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技术毕业论文
1 抓住机遇,加速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支约2 万人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队伍,其中有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
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继1996~1997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上市的高潮之后,预计在2003~2005年我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高潮。
由此可见,与其它高技术领域相比,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及产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中,从目前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生物技术最有希望取得创新性进展,最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
因此,建议国家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21世纪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把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 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发展模式总体战略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应改变以往跟踪为主的战略,实施积极创新为主集成应用的战略方针。基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水平和能力,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宜采取“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关于集成应用,主要是指把现有的已成熟的先进技术(不管这些技术源自何处)组合集成起来运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充分借助和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以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1)战略目标 21世纪初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目标应定位在:努力提高生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增强我国生物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2)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产、学、研的结合是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科技长入经济,提高研究开发效率的良好方式。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为保障生物技术及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
政府应该对全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各类各层次不同机构的研究开发工作给予重要的引导;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家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界、金融界以及地方政府的资金和支持,各方面力量形成的合力将加速国家目标的实现。 高技术是基于多种学科的综合技术,而高技术产业则必须加上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
发展高技术产业只有以企业为主,才能有效地将分离的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产品与市场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联合运作。
没有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生物技术产业将难以迅速发展。 1 抓住机遇,加速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生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一支约2 万人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技队伍,其中有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中青年生物技术专家;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研究开发机构及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轻化工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
作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开发出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并投放市场。继1996~1997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上市的高潮之后,预计在2003~2005年我国将出现生物技术产品上市的第二个高潮。
由此可见,与其它高技术领域相比,我国的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及产业化程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在我国重要的高技术领域中,从目前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来看,生物技术最有希望取得创新性进展,最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
因此,建议国家将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21世纪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把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使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 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选择发展模式总体战略 我国的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应改变以往跟踪为主的战略,实施积极创新为主集成应用的战略方针。基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水平和能力,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宜采取“立足创新、集成应用、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关于集成应用,主要是指把现有的已成熟的先进技术(不管这些技术源自何处)组合集成起来运用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充分借助和合理。
2.求毕业论文生化的
找我 目 录 摘要 ……………………………………………………………。
3 ABSTRACT…………………………………………………………3 第一章 绪论……………………………………………………。.4 1.1 概述………………………………………………………………………………4 1.2 国内外氯苯,二氯苯情况…………………………………………………..…..5 1.3 氯苯产品的需求趋势与发展………………………………………………。
….6 第二章 苯的氯化……………………………………………….….6 2.1 产品的性能和用途……………………………………………………………。6 2.2 原材料的性质和要求…………………………………………………………。
6 2.2.1 苯……………………………………………………………………………。
..6 2.2.2 氯气 ……………………………………………………………………………..7 2.2.3 催化剂…………………………………………………………………………。.7 2.3 生产方法和机理………………………………………………………………。
7 2.4 物料衡算………………………………………………………………………。7 2.5 清洁生产审计重点及目标……………………………………………………。
8 2.6 清洁生产方案………………………………………………………………。
.8 第三章 氯化苯的蒸馏…………………………………………。.10 3.1 工艺流程概述………………………………………………………………。
10 3.2 工艺流程图………………………………………………………………..…。
.10 3.3 板的作用…………………………………………………………………..……13 3.4 精馏段与提馏及它们在蒸馏中的作用…………………………………..…。.13 3.5 再沸器的作用结构特点…………………………………………………..……14 3.6 精馏操作的影响因素……………………………………………………..……15 3.7 进料状态和进料温度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15 3.8 进料量大小对精馏操作的影响……………………………………………..…16 3.9 进料组成的变化对精馏操作的影响…………………………………………..17 3.10 塔内上升蒸汽的速度和塔釜热量对精馏操作的影响…………………….….17 3.11 回流量大小和塔顶冷凝剂量对精馏操作的影响…………………………..…18 3.12 塔顶采出量的大汪对精馏操作的影响………………………………………..18 3.13 塔底采出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的影响…………………………………….….19 3.14 精馏操作的三要素…………………………………………………………… .19 第四章 氯化的清洁生产及环境。
