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剥皮机的结构原理
玉米剥皮机的结构原理
该机主要有机架、进料斗、滚筒、出料口等组成。原材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滚筒室,由滚筒体通过旋转、摩擦、挤压和推进,将玉米皮脱落,玉米皮和玉米棒自动从各自的出口排出。
电机安装在动力座上,主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主动轴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主动轴通过齿轮与传动轴相配合,多个带凸起的橡胶轮套在传动轴上。
主动轴两端的轴承座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传动轴上装有多个橡胶轮,主动轴和传动轴相互配合,剥皮装置能够均匀地把已进入机内的果穗。
分配到两对相对旋转的剥皮轴之间,并在果穗自身旋转的情况下,顺利向前推进,在行进中,被特制的剥皮爪撕开苞叶,并在瞬间被旋转轴辗压住苞叶向下拉,而完成剥离之目的。
扩展资料:
玉米剥皮机作业后的检修:
1、班次作业后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并对机器进行保养。每季作业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的机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下个脱粒季节使用。
2、保养检修后的机器,应将其内、外清理干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机器不应直接放到地面上,以免受潮。油漆如有脱落应补刷,无漆部件应涂防锈油。
3、定期向各轴承加注润滑油,一般新机第一次使用10天后加注一次,以后每一个月加注一次。轴承的更换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以免影响整机的装配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剥皮机
2.玉米剥皮机的结构原理
玉米剥皮机的结构原理该机主要有机架、进料斗、滚筒、出料口等组成。
原材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滚筒室,由滚筒体通过旋转、摩擦、挤压和推进,将玉米皮脱落,玉米皮和玉米棒自动从各自的出口排出。电机安装在动力座上,主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主动轴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主动轴通过齿轮与传动轴相配合,多个带凸起的橡胶轮套在传动轴上。
主动轴两端的轴承座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传动轴上装有多个橡胶轮,主动轴和传动轴相互配合,剥皮装置能够均匀地把已进入机内的果穗。
分配到两对相对旋转的剥皮轴之间,并在果穗自身旋转的情况下,顺利向前推进,在行进中,被特制的剥皮爪撕开苞叶,并在瞬间被旋转轴辗压住苞叶向下拉,而完成剥离之目的。扩展资料:玉米剥皮机作业后的检修:1、班次作业后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并对机器进行保养。
每季作业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的机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保证下个脱粒季节使用。2、保养检修后的机器,应将其内、外清理干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
机器不应直接放到地面上,以免受潮。油漆如有脱落应补刷,无漆部件应涂防锈油。
3、定期向各轴承加注润滑油,一般新机第一次使用10天后加注一次,以后每一个月加注一次。轴承的更换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以免影响整机的装配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剥皮机。
3.玉米剥皮机的基本概况
玉米剥皮机,属于玉米加工机械。其主要包括机身,机身上设有进料口,动力座与机身连接,工效0.85~1.25万个/h,剥净率80%~95%,破碎率低于1%,损失率低于2%。能够很好地完成玉米剥皮作业,替代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4.玉牛剥皮机工作原理
玉米剥皮机的工作原理吧、、、、
电机安装在动力座上,主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主动轴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主动轴通过齿轮与传动轴相配合,多个带凸起的橡胶轮套在传动轴上。主动轴两端的轴承座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传动轴上装有多个橡胶轮,主动轴和传动轴相互配合,剥皮装置能够均匀地把已进入机内的果穗,分配到两对相对旋转的剥皮轴之间,并在果穗自身旋转的情况下,顺利向前推进,在行进中,被特制的剥皮爪撕开苞叶,并在瞬间被旋转轴辗压住苞叶向下拉,而完成剥离之目的。
5."玉米剥皮机"的结构原理是什么
电机安装在动力座上,主动轴安装在轴承座上,主动轴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主动轴通过齿轮与传动轴相配合,多个带凸起的橡胶轮套在传动轴上。
