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关于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写作示范
近年来,益阳电大按照中央电大提出的“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突出开放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践中央电大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及具有我省电大特色的“123”教学模式和“三化”管理模式,努力建设教学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内涵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虽然我校对“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也没有形成符合益阳当地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为了积极探索适合益阳实际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并保证《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实施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是我市电大今后的重要办学项目。 但“一村一大”独特的农村成年学习者特点,学生对一村一大的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学习目的、教学各环节等方面认识不够,学校在组织实施中有一定困难。
为保证该项目高水准、高质量的完成,我们有必要对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对经验进行借鉴、总结、推广,从而形成适合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而更好的推动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开展。 二、原则与内容 1、基本原则 本课题调研主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进行改革,探索适合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
课题研究工作,采用边实践、边研究、边归纳、边总结提高的工作模式,以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2、课题内容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的目标、要素和内容;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益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新模式的总结与前景展望。
三、组织与管理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益阳电大成立本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1、领导小组 组长:邓柏松 副组长:陈萍 成员:唐箭、王友香 2、工作小组 组长:陈萍 副组长:唐箭 成员:王友香、“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点各负责人 各教学点要在主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课程辅导教师、管理教师等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具体负责“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改革研究的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指导与培训、社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服务,以及质量监控等工作。 四、实施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题 主题: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2、课题研究内容 (1)最终成果 论文: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报告: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调研报告 (2)阶段成果 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基层电大站实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做法、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毕业去向(从政、从事农业生产、考公务员、自主创业、外出务工、待业等)及作用发挥情况; 当前各地农村大学生培养现状(行政村数、大学生数、培养途径等)及教育需求; 基层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实施的建议与意见; 一村一大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 一村一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村一大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村一大社会实践教学的探讨 一村一大师资队伍的建设 各教学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述不同的题目进行研究,并积极配合益阳电大系统建设办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3、课题研究方法 采用符合系统论的过程分析科学研究方法及调查研究分析方法,调研的基本方法是:听汇报、查阅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访谈、实地考察等;对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通过撰写论文,取得科研成果。
4、课题调研要求 (1)参加调查的学生,事先必须参加教学点统一组织的项目培训,明确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参加调查的学生,在调查之前必须先向所在教学点调查工作小组提交自己掌握所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姓名、所学专业、工作单位、具体职业和联系办法等。
(3)参加调查的学生,应及时将调查问卷送到工作小组审核确定的调查对象手中,并确保调查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同时做好访谈笔录。 (4)应按时回收问卷,并提交给教学点调查工作小组审核。
(5)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总结报告撰写。调查总结报告可根据本人调查资料写成个案调查报告,也可根据多人调查资料写成抽样调查报告。
5、调研过程的质量控制 (1)在正式调查之前。
2.谁能 给我提供一份“一村一大”农业生产实践的论文,十万火急,谢谢
自己补充完成即可:
一村一大学员毕业作业实例:
农村成人文化教育调查报告
——以**市**区建国以来成人文化教育为例
东安2010秋行管专业1043004475990张三
【内容摘要】 加强农村成人的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手段。笔者就**市**乡(镇)建国以来成人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成人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文章在总结成人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 键 词】 农村 成人文化教育 问题 对策
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成人文化教育的现状,调研组对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访谈的形式,具体了解:(1)解放后农村成人文化教育的基本情况;(2)各年龄阶段成年人的基本文化素质现状;(3)农村成年人对文化教育的具体需求。通过调查研究,根据现状与需求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本次调研数据来源
二、农村总体情况以及农民受教育情况
三、现阶段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制度上来说,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二)此次调研的两个村庄,存在着青壮年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针对各年龄阶段的不同需求实施不同的教育
(二)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网络信息入村的新型成人文化教育路径
(三)加强高校服务职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立足农村,以农民为本,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本土化
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在立足农村的前提下,本着“农民为本”的原则,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和根本利益吃法,“教农民之所急,授农民之所需”。不论是针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还是在家种田的“纯农民”,农村成人教育都应密切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在实践中,构建以“本土”为主导的新型农村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主编.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9.
「2」廖其发主编.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成都:四川出版社,2006:338.
「3」罗新茂.论当前农村成教的现状、重点与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06(5):211-919.
