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唐舞的特点是什么
汉唐古典舞是以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辉煌的汉、唐、魏晋精神和艺术气质为审美主干,以汉、唐和明、清戏曲舞蹈为支点,全面研究、继承古代具有经典性舞蹈文化,并以马科斯主义文艺观,哲学观喝社会科学理论做为理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
以创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舞蹈文化为目的,而创建的中国古典舞学派。 本学派的创始人孙颖教授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历经了二十余年的理论思考和准备,先后发表了从《试论中国古典舞》、《十论中国古典舞》以及探讨创建中国古典舞艺术体系的多篇文章,在中国舞蹈界引起极大的反响。
从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孙教授以其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独特的艺术灵性开始了频繁而艰苦的创作实践活动,经历二十余年的奋斗,先后创作了大型历史舞剧《铜雀伎》、“寻根述祖谱华风”之一《炎黄祭》,之二《龙族风韵》两台晚会,和《小破阵乐、《小胡旋》等单项节目。生动地展现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创建。
2.跪求论文《试论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
试论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与艺术特色
传统文化传承 - 秦汉,唐时代是中华文化的两个高峰夺目的历史和汉文化不仅在诗书画显示在民间舞蹈,也有许多创新和发展。与当代政治稳定这一点,经济繁荣有关,也与皇室和民间舞蹈的业余爱好,并通过了相关的措施。刘出生于汉代,儒家文化影响的小农民,喜欢民歌和舞蹈出雏。他的“风”歌曲“汉鸽子歌”属于歌曲,舞蹈妾齐柱柱更多的好太太秦,汉民族舞蹈的管理,国家机构说,“乐”,东汉说:“黄门鼓吹洪水流离失所,致力于收集,各地民歌改编的享受舞蹈的处理后,客观上促进了宫殿民间舞蹈的发展。唐,宋两代还广泛吸收了少数民族舞蹈精华,舞蹈艺术达到了历史高峰。随着宏伟的宫殿的改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今天的民间舞蹈仍有蔓延或突变与发展。明代出现“流行”,通过灯节,庙会也促进了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公平,使汉族民间舞蹈,更继承光荣而辉煌的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
佛教,道教,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响 - 是歇斯底里最汉族,两种类型的宗教影响最大。道教是中国吸收,发展,古老的文化和汉族withery,期刊,逐渐形成自己没有跳舞,而是通过民间舞蹈中的宗教活动,促进理论,歌舞应用颜色到一个宗教文化色彩绘制。汉族与道教有关,民间舞蹈形式的组织活动也表现道教故事,如“八仙基长寿”,“吕洞宾显示牡丹”。与佛教有关的民间舞蹈也很多,如“跳和合”“大头和尚,LiuCui”,“十八逗LuoHanDou大鹏”等民间舞蹈也似乎佛,道两相同或相似的舞蹈,如钹舞。在唐代,佛,道,儒学与儒学的形式渗透为中心的思想,三教合一的模式,体现了中国人文文化的特殊性,汉文化的兼容性。
地域文化色彩 - 古代文化是沿着同一种循环水,舞蹈的形式将有不同的区域特点。在宋代,北部和南部汉族朝代分为二,南部和北部,民间舞蹈具有通用性,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特点。在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汉族,汉族民间舞蹈周围有众多丰富多彩,区域优势和丰富的色彩。一般说来,人的舞蹈,舞南北方重工,南重姿势,北方重工技能。风格:精致的美南,北大胆泼辣。伴奏:多在南,北弦倡导的喜悦。形式:小型,轻便,更强调北南偏场景宏伟,壮观。南宋之后,像DengWu,北部道具舞蹈形式,各种杂技性强。汉同一种民间舞蹈也能看到南,北和地区的艺术特色,也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并反映在不同的习俗不同的重点。如显示(北)和播放以法莲祥(南)是两个野人一样的形式。前者沉重的舞蹈,不一定唱,后者越来越一起唱歌。随着龙灯,高跷龙,在江西灯叫高跷。南北方往往也有色彩的舞蹈,舞蹈经常北部南部的魅力。
3.舞蹈类别汉唐舞蹈的艺术特征
汉代是伎乐大发展的时期。
汉代作为我国舞蹈史上的一大高峰,主要就表现在伎乐的繁荣上。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演形式,如著名的角抵百戏、相和大曲;一些著名的舞蹈节目,如《盘鼓舞》、《巾舞》、《巴渝舞》;一些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的乐舞伎人。
