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余华《活着》的论文,越细越好,最好与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以下是活着赏析,希望可以帮助你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2.活着 小论文一千字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对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越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往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的,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这是第二次看《活着》。第一次看完后,我已经哭得一塌糊涂,毕竟是经历得太少了,书中福贵的生活足以摧毁我心中所有的光明。但很奇怪,我又不觉得他有多悲惨,甚至有时候还能感到一丝存活的愉悦,那时我觉得,人生可以过得像他那样也无悔了,甚至到现在,我还是这样想的,但是此时,我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一些东西:命。
当我读完《百年孤独》,读完《活着》,我深信宿命。其实也不觉得自己是悲观主义者,只是现实和理念是不同的。世界是被感知,而不是被认知的。什么都已冥冥注定,甚至连我们努力的念头也是,全部已有定数。但是,我们还是活在生活中,尽管有时真实的东西和我们所做的一切背道而驰,但我们还必须努力,因为我们还生活着。假如不遵循生活的道,那么恐怕我们连思考的权利都会失去。
看完《活着》,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是那一条通向城里的小路。忘不了福贵他爹蹲在粪缸上眯着眼睛看的那条路,忘不了福贵他娘扭着小脚一深一浅走过的路,忘不了家珍穿着水红色旗袍走过的路,忘不了凤霞无声扯着福贵衣袖走过的路,有庆提着鞋子跑在那条满铺白雪的路,还有福贵牵着老牛,把影子拖得好长好长的那条路。 路永远是那条路,不同的是,路上走的人不同了。福贵没有选择。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生是一场游戏,总想胜出,但到后来,一波又一波的苦难扑面而来,还没有做好准备,一切已成定数。到后来,才恍然发现,这不是场游戏,永远不会有输赢。我们没有选择,只有一直,一直走下去。所以,福贵在讲述自己的时候,他不会悲伤。那不是苦难,也绝非幸福,仅是我们要面对的生活。
只是一条路,一条只能走一次的路。走在路上的人,也许会满心苦痛,停滞不前;也许会灿烂微笑,不断奔跑。尽管通向的都是同一目的地,但我仍然回选择后者。然后到终点的时候,再把所有的泪水倾盘倒出,用另一种平淡的声音讲述活着的故事。
生活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可我还活着,还有勇气的活着,不知为什么还活着,是为了父母吗,是为了一天三顿饭吗,还是为这行尸走肉一百多斤的躯体而活着,很痛苦,很痛苦自己什么都没有,很痛苦这个圈,这个生活圈,丑陋的嘴脸,丑陋的金钱下的自贱的人格,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是百眉横生没有爱的滋味,没有情的交往,只有利益,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交往中看谁对谁好,如果不好就百般没有好脸色看,真是无奈的社会,无奈的交际圈!
我是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无论我与他们怎么交往我是不会违背自己的人格和做人原则,不知道是他们不了解我,还是我不了解他们呢,总感觉交往总是那么复杂,那么让人不了解,让我不可思议,让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我的一颗红心原先像一个红萍果一样,现在却一次次的被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划破的伤痕累累,斑迹点点,面目全非,在一点点的滴着紫黑红色的血。
没有人能了解我,没有人能明白我,只有我知道自己,只有我能了解我自己。
以前也听过一位智者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活着,那样我们会更累,可能还会累死!
经常告诫自己:我自稳坐钓鱼台,任凭风雨多摇戈。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万事何所不容;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万事付诸一笑!
做一个一生不让人嗤笑的人,一生无愿无悔的人,一生有用的人,一个对身边有用的人!
