也十分引人注意:例如加拿大 国家电影局动画部的开创者一一诺曼·麦克拉伦的代表作品《线与色的即 兴诗》、《同步曲》等,还有费德利克.贝克的作品《摇椅》、《种树的 人》以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动画学派”动画大师一一波尔多的《学走 路》、《好奇心》等。这些影片从根本上讲大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 是创作者个性的张扬,反映其对某种艺术境界和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一 种追求。
动画短片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表达一个完整的情境和独立的思 想,往往考验到创作者是否具有驾驭动画语言的技艺。其次,它的篇幅较 短,从编剧、导演到制作,往往仅由一个或几个人参与,成本投入较低.还有,其注重创作材料、创作手法以及创作工具的突破与创新。
以上特性 使动画短片创作的功用性不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而是更多地为了推动 和锻炼动画的原创力量和艺术的探索,使其成为众多动画院校动画教学的 一个重要教学和实践课题。动画语言具有鲜明个性,主题内涵有独立的情感追求。
在许多国内外 优秀动画作品背后都显露出塑造地非常形象鲜明的情感世界。例如:《美 丽密语》这部动画片看上去内容并非曲折离奇,只是描叙了一个少年身边 发生的一些琐事,以及他在刚刚涉入青春期的阶段,内心深处涌动的朦胧 而美好的情感。
作者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并加以发挥,用这一情节作为主 旋律,构筑了一部色彩瑰丽充满幻想的视觉“交响乐”。这是一部浪漫的 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影片及其注重少年青春其阶段日益丰富、日趋成熟的 情感上的体验,它存在于每个过度或正在过度青春期的人的心底,因此它 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题材.它唤起了人们对那段至真至纯的感情的怀 念,并为这种美好的东西不知不觉间的流失而暗自伤怀.他不是一篇戏剧 化了的故事,只是一段人所共有的美好体验的升华,它在最大的程度上引 起了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影片采用了大量的笔墨铺陈和渲染了罗伍奇异 浪漫的梦幻之境,为本片打造了深邃的意境,使观众深深地沉浸在作者构 思的情景之中,心怡而忘我。
情感再现是设计者创作的灵魂 情感是人类共有的属性。动画中的情感再现是设计者创作的灵魂。
优秀的动画必 然会深深的打动观众的心灵,动画短片创作受到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正与传统动 画大相径庭并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现代动画短片创作总体而言是在设计理念的 支配下,以动画剧本为基础的前提下展开的。但它又有着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情感意 境的创造、有着多元的设计资源构思路径及灵感的引导。
八匕一j自心月月护了一; 情感的再现过程 情感是难以捕捉的抽象形态,也是令创作者感兴趣的内容,如:喜、怒、哀、乐等,然而情感的再现则需要情感的物化。情感是动画设计表现的普遍与永恒主 题,特别是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希望在个性化的动画作品中宣泄多彩的情 感:狂喜、愉悦、快乐、痛苦、悲伤、愤怒、思念一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 言来沟通的,而动画则是通过具体形态画面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传达信息的。
设计师 在创作动画时,赋予动画角色一定的形态,而形态则传递出一定的特征,就如同它 从此有了生命力,人在观看动画作品的过程中,会得到种种信息,引起不同的情 感.动画形态一般给人传递两种信息,一种是理性的信息,即动画角色的形态、场 景的布局、色彩的搭配、光源的照射等,另一种是情感信息,如:动画角色的行 为、语言、思想等.前者是动画存在的基础,而后者则是动画生成的关键。它们互 相为用,创造完美的形象画面及无形的情感遐想。
情感元紊情感系统 一个动画短片是由角色、场景、情节等元素的相互发展变化,通过两三个不同的 情节与场景的组合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情感环境。那么这就必须要我们从整体的环 境、宏观的意识下去调整动画情感的设计。
我们可以将整个动画情感的把握理解成 一个相对的生态环境系统,这样有利于我们进行情感的创意。动画情感的生态环境 由多种元素组成,当然这种元素是虚拟的,但不是空洞的,它原于生活又高于生 活,是剧本内容和设计师自身体验和感受的折射.它包括动画情节、场景、语言、色彩、灯光、动作、音乐、音响、角色的特征属性、设计师自身的专业修养等元素 的综合。
这些元素的变动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情感系统的产生。符号化 在动画创作中情感的设计需要将情感物化形成特定的符号。
通过设计师之手将组 成动画设计情感的相关元素进行符号的再现,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向观众传递出 整部动画片的情感意境。视觉符号包括情节、场景、角色的特征属性、动作、色彩,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艺 术强化与夸张,获得情感上共鸣的艺术效。
2.哪位大侠可以提供一篇原画设计的毕业论文啊
原画表达在动画影片设计中的重要性
摘要: 通过创作毕业设计《绝杀》二维动画短片,展开对写实风格影片中,人物动作设计与镜头运用表达的分析研究。