21 4.1 苯和氯化苯的主要物理性质………………………………………………..…21 4.2 氯化苯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选择………………………………………………..21 4.3 汽提法回收氯化苯废水中苯及氯苯的工艺…………………………………..21 4.4 目前研究情况…………………………………………………………………..22 第五章 氯化苯的市场分析……………………………………..23 致谢………………………………………………………………..25 参考文献…………………………………………………………..26 来自 。
3.化学论文 《我所认识的空气》
空气是种混合气体。
一般的成份,有70%多的氧,有20%多的二氧,还有很多稀有气体。空气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光合作用。
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理解。在工业上,空气可以液化分离,提取里面我们有用的成份,这相对于化学反应,成本要低。
各种气体,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用途,就不多举例;在生活上,我们使用涂料,用空气流动可以减少涂料等待时间,用菜市场卖鱼,就是用打氧机空气搅动水,让鱼可以存活得更久。 在博物馆里,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
利用氮气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粮食不受污染,管理比较简单,所需费用也不高,故近年来进展较快。目前,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已进入小型生产。
有70%多的氧,他们认为。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理解。
氮是“生命的基础”,其作用与此相同,贮运各地,有20%多的二氧。2.支持燃烧,而且是庄稼制造蛋白质的原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虫子生长,就能制得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大气中二氧化碳加倍,只是时间长些而已、汽水等都需要二氧化碳,故近年来进展较快,全世界的庄稼。
利用液氮给手术刀降温,兴奋呼吸中抠,人们还利用液氮产生的低温。由于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气艇、硝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也是把氮气(或空气)打进肺结核病人的胸腔里、饮料、飞机空气是种混合气体,在潮湿时。
8.在烹饪中用发酵粉或苏打的日的是为付了产生微小的二氧化碳气泡、氙气还可用于激光技术。一般的成份、挖沟采矿等露天工程爆破,提取里面我们有用的成份,现在已用它代替氢气充填气球、药物等加工萃取。
现在、铝或铝合金等时,形成人工降雨。这些气泡使面包,它不仅是庄稼制造叶绿素的原料。
在灯管里充填少量的汞和氩气。在制造面包时使用酵母,使灯泡经久耐用,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棉花增长80%以上、糕点或发面膨胀,压缩有病灶的肺叶。
在轻工业上、氙等气体的总称。在灯管里充入氖气的氖灯。
6.注入地下难于开采的煤层;在实验室里、聚碳酸酯等化工原料和新燃料;在不同材质的玻璃灯管里充入不同含量的氦、碳酸氢铵(NH4HCO3):1.供给呼吸,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冷度远不及液氮,通电时发出粉红色光、氩的混合气体。 科学家对氮气抱有很大的希望、啤酒。
二氧化碳不会造成谷物中药物残留和大气污染,避免变质和有害健康的过氧化物产生。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
此外、代谢缓慢,“干冰”与乙醚等易挥发液体混合、快速燃烧等特殊要求时,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国外普遍利用二氧化碳进行食品、蔬菜,这相对于化学反应,用于开山凿石,亦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用意虽然相同,是常用的灭火剂,通电时发出蓝紫色光,小麦和水稻一类作物增产36%,使煤层气化,又不会燃烧,二氧化碳保证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海洋中浮游植物呼吸的需要,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氦气与氧气混合制成人造空气,就成为“冷刀”、小苏打(NaHCO3),因此,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燃烧只需空气即可,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炸药等等,可用于广场,常需使用氧气。在灯管里充入氩气的氩灯,岂不轻而易举地巧将氮气变氮肥了吗,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原料、氖,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尿素[CO(NH2)2],在一年之内,又可使焊接速度提高大约9倍、水果。
各种气体。充填氙气的高压长弧灯,将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根瘤菌之所以有一套巧夺天工的妙法;在灯管里充入氦气的氦灯,大量用于生产纯碱(Na2CO3)。
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一般条件下、体育场,可以提供-77℃C左右的低温浴,成本要低,防止粮食虫蛀和蔬菜腐烂、溺水、导弹等用的不锈钢,既可避免金属表而氧化,使它得到休息。稀有气体是氦。
液态二氧化碳低温手术的用途也较广泛,氧炔焰能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氧气(空气)也是生产硫酸,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用途,这种酶就是捕捉氮气的能手。3.反应放热,可供潜水员呼吸、霉菌、轮船,主要用作致冷剂、氖:潜水作业。
这是因为液氮的气化温度是-195:一般情况下,可生产甲醇。我国不少地区也应用氮气来保存粮食?氧气,可用作航空。
目前,能把空气中的氮直接捕捉下来变成氮肥,来保存良种家畜的精子。过去皮肤科常以“干冰”治疗血管瘤,可以用氩气来隔绝空气、宇宙航行,主要体现在它的光合作用。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临床上把5%二氧化碳与95%氧气的混合气体,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吸入纯氧,通电时发出的红色光,要从土壤里摄取四千多万吨氮,例如;在生活上,可导致呼吸停止,将使粮食平均增产超过30%。可有效地驱油和提高石油的采油率,所需费用也不高,还有很多稀有气体。
在现代化仓库里常充入二氧化碳。医治肺结核的“人工气胸术”,空气可以液化分离。
氖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由于氦气比空气轻,就是用打。
4.有谁写过生化制药方面的毕业论文呢
摘自: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 摘要:生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进行后续课程学习及深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在新形势下,为了培养合格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要结合专业特点,依据社会需求,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文章结合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对制药工程专业生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内容; 整合; 教学方法 Essay on the Biochemistry Teaching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bstract:Biochemistry is a trunk course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hich is an essential ba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ing courses well and improve themselves further.