有人说:做一个让别人瞧起的人。我感觉这人肯定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我们活着干吗做到非要让别人看得起的人,我们活着也不是为别人而活,活着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是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但是这个社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自己活着痛快别忘了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3.余华《活着》论文提纲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4.谁有《活着》 学术论文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 活着题目 活着 词频 91 在明处活着,在暗处写诗 卢卫平 诗刊 2007/06 2 高昂的生命精神——《活着》刍议 秦玲玲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7/08 3 《活着》的政治修辞——余华《活着》和张艺谋《活着》的对比性解读 王委艳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6/03 4 从生命思考到时代反思——小议小说和电影《活着》的差异 金子靖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07 5 试论《活着》独特的民间话语 何瑶 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 6 中国式的生存哲学的阐释——解读《活着》 郑阿平 唐都学刊 2007/04 7 论余华《活着》的死亡叙事功能 李延凤 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7/03 8 为何“活着”——论余华的《活着》 袁应该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9 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语言艺术 赵深艳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S1 10 《活着》:小说、电影及其他 林爱民 电影文学 2007/11 11 活着的美丽——访齐思软件济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容毅 俞崇武 成功 2007/04 12 “说服读者”:《活着》的叙事策略 倪浓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1 13 当活着失去理由——评《锦衣玉食的生活》 毕光明 名作欣赏 2007/05 14 看不见的障碍——论余华与张艺谋《活着》的差异 徐正龙 艺术百家 2006/07 15 关于活着 张海迪 河北企业 2006/03 16 真实的活着 活着的魅力——论余华小说《活着》的艺术真实性特征 杨现钦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17 《活着》——以生命叙事 王凤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18 问题还是方法——读余华长篇小说《活着》 吴宝林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19 人为什么而活着——审读郭申元博士的人生 靳伟 文学与人生 2006/09 20 “活着”的民间演绎———谈余华《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汪红旗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21 不同的活法——《活着》之小说与电影比较 尹从 电影评介 2006/15 22 关于活着 张海迪 高中生之友 2006/06 23 不该让福贵这样“活着”——小议电影《活着》的改编 卞良君 艺术广角 2005/06 24 从愤怒的写作到虚伪的活着——余华创作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赵歌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25 余华:刺刀与暴力幕布的撕开——由小说《活着》到电影《活着》 薄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05 26 《活着》:雅俗文学嬗变寻踪 金红 学术交流 2005/04 27 活着 李建平 中国天主教 2005/01 28 我愿这样活着…… 张少云 新东方英语 2004/01 29 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 陈琳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06 30 感恩地活着 宋天天 广东审计 2004/05 31 实在的苦难与边缘的生存——评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 徐红妍 红河学院学报 2004/03 32 论余华《活着》的死亡体验 王燕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33 论余华《活着》的现代寓言特征 贺明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04/01 34 今天活着的人(外二首) 江非 延河文学月刊 2003/03 35 活着的美丽 范伟军 科技创业 2003/10 36 残忍的力量——对《罪与罚》和《活着》中“死亡”主题的比较 徐鑫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08 37 活着与毁灭——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在醒与不醒之间的命运探析 杨素娜 宜宾学院学报 2003/05 38 解读《活着》:极度生存状态下生命个体的真实本相和生存意义 黄海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39 论《活着》的主人公福贵 刘彤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40 从简单走向事实——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叙事转型 