从而较深入的以专业创作角度剖析动画片设计中动作设计表达在镜头连接运用中的技术问题。通过分析动画影片中原画动作表演要素对剧情环境与要求的表达、镜头语言特征、镜头语言运用与设计表演呼应关系等内容,在阐述各自技术性作用的同时,引出两者表现手法中的冲突和联系,并在此前提下针对动画影片设计中易产生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对该课题的观点,阐明削弱和提升“动”与“镜”设计手法的互动效应和对影片表达的影响作用,同时论证二者综合运用的矛盾和统一性,剖析原画设计在镜头表达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3.求关于制作的动画小短片的论文
前 言 没有造型,就没有动画。
在动画片中,动画角色造型即可独立成为一个语言元素,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象征意义转化成具像并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的艺术形式。在欣赏动画片时,除了出色的故事情节外,最能打动人的恐怕就是那些被赋予感染力及生命力的动画角色了。
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动画片的可看性。不管是动物、人物或其他的动画角色造型,都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无法忽略它们的存在,让人随之乐而乐,随之忧而忧,这便是好的动画角色造型的魅力所在。
从动画的诞生至今,动画角色造型也随之发展而演变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形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并且使动画与我们更加密不可分。从适应大众口味,公共性味较强的动画角色造型风格,到突显个人风格的角色造型。
如今的动画角色已不局限于一种表现形式。逐渐体现了这个时代动画市场的细分。
与此同时,动画角色造型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载体的这一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动画角色造型的性格,不管它的外形如何变化,都是人的某些特征的一种折射。
因此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才能赋予动画角色以感染力与生命力,才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 一、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动画是什么?动画是能够“活动的漫画”这是公认对动画片含义最浅显的描述。
这样的定义也正是也漫画的讽刺与幽默,简洁与夸张的风格和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特点与动画许多特点不谋而合。 早期的动画角色造型多半是由线条幽默的漫画造型为主。
比如布雷克顿用粉笔画的动画短片《滑稽脸的幽默相》、埃米尔•科尔的系列动画《幻影集》、以及最著名的温瑟•麦考伊的《恐龙葛蒂》之中的角色都是以简单的线条绘画而成的。随着漫画的不断衍生,有很多出色的动画角色造型都来源于一本本的漫画。
尤其在日本,动画与漫画的发展密不可分。有着漫画家背景的人不断加入到动画行列,给动画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
日本著名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屏弃了过去除去单幅和四格对漫画的定义,尝试着将大量的电影拍摄手法引入漫画。他笔下的“铁臂阿童木”可谓是家喻户晓。
“阿童木”以一个漫画角色巧妙地连接上了动画,作为日本第一部动画电视剧,这个运用自己的超能力,打败邪恶势力,挽救了地球的动画角色迅速风靡全球。正是手冢治虫以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漫画风格处理动画角色造型,使得动画角色的比喻性和象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使他的动画片备受关注。
谈起以往日本漫画,千篇一律地都是以少年少女漫画为主。当漫画被搬上动画的舞台,这些大眼睛、风格不变的角色造型已经被潮流所替代。
自手冢治虫之后,经过无数动画家的努力,日本动画在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适应的群体。有写实、科幻、甜美的,有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有触及生活、时尚、运动等等方面,动画造型也随之千姿百态。
在我国,从早期类似于漫画的连环画到如今家喻户晓的涩女郎等,虽然市场细分没有像日本那样的全面深入。但是角色形象带来的快乐已经不只是单单属于孩子们了,独具个性的角色形象比起公共性的角色造型更受各年龄层的喜爱。
二、用材料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以往的动画制作主要是以制作角度考虑,动画角色都以线条造型为主,制作方便快捷。但是很快就不局限于这样的黑白线了。
动画的制作方式就开始了质变和繁衍,角色造型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多彩。 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动画角色造型的灵感来源。
1909年埃米尔•科尔拍摄的《自动移动公司》里面所有的角色均是家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交通工具等,埃米尔让他们活了起来,使整个影片充满生活趣味。 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B)里,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动画家们的猎物,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敏锐的观察力下,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东西都散发出强烈的生命力。
