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启蒙运动》历史论文500字,帮帮忙啊
摘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使18世纪成为理性和启蒙的时代。
关键词:科学 启蒙运动 理性思维 价值
1.“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得很多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出现了启蒙运动
2.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沦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3.启蒙运动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科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影响。其一,新科学的建立和知识的连续暴涨。例如化学逐渐从医学中脱离出来,生物学逐渐从博物学中分离出来……人们对各门学科的认识速度加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其二,技术改变、驯服和征服自然,减轻人的痛苦、贫穷和疾病,有助于人的健康和幸福。其三,普遍的教育、阅读、写作和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这些曾经被看作是上层阶级的特权,现在成为所有阶层儿童的一般权利。其四,民主革命的进展,这种革命以席卷之势横扫法国、英国和美国,进而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以致对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的捍卫现在被全世界接受了。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4]。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
2.求一篇历史论文英国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于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美诸国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在独特的政治传统、理性的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领先的科学成就及早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英国成为整个欧美启蒙运动的发源地。 牛顿是17世纪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取得的成就使人们相信自然法则的威力,形成了自然力可以说明一切事物的理论。英国人将自然法则的原理运用到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等领域来思考和分析当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演绎出了异彩纷呈的思想学说。由培根开创的英国近代经验哲学认为,人类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和经验,表现出前人所没有的实践精神和探求经世致用的智慧。英国启蒙思想家用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论,用分权制衡理论限制君主专制,奠定了近代以来西方宪政制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基于个人主义和自然法则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则为西方近代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贯讲究实用、固守中庸之道的英国人对待宗教远不如法国人那样立场鲜明、言辞激烈,温和的自然神论和宗教宽容思想贯穿英国启蒙运动的始终。 深受科学革命影响的英国启蒙运动除了具有整个欧美启蒙运动思潮的基本特征——理性和相信进步之外,还具有自己的思想特征。科学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重视观察和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这种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和英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英国独有的思维方式:经验主义式的理性主义。对经验和事实的推崇是英国理性主义最重要的特点。它由培根开其端,霍布斯、洛克、休谟等都是它的信奉者。尤其是休谟由于彻底的经验主义走向了怀疑论,形成了英国启蒙思想的另一个特色。同时,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使英国人重视实际、鄙视空谈,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中产阶级的崛起使讲究实用的思想成为英国思想界的主流。而这种经验主义的传统在政治和宗教领域里则表现为英国启蒙思想上的保守性。它们一起构成了英国启蒙运动的独特之内涵。 作为欧美启蒙运动的源头,英国启蒙运动勿庸置疑地促进了法美等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和革命的爆发。英国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思想理论涉及各个领域,霍布斯、洛克等的政治理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及启蒙时期的宗教宽容思想和哲学、教育学等对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采纳
3.启蒙与中国1500字论文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有了30余年的历史,但启蒙在中国仍然是个热点话题。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紧迫,启蒙也成为一个既敏感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历史视角认识启蒙 从历史上看,中国遭遇“启蒙”问题,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也是民族自觉的标志。
一般来说,发端于《新青年》创刊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鲜明地举起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鼓吹个人自由,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主张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而且,从实践上来看,新文化运动也确实在沉闷、黑暗的中国掀起了一阵旋风,起到了启蒙的效果。在新文化运动中,代表封建专制势力的孔子及其学说受到了严峻的批判,民主与自由也成为中国发展的潮流,个体的权利意识有了很大的增长,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白话文也替代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启蒙和西方的启蒙是完全一样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启蒙为什么会转向?换言之,西方的启蒙之路是不是中国的必经之途? 这个问题的核心实质是启蒙与救亡的关系问题。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指出“救亡又一次压倒启蒙”,一度成为对这一问题的经典回答。
