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论文“几种常见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关键问题有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第1期,第41243页,2008年3月 (NaturalScience),Vol。
28,No。1,pp。
41243,Mar。 2008 3几种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范亚娜,盖 轲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西峰745000) 摘 要:目的 建立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方法 在弱酸性溶液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的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用分光 μg)与吸光度A之间在λ光度法测定。 结果 经过校正,亚硝酸盐含量x(max=540nm处,具有良好的线 性关系,在亚硝酸盐的量为0~20μg/50mL水溶液中,服从Beer定律,其线性方程为A=(1。
447x- μg)。利用此方法所测定的当地出售的0。
138)*10-2,相关系数R=0。 9990,其中x是亚硝酸盐的量( 几种常见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
结论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简单、方便、快捷、实用,。 关键词:腌制蔬菜;亚硝酸盐测定;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O657。
32 文献标志码:A)0120041203 Thepickledvegetables Ya2na,GAIKe (,LongdongUniversity,Xifeng745000,Gansu,China) Abstract:Aim ,。 Methods ,whichreactedwithN′2(naphthalen212yl)eth2ane21,,。
Results 。Beer'~20μ。
,obeyinge2 μg)istheamountofnitrite,quationA=(1。447x-0。
138)*10-2,( =0。 9990。
Conclusion Themethodisaccurate,rapid,simple,。 Keywords:pickledvegetable;nitritedetermination;spectrophotometer 1 引言 腌制蔬菜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 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及其它一系列 的生化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增加产品 的色、香、味的加工过程[1]。
蔬菜易富集硝酸盐, 在腌制过程中,由于有害微生物及硝酸还原酶的作用,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2,3]。亚硝酸盐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致癌物,它能与胺类物质生成亚硝胺而致癌,摄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更为严重的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还可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4,5]。
饮用含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井水和食用含有超量亚硝酸盐的肉制品或 3收稿日期:2007210222,修回日期:2007212203。E2mail:hwxffxl@163。
com 作者简介:范亚娜(19622),女,甘肃庆阳人,实验师,研究方向:化学实验。
2.硝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写毕业论文前言用,请叙述下硝基化合物的合
1,烷烃的硝化,直接与硝酸反应.CH3CH2CH3 +HNO3—加热—CH3CH2CH2NO2 +CH3CH(NO2)CH32,芳烃的硝化,硝基取代氢生成硝基苯3,亚硝酸盐的烃化,R-CH2-X +NaNO2——R-CH2-NO2 +NaX利弊的话:1,副产物较多还可能生成CH3CH2NO2 不利于分离,但原料易获得,较廉价.2,反应条件不如其他反应控制的好,浓硫酸,50~60度,常用来制备苯的硝基衍生物.3,反应底物较为昂贵,亚硝酸盐及氯代烃都不便宜.但产物较纯.个人观点,供参考……。
3.我在函授学习,今年是最后一年,急需毕业论文,关于化学与环境方面
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潜在的,在短期内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长期积累,其危害就会显现出来。
如色素摄入过量,会造成人体毒素沉积,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造成伤害;超标使用甜味剂、膨化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较大危害,严重的可能致癌;增甜剂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面包等,大量摄入导致头疼、影响智力、癫痫、癌症等。 此外,亚硝酸盐在肉类加工如制香肠、肉罐头中被广泛使用,用于防腐,属于中等毒性物质。
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轻度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中毒会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甚至死亡。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4.请高人帮忙写一篇关于中专生食品生物工艺的毕业论文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传统酿造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摘要:对我国酿造食品的工艺特点和生物转化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酿造过程中的生 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等食品安全性因素的影响,得出我国传统酿造食品由于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经过分解、消除和滤 过等过程使其更具有安全性特征。
关键词:传统酿造食品;发酵作用;食品安全 食品为人类提供营养要素,同时也是微生物生长的天 然培养基。我国传统酿造食品(酱油、酱类、食醋、腐乳、白 酒、酸菜、泡菜等)多以谷类、豆类、蔬菜等为原料,将自然 界的群体微生物引入发酵过程共同作用形成风味独特的 食品。
