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业品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离退休、下岗人员比重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的全部在册职工总数中,“在岗职工”的比重从1995年到1998年逐年下降。这意味着企业所承受的离退休和下岗职工的负担越来越重。
(二)产销率、设备利用率较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1998年,产销率在90%以下的企业占到了总体的25.6%,产销率在80%以下的企业也超过了10%。
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情况相比,调查对象的产销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三)技术水平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其50%以上的设备属于70-80年代技术水平,有超过20%的企业其50%以上的设备属于70年代以前的技术水平。中外合资企业的设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许多企业中80%以上的设备属于90年代技术水平。
(四)资金困难。在“目前不利于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一问中,问卷列举了“资金不足”、“市场需求不足”、“内部管理水平低”、“缺乏人才”、“经营场所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市场混乱”、“政府的政策或服务跟不上”等9个问题,让企业按重要程度排序。
结果有66.9%的企业将“资金不足”作为第1位的问题。 (五)经营环境不够理想,尤以资金环境和信用环境为甚。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 有什么迫切的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选择广东、辽宁、湖北、云南4省组织实施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问卷调查”,以比较精确的量化形式作出了答案。 在调查中,问卷把经营环境细分为法制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和社会环境,从汇总的结果来看,企业认为经营环境尚不够理想,尤以资金环境和信用环境为甚。
(六)大多数企业缺乏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渠道。对于“是否有渠道接触和利用国外市场”的提问,只有37.8%的企业作了肯定的回答。
这表明,大多数企业仍缺乏与国外市场的联系渠道。 (七)企业间相互拖欠现象仍比较严重。
对企业经济活动情况的调查中包括了“应收帐款”和“拖欠其它企业款”两项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企业1998年的应收帐款和拖欠其它企业款的平均值分别达到893万元和310万元,若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分别达到25.6%和8.9%。
一些企业在回答资金来源中“其他”的具体内容时,也注明是靠拖欠其他企业款来维持资金周转。这说明,企业间的相互拖欠现象仍比较严重,企业间的信用秩序还不够理想。
(八)竞争手段偏重于价格竞争。对于“面对竞争优先采取何种措施”的提问,在给出的“降低产品价格”、“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改进营销”、“改进包装”、“开发新产品”等项选择中,被选择最多的是“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占企业总数的40.9%,其次是“降低产品价格”,占总数的28.7%。
由于降低成本是降价竞争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实际上这两项手段都属于价格竞争的范畴。这表明,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其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的限制,在面对竞争时趋向于选择单纯和初级竞争方式,因此这部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自然不会很强。
2.求一篇企业管理的毕业论文,3000字
上传我自己大学毕业的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是企业管理类的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希望我的诚意能得到你的分分。
第一次分享我的论文 中小企业品牌塑造的思路与策略 谈及品牌,逢人必言:“品牌是大企业的专用武器”、“品牌不属于中小企业”等等。如此,中小型企业由于诸多方面的约束,即便具备高品质产品,也只能生存在社会低层——产品层面,而备受商家的“凌辱”、“欺诈”。
许多人把品牌当成了奢侈品,以为是大企业的专利。其实,建设品牌从来就是一个渐进的、与企业从始至终相伴相生共同成长的东西,有谁听说哪个企业做大后才说:“好了,现在我们开始建一个品牌吧”。
海尔在当年产量不高、名气尚无,抡起大锤砸不合格冰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品牌了。大品牌哪个不是从小品牌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小企业不必愚人自危,要有自信力。
“革命”不分先后,建强势品牌,就从现在做起! 这些具备高品质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如何“翻身做主”,从此阴影中逃脱出来?惟有塑造品牌,让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等环节从产品层面转向品牌层面,从而提升产品的品牌溢价,进而强化中间商、消费者的认可度和美誉度。那这些企业因何没有塑造自我品牌,受到哪些方面的约束呢?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客观财力资源短缺: 国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家电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企业市场规模、产品规模都未达到一定的水准,从而大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方面的压力,面对着有限的资金,企业需要品牌研发、市场开发等一系列的费用支出,哪还有多余的资金来用于品牌塑造呢?即使可以挤出部分资金,但也是杯水车薪。
二、主观心理压力: 诸多中小型企业在选择品牌战略的同时,都有个同样的顾虑:品牌塑造是个长期的工程,而工程的开展和继续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而此类中小型企业如果选择品牌战略,都有可能面临被此拖跨的风险。所以,很多国内中小企业都不愿冒此风险,而选择默默无闻的产品路线。
三、经营理念压力: 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都从事着OEM生产,赚取着被压榨殆尽的不到10%的毛利,由于这些企业产品质量过硬,在常年累月的国外OEM规模生产中,积累了相当的财力资源,但由于当前人民币升值、油价上升等因素导致了生产成本上升,这些OEM企业都纷纷转向国内市场,从事自主生产和研发,这些拥有强大资金支持的转型企业几乎都会选择品牌之路,但由于长期受国外市场模式的影响,对国内市场不甚了解,对国内品牌战略的实施始终不从下手。 面对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上述诸多压力,笔者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 1、重点投放,各个击破 应该说,资金压力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所遇到的共同的“拦路虎”,如何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做品牌呢?大概很多人都会质疑;没有强大的资金怎么做品牌啊?笔者认为,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是关键,中小企业可以将这些资金针对性的投放到某一个重点市场,而选择投放市场也很重要,这需要企业前期充分的市调,包括产品的铺货情况、竞争者情况、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然后运用本土化品牌传播、促销手段,进行重点区域市场的强大运作。