很明显,这一回答是以启蒙和救亡的区别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这一回答承认启蒙有着独立的、外在于救亡的价值和意义。按照这一逻辑推论,在“救亡”不再成为问题之后,中国理应再来一次启蒙运动进行“补课”。
自新中国以来,民族危亡不再,“救亡”也随之成为一个历史问题。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相当成的一段时间里,不用说全民式的运动,单就一种学界的思潮而言,“补课”式的启蒙也没有成就什么气候。
或许尚有待于将来?其实,在此不妨从历史中找到些许蛛丝马迹来释疑。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不过是中华民族救亡历程中“自然”的产物。
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揭示的是中华儿女探索救国救民的心路历程,其主题始终是“救亡”。如果说新文化运动中有启蒙的元素,那也只能是“副产品”。
对辛亥革命的失望,对民族振兴的憧憬,是大多新文化运动领袖拥有的共同情感。陈独秀《敬告青年》一文到处洋溢着“救亡”的气息,正所谓“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青年”正是为了“新社会”;而孤独苦闷彷徨的鲁迅“不得不”在黑暗中大声呐喊,与其早年“弃医从文”理想一脉相承,最终也是为了刷新民族与社会;胡适以鼓吹“全盘西化”而闻名,但其初衷何尝不是以“矫枉过正”的方式改造国人?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启蒙始终是为救亡服务的,也不存在救亡压倒启蒙的问题。
当启蒙不能解决救亡问题时,或者是人们发现了解决救亡问题的捷径时,启蒙只能被“压倒”,被抛弃。 中国由“启蒙”转入“救亡”,决不是偶然的。
早在新文化运动以前,严复、孙中山等人已经对西方的社会问题有了轮廓性的认知,早已在思想上破除了对西方文化的迷信。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西方文化危机的总爆发,即便说这种“爆发”还只是处于调整和过程中,处于完成中,但是西方文化内在的缺陷已经昭然若揭。
因此,当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长期受实用思维影响的中国人很快就转移了视线。罩着“救亡”的“启蒙”外衣被毫不留情地扒掉了,“德先生”也只好沦为一种历史资源以备来日发掘和使用。
在中国文化的大视野中审视启蒙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启蒙精神构成了现代文明的基石。但这种精神在遭遇中华文化时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在“救亡”的主题下,很多先进的中国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就涉及中西文化关系及取舍的问题。 中国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天下情怀和担当意识。
前者寄予了中国人的集体和族群情结,后者则意味着中国人对个体价值的体认。这也构成了处理个人和集体矛盾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文化。
据此视角来看,西方式的启蒙在中国难免不发生变形、变种,倒是附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得以迅速传播并发展。因此,启蒙在中国总是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更具体地说,启蒙总是与民族的救亡联系在一起,启蒙所倡导的个人自由和个体觉醒从根本上也摆脱不了“天下情怀”的束缚。正如前文提到的鲁迅,被誉为反传统的斗士,然而其最终却又淹没于传统中。
那种直面现实、勇往直前的天下情怀和担当意识正是蕴藏在几千年中国文化底层的东西,而这种情形也适用于其他很多致力于启蒙救国的知识分子。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启蒙的实践就要处理一个核心问题: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个体价值必须通过集体才能体现出来,而没有独立的、自在的意义。然而,启蒙的本意却是彰显个体独立的价值和主张个体自在的权利。
这种矛盾既是中西文化交锋的一种缩影,也是中国在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之于中国文化的特性和近代中国的实际,对该问题的解决又必将直接诉诸。
4.急求一篇1500字的关于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的论文,最好原创,不要
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斗争对象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势力。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关键的影响,最终使法国走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行列。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矛盾的不断深化,法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也迅速展开。
法国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进步思想家对封建意识形态发起全面批判,企图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天主教会和专制政权的压制下解放出来。在十七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启蒙学者认为,正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人们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谋取世俗的幸福;他们以理性、宗教容忍和进步的观念向保守现状的旧观念进行冲击,反对一切禁锢思想和压制自由的教条和制度;其中最进步的思想家们,主张宗教上的无神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政治上的民主政体、经济上的自由放任。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出现各种学说体系和许多著名代表人物,如英国的阿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斯蒂尔(Richard Steele,1672-1729)、斯威夫特、彼普(Alexander Pope,1688-1744),德国的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1729-1786)、莱辛、赫尔德,意大利的别卡里阿、维科,美国的潘恩、杰弗逊、富兰克林,俄国的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但运动的中心在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起了显著作用。
运动影响深远,当代人即已开始使用“启蒙时代”的概念,以表示同“黑暗的中世纪”对立;法文、德文、英文原文均含有“以光明驱逐黑暗”之意。启蒙运动作为成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思潮登上了历史舞台,不仅为未来的政治革命制造了舆论,而且为法国创建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广义上的启蒙运动则不限于欧洲和北美,而是世界性的普遍的历史现象。
