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的存在原因和解
如何理解“蚁族”“鼠族”现象,怎样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摘 要】现在社会上越来越被热议的“鼠族”、“蚁族”等群体的出现,使我们更加清楚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性,本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
【主题词】蚁族 鼠族 大学生就业 “蚁族”指的是那些聚居于城中村,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的 “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日前,靠租赁地下室生活的“鼠族”取代“蚁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鼠族”指靠租地下室来生活的一群人。他们大多像老鼠一样生活在地下,因为收入不高,又为了在大城市生活,只能待在地下室。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被热议的“鼠族”、“蚁族”等群体的出现,究其原因是现在有好多的大学生因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轨,缺乏核心竞争力。加之高校每年不断的扩招,社会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于是就业出现了明显供大于求的现象。
这会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缺乏社会保障。 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60余万,比2010年增加30万。并且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待业人数也会大幅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如今,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使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就业变得难上加难。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如果大量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更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急需找到实现我国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有效的政策措施。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社会方面,用人单位不断提高用人标准,除了高文凭外、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甚至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停产倒闭,也导致了我国毕业大学生就业困难。
高校方面,专业划分过细,开办“热门专业”吸引学生而忽略社会需求的人才。师资力量跟不上。
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这也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学生本人方面,学生择业期望偏高,不肯从基层做起,这可能使他们丧失就业机会。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
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他们宁愿为别人打工,成为廉价的劳动者,也不愿意自我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三、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研究 (一)国家政策方面 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中所担当的重要责任,及时掌握宏观就业和学校培养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回馈,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
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要千方百计拉动各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同时积极通过行业协会、媒体的宣传教育引导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
要从政策上鼓励用人单位多吸纳毕业生就业,或者政府可以向用人单位购买一定数量的岗位,政府部门应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政府的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和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除了采取这些措施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
(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 具体而言,第一,进行专业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不断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规划能力,不断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解决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加强就业准备教育,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无论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是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都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第三,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通道。 (三)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加强社会责任感,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也为企业持续不断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该积极与学校联系,同高等院校一起培养造就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 (四)毕业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关。
社会的变迁、就业环境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拓新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要总是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状态中,应增强自强自立意识,强化刻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自主创业,也给自己当老板对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另辟一片天地。作为毕业大学生应通过过多种渠道寻求就业。
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区域.要主动获取符合自身要求的各种就业信息。 另外,在现在的金融危机形势下,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主动应对就业市场。
客观逢时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作为就。
2.面对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
要求大学生必须拓新就业观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要总是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状态中,应增强自强自立意识,强化刻苦奋斗精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
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自主创业,也给自己当老板对大学生来说也可以另辟一片天地。
作为毕业大学生应通过过多种渠道寻求就业。不能局限于一种方式,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区域.要主动获取符合自身要求的各种就业信息。
另外,在现在的金融危机形势下,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主动应对就业市场。客观逢时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作为就业群体中相对优秀的大学生来说,应该要鼓励自己并充满信心的面对就业现状。
3.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存在原因和解决
存在原因,就是现在的社会 或学校生活中,各种相同的群体个人之间,形成的一个相同群,人们喜欢把这个群称为;‘族’,例如;上班族,他们只是在某些大体相同的环境中生存,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学习或社会生活中,不要一成不变追求别人,要有自己的个人魅力,我们人类不管今天或是远古时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也许有某些相同的那么一点,但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个人有个人的特点,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合作,都是我们个人的力量的体现,团队力量大是我们不断的发挥自己大的力量的体现。
4.怎样看待大学生“族化”生存现象
