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MT表面贴装技术
SMT就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SMT中检人员操作规范 1、首件确认对于每班开始或产品切换后的第一片板,中检必须进行外观首检,以工程样板作为参考标准,检查内容包括:零件方向,零件极性,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拉长,首检无误后送IPQC确认。 2、手摆零件在拉长的安排下进行手摆件动作。
对于手摆件的物料规格,位置,数量,方向等必须经IPQC确认清楚后才开始手摆件。并填写《手补件报表》。
所有手摆件必须自检OK后才可过炉。 3、缺件板处理原则上缺件的板不允许过炉,需得到拉长的同意后才可过炉,并填写《缺件板过炉记录》。
特别是IC等A级物料缺件。并在板上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告知炉后检查人员,缺件的物料规格,数量,位置。
4、取板为了不影响生产效率,中检人员应及时观察机器出板情况,及时将皮带上的板拿出。另取板动作应轻缓,不可动掉零件,手持板边,不可抹掉零件或锡膏。
5、PCB检查 PCB贴好零件后,中检人员应仔细检查有无零件反向,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等不良,如有连续3片同样的不良应及时反映给操机员或拉长。对于PCB不需要打零件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牢记,以提升工作效率。
6、过炉检查OK的板过炉时应注意放板间隔30CM左右,以此防止不熔锡,另对于双面板或有金手指的板必须垫纸过炉,注意纸张大小需与板配合,不可过大或过小,防止在炉内被风吹掉。另必须等到回流炉温度足够时才可过炉。
7、打叉板处理对于打叉板生产时,如发现有打叉的板贴了零件,或者好板漏贴零件,中检人员应及时反映给拉长和操机员。漏贴板不允许过炉,需重新贴零件;打叉板贴片的不允许过炉,贴好的零件需取下待用。
2.SMT表面贴装技术
SMT就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SMT中检人员操作规范 1、首件确认对于每班开始或产品切换后的第一片板,中检必须进行外观首检,以工程样板作为参考标准,检查内容包括:零件方向,零件极性,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拉长,首检无误后送IPQC确认。 2、手摆零件在拉长的安排下进行手摆件动作。
对于手摆件的物料规格,位置,数量,方向等必须经IPQC确认清楚后才开始手摆件。并填写《手补件报表》。
所有手摆件必须自检OK后才可过炉。 3、缺件板处理原则上缺件的板不允许过炉,需得到拉长的同意后才可过炉,并填写《缺件板过炉记录》。
特别是IC等A级物料缺件。并在板上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告知炉后检查人员,缺件的物料规格,数量,位置。
4、取板为了不影响生产效率,中检人员应及时观察机器出板情况,及时将皮带上的板拿出。另取板动作应轻缓,不可动掉零件,手持板边,不可抹掉零件或锡膏。
5、PCB检查 PCB贴好零件后,中检人员应仔细检查有无零件反向,偏移,缺件,错件,多件,锡多,锡少,连锡等不良,如有连续3片同样的不良应及时反映给操机员或拉长。对于PCB不需要打零件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牢记,以提升工作效率。
6、过炉检查OK的板过炉时应注意放板间隔30CM左右,以此防止不熔锡,另对于双面板或有金手指的板必须垫纸过炉,注意纸张大小需与板配合,不可过大或过小,防止在炉内被风吹掉。另必须等到回流炉温度足够时才可过炉。
7、打叉板处理对于打叉板生产时,如发现有打叉的板贴了零件,或者好板漏贴零件,中检人员应及时反映给拉长和操机员。漏贴板不允许过炉,需重新贴零件;打叉板贴片的不允许过炉,贴好的零件需取下待用。
3.smt表面贴装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SMT包括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设备、表面贴装元器件、SMT管理。特点: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
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目前,封装技术的定位已从连接、组装等一般性生产技术逐步演变为实现高度多样化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个关键技术。
更高密度、更小凸点、无铅工艺等需要全新的封装技术,更能适应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封装技术的推陈出新,也已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技术继续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对半导体前道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改进产生着重大影响。
如果说倒装芯片凸点生成是半导体前道工艺向后道封装的延伸,那么,基于引线键合的硅片凸点生成则是封装技术向前道工艺的扩展。
4.smt表面贴装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来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SMT包括表面贴装技术、表面贴装设备、表面贴装元自器件、SMT管理。特点: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
高频特性好2113。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
