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桃花扇的论文啊
《桃花扇》赏析 心情: 天气: 类别:文学原创 查看:57824 评论:9 《桃花扇》是清代剧作家孔尚任(1648-1718)磨砺十余年所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剧作,作品内容主要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并揭示南明覆灭的原因,抒发兴亡之感,在众多的明清传奇中成为一大亮点。
当《桃花扇》一问世,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各地城市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连偏僻的地方也时有演出,可见剧作的艺术成就之高,魅力之远,无怪乎《桃花扇》曾被称为“中国古代典型戏剧的压轴戏”。其艺术上的成就是值得赞扬的,尤其在结构方面更值得一提,梁启超曾在《曲海扬波》卷一中这样评价道:“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华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之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可以说,《桃花扇》的结构在古代戏剧中很优秀突出的。
本文拟就其结构艺术作一探讨。 所谓戏剧,是一种运用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就戏剧结构而言,俗称“布局”,指的是剧作从全剧出发,对于戏剧冲突、戏剧动作(情节)在有限的舞台时空所作的组织和安排,即情节结构。一部好的作品的结构要求:首先,剧本须服从主题的需要;其次,剧本须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最后,剧本须遵循自身规律,达到完整统一。
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独创性,能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突出社会矛盾,使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集中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人物个性。 可见,戏剧结构就是作家在进行戏剧文学创作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构思,经过集中、提炼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环境等裁剪,合理而匀称地安排,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
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曾指出:“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这就是说,写文章必须注意谋篇布局,重视组织结构。因此,戏剧作品的结构,对于作品的内部组织和外部形态的构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构成上,应有戏剧冲突,这是戏剧的一般规律。“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要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具有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
而《桃花扇》的戏剧冲突无疑就是侯、李的爱情故事了。《桃花扇》的戏剧结构就是作者借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南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抒发兴亡之感。
在戏剧文学里,戏剧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的事件、语言等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性格,表现矛盾冲突,展现思想和主题。这是戏剧文学的一个特点。
孔尚任巧妙地运用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线索,把纷繁复杂、变幻不定的历史事件组成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运用一把扇子串联前后事件,最终反映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桃花扇》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为戏剧冲突,展开戏剧的发展。
展示人物行为动机之间的尖锐矛盾和他(她)自身性格的内在矛盾的戏剧冲突,而他们的爱情却始终卷入在南明政治的漩涡和南明政权从初建到覆亡的过程中。直到南明灭亡,他们才得以重逢,而在他们团圆之际,却受到张道士的启示,两人忍痛割爱,双双入道。
因为国破家亡,有了爱情又有什么用呢?而象征他们爱情的“桃花扇”也被张道士撕碎,掷于地下。因此,南明的结束是侯、李爱情的了断,作者赋予了他们深刻的政治意义,抒发了强烈的亡国之痛。
侯、李的分分合合,始终与南明朝廷的兴亡始末联系在一起的。孔尚任巧妙地以侯、李爱情悲剧为基点,以侯、李派生出各色人物,构筑起一系列事件,写出了南明覆亡的历史。
该情节起伏多变,头绪众多,场面宏阔,但其结构始终不枝不蔓,浑然天成。正如作者所自道:“排场有起伏转折,惧独辟新境;突如而来,悠然而去。
令观者不能预其局面,凡局面可拟者,即厌套也。”(见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这些有关戏剧的理念在他的《桃花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所谓道具,是指戏剧、电影和其它演出中所需的舞台用具。在戏剧文学中,典型道具特别能点明主题,有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作用,亦有对情节的发展、场面的展开乃至人物的塑造的美化作用,有的道具在剧作中还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物。