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引起的生物转化食品具有良 好的品质、感官特性、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工业“三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毒物、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在 环境中污染逐渐增多,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污染酿造食品原料、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等。
化学农药、化肥和仓储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 物生长调节剂、粮食熏蒸剂、防护剂等)通过各种渠道污染 食品酿造原料,作为发酵原料的粮食在生产、加工、贮藏等 环节受到霉菌、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污染。本文从我国传统 食品酿造的工艺特点、微生物的生物转化机制对食品污染 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传统酿造食品在发酵过程中的安全 性问题。
1传统酿造食品的工艺特点 我国传统酿造食品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形成 独特的酿造工艺特点。 1.1敞口固态发酵 传统酿造一般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在添加谷糠或稻 壳等辅料之后进行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具有 发酵时间长、产品风味浓厚、管理粗放等特点。
整个过程 采用敞口式工艺,充分利用物产资源与自然资源,制曲时 富集各种功能性微生物,驯化和培育了特定的微生物群 落结构体系,将主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融为一体。同时 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温度、湿度、酸碱度、通气量、发酵时间 等酿造工艺条件,创立了产品增香与各种加工技术,对创 造我国独特的酿造食品风味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1.2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 酿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产品品质 主要取决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微生物主要来自于 曲种和环境,包括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共栖 生长,赋予醅料复杂而完整的酶系,具有较强的糖化、液化 和蛋白分解能力。
各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盛衰交替,此 消彼长,协同作用,产生单一菌种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在 发酵过程中水解与发酵交替进行,避免过高浓度底物对有 益微生物和生化反应的负面影响。
发酵时间长,酶促反应 深入而完善,代谢产物丰富多彩,产品风味醇厚、浓郁[1-2]。 1.3多样的产品防腐措施 传统酿造食品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安全措施,一是依 靠代谢产物本身的防腐作用(如白酒是依赖酒精的杀菌作 用,食醋是靠醋酸的抑菌作用);二是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酱油、酱、腐乳等)。
2传统酿造食品的生物转化机制 传统酿造过程是多种微生物将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 和脂类等大分子物质转化为产品的各种小分子风味物 质,构成产品的主要成分。酱油的风味物质按其化合物性 质可分为醇类、酯类、酸类、醛类及缩醛类、酚类、呋喃酮类 和含硫化合物等[3-4];食醋中除含有主要成分醋酸外,还含 有糖分、氨基酸、酯、醛、醇、酚、酮类等化学成分[5-6]。
酱油和 食醋等酿造食品的风味物质构成产品特有的色、香、味,其 来源主要是2方面,一是植物原料的“主生物质”(如蛋白 质、淀粉等“,次生物质”如丹宁、芳香族化合物、异黄酮); 二是微生物及其酶对植物原料作用后的代谢产物。此外, 白酒、酱油、食醋等在贮藏过程中各种代谢产物相互作用 形成各种风味物质,据分析酱油含有300多种风味物质[4]。
2.1多糖的转化 传统酿造食品原料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它在曲霉菌分 泌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这些单糖一部分作为 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生长繁殖的碳源和能源,一部分在微 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发酵产品的各种代谢产物。
由淀粉转化 来的代谢产物包括各种酸类、醇类、酚类以及低聚糖等[7]。 酱油的糖分包括由大豆转化的低聚糖(如水苏糖、棉子糖 等)和由小麦淀粉转化的蔗果三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 糖、低聚异麦芽糖以及低聚木糖等,而酿造食品的酸类、醇 类、酚类等小分子产物是构成产品风味的物质基础。
2.2蛋白质的转化 谷物、豆类等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这些蛋 白质一方面提供各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源,另一方面被 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分解生成大小不一的多肽、小肽 和各种氨基酸,使酿造食品富有香气,同时还具有生物活性。 2.3脂类的转化 植物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脂类,这些脂类可以作为微 生物生长的碳源和能源,也可以合成一些酸类、醇类、酚类 等风味物质。
还有一些脂肪酸转化为另一种脂肪酸(如缀 合亚油酸是大豆中的亚油酸经发酵而变异的一种结合性 亚油酸,据日本有关资料,它是酱油中含有的一。
5.有关于食品防腐剂的论文~~~2000字左右谢谢啦
食品添加剂的功和过
前不久,国内某知名企业生产的薯片中添加剂铝超标事件在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大家在议论纷纷的同时,特别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诸多质疑。苏丹红、吊白块、碘超标、甲醛超标……这些有害物质都隐藏在添加剂的“温床”之中,难道添加剂真的犹如洪水猛兽般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吗?