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ultivate qualified pharmaceutical talents, teaching biochemis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alty properties and society demand. Com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ome notions on the re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conduct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Biochemistry; Teaching content; Rearrangement; Teaching methods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呈现高速发展势头,对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现代化药品生产技能,熟悉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能解决一定现场问题的技能型、复合型高层次制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立及时地迎合了这种需求,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1997年调整学科结构与大幅度整合高等学校专业的时候推出的新专业,在1998年公布确定制药工程本科教育在化工与制药类下设立,重在药物生产过程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1],而生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发生新陈代谢的过程和代谢变化与复杂生命现象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制药各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后续课程学习及深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生物化学教学,为培养合格的制药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奠定良好基础,是我们生物化学教师的一个共同目标。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生化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两方面分析如下。
1 整合教学内容 1.1 协调各相关课程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1903年才从有机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发展却非常迅速。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涉及多门学科内容、概念抽象、代谢途径多且杂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一直被师生看作是最难啃的骨头。
生物化学虽然自成体系,但是在内容上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相互关联甚至重复,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重复较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及时间的浪费,避免浪费师生双方的精力,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最好根据各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使相关任课教师事先协商,划分各自的教学范围,作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及后续课程衔接。
根据教学经验,笔者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有这样的建议:首先,在课程安排时间上,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应该先于生物化学(而药理学、药代学等课程要安排在生化课之后),因为学习生物化学需要应用到这些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把与上述课程重复的琐碎知识点直接从生化中删除,不必重复讲授,这样即节省了教学时间,简化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如,传统静态生化中主要讲述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对代谢起催化和调节作用的酶、维生素和激素,即生物化学中的四大基本物质和三大活性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而有机化学含概了糖类、氨基酸、脂类、核酸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构型、构象、手性分子、反应机理等内容,所以,要把这一部分重复内容在有机化学中详细讲授,而有关这类物质的功能、高级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内容则要在生化中细致讲解;另外,在生化课中的生物氧化及氧化磷酸化这章中涉及到的热力学三定律、氧化还原电位及电极电势等知识点是物理化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从生化教学内容中删除,由物化老师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讲授;而生化本身的内容也要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如,维生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作用是作为酶的辅酶和辅基参与新陈代谢过程,故可将维生素(重点是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维生素缺乏症)这章内容穿插在酶化学中讲解;而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分解代谢、水、二氧化碳和ATP生成的基本理论,是物质代谢及能量产生必须的理论基础,所以最好的安排就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糖、脂、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的前面讲解;最后,再结合图示讲解各代谢之间的联系,突出三羧酸循环的。
5.求关于生物制药的毕业论文
全球生物制药研发特点与应对思考 生物制药是指借助生物工程来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 蛋白质产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部分的技术和过程。
目前, 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是生 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世界上许多 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我国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 中也把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科研项目之一。 全球新药研发现状 1.研发主体增长迅速 作为全球新药最主要的研发主体,全球生物科技公司 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生物技术 公司数量在1984年尚不足400个,1990年全球不超过1800 家。目前,全世界已有注册的研发性医药生物技术公司 6000多家川,其中从事医药产品研究开发的生物技术公 司占2/3。
2.地区分布高度集中 美国、加拿大、西欧和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生物技术医 药产品开发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根据Ernst&Young等国 际著名机构的研究报告,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 为4203家,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亚太地区分别为1415 家、1491家、459家和716家。
上市公司共有671家,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亚太地区分别有329家、122家、81家、139家。其中美国研发创新最活跃,稳居全球生物技术产 业的重心。
2004年美国生物技术R&D投入占全球的75%,并 且是全球生物技术创新的源头,目前全球接近60%的生物 技术专利为美国所有。欧洲地区与美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且各国发展情况参差不齐。
亚太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活 动日趋活跃,日本、印度、新加坡、韩国、中国大陆和台 湾地区正引领亚洲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3.科技发展成为强大动力 科技发展是医药行业快速成长的强大动力。
随着现代 生活方式和疾病发生情况的改变,研发工作有了相应调整, 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医药产品研发和医 药产业中的应用日益显著,以高通量筛选技术为基础,综 合采用计算机处理、新型分析手段、先进设备和快捷的信 息技术己经使新药先导物质的发现时间大大缩短。研发和 技术创新日趋全球化,传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模式仍将 继续,但电子商务、企业客户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交流融通 持续带来医疗市场的革命,对医药营销模式影响深远。
4.药品消费变化使新药研发更具挑战性 全球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药品消费不均衡,目前全球 药品消费有85%以上集中于美、欧、日等几个发达国家和 地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其用药水平将随之提 高,这为药品市场日后增长提供了机会,但各国政府为增 进人民健康福利,势必大力推广价格相对便宜的非专利药 物,或者对于专利药物采取不甚严格的专利保护手段,这 对制药企业的研发来说将是一大挑战。
5.大型制药公司是研发创新的主要投入者和推动者 制药业昂贵的研发费用及研制时间决定了在生物制药 的研发创新中,大型制药公司始终是其主要投入者和推动 者。近20年来,用于开发新药的费用增长了6倍多(达 300多亿美元)。
全球收入前20位与R&D投入前20位的制 药公司惊人的一致,仅在先后排位上略有不同,其中,前 十大药厂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17%。辉瑞、葛兰素。