主动轴两端的轴承座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由于主动轴上设有螺旋条和橡胶钉,传动轴上装有多个橡胶轮,主动轴和传动轴相互配合,剥皮装置能够均匀地把已进入机内的果穗。
分配到两对相对旋转的剥皮轴之间,并在果穗自身旋转的情况下,顺利向前推进,在行进中,被特制的剥皮爪撕开苞叶,并在瞬间被旋转轴辗压住苞叶向下拉,而完成剥离之目的。 扩展资料: 操作注意事项 1、安全防护装置未上好前不得起动机器。
2、作业场地应宽敞,保证通风及防火,操作者穿戴要整齐,长发扎起固定,电源开关应靠近操作者,以便发生故障时尽快断电源。严禁硬杂物进入机内,以免造成人为的机器损坏。
3、检查机器时,必须熄灭动力。 4、检查各部件是否损坏,应及时更换和维修,严禁机器带病作业。
5、检查电路是否安全可靠,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6、作业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检查、紧固各传动部件螺栓,以保证机器安全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剥皮机。
6.介绍玉米的论文(不少于800字)
犁地耙田、平整土地、起垄播种,是玉米传统的耕种方式。
但是,如今在横县校椅镇青桐村,村民种玉米已经摆脱了这样的艰辛——在一种被村民称为“懒人种地”的栽培技术的帮助下,他们只需用带铁锥的木棍在地里戳个洞,然后把玉米苗放进去即可。 这个技术叫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省工省力轻松种田 眼下的青桐村,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乡村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甜玉米的大卡车川流不息;田间地头,有人在砍运甜玉米秆,有人在移栽玉米苗。
村民覃启超,手拿一根木棍在田里忙碌。从远处看,他像是在玩耍。
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种甜玉米。只见他握着一根一端装着铁锥子、直径约5厘米粗的木棍,往地里一插便会出现一个圆锥形的洞,片刻功夫,田里插出了一排排洞。
然后,覃启超把育秧盘里的玉米苗移栽至洞里。 “我这叫做懒人种田法,不用犁地耙田,不用锄头挖坑,只要戳个洞就能种玉米。”
覃启超笑着介绍说,现在青桐村人种甜玉米都学会了“偷懒”,不犁田不改行不整地,省工省力至少能管5年时间。 青桐村是横县甜玉米种植最早的村。
当初,该村农民外出打工学种甜玉米,后来把种植技术引进村里,并带动全县种甜玉米。目前,横县甜玉米种植每年达22万亩(复种),成为广西甜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
校椅镇因每年种甜玉米8万亩(复种),被誉为“甜玉米之乡”。 青桐村农民书写了横县甜玉米种植传奇,还创造出了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近年来,该村农民尝试把过去种2造的甜玉米改种成3造,获得了成功。耕种频繁了,难免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于是,有人干脆不犁不耕了,直接在地里移栽玉米苗,产量居然比“精耕细作”还要高。 “过去,我们种甜玉米总习惯于松土犁田,结果很容易造成土壤水分蒸发,导致亩产量不高。
现在,使用免耕栽培技术,种一亩地原来需要4个人干一天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村民李海滨兴奋地告诉记者。
保湿保肥节本增效 青桐村农民创造的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引起了农业专家的兴趣。专家实地考察认为,该技术在前造玉米收获后,不用耕整土地,就直接进行再次播种,具有保湿保肥节本增效等特点。
青桐村农业技术人员张彦扬告诉记者,甜玉米免耕栽培只要根据农时合理安排,一年能种植4造——青桐村已经有农民做到这一点。采用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甜玉米每造平均亩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而且种出的甜玉米质量优、外观好,其中反季节甜玉米收购价格还能高不少。
甜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让农民减少了成本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因此,在青桐村一户农民种70亩至100亩甜玉米是件很平常的事。
近年来,该村许多农民外出租地种甜玉米,其中单造种甜玉米最多的达400多亩。 “以我家种的80亩甜玉米来看,使用免耕栽培技术每造亩产量能增加150公斤至250公斤。”
青桐村委党支部书记覃思玉深有体会地介绍说,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实现保护性耕作、节能增收的新技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好办法。 免耕技术避免了“越穷越耕,越耕越穷”的恶性循环。
覃思玉介绍说,以往反复翻耕,土壤结构松散,一下雨地表肥料极易被冲走,造成土地土质越来越贫瘠。他还算了一笔账:传统耕种至少要比免耕栽培多施肥一次,需要多投入肥料费120元/亩。
另外,传统种植还需要多花人工费150元/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