5.启蒙与中国论文2000字
在一来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
启蒙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而我们知道,由于条件不同,类似的道理,与实际可能源是不同的,所以启蒙,不能应用与科学理论的争论。
启蒙的科学定义: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bai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启蒙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识du,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
而我们知道,由于条件不同,类似的道理,与实际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启蒙,不能应用与科学理论的争论。对这个定义有异议,如下所述,启蒙的教育方法,与迷信的说服方法是一致的,但启蒙时是听众无法验证,而迷信的说服方法,是有意让人无法验证。
对于受教育不多的人,两者zhi听起来没有区别,所以容易相信。所以启蒙不能使人摆脱迷信。
而我们很多学生,dao由于受到的启蒙教育次数太多,坚信“科学家”不会有错,这实际上是迷信“科学家”,也是一种迷信。
6.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及其局限性 论文的 急
人文主义是指一种广泛的态度,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来看待世界万物与事物。
理性主义则是指哲学立场,以高扬人的理性为核心。 自由主义则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它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知道思想。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不够强大。
他们提出了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反对,但自己却拿不出一套科学的资本主义统治方案。当时的作品,如《西斯庭圣母》,将圣母的形象平民化,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同时,《堂吉柯德》等作品披露了教会的黑暗与腐败。冲破了封建世界观的束缚后,自然科学也有了大发展,出现了为科学献身的迦利略、布鲁诺。
然而却没有出现什么大思想家,提出资产阶级统治方案。 理性注意是启蒙运动的知道思想。
经历了文艺复兴的准备,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启蒙思想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
霍布斯与洛克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们不仅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还提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原则。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洛克提出“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都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出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将理性主义发扬光大,提出以理性的阳光驱走旧社会的阴霾,建立“理性王国”。
启蒙运动直接催生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英国是自由主义的发源地。
J.洛克是“自由思想的始祖”,最早提出了自由主义原则。他系统阐述了天赋权利思想,提出自由权的涵义是政治自由、财产自由和思想自由,并提出政府的建立是基于人民的同意等主张。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中诞生的《独立宣言》以及1787年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1791年生效的《权利法案》,先后以政治纲领形式和法律形式确立并阐述了自由主义原则。T.潘恩和T.杰斐逊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1789年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成为18世纪最典型的自由主义宣言,它与孟德斯鸠阐述的自由与分权的思想一起,把自由主义的影响扩展到整个西方。这一时期,自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武器。
7.如何写关于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联系 300字论文
文艺复兴看似一场文化运动改变的是中古世纪的艺术形式,其实背后隐藏的是新兴的【银行家】团体与罗马教皇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经济利益冲突。
当越来越腐化的天主教廷为了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将手伸向佛罗伦萨商业领袖们的钱袋子时,这个极其富裕的阶层意识到了推翻神权正当性的迫切必要,于是希望运用艺术为手段去除教会头上的光环,文艺复兴运动得以展开。接着由于文艺复兴的影响切断了天主教廷向西欧最富有阶层贷款的财路,迫使习惯了纸醉金迷的教皇们急于寻找其他能够弥补他们巨大财政亏空的方法,【赎罪券】这个万恶的搜刮民脂民膏的宗教工具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然而其彻头彻尾的欺骗性最终还是被一个叫做【马丁路德】的日耳曼僧侣所揭穿,并主导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可以说又是经济问题最终酿成了欧洲古老的【神权统治】遭受了重创而失去了以往的神圣性。
那么,启蒙运动呢?这是一场发生在法国的思想变革运动,因为发生的国家与时间上的不同导致了不像前两场变革之间那样存在密切的直接联系,但是其对于欧洲另一大政治力量【世俗王权】的撼动可说是天翻地覆的。法国的王权在当时可谓是欧洲的巅峰,太阳王路易十四高喊着【朕即国家】的宣言曾经让法国在高度君主专制下称霸一时。
但是随着性格温和的路易十六掌权,极度集中的王权在法国却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由于新的法王无法平衡法国三大阶层(贵族、教士、平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国家运作成本不断加大以致最后要通过增加赋税来维持。但是这个经济措施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这边三级会议的结论还悬而未决,从巴士底狱传来的枪炮声已经惊天动地了。启蒙运动作为大革命的行动指南将一切阻碍法国发展的罪魁祸首全部归结于不可一世的【专治王权】,并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让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纵贯这三场欧洲影响深远的变革运动,其背后都隐藏着经济权属与【王权】、【神权】的不断斗争,也许是一个能够更好理解三大运动之间历史联系的好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