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龋齿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① 每个人的口腔里都有很多细菌,例如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等致龋的细菌,不过不同人这些细菌的比例和数量不同,所以有些人就容易龋齿,有些人就没那么容易龋齿。
② 适当的底物最多的就是糖,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吃糖最多,也是蛀牙最多的,糖是这些细菌的营养,在口腔里被分解产生酸,容易腐蚀牙齿表面牙釉质。 ③ 易感宿主其实就是牙齿,为什么有的人会蛀牙,为什么小孩子比大人容易蛀牙,为什么龋齿的牙齿多发生在里面那几颗,就是因为那些牙齿比较脆弱,属于易感牙齿,小朋友的乳牙本身结构就比恒牙弱,加上特别爱吃糖;而有些人牙齿排列不齐,牙釉质发育不好;还有人里面那两颗大牙,特别大,沟沟壑壑特别多,这些都是容易龋齿的牙齿。
④ 时间特别重要,龋齿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刷牙方法不对,时间不够,导致某颗牙齿上的卫生不洁,成了致龋细菌的福地,在此繁殖,慢慢形成小黑点,长此以往,从小黑点变小洞,小洞变大洞,最后没救了。
2.龋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菌斑的组成比较复杂,除大量细菌外,还有糖、蛋白、酶等物质。
2.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2)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涎液有以下几种作用: 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
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 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
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 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
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一方面,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3.宿主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4.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3.龋齿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致龋细菌 口腔内细菌种类多,数量大。
并且口腔的温度、湿度、营养物质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防止细菌的侵入,要保护好宝宝的口腔及牙齿的卫生。
·食物因素 主要是糖类食物,如蔗糖、葡萄糖和糖制的米面食物,妈妈不要过多地给宝宝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 ·牙齿的易感性 是指牙齿本身的质量,或耗化程度及牙与牙 之间排列的关系。
钙化好的牙齿,其硬度越高, 质量也就越好。如若从小身体就不好,营养不足, 则影响牙齿的钙化。
这种牙的硬组织结构疏松, 萌出后受外界因素影响,易被龋坏。牙齿排列不 整齐的地方,容易停留食物碎肩、细菌。
另外, 不易清洁的部位,也是容易形成牙菌斑,成为龋 病的好发之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龋病的病因和致病机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