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乐舞文化已进入了繁盛期。 留下姓名的伎人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赵飞燕了。
她原是阳阿公主家的女伎,后被汉成帝看中,迎进宫中封为婕妤,最后竟贵为皇后。传说她之所以能得汉成帝宠幸,主要依凭的就是她出神入化的舞技。
史书上说她“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能有些夸张,但她舞姿的轻盈美妙,确是史书所公认的。 河南郑州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砖上描绘一位女伎两袖飘飞,一足点地,一足抬起,似正腾空而起,动感极强。
更巧妙的是,画面的左上方有一只正凌空飞翔的燕子,无疑这是画家在告诉观者:这位舞伎正是身轻若燕的舞蹈高手。看来,“轻”确是汉人对舞蹈美的普遍追求。
汉代另一位登上后妃宝座的女伎是汉武帝时的李夫人。 她出身于倡伎之家,哥哥就是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
传说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表演,且舞且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听后问道:世上难道真有这样的绝色佳人吗?平阳公主告诉他: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妙丽善舞”的女子。 于是一位倡家之女,一跃而贵为夫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她传奇般的名子和事迹。
当然,她们只能是极个别的“幸运儿”,那些身怀绝技、对汉世乐舞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而连姓名也未能留下的乐舞伎人,比她们不知要多出若干万倍。 汉代,整个社会已进入封建时代,然而乐伎仍处于奴隶地位,任人生杀予夺,仍无起码的人身自由。
乐舞伎这种卑贱地位,终封建之世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汉代社会已不再用生人殉葬而代之以“俑”,汉墓中有大量乐舞俑和乐舞画像砖(石)出土。
它们直观地展示了汉世乐舞伎人的风采,也揭示了他们的悲惨历史命运。东汉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修建了铜雀台,台上养有专供侍宴观赏的乐舞伎。
曹**后,这些伎人就遵照遗命被幽锁在铜雀台上,每月初一、十五还要向他的灵位呈歌献舞。风华正茂的妙龄少女,却要倍伴亡灵消磨青春,虚度一生。
高台沉沉,悲风习习,其生不如死的苦况是可想而知的。唐代诗歌中有不少咏铜雀伎的篇章,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歌声呜咽,喝不尽无限怨屈恨, 舞袖沉沉,凝聚着满怀愁绪。
暮色笼罩着西陵, 那就是伎人们悲伤欲绝的时分。 这是千万乐舞伎人的血泪控诉。
盛唐是我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伎乐舞蹈的全盛时期。当时,能歌能舞的乐伎遍及社会各阶层,宫廷有宫伎,军营有营伎,官府有官伎,私家有家伎,蓄伎之风盛行。
多者成百上千,少者数人、数十人,如诗人白居易,晚年家居,还养有家伎小蛮、樊素、红萼、紫房等人。 隋唐燕乐(泛指宴享娱乐的歌舞)标志着唐代乐舞文化的高峰,主要就是由乐舞伎人表演的。
其形式品种之丰富,技艺之高超,队伍之庞大,以及在社会上流传之普遍与深入,都可以说是既空前又绝后的。 《新唐书.礼乐志》载:唐朝盛时,隶属宫廷乐舞机构太常寺和鼓吹署的乐人、音声人、太常乐户子弟等乐工舞伎总数竟有数万人。
开元二年,唐玄宗把演出燕乐的伎工从太常寺分离出来设立了内教坊,又在长安、洛阳两地设置了四处外教坊。另外,宫中还有特选的尖子三百名,由玄宗亲自参予培训排练,人称“梨园****”或“皇帝****”——这也是我国戏曲界习称“梨园行”,演员称“梨园****”的由来。
宫廷燕乐所表演的节目主要有九、十部伎,其中除继承中原传统的《燕乐》、《清商乐》,大多是来自外地、外族的乐舞。如《西凉乐》——来自西凉(今甘肃敦煌)。
《天竺乐》——天竺即今印度。《高丽乐》——朝鲜传入。
《龟兹乐》——古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一带,是唐代最盛行的舞种之一。 《安国乐》——今乌兹别克布哈位一带的乐舞。
《疏勒乐》——传自今新疆喀什一带。《康国乐》——古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
《高昌乐》——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的乐舞。从这些乐舞的传入地区可以看出,大多来自古西域,这和唐时丝绸之路的繁盛是分不开的。
这些乐舞不仅供燕享娱乐,也有显示国威的典礼仪式意义。 娱乐性更强的是坐、立部伎和歌舞大曲。
坐部伎在堂上演奏,规模较小;共六部。立部伎共八部,在堂下表演,规模较大。
