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会计诚信问题论文的开题报告
关于建立会计诚信体系的探索
内容提要: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也是一条法律规则。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所有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遏制会计造假,不仅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法治”和“德治”双管齐下,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本文就上述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字:会计诚信,诚信体系,会计诚信度
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会计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安龙、世界通讯公司等一系列会计及公司管制丑闻的接连爆发;国内一批诸如银广厦、郑百文、大庆联谊、黎明股份、活力28、麦科特等“优质”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纷纷曝光,如一枚枚重磅炸弹,破灭了一个又一个市场神话,致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和独立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质疑,使会计信息这一“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走出诚信危机,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会计界所有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二字,最早在我国古代汉语中是分开使用的。诚的原意是客观真实,无妄无欺。信的原意是人言谓定,诚实无欺。由于“诚信
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及对策
摘 要:会计诚信缺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笔者从诚信缺失的背景、市场的弱有效性、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的不确定性以及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并给出了治理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诚信 会计诚信 市场 委托代理关系
一、诚信及会计诚信的涵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观念的思想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为中华民族所重视。“诚信”一词,从其涵义上讲,与我国古代典籍紧密相关。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单字组成,“诚”和“信”既相区别,又联系紧密。诚,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自然宇宙的本体特性方面解释,二是从道德方面来解释。其一,诚是一个描述自然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
2.论我国会计诚信的问题与对策
1,提纲: 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
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方法。 2,论文正文: 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一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
由于会计工作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其“诚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诚信的社会环境,是市场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石。
我们可以非常清醒地看到,支持今天西方整个政治和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契约、诚信、个人负责等信用文化,恰恰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一直极度短缺的。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应的,就必须建立起支撑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会计诚信文化。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治经济,又是严格的信用经 济,它的确立和发展内在地需要讲究诚信的道德力量。
作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能体会到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产生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要求,自觉遵守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这是整个市场经济规范的基础和灵魂。只有当人们普遍形成和确立了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的行政规范、法律规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觉的实施。
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体系的机制。
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从道德上、制度上确保诚信“升值”,消除欺诈和失信,确是一桩刻不容缓的大事。那么如何来进行会计诚信的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健全股东大会制度。
其中又包括推行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制度、建立累积投票选举制度和引入限制表决权制度。二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其中主要包括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和赋予董事予一定的权限。三是完善监事会制度。
其中包括规范监事会的产生机制、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和落实监事会的职权。四是建立报酬与业绩相对称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2.健全会计制度体系 2.1加快会计制度建设步伐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规范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避免不确定性对会 计制度产生过多的影响,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会 计改革的深化,会计准则应逐渐过渡到由民间组织来制定。
二是完善会计制度的 内容,压缩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这可以从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 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 息的呈报和考核等方面着手。二是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 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规范。
四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 策选择的弹性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2.2建立会计诚信评价制度 近年来,一些我国地方财政部门对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试行 了会计诚信评价制度。
上海市财政局率先于2001年探索建立了会计诚信评价制 度,并于2002年开始试行;山东等地也于2002年开始进行会计诚信评价试点。试点情况表明,对企业财务会计情况作出评价并公示,有利于督促企业依法规范 会计秩序和做好会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公信力。
3.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3.1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考虑,笔者认为会计诚信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建设企业会计诚信文化,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重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
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人,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没有诚信的投入,物质的投入就难以取得最大的利益。
构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信用建设,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合法经营,追求“阳光利润”,搞好优质服务,提升商品质量,经营信誉和顾客的满意度。“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做到“诚信不欺、一诺千金”,信守道义和诺言,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先义后利。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在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同时,考虑全社会的利益。
企业领导必须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3.2塑造会计诚信的社会文化 会计诚信文化的丢失不仅是会计领域仅有的现象,也不仅是会计人员仅有的现象,它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不仅要打造会计诚信,还要。
3.求会计论文《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 》
1 会计的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它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因此,它的好坏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做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深化服务等提出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能引导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将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经济秩序混乱。
会计行业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诚信、真实的职业本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越来越成为他们决策的主要依据,同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会计人员严重缺乏职业道德意识,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会计人员由于多元化利益的驱动,其职业行为也难免受到利益的驱动,而抵挡不住各种诱惑,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不能坚持原则,谋取私利,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因弄虚作假给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地反省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同时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会计工作,就会有会计人员,就会有会计职业,就会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人员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2 会计角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不只是单纯的计数、记账。