3.一村一大毕业论文关于农村企业管理的
试论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目前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的利弊,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旱灾;干旱;农业;农村经济:风险管理 旱灾是四川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危害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一种农业自然灾害。旱灾正逐渐成为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通过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提出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晌 1.四川农业旱灾的特点 四川农业旱灾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旱灾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50年至2003年的54年间,四川除其中l1个年份无旱灾或无旱灾资料记载外,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成灾达43个年份。受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30个年份,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有12个年份。
据统计,四川省一般干旱年,受旱县是30~50个,受旱面积1000万亩~1500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0亿斤~15亿斤;中等干旱年,受旱县50~70个,受旱面积1500万亩~3000万亩,损失粮食产量15亿斤~30亿斤;严重干旱年,受旱县70~100个以上,受旱面积5000万亩以上,损失粮食产量30亿斤~50亿斤。二是旱灾呈上升趋势。
据四川省1952~2001年主要年份农业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1952~2001年50年中,四川水灾和旱灾无论是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旱灾的趋势更为明显(见表1)。 三是四川干旱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盆地西部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春旱;盆地中部为春、夏、伏旱的交错区,但对农作物威胁最大的是夏旱、伏旱;盆地东部主要是伏旱区;攀西地区即四川西南山地,雨季、旱季比较明显。 2.四川农业旱灾的成因 (1)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
四川地处内陆,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是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全省降水量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从盆周向盆中减少。
再从四川水资源的流域分布及用水情况看,岷江、沱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是全省生产、生活主要用水区,用水占全省用水量的84。3,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58。
8。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需水地区分布不一致。
反映了四川区域性缺水现象突出和季节性缺水。 (2)水利基础设施不足,老化严重。
四川现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94座,小型水库6537座,有效灌溉面积364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521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38.8。在现有水库中,病险水库有2828座,占水库总数43,而且有3座大型水库集雨面积小,主要靠引水充蓄库容,遇到旱情.引水困难.库容迅速下降,很难调出更多水来救灾。
(3)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四川在农业灌溉方式上,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土渠输入”、“大水漫灌”,造成农业用水的大量损失浪费。
据统计,四川渠系水利利用系数只有0.3~0.4,低于全国0.5的水平,而且一部分水在进入田间后就被渗漏、蒸发。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
2000年,四川工业用水49.4亿m。占四川总用水量的23.7;生活用水26.8亿m。
占总用水量的12.5。2000年,四川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ll9m。
比全国平均水平78m。高4lm。
是发达国家的10多倍。同时,城市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
(4)农户应对旱灾的能力较弱。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
农户应对旱灾的能力,固然与自然条件和水利设施建设有关,但影响农户应对旱灾的因素还很多。一是农户收入低。
根据四川省农调队的调查,2003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的水平.特别是旱灾多发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更低。二是抗旱的劳动力资源不足。
抗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特点,需要体魄健壮的劳动力,而四川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逐年增加,务农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使农户抗旱能力减弱。三是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进展缓慢。
干旱发生具有区域性,靠单家独户抵御旱灾是非常有限的。全国各地的抗旱实践证明:抗旱服务组织是农村抗旱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到2001年,全省建成市级抗旱服务队10个,占市级总数的47.6%;县级抗旱服务队107个,占县级总数的50.4%;乡(镇)级抗旱服务分队772个,只占乡镇总数的15.35。
3.旱灾对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持续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甚至绝收;树木枯死,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明显上升,森林火情、火灾加剧。
根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1971年~2003年的33年间,四川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1996万亩,年均成灾面积78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9。特别是2001年,四川遭受的严重旱灾,造成4881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3367.5万亩,占受灾面积的68.9;绝收面积706.5万亩,占成灾面积的21.1;有556万人和589万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2)旱灾。
4.有没有''一村一个大学生"的论文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河北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正式启动。据悉,“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有望在今年3月份后进入实施阶段,今年计划最少招收1000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主要面向两类人群:一是年龄在28周岁以下,具有高中(含职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包括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等;二是现任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根据有关规定,报名考生必须是河北籍农村青年,所有考生须经当地村、乡(镇)组织审核,一村最多推荐3人。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汇总后,以县(市、区)为单位报送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大和各县(市、区)签订协议,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回当地工作。