主要节目有《破阵乐》、《庆善乐》、《圣寿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等。《新唐书。
礼乐志》载:太常(主管乐舞的大臣)考核坐部伎,不合格的转去立部,立部也不行,就送去学雅乐。 可知坐部伎人的艺术水平是最高的。
歌舞大曲是唐代新形成的一种集器乐、舞蹈、歌曲于一体的大型表演形式。其中主要以中原传统乐器演奏、风格较清雅的作品又称法曲。
唐代大曲数量很多,仅留传曲名于后世的就有六十多个,著名的有《凉州》、《甘州》、《剑器》、《柘枝》、《绿腰》、《薄媚》、《春莺啭》、《雨霖铃》等。 其中的代表作,就。
4.论述汉代舞蹈的审美风格
汉承楚风,汉代乐舞继承了“楚舞”风格。
以折腰、舞袖来表现轻柔、飘逸的舞姿是“楚舞”的主要特征,汉代舞蹈文物充分显示了楚人的这种审美趣味。汉画像石更是有“汉风楚韵”之说。
在山东临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中,有许多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腾挪踢跳、刚劲有力的“盘鼓舞”;有高髻细腰舞女表演的婀娜多姿的“巾舞”、“长袖舞”等,以巾绸的柔软回旋、飘逸多变,以长袖的抛曳环绕、飘动飞舞而体现宇宙的空旷无垠,使人产生无限遐想。观察汉代出土文物上那些绚丽多彩、神色飞动的舞蹈场面,在我们清晰地感受其洒脱飘逸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古拙凝重”之感。
不管是杂技、舞蹈或是百戏表演,多见塌腰突臀、重力下沉的体态动作,且不显漂浮无力。如山东梁公林汉画像石上的三位长袖舞女,体态飘逸、舞袖轻柔,但其上方中间的舞者却呈臀部下沉的屈膝造型,给人以某种凝重感。
这里的凝重绝非沉重,有人认为这是汉人自信,是其坚实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种气韵生动的精神写照。汉代舞蹈受江淮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俗乐舞的发展高潮,既有北方坚实、舒朗、厚重的务实风格,又有南方巫文化影响下的洒脱、俏丽、敬事鬼神的谶纬情节。
受董仲舒易学思想天人宇宙观的影响,人们创造了幽冥与昆山仙界的奇想,黄老之术散播的虚幻迷离,又为汉代文化注入了灵动飘渺的气韵,使得汉乐舞外观奔放古拙实则意蕴纤巧。汉代精神是一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雄浑气魄,是中华民族青春勃发的“少年时代”特有的乐观性格的体现,是一种崇尚阳刚、大气磅礴的英雄情怀,汉代乐舞的百戏场面是这种精神特征的典型体现。
作为俗乐舞文化的一个高峰,汉代乐舞百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汉乐舞百戏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从汉代舞蹈文物和汉赋所描述的恢弘浪漫的歌舞乐艺及幻术杂耍的表演场景中,可以看出汉代乐舞百戏对后世的舞蹈及相关表演艺术发展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创了我国古代乐舞雅俗共赏的新局面 汉代民间乐舞的兴盛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经历了西周礼乐制的势微、先秦雅乐的流失与衰落,汉代民间舞蹈在两汉封建制度的蓬勃发展中迅速成长壮大。
平民出身的汉代统治者以崭新的思想观念,开明开放的文化策略,重新构建新乐舞体系,自西汉始,汉乐舞第一次拥有了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浑然不分的双重品格,也第一次成为雅俗趋同的主流的审美时尚。汉代的乐舞不仅有正宗的雅乐舞,如祭祀宗庙的《文始》、《五行》、《昭德》,礼仪性宫廷舞蹈《昭容》、《礼容》等,而且倡优舞伎表演的俗舞别开生面,且渐跃为主流。
民间舞蹈更是如烂漫山花,似浩荡春风,使汉代舞蹈五彩缤纷。 儒家素有“郑声淫,放郑声”的主张,然不可否认,与雅乐相对的俗乐新声,较前者确实更富有魅力。
听古乐则唯恐高卧,听新声则兴高采烈。“文人不能怀其藻”, “武毅不能隐其刚”,就连板着面孔装腔作势的君王,在郑卫之音面前,也“严颜和而怡怿”, “幽情形而外扬”。
进一步佐证了在汉代就已确立了我国乐舞艺术雅俗共赏的历史地位。2、确立了舞蹈的娱乐功用 如果说周代总结了远古舞蹈,使之符合礼的规范,汉代舞蹈则是对规范的突破;如果说周舞主要用于祭祀与教化的目的,汉代舞蹈则更多地具有世俗娱乐的性质。
关于这点已有不少学者曾指出。而在汉代文物所表现的百戏场景中,也反映出汉舞从古代乐舞祭祀的功能中解放出来后加速由娱神向娱人转变的轨迹。
傅毅的《舞赋》在舞蹈思想方面最难能可贵的是把舞蹈作为艺术来看,强调舞蹈的娱乐作用,这较之孔子在其著书和思想中单纯地将舞乐当做教化的工具要进步得多。汉武帝时,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洞开,中亚、西亚的乐伎、杂耍艺人纷纷涌进汉宫,使得汉宫百戏越加异彩纷呈。
“四夷乐”、“胡乐”、“胡舞”风靡于世。两汉乐舞直接继承了先秦的传统,并融会了周边及西域各民族的舞蹈艺术,使汉代的俗乐舞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同周代的雅乐、唐朝的燕乐以及宋元时期的戏曲一样,雄居于中国各历史时期的舞坛上。