会计人员不仅要为政府机关、管理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不断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构成。
会计职业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 /article.asp?articleid=42682详见。
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论文
会计诚信度的再思考[2009-12-26 08:12]【摘 要】随着会计造假案件的频频曝光,会计的信誉已受到了严重损害。
本文分析了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并提出了重塑会计诚信对策。 【关键词】会计造假 会计诚信 原因 对策 在证券市场上,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我国会计界炸开,而在去年年底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近来的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则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性会计危机,昔日被称为“铁算盘”的会计人员成了“过街老鼠”。
会计的信誉已受到了严重损害。 一、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作用者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优势。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
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我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在不同的会计个体之间,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主体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该会计主体可能获得好处;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则可能都受到严厉的处罚;两个会计主体都选择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则什么益处都没有,由于信息不对称,结果都选择了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同样在会计人员中,也存在三种选择:一个会计人员执行领导授意做假账,另一个不执行领导授意,则执行领导意图的会计人员可能获得好处;二个都拒绝领导授意,则可能面临一起受到不公正待遇;二个都执行领导授意,共同做假账。大家都得不到好处。
结果会计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更多表现为一起执行领导授意而做假账。结果是制造虚假信息者获得好处的机会大,导致会计信息制造者竞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2.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另外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二是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
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符合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将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导致1997年到2000年期间高估4.99亿美元的利润,低估数亿美元的负债,给投资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3.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为形式。 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
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与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 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
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银广夏等一些上市公司出现的重大问题,其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可归结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而导致的恶意决策。
二、重塑会计诚信对策 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人手。二是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
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其次、完善业绩评价。
5.谁给我写篇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的会计论文
会计舞弊产生原因及治理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存在的部分企业会计舞弊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当前我国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舞弊现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审计对策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丑闻不断。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到2001年的银广厦事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会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因此,探讨分析会计舞弊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此起彼伏的会计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分析(一)法律监督不力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企业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极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法制建设明显滞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主要不是依靠法律手段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处理会计造假行为,对违法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造假即使被查出来了,对造假者的处罚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而未被查出则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于是违法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的反差,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甘愿铤而走险,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
(二)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
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也不希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
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 (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从社会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
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
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
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而与审计时间脱钩。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
三是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
另外,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四)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
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而构成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上市的时问比较短,公司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具。
6.论我国会计诚信的问题与对策
1,提纲: 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
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方法。 2,论文正文: 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一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
由于会计工作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其“诚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诚信的社会环境,是市场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石。
我们可以非常清醒地看到,支持今天西方整个政治和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契约、诚信、个人负责等信用文化,恰恰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一直极度短缺的。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应的,就必须建立起支撑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会计诚信文化。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治经济,又是严格的信用经 济,它的确立和发展内在地需要讲究诚信的道德力量。
作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能体会到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产生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要求,自觉遵守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这是整个市场经济规范的基础和灵魂。只有当人们普遍形成和确立了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的行政规范、法律规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觉的实施。
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体系的机制。
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从道德上、制度上确保诚信“升值”,消除欺诈和失信,确是一桩刻不容缓的大事。那么如何来进行会计诚信的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这部分工作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健全股东大会制度。
其中又包括推行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制度、建立累积投票选举制度和引入限制表决权制度。二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其中主要包括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和赋予董事予一定的权限。三是完善监事会制度。
其中包括规范监事会的产生机制、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和落实监事会的职权。四是建立报酬与业绩相对称的经营者激励机制。