张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41 活着,永远的追问——关于余华小说《活着》的人性化思考 王益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42 绝对不能凑合着过 我们都能活过100岁 陈凌 广东茶业 2003/02 43 以生拒死 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 张琰 东疆学刊 2003/04 44 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 王达敏 人文杂志 2003/03 45 回归当下——余华《活着》重读 刘建彬 齐鲁学刊 2003/03 46 余华小说《活着》解读 蔡爱青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47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方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2002/04 48 《活着》:先锋派的终结仪式 方维保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49 至诗近常——读谷川俊太郎诗作《活着》 沈奇 名作欣赏 2002/02 50 活着真好 陈雅波 观察与思考 2001/10 51 《活着》两种——从余华小说到张艺谋电影的审美嬗变 刘悦笛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52 活着的诗艺呈现——评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 焦会生 殷都学刊 2000/02 53 重新解读《活着》——兼谈小说批评的价值砝码 袁珍琴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11 54 《活着》的余华 孙立峰 中国新时代 1999/04 55 另一种活着:关于《活着》与《城市生活》的联想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1999/01 56 读《活着》——以坦露内心的真实来拆解人与现实的紧张关系 姚慕红 衡水师专学报 1999/04 >>>>>>>>>>>>>>>>>>><<<<<<<<<<<<<<<<<<<<<<?????<<<<<<现贴出一篇供参考高昂的生命精神——《活着》刍议○。
5.余华活着的论文写作方向有哪些
《活着》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斗争史。
老人的亲人相继离去,直到他惟一的孙子也走了,他买了一头垂危的老牛,从此二者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他的活着是一个结局,也同样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的。” 这篇关于《活着》的故事是这位活着的老人向作者讲述的。
他叫徐福贵,曾经是个阔少爷。他的祖父白手起家,从养鸡开始,使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于是家境变富裕了,拥有两百亩地。
但到了他爹这一代便开始衰败,他爹挥霍奢侈掉了一半土地,到了孙子,也就是徐福贵成了彻底的败家子。吃,喝,嫖,赌,无一不做,也只会如此。
终于把其余的土地也赌输给别人了。从此,家庭地位一落千仗,全家都贫穷了起来。
他爹也就被气死了。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与往日大相径庭的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另人伤心的友情,但是,两年后,他依然活了下来,他的命运还在继续。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
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安稳日子。但祸不单行,他儿子出意外夭折了。
他是多么伤心啊!他又一次受到打击。但这就是他的命运,他还要活着!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留下了,一条苦命的根。
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接着,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孙子,最后一个亲人,也意外地死了。命运是如此的捉弄福贵!他的命好悲苦!但是,他依旧活着,否则,作者又怎么能听他讲述自己。
就是那段艰苦的日子,中国政局不稳,苦了老百姓的安稳生活。 但是,人间的情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
这种情不管是深是浅但确定的是一定是真情!伟大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交织在这个故事里,文字叙述的突兀感一直压迫着人的心灵,使人欲罢不能。文字间流露出的感情像小溪般,流淌在读者的心田。
没有大喜大悲的跌宕,但当你看到福贵的儿子与孙子都是懂事且孝顺时你总会发自内心的愉悦,看到凤霞找到了一个厚道本分的丈夫二喜时,你总会为之而喜;但同样,当你看到那些可爱的子孙和孝顺的女婿一一离去时,又会有种揪心的离别的痛楚。 终于,当福贵唯一的孙子也有些死亡的征兆时,你会在心底小心的呼喊:“不要,别再让苦根死掉了!”但,接下来的文字已无法改变,唯一的苦根也死了。
但有些东西依旧活着,比如那头即将被人宰杀死的老牛,为人类辛勤劳苦一辈子,最终逃脱不了被贪婪的人吃掉的命运。 但它遇到了福贵,他在众人的嘲笑和不解下买下了它。
也许它不会死了,至少不会死在人类残忍的刀子下。它最后会在活着的状态下死去,归于尘土,像人类一样。
我的眼睛至今还保留着泪痕,这种泪痕是不会消失的,它渗进了我的肌肤直达心脏。这是种绵长的感动,而不是短暂的冲动。
因为,看这部小说的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冲动。但看这前,我是有点冲动的,那是为了寻找一份亘古不变的情怀,如今,我想我找到了。
《活着》是部伟大的作品,它以平淡的中国汉字表达了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它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
它给那些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的。
