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关于《浅析金属铝的新应用》的毕业论文
浅论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关键词:铝合金;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激光熔覆、阳极氧化和等离子体微弧氧化等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膜层的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对等离子微弧氧化技术提出了展望。
一、前言 常用的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有激光熔覆、阳极氧化、等离子微弧氧化等,有关这些方法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等离子微弧氧化是一种新型表面陶瓷化技术,近年来,其相关文章报道较多,已成为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常用的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一)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技术是采用高能激光束将金属-陶瓷复合粉末熔于基材表面,获得金属陶瓷复合层的工艺。其工艺方法有两种:预置涂层法和同步送粉法。
预置涂层法是先将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后涂于基体表面,干燥后进行激光加热。同步送粉法是在激光照射到基体的同时侧向送粉,粉末熔化而基体微熔,冷却后得到熔覆层。
二者方法不同但效果相近,即熔覆层通常与施加的合金粉末的化学成分相近,熔覆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只有在界面结合层的较窄范围内,施加合金粉末才受到基体的稀释。 激光熔覆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较多,可分成4类:1.激光系统本身,如光束模式、功率稳定性等;2.基体,如基体材质、表面状态等;3.涂层材料的特性及涂置工艺;4.处理条件,包括光束大小与形状、功率大小及扫描速度等[7]。
对于铝合金的激光熔覆,根据覆层种类和厚度,正确选择激光参数很重要。如果能量输入不足,不仅得不到熔化良好、凝固致密的覆层,更得不到良好的冶金结合层。
如果输入的能量密度过大,覆层又会因铝合金基材过多熔化稀释,使性能显著恶化,而且还增多了涂层的气孔等缺陷。 激光熔覆金属表面陶瓷层的优点是:可以使陶瓷涂层和金属基体达到冶金结合,提高了陶瓷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消除了陶瓷层中大部分孔洞和裂纹,提高了陶瓷层的致密度;釉化了陶瓷表面,大大提高了表面硬度,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不足之处是界面的稀释度较大;界面上易形成脆性相和裂纹;在实际应用中涂层的尺寸精度、对基体复杂形状的容许度、表面粗糙度等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 (二)阳极氧化 铝合金阳极氧化方法有硫酸阳极氧化法、草酸法、铬酸法、磷酸法、有机酸法和混合酸法等。
现有的阳极氧化工艺大都采用酸性电解液。根据电解液的种类不同,可以得到阻挡型氧化膜和多孔型氧化膜。
在含有硼酸-硼酸钠混合水溶液的中性溶液(pH值为5-7)中和在酒石酸铵、柠檬酸、马来酸、乙二醇等水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时,可得到阻挡型的氧化膜。因为这些水溶液溶解氧化物的能力较弱,所以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
阻挡型氧化膜的厚度取决于阳极氧化时的电压,电压越高,膜越厚。但阳极氧化电压不能无限升高,临界值为500-700V。
如果超过临界值,铝合金表面会发生火花放电而破坏氧化膜的绝缘性。铝合金在硫酸、铬酸、磷酸、草酸等酸性溶液中阳极氧化时,可得到多孔质型氧化膜。
多孔质型氧化膜也称为复合氧化膜,是由两层膜组成的,紧靠铝基体的一层叫阻挡层,外面的一层叫多孔质层。多孔质层的厚度取决于电解时间。
阻挡型氧化膜与多孔型氧化膜相比较,不同点就是前者氧化膜的厚度不受电解时间和电解液温度过高的影响。 阳极氧化膜具有蜂窝状结构,膜层的孔隙率常常由于电解液的溶解能力和膜层的生长速率不同而不同。
氧化膜的硬度大约在196-490Hv[13],厚度一般为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 阳极氧化膜组织结构受电解液类型、工艺参量及氧化前处理等多种因素决定。