“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的启动,着实让笔者欢欣鼓舞。振兴农村,首先要培养出农村的本土人才。现行的高考制度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发展空间,同时却使得农村青年人才流失极为严重。受过高等教育、跳出农门的农村青年,往往不愿、无法回到家乡工作,而且他们所学所能往往也与农村实际发展要求严重脱节,即使回去也不能起到很大的实际作用。人才严重缺乏的农村,是毫无生机活力的农村,更是没有希望的农村。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利用农业大学的学科、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为当地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好举措。
但是如何保证此项工程的目的得以实现,如何保证此项工程能有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笔者注意到“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与“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学员”制度很相似。1972年高校恢复招生,招生对象定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工农兵大学生们毕业后实行“社来社去”的分配原则,一律回原推荐地工作。“工农兵学员”制度的初衷在于培养工农兵群体中能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人才。但是,最后我们看到的是,这项制度推荐与审批程序中的主观任意色彩和某些不可控性带来的结果,看到的是它昙花一现的命运。将“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与“工农兵学员”制度比较一下,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它的生命力感到担忧。
通过考试获得上大学的机会,是农村青年成才,并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这种机会应当赋予所有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基本政治道德素质的青年,而不能通过基层组织部门的所谓推荐审核将它交给少数青年。毫无疑问,报名考试程序中的推荐审核前置条件,实际上剥夺了广大农村青年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上大学机会的权利。“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是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在农村青年中分配教育机会资源、培养农村本土人才的公共教育工程,它的透明化与民主化,它的公平与公正,是这项工程能得以顺利实施的起码要求,关系到这项工程的生命力。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村干部和基层政府领导政治素质较差,依法公正行事的观念并不强。赋予这些人推荐审核农村青年参加考试并就读大学的额外权力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如何完善“一村一个大学生工程”的具体实施程序,使其具备应有的公平公正色彩,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探讨。
5.寻求一篇关于农村农业方面的论文
在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的整体框架中,对土地流转及其方式的研究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发达的农村土地市场有利于拓宽农村的投融资渠道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土地信托正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此,国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下面拟对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国外关于农村土地信托问题的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土地信托的实现基础 信托形式的运用需要以明晰的产权界定和权利的可转让性为基础,土地信托也不例外。
国外在研究土地信托问题时也离不开这样的基础。 首先,在土地产权界定方面,一开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以私有制为前提,认为只有完全的私有产权,才能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的合理流转;只有土地私有制才能实现土地信托。
在土地私有条件下,土地市场的建立受其他要素和商品市场变化的影响,农村非农劳动力市场的产生使得农业人力资本要素处于边际生产状态的农民放弃土地。当金融市场认可土地的担保功能时,利用土地信托将成为农业资金要素的重要来源。
但是,西方的土地产权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从重“所有”到重“利用”的转变。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关系上,土地所有权表现为“单纯的土地所有权”;在立法上,改变了以往把土地归属放在首位的做法,开始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的开发;土地所有权开始逐步证券化[1]。
同时,土地利用要符合宏观效率的思想逐步兴起。一些学者积极倡导社会和团体主义的土地所有权理论,以取代土地所有权绝对性理论。
如德国耶林在《法律的目的论》中指出:所有权行使的目的,不应当仅仅为“个人利益”,应同时为“社会利益”。法国学者迪吉则主张“社会连带说”,认为“土地所有权并非为土地所有人之利益而存在,仅为增进人类之共同需要而赋予保有土地者之社会机能而己”。
随着所谓的“现代土地问题”的产生,“个人和社会协调”的所有权思想开始出现,澳大利亚的麦克尔森(Miehaelson)指出:“所有权只是独占性的权利,而不是一个不受干涉的个人权利”。也有的学者把所有权概括为“一种排他的权利而不作为一种绝对的权利”。
西方学者还认为: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作用就是通过激励机制诱导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决策,并进一步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绩效。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土地产权制度,理性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映。
诺斯指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对于不稳定的产权,实施很差的法律,进入壁垒以及垄断性限制,利润最大化企业倾向于具有较短时间中较少的固定资本,并将倾向于较小的规模。最为有利可图的业务可能是在贸易再分配活动或黑市上。
这一组合很难导向生产性的效率”[2]。 可见,西方关于土地信托的研究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的,这与中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户只有使用权的国情不同,但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产权的一部分,明确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仍然可以建立所谓的“有保障的产权制度”,从而作为土地流转的基础应用于土地信托。 其次,在土地的可转让性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对转型国家的调研。
因为这些国家的土地产权不够明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诸多限制,土地无法在市场机制下合理流转,从而给完全市场机制下的土地信托形成障碍。这些研究对指导中国的农地制度改革很有启发意义。
美国的罗伊·普罗斯特曼(1996)[3]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国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做了认真研究,认为土地使用权权属不充分,权能不明确。土地使用权属不充分,使土地使用权流转无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而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移会使资源配置更有效,并刺激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投资,减少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同时还提出:“一些地方采取行政手段推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岳意定,刘志仁等:国外农村土地信托:研究现状及借鉴行规模经营,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组织为了便于控制农村土地,便于转为非农业用地。”