6.急需余华《活着》的研究资料,关于活着的悲剧
人与命运的友情 ——评余华《活着》 在中国的历史上,80年代是一个颇为特殊的时期,中国的文化界在经历了长期的压抑之后终于释放,一系列具有批判意义与现实哲理的文学作品。
80年代的诗人是神奇而浪漫的,而80年代的小说则具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厚重感,《平凡的世界》,《绿化树》,《黑骏马》,《棋王》等,都是这一时期最为优秀的代表,当然,也不能缺少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这部《活着》。 其实《活着》的真正完稿是在1993年,但余华先生写作的发端是在80年代,这部小说秉承了那个时期小说的深沉与厚重,因此,我还是要把它归于这个时代。
反观当今文坛,浮躁之风甚嚣尘上,近年来能真正禁得起时间荡涤的作品已愈发难觅,于是我们更加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重新充实我们的心灵。 《活着》为我们塑造了福贵这样一个人并不光辉但十分丰满的人物,他的一生中充满了苦难与悲伤,他的亲人因为天灾人祸先后离他而去,让他孑然一身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他没有抱怨,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友好,他依然维持着他和命运的友情。 记得约翰. 列侬在给好友斯塔.萨格里夫的信中写到:“在我的记忆中,充满了悲伤,悲伤如此之深重,令人麻木。”
福贵的记忆中同样也是充满了悲伤,而且更为深重,但从字里行间,很难看出他麻木了,他在讲述他的故事时,语调是如此的平静,甚至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平凡的中国农民,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奇人。
《活着》这部小说从结构上来说是二元的,它从头至尾都存在着两个讲述人,两个时空。在这部小说里,一个时空是“我”所在的的那个时空,即现在;另一个时空是福贵的时空,即他的一生。
讲述人的交替,时空的更迭,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反观过去,对比今朝,读之别有一番唏嘘感慨。 作者在中文版的序言中讲到:“我和现实关系紧张,说得严重一点,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 这是最令我产生共鸣的的一段话。
我曾经先后两次阅读这部作品,之间大约相隔了三年时间。也许有人会笑我仅仅读过两次就敢评论,但是要知道,有些书要阅读无数次才能有所收获,有些书读了不会有收获,也有这样一些书,他们不需要反复阅读,但阅读者可以产生丰富的情感与感悟,《活着》就是这样的一部书。
第一次读《活着》,读到的是其中的一面。读到的是其作为中国底层人生活全景画的的一面。
这一面带给人们的是悲悯与愤怒。福贵的一生,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跃进、文革与后来的改革,我们可以通过福贵的眼睛,看到这些事件对于底层人民的影响。
其中首推对大跃进的描写。 大跃进开始后,福贵村里的锅全被砸掉去炼钢铁,家里的地被收归公社,甚至柴米油盐都被充公,生活中都在说诸如“跑步向共产主义”,“炼了钢铁做成炮弹去打蒋介石”这样的话,这些话现在看来也许是荒唐与可笑的,但是《活着》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叙述了这一切,让今天的我们能够一一个全新的不加任何评价的的视角去了解这一段历史。
然而,全书最震撼人心的情节也出现在这一时间段,作者以平实的笔触,记录下了福贵儿子有庆的死亡。 县长的妻子难产失血过多需要紧急输血,而恰恰只有有庆的血型相符。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描写:“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却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医生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
’医生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回产房就县长的女人去了。”
“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是整段的关键,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在胡闹中葬送了,不是只有强盗会草菅人命。
整个献血的过程完全就是一场闹剧,为了救官太太,医院饥不择食的竟然找来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完全没有献血能力的小学生,更不惜把一个孩子的血抽干,一切就是一句胡闹了事。我在读到这里时愤怒了、悲哀了,人的生命难道真的如同蝼蚁,生命的价值难道真的可以随意践踏,更令我不能相信的是,这居然是发生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无疑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第二次读《活着》,我的视角转变了,内心的愤怒也已平静,就像作者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 “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小说中“我”的角度来看,福贵的活着就是一种幸存,一种被死神放过的幸存。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就并非如此,让我们转到富贵的视角,我前面写过:福贵在讲述他的故事时,语调是如此的平静,甚至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由此我们也许。
7.高分悬赏
找到三篇论文,分别是《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民间理想的温情营构——评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重读余华的《活着》,三篇文打包成名为“活着”的压缩包,发到qq中转站上了,自己去下这个链接 /ftn_handler//活着.rar?k=。
8.关于研究余华活着的现状问题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