近年来对硫酸法氧化液中添加卤化胺类-金属(半金属)卤化物的络合物。可提高铝合金表面氧化层的沉积速度,并可使用更高的阳极电流密度而不烧损氧化膜,所得到的氧化膜均匀致密,有更好的光泽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且易于着色。
铝合金尤其是高硅铝合金,由于硅组元偏析,氧化膜溶解速度大及铝制件边角氧化膜易烧损等,很难形成优质氧化膜,目前人们试验将木质素、木质素酸或其它盐类加到酸性阳极氧化电解液中,可以提高氧化膜的厚度和硬度,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氧化膜厚度可达35-40μm。脉冲阳极氧化膜的最大厚度可达100-200μm以上,硬度为450-650Hv,而且氧化膜厚度的波动性较小,分散均匀。
阳极氧化不仅改进和提高了铝合金表面性能,如耐磨性、耐蚀性、表面硬度等,而且可以赋予表面各种颜色,大大提高铝合金的装饰性。但阳极氧化膜上有时会出现色泽不均、黑斑点、烧蚀、表面粗糙、流痕、膜厚不均匀以及剥落等缺陷。
按照外观形态,可将阳极氧化表面缺陷分成三大类:1.条纹(带)状缺陷;2.斑点状缺陷;3.不均匀(不正常)表面[17]。这些缺陷的产生与材质、预处理、阳极氧化、后处理以及封孔、着色过程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有着密切关系。
(三)等离子体微弧氧化 等离子体微弧氧化(PMAO)又称微等离子体氧化(MPO)、阳极火花沉积(ASD)或火花放电阳极氧化(ANOF),这是一种直接在有色金属表面原。
2.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
1、铝材磷化
通过采用SEM, XRD、电位一时间曲线、膜重变化等方法详细研究了促进剂、氟化物、Mn2+, Ni2+, Zn2+, PO4;和Fe2+等对铝材磷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硝酸胍具有水溶性好,用量低,快速成膜的特点,是铝材磷化的有效促进剂:氟化物可促进成膜,增加膜重,细化晶粒;Mn2+, Ni2+能明显细化晶粒,使磷化膜均匀、致密并可以改善磷化膜外观;Zn2+浓度较低时,不能成膜或成膜差,随着Zn2+浓度增加,膜重增加;PO4含量对磷化膜重影响较大,提高PO4。含量使磷化膜重增加。
2、铝的碱性电解抛光工艺
进行了碱性抛光溶液体系的研究,比较了缓蚀剂、粘度剂等对抛光效果的影响,成功获得了抛光效果很好的碱性溶液体系,并首次得到了能降低操作温度、延长溶液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改善抛光效果的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加入适当添加剂能产生好的抛光效果。 探索性实验还发现:用葡萄糖的NaOH溶液在某些条件下进行直流恒压电解抛光后,铝材表面反射率可以达到90%,但由于实验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了采用直流脉冲电解抛光法在碱性条件下抛光铝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解抛光法可以达到直流恒压电解抛光的整平效果,但其整平速度较慢。
3、铝及铝合金环保型化学抛光
确定开发以磷酸一硫酸为基液的环保型化学抛光新技术,该技术要实现NOx的零排放且克服以往类似技术存在的质量缺陷。新技术的关键是在基液中添加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合物来替代硝酸。为此首先需要对铝的三酸化学抛光过程进行分析,尤其要重点研究硝酸的作用。硝酸在铝化学抛光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点腐蚀,提高抛光亮度。结合在单纯磷酸一硫酸中的化学抛光试验,认为在磷酸一硫酸中添加的特殊物质应能够抑制点腐蚀、减缓全面腐蚀,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整平和光亮效果
4、铝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表面强化处理
铝及其合金在中性体系中阳极氧化沉积形成类陶瓷非晶态复合转 化膜的工艺、性能、形貌、成分和结构,初步探讨了膜层的成膜过程和机理。 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Na_2WO_4中性混合体系中,控制成膜促进剂浓度为2.5~3.0g/l, 络合成膜剂浓度为1.5~3.0g/l,Na_2WO_4浓度为0.5~0.8g/l,峰值电流密度为6~12A/dm~2, 弱搅拌,可以获得完整均匀、光泽性好的灰色系列无机非金属膜层。该膜层厚度为 5~10μm,显微硬度为300~540HV,耐蚀性优异。该中性体系对铝合金有较好的适应性, 防锈铝、锻铝等多种系列铝合金上都能较好地成膜。
5、YL112铝合金表面氧化处理工艺技术
YL112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的结构件。该材料在应用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并形成一层容易与有机涂层结合的表面层,以利于随后的表面