在成功运作区域市场的品牌战略后,企业在复制传播,对其余市场各个击破。 2、快速品牌战略: 笔者认为,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需要以高质产品为依托,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的初次体验,将企业感情、历史等灌注给消费者,从而加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种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的亲密疏离往往不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品牌也可以快速建立,通过各种传播策略加大品牌的知名度。
3、转型企业品牌战略: 对于拥有强大资金背景转型公司的品牌需求,笔者提出了两项措施: 转变思想:由于这类企业受国外市场运作规则的影响较深,在转入国内后,企业需及时转变观念和思想,区别对待国内外市场不同的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更快的适应和切入国内市场。
借助外脑:这类企业往往会面临着人才压力,而国内日渐成熟的企业咨询公司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由于咨询公司对国内市场熟悉,品牌国内运营理念也比较成熟,所以,企业可以借助外脑,快速的运用本土化策略对品牌进行定位、管理和传播。
长期从业于家电行业,具有系统的品牌策划知识理论,并成功参与策划多起家电行业极具影响力的论坛活动,中国家电营销传媒新生代人物,在文案创意、品牌策划、行业观察等方面颇有见解。现为某著名家电专业媒体专题编辑。
曾策划多篇产业分析报告,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地建起强势品牌呢? 一、端正认识,走出误区 认识决定行为。
在品牌建设的认识上,许多中小企业还存在误区,使他们裹足不前: 1.以销量代替品牌。认为品牌太虚,看不见摸不着,“我把销量做大了还不是一样?”甚至有人说,“销量这么好这不是品牌的力量是什么?”他不知道这是建品牌的大好时机,占领市场无疑是重要的,但这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占领消费者的心。
只有建立消费者忠诚,让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拥有地位,才能使自己未雨绸缪。产品无论多么相似,只有品牌使它变。
3.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 (一)重内力,轻外力,创品牌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谋求发展,重心往往偏在企业内力的壮大上,对品牌等外力的促动作用重视不够。总认为企业还小,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当务之急是积累资本,把销售搞上去!诚然,资金少、经验少、管理缺、机器老的中小企业,生存还是一个大问题,有何资格谈论品牌?但他们不明白,企业不是等大了以后再搞品牌战略,而是应该利用品牌战略把企业搞大。
(二)重短期,轻长期,创品牌不重质量。一些企业,特别是新兴的行业、企业,求速度心切,而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环保不达标,缺少高品位,质量不过关。
对消费者来说,买产品最看重的是质量,80年代的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都是那个年代产品优秀质量的代名词,这些产品都在市场上经久不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那些不注重以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随大流傍名牌搭便车的行为,是一种短期行为,虽然能得一时之利、沾一孔之光,但必然会迷失自我,或始终难以做大,或最终自取灭亡。
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枚不胜举。 (三)重表象,轻实质,创品牌不重内涵。
许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注重品牌的表象,没有理解品牌的实质内涵。一是认为“金牌就是名牌”, 以为注册了一个商标就拥有了一个品牌,以为做几天广告就成了品牌,以为通过各种手段拿到的“中国驰名商标”,自己就拥有了一个强势品牌,把博览会上颁发的“金奖”、“银奖”认为是名牌。
实际上“金牌”不等于名牌,它仅仅是会议组织机构对参展商品的评价,而名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整体的评价,它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并不收取企业任何费用,是含金量极高的产品名誉。二是认为“高质量就是名牌”。
有些企业,其产品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某一标准,甚至达到了国际标准,便认为创出了名牌。其实,高质量不等于名牌,因为名牌不是在实验室里测量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摔打出来的,高质量只是企业创名牌的一项重要条件或一种手段。
. . 对实施品牌战略的几点对策建议: 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
从全市看,宁波已成功走出了从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到品牌城市的发展路子,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获得了“中国品牌之都”称号。北仑作为宁波对外开放的“窗口”,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着重要凸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打出“品牌兴区”口号,提升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从我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工业经济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从区外一些地区对今后经济发展的定位来看,品牌经济已倍受重视,像温州市就已经提出了“质量兴市”的战略。
因此,我区提出“品牌兴区”新口号和新战略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品牌兴区”口号和战略的提出,将会提升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引导全区关注品牌,争创品牌,以做多、做大、做强品牌促进区域经济的兴旺发达。
(二)制定扶持品牌政策,加大政府对企业争创品牌的促进力度。任何一项工作,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最大的促动力。
创造品牌、经营品牌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开始阶段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制定扶持政策加以促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确立品牌经济理念,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