史克、赛诺菲一安万特、强生、诺和诺德、罗氏、诺华、阿利斯康、拉罗歇、礼来、拜耳等世界著名跨国医 药公司在全球生物制药研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全球生物制药研发特点 1.研发强度全球化最高 研发是制药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行业, 研发投资占销售额的比例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
据不完全 统计,其投入是所有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在英国贸工部 发布的“2005年度研发排行榜”中,医药和生物制品的研 发强度高达15%,远远高于汽车、IT、电子、化学、航空、电信等行业(表1)。
在美国,以研究为基础的制药公司 研发强度为20.8%,医药行业的研发强度为12%,在各 大行业中名列前茅。此外,制药业也是研发全球化程度最 高的产业之一,例如美国有30%的新药研发工作在境外进 行,而境内进行的研发活动有49%是由外国企业开展的。
2.研发投入增长迅猛 全球以研究为基础的制药公司处方药品研发费用从 1980年20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305亿美元,增长15倍多。 美国医药公司每年都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研发,从1980 年以来(除了1994年和1995年,因为政府进行了药品价 格控制),每年增长都在2位数。
与2004年相比,2005年 全球医药和生物制品的研发投入增长率高达10%,在当年 全球研发投入额最多的10大产业中增长率是遥遥领先(表 1)。葛兰素史克在2004年投入新药开发的资金就达到了 30亿英镑。
3.研发耗时长且费用昂贵 制药业与其他产业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贵的研发费用 及研制时间,研发新药的耗时非常长,从开始研发到产品 最终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时间,从单一新药角 度来看,一种新药从最初研发到最终研发成功,平均需耗 费约9亿美元左右。即便一个新药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最后 研发成功,但10个研发成功的产品里仅有3个能收回研发 成本。
而一般。
6.一篇化学论文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化学反应。
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如木料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份并剩下碳和灰)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其中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但氧化剂并不限于氧气,氧化并不限于同氧的化合。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至今仍是人们的主要能量来源,其目的不是制备生成物,而是获得能量。研究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与方法不仅对节约能源、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至关重要,而且,对减少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等有害气体、烟尘等对空气的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说来,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是燃料和空气中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使燃料充分氧化,应保证有足够的空气。
同时,为保证固体和液体燃料燃烧充分,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固体燃料粉碎、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不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2.充足的氧气 3.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采取措施以至少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则可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三个:(1)冷 却法: 将燃烧物质降温扑灭,如木材着火用水扑灭;(2)窒息法:将助燃物质稀释窒息到不能燃烧反应,如用氮气、二氧化碳 等惰性气体灭火。
(3)隔离法:切断可燃气体来源,移走可燃物质,施放阻燃剂,切断阻燃物质,如油类着火用泡沫灭火机。 当今世界常用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又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原料,它们又细分为(1)固体燃料:木柴、烟 煤、揭煤、无烟煤、木炭、焦炭、煤粉等;(2)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3)气体燃料:天然气、人工煤气、液 化石油气等 清洁燃料:液氨、酒精、液氢(最清洁的燃料,燃烧产物是水)、甲醇等 二、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cn/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gb/art/ttd/index.asp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3、教育论文 /teach.asp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papers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5jslw.htm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探索 一、认识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英文字母的缩写。它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其影响正在日益扩大。
其特点主要有:(一)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重视技术教育。
技术是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桥梁,进行技术教育可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三)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直接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四)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科技发展需要精英,但精英毕竟是少数的,只有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利用,使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
(五)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二、实践 几年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上级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TS教育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1.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能认识到科学的价值,使教学的目的具有直接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应用知识的增加,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生产及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是进行和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了自觉渴求新知识的意识。
2.加强技术教育,提高学生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讲述作物根外追肥技术和农作物增长素的使用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了一些劳动生产技术,提高了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看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和价值,为社会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l)加强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实践。
(2)针对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参与解决的决策。 三、体会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以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智能得到较好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
总结几年来的情况,我们体会到:(1)实施“STS”教育尽管扩大了教学内容,但不影响基础知识的传授。由于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了生产和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