卡洛琳•丽芙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沙子梦幻般的特性,她的影片中的动画角色都是以沙所塑造的,作品《街道》描述一个小孩对于祖母去世的感受,其中小孩的幻想与真实世界的转换、聚会时穿梭于大人们的谈话中等片段,由一个物体的线条与局部色块幻化成为另一个物体。结合沙动画的特点,完全表现小孩内心世界的迷惑,成功的塑造了片中的角色形象。
此片还获得奥斯卡奖。 阿德曼工作室与1972年创作之初就热衷于从事黏土动画创作,拍摄了大量给中商业短片、MV、艺术短片等,其作品几乎横扫奥斯卡、昂西等各大国际动画奖项。
其推出的黏土动画长片《无敌掌门狗》中的动画角色形象GROMIT和WALLACE几乎成为了英国形象大使,影片将一堆黏土和各种离奇机械、英式幽默玩到极限,让观众深深陷入这泥巴塑造的世界当中,同时不得不对制作者产生由衷的赞叹。 《雾中刺猬》描述一只小刺猬去拜访他的朋友小熊,角色用剪纸制作,画风细腻,姿态童趣,剪纸动画特点与小刺猬的憨厚个性十分相配。
剪纸制作的背景层层并置,表现了森林的幽深和神秘感。小刺猬在穿行时,树枝的阴影层次分明地映照在它脸上,配合充满天真、单纯的思维方式,小刺猬被刻画的。
4.跪求3000字左右的动画论文
动画是从十九世纪创立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复合艺术形式,不论在娱乐方面、教育方面还是广告等方面,动画都展现了极强的魅力,深深的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从现在的动画大片《魔比斯环》的上映情况而反观中国动画制作的现状,发展前景的确令人担忧。
因此对于中国动画的制作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谈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中国动画的现状。 一、中国动画存在的问题 1922年,万氏兄弟就成功的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其后拍摄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更是使中国动画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在当时,除美国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之外是绝无仅有的,这也算我国动画创作的萌芽吧。
解放后,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名漫画家特伟先生的倡导和带领下,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出现艺术创作的高潮,大批优秀动画片相继问世,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对于我们都能耳闻能详。但是在动画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都没有取得大的建树,究其原因,依笔者之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生动画的连带产业相对脱节 动画制作的特殊性使中国一大批年轻美术爱好者和电脑制作者对国产动画不屑一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艺术性太强,造型不够商业化,故事不够深刻化;同时老一辈艺术家们很难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放弃自己原来的艺术追求,艺术修养不足的观众也不会为了看动画而加强自身的素质。
这也造成了当下中国动画界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相对脱节。 (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一直妨碍着动画市场化进程 相比国外动画国产动画自身形象欠佳,影响着社会出资;动画制作商、广告商、出资企业没有形成顺畅的运作机制;有制作决策机会的领导者不能正确对待观众需求,使观众、出资人、制作者三者愿望得不到统一,导致产品样式与观众期望不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也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动画片的生产同其他门类的影视作品一样,由国家下达生产指标,国家拨款,厂家生产后由国家的电影公司收购。一切由国家包办,制片单位不存在盈利与亏损的经济问题。
(三)资金支持的缺乏阻碍其发展 动画业尚无能力组织其它行业商家对动画周边产品进行多种开发,致使动画投资回收仍然只有电视台播出一条路,而外来产品极低的倾销性价格又影响着电视机构的收购价格,致使国产动画片制作费用一直偏低,无法使用业内优秀人才和国际先进技术,影响产品质量。投资回报极为缓慢,一个成品动画片,央视要想把投资赚回来(广告,光碟,图书等),需要2-4年才能回来。
(四)与其相对的配套政策和行业管理的不力 政府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所以从社会来看不规范,无法保护创作者应得的经济利益;文化产品侵权的现象屡见不鲜。国内版权保护问题严重,动画产品的直接派生产品--图书、VCD(收藏动画片的人一直比收藏电影电视剧的人要多得多)等也很难有较好收入。