----------------------------------------
www.yzw.cc 中国压铸网(专业的压铸行业平台)
www.yzw.cc/bbs 中国压铸网BBS
QQ群:48556915
3.急求关于《浅析金属铝的新应用》的毕业论文
浅论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铝合金;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激光熔覆、阳极氧化和等离子体微弧氧化等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膜层的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对等离子微弧氧化技术提出了展望。
一、前言 常用的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有激光熔覆、阳极氧化、等离子微弧氧化等,有关这些方法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等离子微弧氧化是一种新型表面陶瓷化技术,近年来,其相关文章报道较多,已成为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常用的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一)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技术是采用高能激光束将金属-陶瓷复合粉末熔于基材表面,获得金属陶瓷复合层的工艺。其工艺方法有两种:预置涂层法和同步送粉法。
预置涂层法是先将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后涂于基体表面,干燥后进行激光加热。同步送粉法是在激光照射到基体的同时侧向送粉,粉末熔化而基体微熔,冷却后得到熔覆层。
二者方法不同但效果相近,即熔覆层通常与施加的合金粉末的化学成分相近,熔覆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只有在界面结合层的较窄范围内,施加合金粉末才受到基体的稀释。 激光熔覆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较多,可分成4类:1.激光系统本身,如光束模式、功率稳定性等;2.基体,如基体材质、表面状态等;3.涂层材料的特性及涂置工艺;4.处理条件,包括光束大小与形状、功率大小及扫描速度等[7]。
对于铝合金的激光熔覆,根据覆层种类和厚度,正确选择激光参数很重要。如果能量输入不足,不仅得不到熔化良好、凝固致密的覆层,更得不到良好的冶金结合层。
如果输入的能量密度过大,覆层又会因铝合金基材过多熔化稀释,使性能显著恶化,而且还增多了涂层的气孔等缺陷。 激光熔覆金属表面陶瓷层的优点是:可以使陶瓷涂层和金属基体达到冶金结合,提高了陶瓷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消除了陶瓷层中大部分孔洞和裂纹,提高了陶瓷层的致密度;釉化了陶瓷表面,大大提高了表面硬度,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不足之处是界面的稀释度较大;界面上易形成脆性相和裂纹;在实际应用中涂层的尺寸精度、对基体复杂形状的容许度、表面粗糙度等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 (二)阳极氧化 铝合金阳极氧化方法有硫酸阳极氧化法、草酸法、铬酸法、磷酸法、有机酸法和混合酸法等。
现有的阳极氧化工艺大都采用酸性电解液。根据电解液的种类不同,可以得到阻挡型氧化膜和多孔型氧化膜。
在含有硼酸-硼酸钠混合水溶液的中性溶液(pH值为5-7)中和在酒石酸铵、柠檬酸、马来酸、乙二醇等水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时,可得到阻挡型的氧化膜。因为这些水溶液溶解氧化物的能力较弱,所以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
阻挡型氧化膜的厚度取决于阳极氧化时的电压,电压越高,膜越厚。但阳极氧化电压不能无限升高,临界值为500-700V。
如果超过临界值,铝合金表面会发生火花放电而破坏氧化膜的绝缘性。铝合金在硫酸、铬酸、磷酸、草酸等酸性溶液中阳极氧化时,可得到多孔质型氧化膜。
多孔质型氧化膜也称为复合氧化膜,是由两层膜组成的,紧靠铝基体的一层叫阻挡层,外面的一层叫多孔质层。多孔质层的厚度取决于电解时间。
阻挡型氧化膜与多孔型氧化膜相比较,不同点就是前者氧化膜的厚度不受电解时间和电解液温度过高的影响。 阳极氧化膜具有蜂窝状结构,膜层的孔隙率常常由于电解液的溶解能力和膜层的生长速率不同而不同。
氧化膜的硬度大约在196-490Hv[13],厚度一般为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 阳极氧化膜组织结构受电解液类型、工艺参量及氧化前处理等多种因素决定。