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锦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检所食品室主任牛秀梅。牛主任向记者介绍,当前食品添加剂已经进入面食、乳品、营养品、休闲食品、粮油、肉禽、果蔬、加工各领域,包括饮料、冷食、调料、酿造、甜食等各工业部门。随着我国食品工业迅猛发展,食品添加剂发挥了巨大作用,正确、合理、科学地使用食品防腐剂等,在国内外都是食品防腐保鲜的主要手段,人们不必望而生畏。
添加剂的“功”远大于“过”
添加剂在食品领域立下的功劳可不能因几个“害群之马”被统统抹煞。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它能抑制和防止微生物滋生,同时能控制食品自身的老熟、氧化变质。
食品加工,即使在无菌状态下包装的食品,为了对消费者健康负责,必要时要加入一定量的防腐抗氧保鲜剂。例如我们家家户户用的酱油,为了防止夏天发霉,必须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大家熟知的名牌饮料可乐等,为了防止变质也添加了防腐剂苯甲酸钠;为了在常温下保存水果和蔬菜,可以采用含仲丁胺的气雾保存,或用有防腐功能的保鲜涂膜保存;肉肠为了保证其保质期,必须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及异维生素C等抗氧剂……有些添加剂还已经被保健食品和药物采用。例如着色剂红曲、甜味剂甘草甜和木糖醇,均被列入了2002年的药物名单。
没必要对“防腐剂”产生恐慌
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不添加防腐剂,食品会很快霉变,腐烂。花生等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肉类中产生的芽孢杆菌毒性都很大,不使用防腐剂,就更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乳酸链球菌素、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钠等13种。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饮料中常用。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葡萄糖苷酸,并全部从尿中排出体外,不在人体内蓄积。苯甲酸是已知防腐剂中比较安全的一种。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直接参与脂肪代谢,最后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
“不含添加剂”不太现实
市场上的一些食品的外包装上注明“本产品不含有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字样,似乎隐示着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有害或有损人体健康。事实上,所有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不含有食品添加剂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真实的。某些厂家之所以这样标识,主要是迎合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一些误解,是一种误导消费的行为。食品生产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对食品有益无害,消费者无需任何担心。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醒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必须要到专门的商店或设专柜经营,并向经销单位索取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卫生许可证和与产品批号、数量相符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以免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我也正要写这论文,你看看哪里不行自己改改吧,祝你成功。
6.求一篇2000字的食品安全论文
品安全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卫生监督机构,应是我国较早的负有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的职能部门,具有不可处分的法定义务。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手段是卫生监督。
食品在“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系列过程中,可受到有害因素的污染,导致食品存在危害性,从而构成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概述;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对策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食品安全概述;体系建设;监管 前言 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更是首破12000亿元,远远超过汽车工业总产值9400亿元的水平。
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2003年4月16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迈入了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新阶段,也表明了我国政府与时俱进、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
然而,此后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依然不断,通过新闻媒体的深入追踪报道,我们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重庆火锅石蜡底料、太仓劣质肉松、山东"掺肥"龙口粉丝……。据媒体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82%的公众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 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13%的人表示"可能会"。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缓、问题较多,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食品安全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我们认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应当把在整体上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
一、食品安全的概述 1、定义 (1)食品安全。依照《国际食品卫生通则》的定义是:保证食品在按照其用途进行烹调和/或食用时不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这里的食品安全强调的是后果。而《食品工业基本术语GB15091-95》的定义是: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质地良好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并列出其同义词是:食品卫生。可见,这里的食品安全包括对食品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食物链的过程要采取的措施。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的立法目的: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增强人民体质。 (2)食品安全危害性。
是指潜在损坏或危及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因子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
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存在于食品中,一旦这些因子或因素没有被控制或消除,该食品就会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食品。 2、特征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或因素具有以下特征: (1)可存在于“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过程中。
随着食品工业化生产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一特征将更加突出。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或因素在食品中的概率将更进一步加大。
(2)可因不同的食物链环节有差异,其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别。例如在种植农产品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农药、兽药、激素等化学物质的危害;食品在生产加工环节的危害因子或因素可能以生物性、物理性为主。
因此,在整个人类食物链的不同环节上,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或因素各有侧重,其程度也强弱不一。 (3)食品安全危害性表现出来的程度或后果受到主观(人为的)和客观(天然的)两种因素的双重作用。
尤其是主观的,即食品安全危害性人为的作用,其导致的程度和后果可因这一作用减轻或加重。 (4)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对人体健康导致的后果可因其种类型别、毒力大小等因素表现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反应(中毒)特征。
其慢性反应(中毒)具有潜在性、隐蔽性,不易被发现,以致不受人们所重视。 (5)食品安全危害性可通过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来控制或消除,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达到人类食品无毒无害的基本要求。
这些手段或措施有法律属性的,即依法开展对食品安全危害的监督管理,如《食品卫生法》等。也有技术性的,如GMP、HACCP等。
这些法律法规、标准等是保证食品安全,降低其危害性的有力措施。 。
3、分类 根据《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食品安全危害可分为三种类型: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存在于这三种类型中。
它们可以侵袭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