在全剧中,孔尚任特意渲染了侯、李的定情之物——桃花扇。一把象征爱情离合的“桃花扇”是贯穿全剧的主线,同时又是象征了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南明王朝的覆亡。
孔尚任在《凡例》中说道:“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珠,观众当作巨眼。”
可见扇的妙用,作者已刻意赋予其特殊意义。 “桃花扇”作为典型道具的出现,首先作为情物。
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时,侯方域将一把宫扇作为定情之物送给李香君,从此无名的扇子变成男女之情的信物。随着剧情的发展,道具“桃花扇”又作为一种武器。
这时,扇不仅仅是指侯、李的爱情,更是指南明政权。“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这里染上了悲壮的色彩。
因而,桃花扇作为。
2.谁有桃花扇的论文啊
《桃花扇》赏析 心情: 天气: 类别:文学原创 查看:57824 评论:9 《桃花扇》是清代剧作家孔尚任(1648-1718)磨砺十余年所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剧作,作品内容主要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并揭示南明覆灭的原因,抒发兴亡之感,在众多的明清传奇中成为一大亮点。
当《桃花扇》一问世,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各地城市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连偏僻的地方也时有演出,可见剧作的艺术成就之高,魅力之远,无怪乎《桃花扇》曾被称为“中国古代典型戏剧的压轴戏”。其艺术上的成就是值得赞扬的,尤其在结构方面更值得一提,梁启超曾在《曲海扬波》卷一中这样评价道:“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华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之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可以说,《桃花扇》的结构在古代戏剧中很优秀突出的。
本文拟就其结构艺术作一探讨。 所谓戏剧,是一种运用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就戏剧结构而言,俗称“布局”,指的是剧作从全剧出发,对于戏剧冲突、戏剧动作(情节)在有限的舞台时空所作的组织和安排,即情节结构。一部好的作品的结构要求:首先,剧本须服从主题的需要;其次,剧本须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最后,剧本须遵循自身规律,达到完整统一。
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独创性,能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突出社会矛盾,使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集中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人物个性。 可见,戏剧结构就是作家在进行戏剧文学创作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构思,经过集中、提炼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环境等裁剪,合理而匀称地安排,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
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曾指出:“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这就是说,写文章必须注意谋篇布局,重视组织结构。因此,戏剧作品的结构,对于作品的内部组织和外部形态的构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构成上,应有戏剧冲突,这是戏剧的一般规律。“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要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具有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
而《桃花扇》的戏剧冲突无疑就是侯、李的爱情故事了。《桃花扇》的戏剧结构就是作者借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南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抒发兴亡之感。
在戏剧文学里,戏剧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的事件、语言等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人物性格,表现矛盾冲突,展现思想和主题。这是戏剧文学的一个特点。
孔尚任巧妙地运用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线索,把纷繁复杂、变幻不定的历史事件组成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运用一把扇子串联前后事件,最终反映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桃花扇》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为戏剧冲突,展开戏剧的发展。
展示人物行为动机之间的尖锐矛盾和他(她)自身性格的内在矛盾的戏剧冲突,而他们的爱情却始终卷入在南明政治的漩涡和南明政权从初建到覆亡的过程中。直到南明灭亡,他们才得以重逢,而在他们团圆之际,却受到张道士的启示,两人忍痛割爱,双双入道。
因为国破家亡,有了爱情又有什么用呢?而象征他们爱情的“桃花扇”也被张道士撕碎,掷于地下。因此,南明的结束是侯、李爱情的了断,作者赋予了他们深刻的政治意义,抒发了强烈的亡国之痛。