而俄罗斯讨论了农业用地可转让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分歧:对潜在土地所有者的技术要求,对非居民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在信贷违约的情况下向抵押权人转让土地的限制,个人土地所有权的上限,土地股份及其转让的方式。该研究提出应在俄罗斯实行这样的转变:土地股份可通过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转让,而后者更为适用。
一份土地股份就是一种选择权,可以被出售、购买、继承等。股份的所有者对分配土地有绝对权利。
这种机制使得法人实体希望获得大面积的农业用地以累积所需数目的股份然后用于分配。研究还指出,租赁是农村地区的一种特别补充机制,所有者更偏好于租赁土地股份而非实物土地。
补充: 世界银行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土地管理改革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提出了“市场导向的耕地改革”(MLAR)计。
6.请专业人士发一篇关于农村农业方面的论文
在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的整体框架中,对土地流转及其方式的研究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发达的农村土地市场有利于拓宽农村的投融资渠道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土地信托正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此,国外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研究。下面拟对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国外关于农村土地信托问题的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土地信托的实现基础 信托形式的运用需要以明晰的产权界定和权利的可转让性为基础,土地信托也不例外。
国外在研究土地信托问题时也离不开这样的基础。 首先,在土地产权界定方面,一开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以私有制为前提,认为只有完全的私有产权,才能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的合理流转;只有土地私有制才能实现土地信托。
在土地私有条件下,土地市场的建立受其他要素和商品市场变化的影响,农村非农劳动力市场的产生使得农业人力资本要素处于边际生产状态的农民放弃土地。当金融市场认可土地的担保功能时,利用土地信托将成为农业资金要素的重要来源。
但是,西方的土地产权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从重“所有”到重“利用”的转变。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关系上,土地所有权表现为“单纯的土地所有权”;在立法上,改变了以往把土地归属放在首位的做法,开始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的开发;土地所有权开始逐步证券化[1]。
同时,土地利用要符合宏观效率的思想逐步兴起。一些学者积极倡导社会和团体主义的土地所有权理论,以取代土地所有权绝对性理论。
如德国耶林在《法律的目的论》中指出:所有权行使的目的,不应当仅仅为“个人利益”,应同时为“社会利益”。法国学者迪吉则主张“社会连带说”,认为“土地所有权并非为土地所有人之利益而存在,仅为增进人类之共同需要而赋予保有土地者之社会机能而己”。
随着所谓的“现代土地问题”的产生,“个人和社会协调”的所有权思想开始出现,澳大利亚的麦克尔森(Miehaelson)指出:“所有权只是独占性的权利,而不是一个不受干涉的个人权利”。也有的学者把所有权概括为“一种排他的权利而不作为一种绝对的权利”。
西方学者还认为: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作用就是通过激励机制诱导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决策,并进一步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绩效。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土地产权制度,理性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映。
诺斯指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对于不稳定的产权,实施很差的法律,进入壁垒以及垄断性限制,利润最大化企业倾向于具有较短时间中较少的固定资本,并将倾向于较小的规模。最为有利可图的业务可能是在贸易再分配活动或黑市上。
这一组合很难导向生产性的效率”[2]。 可见,西方关于土地信托的研究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的,这与中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农户只有使用权的国情不同,但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产权的一部分,明确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仍然可以建立所谓的“有保障的产权制度”,从而作为土地流转的基础应用于土地信托。 其次,在土地的可转让性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对转型国家的调研。
因为这些国家的土地产权不够明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诸多限制,土地无法在市场机制下合理流转,从而给完全市场机制下的土地信托形成障碍。这些研究对指导中国的农地制度改革很有启发意义。
美国的罗伊·普罗斯特曼(1996)[3]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国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做了认真研究,认为土地使用权权属不充分,权能不明确。土地使用权属不充分,使土地使用权流转无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而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转移会使资源配置更有效,并刺激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投资,减少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同时还提出:“一些地方采取行政手段推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岳意定,刘志仁等:国外农村土地信托:研究现状及借鉴行规模经营,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组织为了便于控制农村土地,便于转为非农业用地。”
而俄罗斯讨论了农业用地可转让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分歧:对潜在土地所有者的技术要求,对非居民土地所有权的限制,在信贷违约的情况下向抵押权人转让土地的限制,个人土地所有权的上限,土地股份及其转让的方式。该研究提出应在俄罗斯实行这样的转变:土地股份可通过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转让,而后者更为适用。
一份土地股份就是一种选择权,可以被出售、购买、继承等。股份的所有者对分配土地有绝对权利。
这种机制使得法人实体希望获得大面积的农业用地以累积所需数目的股份然后用于分配。研究还指出,租赁是农村地区的一种特别补充机制,所有者更偏好于租赁土地股份而非实物土地。