要制定品牌战略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逐渐形成名牌的培育、扶持、认定、奖励与淘汰等一系列机制。 (三)选准品牌扶持重点,增强政府对品牌产品的选育力度。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选育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二是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三是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
(四)引导规范企业行为,强化企业对品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培育和发展品牌产品,基础在企业,关键也在企业。
一是企业法人代表不仅自身要具有塑造名牌的紧迫意识,而且要教育全体职工,使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创品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将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三是不断开发同一品牌的新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四是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
五是减少直至杜绝傍名牌的短期发展行为,立足可持续发展,专注打造自己的个性品牌。六是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4.就要交论文了,谁有关于<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毕业
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良性发展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广大中小企业。根据国家五部委局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
浙江经济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也与中小企业的异军突起是分不开的,它们已经成为浙江市场经济的主力军。 虽然中小企业这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如何正确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其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充分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确保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所需投资较少,并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灵活,管理成本较低,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并且有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创造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加快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了一批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以浙江嘉兴为例,先后涌现出了皮革、羊毛衫、木业、服装、化纤、丝织、光机电、小家电、电声电子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大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它们的形成基本上以中小企业为主。在浙江,中小企业已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浙江省的来料加工、订单出口等传统对外贸易已经是中小企业的天下。
如上所述,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并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及分工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外部环境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顺畅的宏观管理体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县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超越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按社会内在分工要求,对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扶持、监督和协调的专门管理机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较为分散,口径不一致。
这就导致政令不统一,一部分国有及集体中小企业被管得太死,而大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则少有人关心和指导,致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并且,许多地方的领导,热衷于制造“航空母舰”,搞多少个百亿、十亿元工程,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少关注。
这些都导致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既缺乏全面掌握,也缺乏宏观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监督和扶持。 二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相当困难,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更加突出。
资金短缺,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机构的“惜贷、恐贷、拒贷”现象;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不完备(刚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进入门槛仍较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难以进入);风险投资机构少、规模小;区域性资本市场不健全,财政扶持能力不足,招商渠道太少,信用担保刚刚起步等,都使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
同时,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根抽紧,商业银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人民币市场利率管制尚未完全放开等,也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据统计,中小企业90%以上的资金源于企业内部筹集、家人和朋友,还有各种非正常的渠道(如私下高息借款、揽蓄等),这些不仅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也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中介机构支持与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同等重要的,从国外的情况看,政府的政策支持往往通过中介机构而发挥作用,但在我国,这一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健全起来。