近年来对硫酸法氧化液中添加卤化胺类-金属(半金属)卤化物的络合物。可提高铝合金表面氧化层的沉积速度,并可使用更高的阳极电流密度而不烧损氧化膜,所得到的氧化膜均匀致密,有更好的光泽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且易于着色。
铝合金尤其是高硅铝合金,由于硅组元偏析,氧化膜溶解速度大及铝制件边角氧化膜易烧损等,很难形成优质氧化膜,目前人们试验将木质素、木质素酸或其它盐类加到酸性阳极氧化电解液中,可以提高氧化膜的厚度和硬度,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氧化膜厚度可达35-40μm。脉冲阳极氧化膜的最大厚度可达100-200μm以上,硬度为450-650Hv,而且氧化膜厚度的波动性较小,分散均匀。
阳极氧化不仅改进和提高了铝合金表面性能,如耐磨性、耐蚀性、表面硬度等,而且可以赋予表面各种颜色,大大提高铝合金的装饰性。但阳极氧化膜上有时会出现色泽不均、黑斑点、烧蚀、表面粗糙、流痕、膜厚不均匀以及剥落等缺陷。
按照外观形态,可将阳极氧化表面缺陷分成三大类:1.条纹(带)状缺陷;2.斑点状缺陷;3.不均匀(不正常)表面[17]。这些缺陷的产生与材质、预处理、阳极氧化、后处理以及封孔、着色过程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有着密切关系。
(三)等离子体微弧氧化 等离子体微弧氧化(PMAO)又称微等离子体氧化(MPO)、阳极火花沉积(ASD)或火花放电阳极氧化(ANOF),这是一种直接在有。
4.钛合金及铝合金的高能束表面改性方法有哪些
采用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这三类高能束流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高能束的能量密度高,且电子束、离子束的脉冲宽度可短至10-9s,激光的脉冲宽度可短至10-12s它们的能量沉积功率密度可以相当大,在被照物体上,由表面向里能够产生106-108℃/cm的温度梯度,使表层薄层迅速熔化。正因为达到了这样高的温度梯度,冷的基体又会使熔化部分以104~1011℃/s的速度冷却,致使固液界面以每秒儿米的速度向表面推进,使凝固迅速完成,从而制得非晶、纳米晶及其他一些奇特的、热平衡相图上不存在的弧稳组织结构,赋予材料表面以特殊的性能。
高能束对材料表面改性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成分或组织结构而实现的。成分的改变包括表面合金化、熔覆和离子注入;组织结构的改变包括组织和相的改变。
三束表面改性技术不仅可用于提高工件表面的抗蚀性和耐磨性,还可用于半导体和催化技术。
5.铸铝合金脉冲氧化工艺研究情况如何
为了提高铸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性能,通过极化曲线、膜层厚度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硫酸浓度、氧化电流密度、脉冲参数、时效处理等因素对铸铝合金氧化膜厚度、硬度、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负向电流能有效提高氧化膜的耐蚀性,氧化电流大小对氧化膜厚度起决定作用,对硬度影响显著。时效处理对氧化膜耐蚀性、膜厚、表面硬度都有显著影响。
脉冲频率的提高和氧化液硫酸浓度的降低有助于膜层硬度的提高。通过试验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关链接;。
6.钛合金及铝合金的高能束表面改性方法有哪些
采用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这三类高能束流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高能束的能量密度高,且电子束、离子束的脉冲宽度可短至10-9s,激光的脉冲宽度可短至10-12s它们的能量沉积功率密度可以相当大,在被照物体上,由表面向里能够产生106-108℃/cm的温度梯度,使表层薄层迅速熔化。正因为达到了这样高的温度梯度,冷的基体又会使熔化部分以104~1011℃/s的速度冷却,致使固液界面以每秒儿米的速度向表面推进,使凝固迅速完成,从而制得非晶、纳米晶及其他一些奇特的、热平衡相图上不存在的弧稳组织结构,赋予材料表面以特殊的性能。
高能束对材料表面改性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成分或组织结构而实现的。成分的改变包括表面合金化、熔覆和离子注入;组织结构的改变包括组织和相的改变。
三束表面改性技术不仅可用于提高工件表面的抗蚀性和耐磨性,还可用于半导体和催化技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铝合金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