2.健全会计制度体系 2.1加快会计制度建设步伐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规范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避免不确定性对会 计制度产生过多的影响,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会 计改革的深化,会计准则应逐渐过渡到由民间组织来制定。
二是完善会计制度的 内容,压缩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这可以从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 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 息的呈报和考核等方面着手。二是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 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以规范。
四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 策选择的弹性区间,对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 2.2建立会计诚信评价制度 近年来,一些我国地方财政部门对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试行 了会计诚信评价制度。
上海市财政局率先于2001年探索建立了会计诚信评价制 度,并于2002年开始试行;山东等地也于2002年开始进行会计诚信评价试点。试点情况表明,对企业财务会计情况作出评价并公示,有利于督促企业依法规范 会计秩序和做好会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公信力。
3.加强会计诚信文化建设 3.1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考虑,笔者认为会计诚信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建设企业会计诚信文化,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重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
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人,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没有诚信的投入,物质的投入就难以取得最大的利益。
构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加强信用建设,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合法经营,追求“阳光利润”,搞好优质服务,提升商品质量,经营信誉和顾客的满意度。“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做到“诚信不欺、一诺千金”,信守道义和诺言,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先义后利。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在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同时,考虑全社会的利益。
企业领导必须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3.2塑造会计诚信的社会文化 会计诚信文化的丢失不仅是会计领域仅有的现象,也不仅是会计人员仅有的现象,它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不仅要打造会计诚。
7.浅谈会计诚信问题论文的开题报告
原文链接:/news_list.asp?id=18516&p=1 摘要:会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本文从现实出发探讨了会计诚信的必要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导致会计失信的原因以及针对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诚信;措施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与人的交往、合作需要诚信,市场经济越发达,道德信誉就越重要。
朱金容基在2001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也是对广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当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指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信守诺言,保守秘密。
诚实必须守信,自古以来,人们就将诚实和守信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 诚信要求会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
即根据原始凭据,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
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
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经济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会计信息失信的原因 (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 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乱纪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
部分会计人员置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有的会计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会计规定开展工作。有些会计不懂法,不学法,甚至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
这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了在新形式下对会计人员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二)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有效地传递,这使得企业与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相符,也给经济犯罪提供了可能。
另外,企业的审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进行。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上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未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性问题,因而这种审计监督无法从根本上制止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不仅如此,有些内部审计机构反而对会计造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企业会计造假出谋划策,成了会计造假的帮凶。
民间审计也同样面临着一个独立性问题,最突出的是资本经营管理者委托民间审计而不是股东大会委托民间审计,资本经营管理者委托或聘请注册会计师监督资本经营管理者,其监督的力度、监督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无原则地服从“领导”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
8.论文:浅谈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诚信的回归是构建和谐社会2113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程,诚信这一永恒的话题开5261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重视。会计诚信4102,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653。正视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思考和制订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是会计回行业及相关部门和人士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会计诚信缺失的答原因
2,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3, 重建会计诚信的预期和展望
4,带给人们的思考
9.关于会计诚信有关问题的探讨相关论文谁
二、会计舞弊的治理 (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
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 《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
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二)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
各个监督部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不同,造成了监督不合理不到位。国家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应该单独设立或者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监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多头监管,多个上级。
只由一个部门监管,可以增强其专业性,使得监管更加有力。 (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 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制订(修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 财政部新制订或修订了38个会计准则,新准则从以下几方面使企业进行利润调节受到限制:第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
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
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第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照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1.要加速建立和完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使命,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 2.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并互相有效制衡。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
通过自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裘理瑾,李若山.痛定恩痛—— 对“琼民源”事件的一些思考[J].财务与会计,1999,(5). [2]篡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8). [3]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1].会计研究,2000,(5) [4]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5]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1].审计研究,2001。 (6). [6]曹立.论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识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2). [7]张永宏,韩连民。
王哲.监管与防范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理性恩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3). [8]秦江萍。段兴民.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7). [9]耿建新,蒋力,陈英得.对2004年台湾会计舞弊案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4).。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诚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