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
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目前,封装技术的定位已从连接、组装等一般5261性生产技术逐步演变为实现高度多样化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个关键技术。
更高密度、更小凸点、无铅工艺等需要全新的封装技术,更能适应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封装技术的推陈出新,也已成为半4102导体及电子制造技术继续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对半导体前道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改进产生着重大影响。
如果说倒装芯片凸点生成是半导体前道工艺向后道封装的延伸,那么,基于引线键合1653的硅片凸点生成则是封装技术向前道工艺的扩展。
5.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封装技术的定位已从连接、组装等一般性生产技术逐步演变为实现高度多样化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个关键技术。更高密度、更小凸点、无铅工艺等需要全新的封装技术,更能适应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封装技术的推陈出新,也已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技术继续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对半导体前道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改进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倒装芯片凸点生成是半导体前道工艺向后道封装的延伸,那么,基于引线键合的硅片凸点生成则是封装技术向前道工艺的扩展。
在整个电子行业中,新型封装技术正推动制造业发生变化,市场上出现了将传统分离功能混合起来的技术手段,正使后端组件封装和前端装配融合变成一种趋势。不难观察到,面向部件、系统或整机的多芯片组件封装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只是面向器件的概念,并很有可能会引发SMT产生一次工艺革新。
元器件是SMT技术的推动力,而SMT的进步也推动着芯片封装技术不断提升。片式元件是应用最早、产量最大的表面贴装元件,自打SMT形成后,相应的IC封装则开发出了适用于SMT短引线或无引线的LCCC、PLCC、SOP等结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QFP)实现了使用SMT在PCB或其他基板上的表面贴装,BGA解决了QFP引脚间距极限问题,CSP取代QFP则已是大势所趋,而倒装焊接的底层填料工艺现也被大量应用于CSP器件中。
随着01005元件、高密度CSP封装的广泛使用,元件的安装间距将从目前的0.15mm向0.1mm发展,这势必决定着SMT从设备到工艺都将向着满足精细化组装的应用需求发展。但SiP、MCM、3D等新型封装形式的出现,使得当今电子制造领域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
由于MCM技术是集混合电路、SMT及半导体技术于一身的集合体,所以我们可称之为保留器件物理原型的系统。多芯片模组等复杂封装的物理设计、尺寸或引脚输出没有一定的标准,这就导致了虽然新型封装可满足市场对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和功能需求,但其技术的创新性却使SMT变得复杂并增加了相应的组装成本。
可以预见,随着无源器件以及IC等全部埋置在基板内部的3D封装最终实现,引线键合、CSP超声焊接、PoP(堆叠装配技术)等也将进入板级组装工艺范围。所以,SMT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的封装技术则将难以持续发展。
6.smt(表面贴装)技术有何应用
SMD,我不敢确定
SMT我倒是可以解释下:
SMT是“表面贴装技术”的英文缩写
主要是指把表贴元件贴到PCB板上(用设备贴),就这么一个动作,当然,包括上锡焊接
你可以找一块电脑主板或显卡看下,上面有很多米粒大小的元件:
1.焊点与元件在同一面的,基本就是贴片元件,大部分只有米粒大小
2.元件引脚穿透到板的另一面,在这另一面上锡的,叫插件元件
以贴片元件来说,放元件并上锡固化,用设备来做的话:
1.印刷锡膏:需要专门的印刷机和模具(业内称为钢网或网板,需找专门的厂家制作)
2.设备贴片: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编程,处理资料,资料有问题需与客户确认)
3.炉前检验:看下贴片是否正确,有无歪斜或锡少
4.过回流焊炉:使锡膏熔化,并且把元件固定在板上,成为我们常见的……电器上的PCB板那样,炉温曲线要有专人来调整,比如技术员
5.炉后检验:检验成形后的上锡度,板上有无虚、连焊,有无锡珠等(炉温曲线调得不好会造成锡珠)
简单地说,SMT就是把表贴元件用机器贴到PCB板并焊接,这一道工序
7.表面贴装技术的工艺流程