这一问题相对复杂。实际上,政府给了动画片制作经营相当大的自由度,但因为此种经营数量很少,又缺乏力作促进,因而一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五)创作人才匮缺 中国真正能算动画制作的人没有几个,而能算高手出名的更没有几个,这主要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人的创新意识,而动画的制作,却正好要的是这样具有创新与突破意识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中国的动画制作在国际上不能出名的原因! 二、改善中国动画产业的方式 (一)多渠道、多方位的发展消费对象 外来动画片在中国20年的风行,客观上为中国培养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一大批动画迷,他们成为动画片的固定消费群,其数量比以往仅以儿童为主的观众群要多数十倍。而国产动画片则多以儿童为对象来制作,对于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不但人数少,而且消费水平低,所以前景并不是很开阔!要想有个更加开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开阔适合不同年龄的人群观看的动画片,动画片不仅仅是专门为儿童开所开发的,要更多地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
(二)丰富创作题材,表现多种主题 中国动画片的创作题材多十分的单一,基本以神话故事,和一些广为流传的本国童话和寓言故事为主。动画是一个充满幻想的的世界,正式因为在动画中可以无拘无束的表现出想像空间,才得到许多观众的热爱,特别是想象力比较丰富的青少年。
如果动画选择的素材单一,就会大大降低这些想像的空间。从而导致动画内容的单一,降低了动画的想象力,也得不到观众的认可。
美国的动画素材就很丰富,并且大量的选取了外国的素材,如《花木啦》,《功夫熊猫》,这些都是中国的题材,美国人确把他大胆的引用到自己的动画中,比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样,日本动画也大量借鉴了外国的动画,如宫崎骏的动画中就大量的运用的欧美元素。国外相当一部分动画是改编许多大受好评的小说和漫画,而且所放映出的主题也是很丰富的,有环保的,反战,励志等等。
制作手法也多种种多样,有传统的二维,也有三维,定格,真人和动画同事演出等等多种风格的动画百花。
5.动画类毕业论文都有哪些参考文献如题 谢谢了
3G434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sf/lw/2009/0928/146347.html 开题报告: /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实习论文: /shixi 写作指导: /lunwenzhidao。
6.求一份完整策划书(以自己的毕业设计为策划意向)
《动画角色造型的演变趋势》 The Animation role modelling evolution tendency 前言……………………………………………………………………………………………3 一、用漫画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4 二、用材料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5 三、用电脑技术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6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7 附录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9 附录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0 附录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 11 附录四: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12 附录五:毕业论文(设计)评审与答辩表……………………………………………… 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演变趋势 【内容摘要】:从动画的诞生至今,动画角色造型也随之发展而演变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形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并且使动画与我们更加密不可分。
从适应大众口味,公共性味较强的动画角色造型风格,到突显个人风格的角色造型。如今的动画角色已不局限于一种表现形式。
【Content abstract】:From the animation birth until now, the animation role modelling also is evolving along with it development, not only these familiar-sounding can the detailed animation role image take to us is the unusual relaxedness and the joy, and causes the animation and we is more inseparable. From adapts the populace taste, the public nature of a medicine strong animation role modelling style, to reveals individual style suddenly the role modelling. The present animation role has not limited to one kind of manifestation.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 演变 公共性 个人风格 表现形式 【Key words】:Animation role modelling evolution public individual style manifestation 前 言 没有造型,就没有动画。 在动画片中,动画角色造型即可独立成为一个语言元素,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象征意义转化成具像并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的艺术形式。