四是不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针对中小企业较强的法律法。
5.急求《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论文,必有重赏
浅 议 中 小 企 业 品 牌 建 设 面对中国进入WTO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着力品牌建设,投资品牌建设,是地方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唯一出路。
牛顿曾经说:“我之所以成功,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那么,中小企业要做大品牌,亦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知名品牌的光环,壮大自己的名望和实力,如此,则如乘风出海,终能挂云扶桑。
一、什么是品牌? 品牌是通过产品、附加值、承诺和识别与消费者建立起的一种关系。它可以通过品牌视觉符号、产品和服务、品牌附加值以及品牌承诺四个方面加以诠释。
首先,品牌是一种视觉符号,企业标志和标识语只是品牌的一部分,并不是品牌的全部,企业标志和标识语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重新更换,而品牌的价值却不断累积。 其次,产品和服务是品牌构成的核心和基础,但仅有产品品质或者优质服务并不等于就有了品牌,产品和服务只是品牌价值构成的基本的功能性要素。
第三,品牌是一种高于产品的附加值,它包含情感、文化的东西。客户通过使用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表达其个人价值主张或个人形象的社会价值。
第四,品牌是一种承诺,是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是企业对客户的最终承诺,他代表了持久的客户信赖关系。总而言之,品牌就是产品+厂品(企业)+人品,“三品”合一,缺一不可。
另外打响品牌还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如有雄厚的资金投人和专业人才,科技水平高,并具有知识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企业家,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品牌,使这个品牌长久不衰。
二、品牌建设的误区 曾经在央视《品牌中国》中,燕京啤酒集团总经理李福成说过这样几句话:“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 没错,这三句话,我想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家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同时也是为我们众多中小企业提出的建议和警示。
可是关于品牌战略的话题,在中小企业中一直存在着诸多的误区,正是这些误区导致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品牌战略的漠视和歪曲理解。 (一)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 目前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普遍较弱,有的中小企业甚至还认为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自己只是家小企业,只要有市场就行了,还不需要品牌战略管理,做不做品牌无所谓。
很多中小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不重视品牌的建设,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狂轰烂炸”式的投放广告,结果几轮广告轰炸下来,品牌知名度迅速增加,“成就”了很多中小企业老板梦寐以求的“名牌”,殊不知,这样的企业除了品牌知名度资产外,其他品牌资产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品牌的抗风险能力、价值感和溢价能力了。 这个误区在众多中小企业中比较突出。
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针对企业而言就是,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所有经营的关键环节都必须要品牌战略,没有强势品牌支撑的“市场”必然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竞争是残酷的,很多挣扎在市场底层的中小企业,无一不是在企业发展的路上遇到品牌发展的瓶颈,才恍然大悟,原来小企业也需要做品牌。
世界著名广告大师史蒂芬曾说过:“产品是在工厂所生产的东西,而品牌则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
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而成功的品牌是持久不衰的。” 因此,品牌塑造在“小”的时候不能忽视! (二)中小企业做不起品牌 众多中小企业都认为,做品牌需要花费很多资金,自己目前的财力还达不到建设品牌所需要的费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区呢?这与很多以媒介为导向的广告公司误导有关,他们认为缺少资金是做不起品牌的,中小企业关键是生存,做品牌尚早,广告人这样的认识,能不对众多中小企业形成误导吗?事实上,品牌建设很多时候不一定完全依靠广告塑造起来的,至于要不要投放广告,这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品牌战略分解的“软着陆”模式有关。 我们看到的许多服装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广告,当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等各方面都比较高的时候,才做些广告一方面维护品牌,另一方面给经销商增加信心。
事实上,做品牌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销售的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可以在品牌战略的驱动下,利用营销手段完成销售任务,弱势品牌企业在没有天上广告支持的情况下,要想获得销量的提升,可以利用分销、陈列、终端生动化以及地面的促销活动来提升销量;但是如果想获得销量的持续增长,就必须做好品牌战略规划和相应的营销体系规划,没有品牌战略贯穿始终的统帅,分销、陈列、终端生动化和地面促销活动都只能是短期的增量手段,无法对品牌资产进行累加,也就无法完成品牌对销售的终极拉动作用。 (三)品牌加减法错位 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品牌加减法错位。
即中小企业该做品牌资产累加的时候做成了减法,在该降低营销成本的时候做成了加法。那么,中小企业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品牌加减法呢?品牌加法——让品牌资产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增加,中小企业。
6.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对策本科毕业论文,谁能帮帮忙啊,无从下
给你个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原来有一只并不起眼的队伍,目前正在发展壮大起来,这就是中小企业。
据统计,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实现的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60%和40%,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