3、成为后世多种表演艺术形式之滥觞 汉代乐舞百戏融舞蹈、音乐、武术、杂技、幻术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有学者曾指出: “这反映出古代民族身体文化的诸形式在汉代的大融合局面,对日后的舞蹈、杂技、武术发展都有着持久的影响。”
(谢长、葛岩《古舞漫议》)汉代文物中刻绘的许多杂技造型,其难度之高,在今天杂技表演中尚难见到。而汉代百戏中的角抵竞技项目,则为现代体育及武术所继承和借鉴。
汉代乐舞百戏中还酝酿着对后世戏剧、戏曲及曲艺等多种艺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戏倡舞象”作为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兴品种,对中国的戏剧和舞蹈产生过深远影响,其价值意义不容忽视。
最为典型的是汉代著名角抵戏《东海黄公》,融多种技艺于一体,塑造了性格独特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一个有悬念和冲突的戏剧结构,具有固定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已成为完整的戏剧表演。著名戏曲史学家周贻白先生曾对。
5.急求
论舞蹈的本质及其意境 中外学者的这些观点,即舞蹈起源之说,甚至已形成重大流派的学说,从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
认知角度和审美习惯出发,捕捉了形形色色的舞蹈之起源论据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来自遥远时代的材料,或偏僻地区的例证,对于我们今天来全面认识舞蹈的起源,乃至舞蹈的不同时期的不同价值,生命本质和美学特征,具有价值连城的意义。 但总体说来,这些材料大多仅停留在支离破碎的描述中,更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嫌,结果使如此错综复杂的舞蹈起源问题,遭到了如此轻率的简单化待遇;而在更加广阔的范畴中,这些学说对具体论述对象的生态环境,文化习性,美学特质,运动习惯等许多关键性的方方面面,则缺乏搜集的意识和严密论证,最关键的症结还在于,这些学说论及的都只是舞蹈起源的外在,虽然举足轻重,却有严重的缺陷。
研究和阐释舞蹈的起源,绝对不能忽视其“内在根据”。只有“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这两方面的情形都烂熟于心,才能最终把握舞蹈起源的真谛,使这个专题的研究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所谓舞蹈起源的“内在根据”,指的是人类那身心合一的物质条件,手舞足蹈的自娱意识和传情达意的交流需要这三种与生俱有的内在因素。 舞蹈不单纯是一种娱乐,它是表现人的诸多复杂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的艺术。
“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就是意境。 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总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一句话:有意境。
美的意境需要眼光独到,善于把握时代的脉络,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展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观众所接受和欢迎。 舞蹈的意境有许多种,第一个是心态意境。
心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的表露形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复杂多变,在一定的范围里,标志着社会某一个民族或个人的精神斗志。 第二个是生态意境,舞蹈从乎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原始状态起,就由各种物体打击出各种节奏想伴随,而打击出来的各种节奏也正是音乐的原始状态。
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与音乐难舍难分。好的舞蹈构思创作出好的舞蹈音乐,好的音乐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成功之作比比皆是。
舞蹈音乐属于音乐的一个品种,但它通过音乐塑造的时空和舞蹈的形体动作珠联璧合,使观众同时从听觉和视觉两条审美通道去欣赏同一作品。 三是情态意境。
情态,顾名思义是指“情”和“景”的交融,“情”是人所为,“景”是客观存在,两者统一形成动态情势。当人与景观产生联系融为一体时,情态便在情景交融中自然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蹈艺术和其它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创作者对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有高屋建领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也便会透过情节自然浮现出来。