寄语: “族化”现象是转型期间不可避免的阵痛 第一章“族化”问题的背景 影响大学生 就业的外因 影响大学生 就业的内因 “族化”问题产生的背景 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699万 2013年大学毕 业生699万人 2012年宁夏 总人口 数 据 来 源 : 第 六 次 人 口 普 查 报 告 如今毕业生处境如何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 外因 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 业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出现阶段性困难 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 压力 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 革还不尽完善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 内因 就业问题实质是一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结构性失业 咱招聘也 难啊! 总量 失业 专业设置 不匹配 人才培养模 式不匹配 摩擦 失业 结构性 失业 择业观 不匹配 第二章“族化”现象及所困 ? 概念 ? 特征 ? 问题 ? 概念 ? 特征 ? 问题 蚁族 候鸟 族 ? 概念 ? 特征 ? 问题 校漂 族 啃老 族 ? 概念 ? 特征 ? 问题 “蚁族”现象——概念 高智 群居 ?工作稳定性差 ?收入水平低 ?受过高等教育 弱小 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受过高 等教育,但未能在大城市找到 符合预期的工作。
?长期聚居于租 金低廉、环境 脏乱差的城乡 结合部社区 “蚁族”现象——特征 三降 三升 ﹃ 蚁 族 ﹄ 年 龄 重 点 大 学 毕 业 生 比 例 人员 构成 经济 收入 精神 生活 社会 生活 ? 多为80后、90后 ? 来自农村、乡镇 ? 收入普遍不高 ? 缺乏劳动权益和社会 保障 ? 文化生活单调 ? 对未来既憧憬又不确 定 ? 社会交往有限 ? 生活圈子较窄 失 业 比 例 ﹃ 铁 饭 碗 ﹄ 比 例 换 工 作 频 率 学 历 层 次 多 多 出身家庭条件好 出身家庭条件差 少 少 收入支出 收入结余 多 网络交往 现实联系 少 “蚁族”现象——问题 突尼斯骚乱 产生“相对剥 夺感”,将外 部社会因素视 为主要原因 对自身反 省不够 埃及骚乱 都是由低收入大学毕业生引起 如果“蚁族”现象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他们 的情绪得不到正常排解,他们的困难得不到 解决,将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挑战。 愤青 网络 怨民 。
5.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 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教育与就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接受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这里教育就成为了一项投资,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弥补所投入的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另一方面,就业的形式却越来越紧张,接受教育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遵循国际通用的关于失业的定义,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
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毕业生的失业率是社会整体的失业率的几倍。 上述这些情况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否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改善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几年我国对教育改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该如何改才能有效的缓解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二、研究的成果 (一)、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的研究 对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很多结论。
第一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于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究其原因,是在这一时期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1935年沃尔什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以及完善(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斯,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美】舒尔茨著,蒋斌、张衡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失业”和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在各国蔓延。
菲利普.库姆斯指出,“知识青年大量涌向本以饱和、又被严重的经济衰退进一步削弱的就业市场,从而引起职业队文凭等级的要求突然急速提高,造成了普遍的个人痛苦和不祥的政治动荡” (菲利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赵宝恒,李环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表1,1970-1982年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青年与成人失业率之比。
国家 1970 1976 1980 1982 澳大利亚 加拿大 芬兰 法国 日本 西班牙 瑞典 英国 美国 2.1 2.4 1.8 2.2 2.2 3.0 2.4 1.5 3.1 3.3 2.5 2.7 3.2 1.7 3.6 3.1 3.1 2.6 3.8 2.4 2.8 3.6 2.0 3.8 3.6 3.1 2.6 2.9 2.2 2.9 3.7 2.1 3.9 3.3 2.4 2.3 (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就业展望》,转引自桑锦龙,《教育转型与专科毕业生就业》,2008) 教育经济学家M.布劳格(M.Blaug)认为造成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不是大学毕业生的绝对过剩,而是供给的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的突然泛滥会造成毕业生的失业,如果说毕业生能够缓慢的进入市场,那么这些毕业生就能够被劳动力市场所吸纳。
表2,1995年部分欧洲国家经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高等教育毕业生失业率状况 国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毕业一年后失业率(%) 毕业五年后失业率(%) 所有劳动者失业率(%) 非大学 大学 非大学 大学 非大学 大学 芬兰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24080 26050 28260 20120 14510 66.9 49.6 42.7 40.6 46.1 20 17 m m 58 9 20 5 52 46 11 6 m m 31 6 10 m m 17 9.7 5.9 5.2 m 16.6 6.2 7.0 4.7 7.3 13.8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等问题也是对这种观点的补充。如:1995年,陈昌贵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中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会造成大量的教育性失业”;张桂春在《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出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杨立安认为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是相互联系的,与教育过度相伴生的是知识失业(杨立安,浅析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问题[A],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4);董志强和宋奇成认为知识失业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持续的社会特征,他们都承认知识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失衡造成的(董志强,宋奇成,知识失业:事实、成因与治理[J],改革与理论,2003,3)。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由非市场因素产生的。 杨云彦和陈金永认为在理论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不断隆冬将会使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但实际情况是由于非市场因素的普遍存在,劳动力流动往往很难达到市场均衡。
(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2000,5) 瞿振元和谢维和在《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中对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进行了分类:①结构性失业;②摩擦性失业;③体制性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就是由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体制性失业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而结构性失业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引起的。
第三种观点则是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归结于高。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透视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