在欣赏动画片时,除了出色的故事情节外,最能打动人的恐怕就是那些被赋予感染力及生命力的动画角色了。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动画片的可看性。
不管是动物、人物或其他的动画角色造型,都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无法忽略它们的存在,让人随之乐而乐,随之忧而忧,这便是好的动画角色造型的魅力所在。 从动画的诞生至今,动画角色造型也随之发展而演变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形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并且使动画与我们更加密不可分。
从适应大众口味,公共性味较强的动画角色造型风格,到突显个人风格的角色造型。如今的动画角色已不局限于一种表现形式。
逐渐体现了这个时代动画市场的细分。与此同时,动画角色造型离不开它们作为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载体的这一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动画角色造型的性格,不管它的外形如何变化,都是人的某些特征的一种折射。因此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才能赋予动画角色以感染力与生命力,才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动画形象。
一、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动画角色造型 动画是什么?动画是能够“活动的漫画”这是公认对动画片含义最浅显的描述。这样的定义也正是也漫画的讽刺与幽默,简洁与夸张的风格和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特点与动画许多特点不谋而合。
早期的动画角色造型多半是由线条幽默的漫画造型为主。比如布雷克顿用粉笔画的动画短片《滑稽脸的幽默相》、埃米尔•科尔的系列动画《幻影集》、以及最著名的温瑟•麦考伊的《恐龙葛蒂》之中的角色都是以简单的线条绘画而成的。
随着漫画的不断衍生,有很多出色的动画角色造型都来源于一本本的漫画。尤其在日本,动画与漫画的发展密不可分。
有着漫画家背景的人不断加入到动画行列,给动画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日本著名漫画大师手冢治虫屏弃了过去除去单幅和四格对漫画的定义,尝试着将大量的电影拍摄手法引入漫画。
他笔下的“铁臂阿童木”可谓是家喻户晓。“阿童木”以一个漫画角色巧妙地连接上了动画,作为日本第一部动画电视剧,这个运用自己的超能力,打败邪恶势力,挽救了地球的动画角色迅速风靡全球。
正是手冢治虫以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漫画风格处理动画角色造型,使得动画角色的比喻性和象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使他的动画片备受关注。 谈起以往日本漫画,千篇一律地都是以少年少女漫画为主。
当漫画被搬上动画的舞台,这些大眼睛、风格不变的角色造型已经被潮流所替代。自手冢治虫之后,经过无数动画家的努力,日本动画在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适应的群体。
有写实、科幻、甜美。
7.动画类毕业论文都有哪些参考文献
数字化动画场景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3-5英文摘要5-9绪论9-13第一章 场景设计的理论表述13-19 1.1 场景的辞源与相关定义13 1.2 场景的类型13-15 1.3 场景的风格15-16 1.4 场景的特性16-17 1.5 场景在影片中的功能17-19第二章 数字化下的艺术和动画19-25 2.1 关于数字化19-20 2.2 数字化对艺术的影响20-22 2.3 数字代拓宽了动画艺术的表现空间22-25第三章 动画场景设计艺术的发展与概念变迁25-32 3.1 各种类型的场景设计25-30 3.2 传统动画中的场景设计30 3.3 借助数字化手段的场景设计30-32第四章 数码技术给动画场景设计带来的转变32-35 4.1 工作方式的改变32-33 4.2 表现形式的改变33 4.3 构思创意的调整33 4.4 对传统的重新认识33-34 4.5 技术与艺术的主仆关系34-35第五章 数字三维动画场景设计的表现方法35-44 5.1 场景设计图的设计36-37 5.2 陈设道具的设计37 5.3 场景的搭建37-42 5.4 影视作品场景的后期编辑空间42-44第六章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设计要素44-51 6.1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和创意44-48 6.2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创作48-49 6.3 艺术设计在动画场景中的多层面构建49-51结语51-5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l]引用网址}/t沉一index.Php?page=Anin阳tion%20Scene%》Ngo,D.C耽Byrne,J.G.Co立甲uter。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二维动画短片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