种种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岗位和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
就是这样一支基础性力量,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它的生存与成长却面临着危机。当前,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问题,并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是,由于本身的先天性缺陷和外部融资环境不支持等原因,使其在融资上形成了十分尴尬的局面,情况具体表现为: (一)直接融资的渠道太窄 企业无论是发行股票还是债券,《公司法》都有明确规定: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这一类的融资。 而这些条件中,许多对企业的规模、资产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小企业一般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至于二板市场即中小企业板市场,尽管在今年已经建立起来,但截止2004年9月底,获准发行上市的企业仅有38家,对于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要想通过直接融资的渠道来筹集资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银行贷款难上加难 中小企业的借款,目前主要依赖于国有商业银行,因为现有的民间小银行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而国有商业银行,从其性质来讲,是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他们希望包揽数量大的业务,因而对中小企业的小型贷款不屑一顾。
第二,银行经营的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少呆帐坏账,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时,既无人担保,又资信度不高,银行考虑到安全性因素,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放贷。可见,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银行贷款,更是极其困难。
(三)在各种政策上受到不平等对待 目前,国家依然重点扶持国有经济,仍旧通过一定的计划手段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进行融资方面的倾斜,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限制其发展的不平等政策。 在筹资成本上,中小企业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银行的利率政策上,中小企业利率浮动的幅度竟高达50%;在融资权上,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也明显不一样。
(四)融资的风险太高 首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筹集到一些宝贵的资金,也不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这样就造成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其次,一旦中小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失灵的情况,不具备应急能力,而且也得不到临时的援助。
大型企业如果发生了资金短缺,由于其资产实力雄厚,所以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现金流。而中小企业基本不具备这种素质;同时,资金暂时紧张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大企业中,银行方面的态度也较为宽容,但如果发生在中小企业中,银行是不能原谅的。
第三,由于各种融资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的负担很重,增加了其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这些问题对中小企业融资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五)社会金融服务跟不上 目前,社会上几乎找不到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机构或团体。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程极为缓慢。
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融资问题上进行咨询或取得技术支持以及担保等各方面的帮助,可以说是相当困难的。 由此可以看得出,中小企业融资的境况十分困窘。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何在?笔者研究与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的原因 1、规模小,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这一特点,是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而这种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简单讲就是市场作用对某些领域无能为力,即市场发挥作用没有达到经济效率的结果。中小企业融资为什么发生困难?市场竞争的规则是优胜劣汰,强者生存。
然而,中小企业整体力量弱小,就不被其他市场参与者所选择。 于是,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都产生了壁垒,融资难可想而知。
2、产品单一,业绩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 中小企业因为资金有限,因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经营多种产品。
任何产品的需求,在市场上都不可能保证永远稳定,而中小企业只经营单一的品种,一旦产品需求量下降,业绩就会随之下降。 这样一来,利润没有保障,风险特别大。
银行看到这种类型的企业支付利息的来源没有根基,所以不会愿意为其提供贷款。 3、诚信意识不强,资信程度不高。
据统计,中小企业做过资信评级的不足一半。有些小型的企业,本身思想意识中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对负债的运用也并不十分认真负责。
甚至还有的中小企业无理拖欠各种账款或者隐逸、私分、无偿转让资金,使银行蒙受损失。这些想法与行为最终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进而影响了资金的筹集。
4、自有资金不足,内部融资观念淡泊。 中小企业获得能力有。
7.民营企业质检在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研究解决方法毕业论文怎样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产生的新生事物,它以其灵活的营运机制在中国经济发展 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实出旺盛的生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新的生力军,在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 时间里,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 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中小民营企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据调差资料显示中国中小 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