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 - 朗格说:“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感情”。这种以整体探索、整体品察、整体把握为背景,将哲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艺术,毕竟在更清醒的理性和更深沉的情感上观照了人类整体,而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
舞蹈的形式美,技术性极强。但这种形式美和技艺性,都是发自人体自身的,外部的形态美和技艺,都不可避免地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相通,受其支配并表现情感,不是这样,就不能称之为活的人体了,这样的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真谛。
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的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 舞蹈的情感是细腻的,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亦是独特的。
在舞蹈商业化,国际化的今天,舞蹈的所有的优势应该加以发扬,传播,同时也要加以发展来适应当今的社会。 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就逻辑而言是两种文化互动的结果。
可谓有“矛”才有“盾”,有“碰”才有“撞”。并且由文化碰撞形成文化反弹的文化震撼,使文化互动的双方受到影响。
然而,目下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奇怪的景观是:虽然东西方文化是互惠互利,而冲突与震荡只存在于东方——东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汇中深受的困挠,西方舞蹈家则毫无感觉。例如,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
他从这本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变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70年代,另一位先锋舞蹈家特丽莎·布朗的现代舞蹈团一边打着中国的“太极拳”,一边创造她的“放松技术”时,布朗女士亦从未困扰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问题。
他们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力创造了美国最先锋的艺术,并且,从本土到世界没有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的。
6.求一篇古代舞蹈史论文3000字左右
有着五千年漫长岁月的中华,积淀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在这一块孕育悠久历史文化的沃土上,孕育了袖舞这一朵奇葩。
作为服饰道具的“袖”,作为表演形式的“袖舞”源远流长。袖舞是中国舞蹈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观的体现,经过历史各时代的艺术加以选择、创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它们新的气韵、新的品格。
袖舞成为了独立的舞蹈肢体语言,体现中国古典舞的精神与风貌。 一、水袖、袖舞 (一)水袖、袖舞的概念1.水袖的概念水袖是演员用来进行舞蹈表演的一种服饰文化的舞蹈道具,它既有服饰功能,又兼有道具的属性。
水袖通过舞者身体的舞动来带动,就像道具一样具有可操纵性的特点。袖包括袖身和袖体两部分。
袖身是指穿在身上的服饰部分,袖体是指接在衣服袖口处向外延长的长袖部分。2.袖舞的概念袖舞是以独具特色的袖作为道具的舞蹈,是一种能够代表中华传统审美特征的典型舞蹈样式之一。
袖舞综合了观赏性、技艺性、表现性,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质精练地反映出中国舞蹈独具韵味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从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品格和艺术价值。 (二)水袖、袖舞的来源“袖”在舞中可以用简约的“长袖善舞”四个字说明。
华夏民族的宽衣大袖是袖的源头,经过历史的沉淀,在追求美的同时加以延长与夸张,独具特色的“水袖”就形成了。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舞中的袖是提炼中国戏曲的“水袖”而成的。
