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铁腐蚀论文
腐蚀是金属表面部分或者全部剥离、溶解或软化的化学反应。
“生锈”经常被误用或者误解,它仅仅指铁和钢。“腐蚀”不仅包含黑色金属,而且包含有色金属。
以下内容主要讨论腐蚀的成因和纠正措施。 移除热量是金属加工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有效移除热量,就能保证刀具的良好使用寿命,以及工件的几何精度。和油相比,水在移除热量方面性能更卓越;但纯水和新加工的金属接触后会导致腐蚀。
因此,腐蚀是每位用户,也是水基金属加工液制造商必须面对的问题。干切削过程也会面对腐蚀问题,并不仅仅由水基金属加工液引起。
引起金属表面腐蚀有许多种原因,下面做具体介绍。 1季节性腐蚀 腐蚀可以发生在一年内的任何时候。
一般来说,7~9月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在美国东部和中西部更容易发生腐蚀。干旱地区,如克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及加州,这些地方的相对湿度较低,腐蚀情况就很少发生。
2手印腐蚀 当工件接触人手后,就容易发生腐蚀。搬运过程中新机床和金属工件表面留下的手印,会导致腐蚀。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皮肤呈酸性的人群,以及表面光洁度高的工件。使用手印中和剂能防止类似的手印腐蚀。
随着温度上升,包括腐蚀在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就会更快。夏季高温和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也是加速腐蚀的原因。
当水分凝结在工件表面,就会形成电池的电解液。秋冬季节能提供防锈保护的加工液浓度,当湿度持续上升时,就不再提供有效的防锈保护。
因此,适当的浓度调整非常必要。秋冬季节,浓度1:30(3.3%)已经足够;但湿热季节,浓度可能需要提高到1:25(4%),或者不再看到工件表面生锈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提高中央槽系统的浓度,会导致泡沫和皮炎问题。金属加工液用户也可能需要增加防锈添加剂,这取决于金属加工液的种类、用户对化学品的限制、添加剂的有效性以及所使用的加工液。
3pH pH值是金属加工液控制腐蚀的一个重要参数。超过9的高pH值,可以保护黑色金属,但对有色金属腐蚀防护不利,如:铝、黄铜和青铜。
水硬度会影响加工液的平衡,不同地理区域的水硬度是不同的,调节水硬度会优化加工液的表现性能。 单机条件下如果pH值较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倾倒和清洗,然后按照推荐浓度加新鲜金属加工液。
如果是加工黑色金属的中央槽系统,可以用适当添加剂,将pH值调整到8.8~9.2。如果pH值特别高,往往是金属加工液已经受到污染,需要倾倒和换新液。
4污垢再循环 金属加工液的金属微粒,往往被认为是“污垢”或“碎屑”。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碎屑会在工件表面堆积而形成电池,碎屑下面的金属往往会生锈。
单机条件下,应及时排空—清洗—用清水冲洗,按照推荐浓度加新鲜金属加工液。 5水 通常水中的化学物质是积累的,会提高加工液的腐蚀程度。
所有水包含离子,部分离子富有侵蚀性,会导致大部分金属腐蚀。水含有超过100*106的氯化物、超过100*106的硫化物,或50*106硝酸盐,这些离子被认为富有侵蚀性。
氯化物、硫化物和硝酸盐破坏金属表面的防护层,导致腐蚀。持续加水会提高中央槽系统的氯化物、硫化物和硝酸盐含量。
金属加工液使用时间越长,离子的侵蚀性更高。 每种金属加工液的配方,都需要维持浓度来发挥“最佳点”。
定期检测金属加工液浓度,可以避免加工性能和环境问题。 如果用户怀疑水有侵蚀性时,可取样并通过全分析来确定。
当中央槽系统的金属加工液被怀疑导致腐蚀,请取样并检测离子含量。当氯化物、硫化物和硝酸盐浓度超过可接受范围,可使用去离子水或者蒸馏水作为工艺用水,也可选择防腐蚀性能高的金属加工液。
溶解在水中的固体,可以破坏金属加工液很多的渴望性能。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水硬度”,是由于钙和镁离子溶解在水中引起。
二价离子和皂类、润湿剂和乳化剂反应所形成化合物,溶解度会降低。这种不溶解的成分,耗竭机床和工件防锈剂。
硬水指的是含量超过250*106碳酸钙或者15“德国克”(德国硬度标准)。硬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腐蚀。
电导率是另一个检测金属加工液中溶解离子的方法。高电导率增加了腐蚀、金属加工液的不稳定、残留物和其他问题。
超过4MilliSiemens/cm被认为高电导率。 3pH pH值是金属加工液控制腐蚀的一个重要参数。
超过9的高pH值,可以保护黑色金属,但对有色金属腐蚀防护不利,如:铝、黄铜和青铜。 水硬度会影响加工液的平衡,不同地理区域的水硬度是不同的,调节水硬度会优化加工液的表现性能。
单机条件下如果pH值较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倾倒和清洗,然后按照推荐浓度加新鲜金属加工液。如果是加工黑色金属的中央槽系统,可以用适当添加剂,将pH值调整到8.8~9.2。
如果pH值特别高,往往是金属加工液已经受到污染,需要倾倒和换新液。 4污垢再循环 金属加工液的金属微粒,往往被认为是“污垢”或“碎屑”。
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碎屑会在工件表面堆积而形成电池,碎屑下面的金属往往会生锈。单机条件下,应及时排空—清洗—用清水冲洗,按照推荐浓度加新鲜金属加工液。
5水 通常水中的化学物质是积累的,会提高加工液的腐蚀程度。所有水包含离子,部分离子。
2.光刻工艺的原理是什么
光刻工艺是利用类似照相制版的原理,在半导体晶片表面的掩膜层上面刻蚀精细图形的表面加工技术。也就是使用可见光和紫外光线把电路图案投影“印刷”到覆有感光材料的硅晶片表面,再经过蚀刻工艺去除无用部分,所剩就是电路本身了。光刻工艺的流程中有制版、硅片氧化、涂胶、曝光、显影、腐蚀、去胶等。
光刻是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关键工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都是用带有图形的掩膜覆盖在被加工的半导体芯片表面,制作出半导体器件的不同工作区。随着集成电路所包含的器件越来越多,要求单个器件尺寸及其间隔越来越小,所以常以光刻所能分辨的最小线条宽度来标志集成电路的工艺水平。国际上较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是1微米线,即光刻的分辨线宽为1微米。日本两家公司成功地应用加速器所产生的同步辐射X射线进行投影式光刻,制成了线宽为0.1微米的微细布线,使光刻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3.谁知道加工工艺论文怎么做的
加工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
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
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
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
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