5 年。 1。
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 1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 1。
1。1、资本累积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农民从水田里走上岸,凭着自己的眼光和决心,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率先吃起了改革的第一只螃蟹,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这批人中间的一部分人,积累了一定 的原始创业资金,开始率先走上了创业发展的道路,在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大量的家庭作 坊式生产企业。
1。1。
2、摸索发展阶段 上个世纪的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中后期,民营经济进入了初次发展的阶段,很多中小民营 企业经过前期的准备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一些国外的企业也先后进入中国市场,而市 场竞争也开始逐渐激烈起来,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要求当时的企业迅速的进行角色转换,而这 个过程也就是当时的家庭作坊走向企业化管理的一个过程,同时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经营 不善而倒闭,又有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抓住机会不断成长。 生存还是死亡,或者是二次创业, 在这个阶段显得特别的激烈。
1。1。
3、知识管理阶段 从上世纪的90 年代末期到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企业文 化建设和企业的品牌宣传,这个阶段,知识的作用逐步在中小民营企业里显露出来,企业的 重心从生产销售转向到了管理,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在本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 1。
2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1。2。
1、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地方 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中,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纳税主体,中小民营经济 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1。2。
1、总体实力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中小民营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新贡献,并且中小民营经济在投资、纳税、创汇以及科技开发等方面都 发挥了重要作用 1。
2。3、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中小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 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岗位, 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2。
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民营企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因 素造成的困境,也有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弱点导致的发展瓶颈。 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2。
1 客观条件对民营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2。1。
1、行业准入受到限制。虽然政策规定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民营企 业的要求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明宽暗管”现象十分严重,即便是一些允许外商投 资进入的行业,民间投资也很难进入。
在融资、用地、收费等方面,民营经济没有享受到应 有的国民待遇。 2。
1。2、融资方面还不便利。
难以从银行借贷资金,也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 直接融资,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由于股市融资存在“所 有制”歧视,国家对民营企业严格上市条件和审核程序,民营企业也很难通过这个渠道融资。
2。1。
3.税费负担还有些不尽合理。据测算,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税赋负担率总体上比内资企业 约低5 个百分点。
在一些领域,外资企业可以获得免税、减税和缓税等优惠政策,而民营企 业则无权享受。 2。
2 内部因素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2。2。
1、中小民营企业缺少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由于种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民营企业在 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一种情大于法,老总一人说了算,用亲人而不太信任能人等不良的企 业文化,不良的企业文化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背道而驰的,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2。
2、中小民营企业缺乏对企业战略科学合理的规划。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战略是至 关重要的,因为它是解决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为达到预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搜寻 与整合。
如果企业没有目标,企业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在充满诱惑而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想不断壮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手中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时,在各种市场诱惑面前往往会迷失方向,什么钱都想赚,盲目扩 张,结果在企业核心业务尚未巩固、壮大的情况下,盲目向非核心业务扩张,使企业最终陷 入困境。
2。2。
3、中小民营企业缺少优秀的人力资源。由于人们观念上的误区,也由于相当多的民营企 业还不能为人才提供持续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所以人才进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中小企业塑造品牌中遇到的困难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