印刷(或点胶)-->; 贴装 -->; (固化) -->; 回流焊接 -->; 清洗 -->; 检测 -->; 返修 印刷:其作用是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所用设备为印刷机(锡膏印刷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 点胶:因现在所用的电路板大多是双面贴片,为防止二次回炉时投入面的元件因锡膏再次熔化而脱落,故在投入面加装点胶机,它是将胶水滴到PCB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将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设备为点胶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或检测设备的后面。有时由于客户要求产出面也需要点胶, 而现在很多小工厂都不用点胶机,若投入面元件较大时用人工点胶。 贴装: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设备为贴片机,位于SMT生产线中印刷机的后面。 固化:其作用是将贴片胶融化,从而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设备为固化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设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清洗:其作用是将组装好的PCB板上面的对人体有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除去。所用设备为清洗机,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线,也可不在线。 检测:其作用是对组装好的PCB板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的检测。所用设备有放大镜、显微镜、在线测试仪(ICT)、飞针测试仪、自动光学检测(AOI)、X-RAY检测系统、功能测试仪等。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地方。 返修:其作用是对检测出现故障的PCB板进行返工。所用工具为烙铁、返修工作站等。配置在生产线中任意位置。
8.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封装技术的定位已从连接、组装等一般性生产技术逐步演变为实现高度多样化电子信息设备的一个关键技术。更高密度、更小凸点、无铅工艺等需要全新的封装技术,更能适应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封装技术的推陈出新,也已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技术继续发展的有力推手,并对半导体前道工艺和表面贴装技术的改进产生着重大影响。如果说倒装芯片凸点生成是半导体前道工艺向后道封装的延伸,那么,基于引线键合的硅片凸点生成则是封装技术向前道工艺的扩展。
在整个电子行业中,新型封装技术正推动制造业发生变化,市场上出现了将传统分离功能混合起来的技术手段,正使后端组件封装和前端装配融合变成一种趋势。不难观察到,面向部件、系统或整机的多芯片组件封装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只是面向器件的概念,并很有可能会引发SMT产生一次工艺革新。
元器件是SMT技术的推动力,而SMT的进步也推动着芯片封装技术不断提升。片式元件是应用最早、产量最大的表面贴装元件,自打SMT形成后,相应的IC封装则开发出了适用于SMT短引线或无引线的LCCC、PLCC、SOP等结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QFP)实现了使用SMT在PCB或其他基板上的表面贴装,BGA解决了QFP引脚间距极限问题,CSP取代QFP则已是大势所趋,而倒装焊接的底层填料工艺现也被大量应用于CSP器件中。
随着01005元件、高密度CSP封装的广泛使用,元件的安装间距将从目前的0.15mm向0.1mm发展,这势必决定着SMT从设备到工艺都将向着满足精细化组装的应用需求发展。但SiP、MCM、3D等新型封装形式的出现,使得当今电子制造领域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益增多。
由于MCM技术是集混合电路、SMT及半导体技术于一身的集合体,所以我们可称之为保留器件物理原型的系统。多芯片模组等复杂封装的物理设计、尺寸或引脚输出没有一定的标准,这就导致了虽然新型封装可满足市场对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和功能需求,但其技术的创新性却使SMT变得复杂并增加了相应的组装成本。
可以预见,随着无源器件以及IC等全部埋置在基板内部的3D封装最终实现,引线键合、CSP超声焊接、PoP(堆叠装配技术)等也将进入板级组装工艺范围。所以,SMT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的封装技术则将难以持续发展。
9.smt(表面贴装)技术有何应用
SMD,我不敢确定SMT我倒是可以解释下:SMT是“表面贴装技术”的英文缩写主要是指把表贴元件贴到PCB板上(用设备贴),就这么一个动作,当然,包括上锡焊接你可以找一块电脑主板或显卡看下,上面有很多米粒大小的元件:1.焊点与元件在同一面的,基本就是贴片元件,大部分只有米粒大小2.元件引脚穿透到板的另一面,在这另一面上锡的,叫插件元件以贴片元件来说,放元件并上锡固化,用设备来做的话:1.印刷锡膏:需要专门的印刷机和模具(业内称为钢网或网板,需找专门的厂家制作)2.设备贴片: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编程,处理资料,资料有问题需与客户确认)3.炉前检验:看下贴片是否正确,有无歪斜或锡少4.过回流焊炉:使锡膏熔化,并且把元件固定在板上,成为我们常见的……电器上的PCB板那样,炉温曲线要有专人来调整,比如技术员5.炉后检验:检验成形后的上锡度,板上有无虚、连焊,有无锡珠等(炉温曲线调得不好会造成锡珠)简单地说,SMT就是把表贴元件用机器贴到PCB板并焊接,这一道工序。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smt表面贴装技术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