7.求一篇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界定 21.1、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21.1.1、过程论 21.1.2、技术论 31.1.3、生产方式论 31.1.4、综合论 3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3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43.1、农村体制性障碍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53.1.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53.1.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 53.2、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53.2.1、生产手段落后 53.2.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 63.2.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63.2.4、农业科技基础薄弱 63.3、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偏差较大 73.3.1、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73.3.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73.3.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7四、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84.1、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84.2、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相应对策 8结束语 9【参 考 文 献 】 10Abstract 11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摘要]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实现中国全面小康目标和本世纪中叶四个现代化的最迫切、最困难的问题。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受到复杂而多变因素的制约而发展缓慢。
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农业发展体制、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组织系统、农业投入机制、农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创新,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障碍因素 对策农业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到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的严重挫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新的格局,其经历、蕴涵的多方面的经验教训,极为丰富,有助于我们明得失、辨是非,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之路。今天,围绕这个问题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行经济学思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界定1.1、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对于农业现代化概念的界定,虽然过去已有不少,但研究者们还是从新时期的视角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1.1.1、过程论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
有人描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可能没有终点,因而也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1.1.2、技术论有人指出,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
有人阐释为,现代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1.1.3、生产方式论有人认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也有同志认为,农业现代化即指发达的现代农业或现代农业的更高层次。从宏观要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综合论有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有人认定,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仁。
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产业部门整体的并体现高效益的现代化;是一种具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意义的现代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索引人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国50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一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1949年一1952年,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
粮食增长了44.8%,棉花增长1.39倍,农民收人增长30%,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1953年一1957年的农业政策主要是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由于操之过急,把本来计划用12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就突击完成了。
其结果虽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过,总的说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年递增3.5%,棉花年递增4.7%,肉类年递增3.3%,农民收人年递增5.4%,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第二阶段(1958年一1966年)为曲折发展阶段。(1959年一1961年)为农业衰败倒退的阶段。
8.求一篇发展新农村大学生1500字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全党社会工作的重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些什么呢?有人说:“教育今天做的事是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明天”,关乎新农村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教育理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新农村的建设有四个特点:整体性、时代性、
长期性和区域性。新农村的建设在国家的财政资源分配上,既要考虑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要考虑到农村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教育,这才是新农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实行的鼓励和选拔大学毕业生入村当“官”,到基层当助理的做法不仅是积极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更是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留在农村的人是老、女、弱、幼。青壮年、能人都向城市流动了。农村的管理存在问题,要发展经济首先需要人,大学生恰恰具有知识能力上的优势,也正是“工业反哺农业”思路的体现。从农村角度出发,新农村在建设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热情、踏实、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另外,综观农村当前的教育现状,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所欠缺,欠发达地区的状况更加糟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将带来大量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意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人才瓶颈。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观念,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发扬扎实、勤奋、刻苦的精神,为青年学生树立榜样,为就业开辟新的路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一村一名大学生农业生产经营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