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
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
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
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
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
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
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
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
4.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论文
数控加工的工艺与编程优化 霍苏萍,解金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数控机床加工中的工艺分析和零件加工程序是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分 析了数控加工中工艺和编程的优化措施,结合实际零件的加工,采用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数控 机床的利用率,改善零件加工质量。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优化 中图号: TG659 1 前言 在应用数控机床进行机械零件加工时,如何结 合机床特性和零件特点充分考虑加工工艺问题,并 巧妙应用编程方法、技巧,优化数控加工的工艺和编 程,对保证和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有着重要的 意义。
本文就如何优化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提高 数控加工质量进行讨论。 2 加工工艺的优化 (1)轮廓铣削时合理设计切入切出路线 铣削零件轮廓时,为避免在切入切出处产生刀 具的刻痕,保证零件轮廓表面质量,设计刀具切入切 出路线时应避免沿零件轮廓的法向切入切出。
切入 工件时沿切削起始点延伸线或切线方向逐渐切入工 件,保证零件曲线的平滑过渡。同样,在切离工件 时,也应避免在切削终点处直接抬刀,要沿着切削终 点延伸线或切线方向逐渐切离工件。
铣削内槽时除选择刀具圆角半径符合内槽的图 纸要求外,为保证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使进给路线 短,可先用行切法切去中间部分余量,最后用环切法 切一刀,即能使总的进给路线短,又能获得较好的表 面粗糙度。 (2)避免机械进给系统反向间隙对加工精度的 影响 数控机床长期使用或由于本身传动系统结构上 的原因,有可能存在反向间隙误差,反向间隙误差会 影响坐标轴定位精度,而定位精度的高低在孔群加 工时,不但影响各孔之间的中心距,还会由于定位精 度不高,造成加工余量不均匀,引起几何形状误差。
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不断地改变趋近方向,就会 把坐标轴反向间隙带入加工中,造成定位误差增加。 这时可在安排进给路线时,避免机械进给系统的反 向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如图1,在确定将刀具快速定位运动到孔中心 线的位置加工路线时,若按照图1(a)设计进给路 线,即1-2-3-4,则由于4孔与1、2、3孔的定位方 向相反,Y向反向间隙会使定位误差增加,从而影响 4孔与其他孔的位置精度。若按照图1(b)设计进给 路线,加工完3孔后往上移动一段距离至P点,然 后再折回来在4孔处进行定位加工,这样方向一致, 就可避免反向间隙引入,提高了4孔的定位精度。
图1 孔系加工路线比较 Fig.1 Contrast of the cutter route of array hole 同样如图2所示,精加工阶梯轴轮廓,若采用图 (a)加工路线,会产生反向间隙,改为图(b)设计加 工路线,则精加工时刀具在径向的移动保持连续递 增趋势,在轴向的移动保持尺寸连续向左趋势,这样 避免了机械进给系统反向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提高了尺寸精度。 图2 精加工阶梯轴加工路线 Fig.2 Finishing machining route of step-axle (3)正确处理零件图尺寸公差 编制程序时,应正确处理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零件的许多尺寸标注有公差,且各公差带的位置不 可能一致,而数控程序一般按零件轮廓编程,即按零 件的基本尺寸编程,忽略了公差带位置的影响。如 果标注的是非对称尺寸,即使数控机床的精度很高, 加工出的零件也可能不符合其尺寸公差要求。
如加工图3所示零件,零件在用同一把铣刀、同 一个刀具半径补偿值编程加工时,由于零件轮廓各 处尺寸公差带不同,就很难同时保证各处尺寸在尺 寸公差范围内。这时要对其公差带进行调整,调整 方法为:在保证零件极限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在编程 计算时,改变轮廓尺寸并移动公差带,改为对称尺寸 公差带,如图3中括号内的尺寸,编程时按调整后的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还有其他几篇的)可供参考,需要的话请加我QQ,我发给你,497267666,谢谢。
5.关于 铸造工艺 的论文
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铸造是人类掌握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达米亚出现铜青蛙铸件。公元前13~前10世纪之间,中国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时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商代的重875千克的司母戊方鼎、战国的曾侯乙尊盘和西汉的透光镜等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早期的铸造受陶器的影响较大,铸件大多为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较浓。公元前513年,中国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鼎(约270千克重)。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开始生产铸铁件。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先后开发出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以及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铸造金属材料,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新工艺。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铸造工艺通常包括:①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②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