那么,“水袖”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水袖的最早的叫法是“水衣”,水衣的袖子随着发展逐渐变长变宽,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水袖。因为袖舞动的形态像水波荡漾,所以叫“水袖”。
袖舞在这块历史文化的沃土上,不断吸收和继承精华部分再加以创新,才得以发展成熟与完善。 二、水袖的历史发展及当代表演形式的演变 树有根才能生长繁茂,袖舞也有生长和流传的根,它深深地屹立在民间艺术的土壤中。
袖舞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袖的形态和舞的风格随着朝代的更迭和文化的演变发生着变化。它或虔诚与迷狂,或妩媚与婀娜,或纯熟与精美,或逍遥与飘逸,或华贵与端庄,或精练 (一)原始时期水袖的发展在舞蹈艺术起源的远古时期,原始宗教和舞蹈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舞蹈艺术是宗教仪式的一种手段和活动。
中国远古时期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巫舞,在中国古文中,“巫”和“舞”两者是相通的,“褎”字是古代“袖”字的写法,从这可以看出,“袖”最初是献祭的仪式舞蹈中一种手执的舞具。从“褎”字看出了以“手”摘“禾”的形象,体现了“禾熟拔其穗”的动态。
原始“袖舞”中所执的稻穗是宗教活动中具有明确意义指向的器物,舞蹈的形态受到了影响,道具和服饰成为中国舞蹈的一大特色。 (二)汉代时期水袖的发展袖舞在汉代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史料里记载着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在汉代,长袖的形状分为细长的舞袖和喇叭形状的宽大长袖这两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袖舞”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长袖的纵向延伸,在袖口端接一长飘带;另一个是袖式稍短,是“水袖”演化的由来,后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也有手执巾而舞的形态,它的舞名被称为“巾舞”。
从“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表飞毅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君似飞鸾,袖如回雪”这些漂亮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袖舞的动人之处。它一脉相承于细腰长袖的“楚舞”,经过进行加工创作,使它更纯熟更精美。
在汉代的袖舞中就有了精湛的技艺,例如加长的巾袖舞在挥洒间自然会增加难度,巾越长,要求舞者的臂力、技巧越高;例如大幅度横向折腰的动态对身体的柔韧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注重的是腰功与袖式的变化;例如追求赵飞燕“掌上舞”那样“机迅体轻”等等。 (三)隋唐时期水袖的发展隋唐时期,封建社会上升至一个鼎盛时期,乐舞艺术尤其是宫廷乐舞也随之进入一个繁盛的阶段。
袖舞成为了一种中原乐舞文化的传统,滋养着舞蹈的发展。袖舞在唐代有两个发展方向。
一个方向是长袖的发展,“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说明了唐代对前代传统长袖舞的继承。另一个方向是广袖的发展,“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说明了“广袖”的形态。
从广袖中,我们看到了唐代袖舞的华贵与大气。运用舞巾、风带、长袖以及腰肢的软功,柔曼婉畅、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时而长袖拂垂翻飞,时而慢舞双袖,时而扬袖、转袖,时而飞舞长袖,时而急翻双袖,各种舞袖的姿态和技法,是“细腰长袖”的舞风在唐代乐舞中的延续和发展变化,即使袖的形态有所改变,但是袖舞身体动作的韵律已经根深蒂固地流传下来。 (四)明清时期水袖的发展从宋元市民文化的潮流可以看到舞蹈发展重要的现象,戏曲艺术脱颖而出,创立了独立地位。
明清时期,戏曲舞蹈已逐步发展成熟和流行起来。在这一进程中,袖舞不断适应戏曲的表演程式与要求,袖舞融入到了唱、念、做、打的戏曲艺术当中,成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表现手段,“水袖”也成为了一门独特的技巧。
在前代袖舞的基础上,戏曲的水袖着重发展和丰富了袖技,将袖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来发展,并服务于戏曲中人物和情节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论汉唐舞蹈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