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职业写作。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随笔集《灵魂饭》等多部。
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挪威、日、韩等文在国外出版。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
曾荣获意大利文学基金会颁发的1998年度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以及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苏童作者简介:苏童,江南苏州人氏。
一九八零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个年头,而他的大名却仍旧在这所著名学府中被人一再提起。一九八三年投入小说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中国当代文坛便再难抹去他的形象。
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
有一天《妻妾成群》问世了,又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角逐奥斯卡金像奖,虽然结果未尽人意,但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都给不大不小地“震”了一下。中国人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知道《妻妾成群》,最后迷恋上了这位可爱的苏童,而苏童则从《妻妾成群》再一次出发,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
苏童作品:纸上的美女大气压力蝴蝶与棋城北地带米已婚男人园艺离婚指南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后宫末代爱情末代爱情自序美人失踪一个叫板墟的地方与哑巴结婚什么是爱情一朵云桥边茶馆樱桃饲养公鸡的人徽州女人木壳收音机小莫死无葬身之地暧昧的关系纸水神诞生环绕我们的房子民丰里肉联厂的春天另一种妇女生活世界两侧世界两侧自序祖母的季节一个朋友在路上来自草原烧伤逃外乡人父子祭奠红马桂花树之歌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十九间房你好养蜂人女孩为什么哭泣平静如水井中男孩1943年的逃亡罂粟之家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延律县。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
1978年考人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现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作品集《刘震云文集》(四卷)、《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等,并四百多万字。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农民日报》文化部主任。《关于上班这件事》台湾著名漫画大师朱德庸的最新力作《关于上班这件事》,说的正是每个人都难以逃避的这件事——“上班”,以及上班的酸甜苦辣。
在这部以350则彩绘四格漫画组成的画本中,朱先生用一枝七彩的神奇画笔,饱蘸幽默、辛辣和自嘲,为我们描绘了一部都市上班族人生百态、办公室人间风景;它触到上班族的痒处,也触到上班族的痛处,并将缺德老板的缺德秘籍翻了个底朝天。《关于上班这件事》会让你在捧腹大笑之余,换个心情去上班。
每个故事中又含有大道理,真得很好郑渊洁(1955年6月15日—),男,汉族。中国当代作家,有“童话大王”之称。
生平--------------------------------------------------------------------------------1955年6月15日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其父郑洪升,原籍山西临汾。其母刘效坤,原籍浙江绍兴。
其前妻郭维维,大学本科学历,是一文学编辑。其弟郑毅洁,养狼狗和信鸽为业。
其妹郑欣。其子郑亚旗,《皮皮鲁画刊》主编。
其女郑亚飞,在北京十渡一小学读小学一年级。郑渊洁于1961年随父母迁入北京。
后就读于北京市马甸小学,四年级时因“文革”爆发而暂时停止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1969年11月至1970年12月随父母下放至河南省遂平县国防科委五七干校(“938”部队)劳动。
在由下放劳动人员组成的五七干校临时学校就读初中。由于上课玩拉炮而再次失去在校学习机会。
被其父郑洪升带到家里自学。1970年至1976年,分别在江西和福建的空军部队服兵役,任地勤兵。
1976年复员后,在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当工人,负责看管工厂的水泵。1976年受四五运动的激励开始文学创作。
创作风格受张天翼的影响比较大。先后创作过诗、歌词、小说、科幻等文学体裁。
1979年9月15日,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后曾在《中国盲童文学》、《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当编辑,还参与创办了《东方少年》、《大灰狼画报》杂志。
1985年创办《童话大王》月刊,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1988年最高时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每月。
郑渊洁所出版书刊正版总印数已逾亿册。1991年,台湾《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创刊。
1992年创办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1993年当选首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
从2002年1月起,大陆的《童话大王》不再刊登他的新作品,长篇小说《鬼车》未在《童话大王》上刊登完,而郑渊洁许诺的长篇小说《仇象》更是未按期刊登。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