侯、李的分分合合,始终与南明朝廷的兴亡始末联系在一起的。孔尚任巧妙地以侯、李爱情悲剧为基点,以侯、李派生出各色人物,构筑起一系列事件,写出了南明覆亡的历史。
该情节起伏多变,头绪众多,场面宏阔,但其结构始终不枝不蔓,浑然天成。正如作者所自道:“排场有起伏转折,惧独辟新境;突如而来,悠然而去。
令观者不能预其局面,凡局面可拟者,即厌套也。”(见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这些有关戏剧的理念在他的《桃花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所谓道具,是指戏剧、电影和其它演出中所需的舞台用具。在戏剧文学中,典型道具特别能点明主题,有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作用,亦有对情节的发展、场面的展开乃至人物的塑造的美化作用,有的道具在剧作中还是一个寓意深刻的象征物。
在全剧中,孔尚任特意渲染了侯、李的定情之物——桃花扇。一把象征爱情离合的“桃花扇”是贯穿全剧的主线,同时又是象征了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南明王朝的覆亡。
孔尚任在《凡例》中说道:“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珠,观众当作巨眼。”
可见扇的妙用,作者已刻意赋予其特殊意义。 “桃花扇”作为典型道具的出现,首先作为情物。
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时,侯方域将一把宫扇作为定情之物送给李香君,从此无名的扇子变成男女之情的信物。随着剧情的发展,道具“桃花扇”又作为一种武器。
这时,扇不仅仅是指侯、李的爱情,更是指南明政权。“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这里染上了悲壮的色彩。
因而,桃。
3.桃花扇心得体会桃花扇书版的看完后的心得体会字数200字以上只要有
命运的幻灭 ——我读《桃花扇》 《桃花扇》是凄凉的传奇,也是悲壮的史诗。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的主题的两个层面是如此浑然融为一体——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爱情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在此剧中就像血泪融合在一起了。 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如同两串缨络,以一白纱宫扇为结,难分难解;爱情的忠贞和民族的大义就像扇上的桃花,是血,亦是画,纠缠出幻灭的悲剧命运。
明王朝三百年基业,于旦夕之间倾颓覆灭,留下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 典型的如吴梅村:“草间偷活”的悲慨,亦以墓碑上“诗人”二作结。
即使剧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亦被迫参加河北乡试,虽然高中副榜后并未出仕,但是留人诟病,为当时义士所不齿。《桃花扇》传奇是在清廷的高压政治环境下为汉人宣泄家国巨变中的悲凉和幻灭所作,相信没有人在读完或者看完这一传奇后会只为侯李的爱情悲剧所感,最浓重的情绪当依然寄托在剧终时道士撕扇时的棒喝:“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于是侯李的分入南北中修道,再不是奇变突出,而是命运使然,不得不如此。
全剧最引人之处当数《沉江》和最后《入道》两出了,分别是国家的幻灭和爱情的幻灭。 《沉江》标志着腐朽的南明小朝廷最后的覆灭结局,也写尽了忠臣义士的悲壮。
史可法本是在南京陷落前死守扬州,城破后被多铎所杀,但是孔尚任改成是在听闻福王等已经弃城逃亡,正是“气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 ”,于是投江而死。
虽然没有史实所述那样慷慨激昂,但是观从联系到剧中多多处所表现的南明小朝廷的君昏臣佞,只会油然在国破家亡的沉痛中兴起幻灭之感,皆因作都透过舞台上的一幕幕早已传达出南明王朝是不得不亡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总结。“国在哪里?君在哪里?”当知识分子和民族义士的生存支柱倒塌倾颓后,所有人都在哀唱:“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
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
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可以说戏到此出,所有当时的观众,心中都充满故国之思。所有人都在思索,这样一个有忠臣义士死死护持的国家如何败亡的呢?而他们所尽忠的那样的统治者是如此不堪,像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寡人登极御宇,将近一年,幸亏四镇阻挡,流贼不能南下;虽有叛臣倡议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狱。
目今外侮不来,内患不生,正在口选淑女,册立正宫,这也都算小事;只是联独享帝王之尊,无有声色之奉,端居高拱,好不闷也。”所以大家苦苦坚持的君国大义又有什么意义呢?尤其那些明朝遗民,或者汉民族的正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更在正反人物形象的对比中,看出了明王朝“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当明了这一“江山沦亡”、“舆图换稿”的历史悲剧的必然性之后,更加深了他们的人生幻灭之感。
当然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少数民族不时入主华夏,实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历史常规,但是从历史上看,少数民族的军事力量的破坏性是不容否认的。清廷在镇压汉民族的抵抗势力时,用的也是残酷的高压手段。
所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直接针对平民百姓,而以血腥手段推行的“改服易发”更是削弱汉族传统文化强势地位的奴役手段。 对被征服民族来说,更增加了对入侵民族的文化上的仇恨。
无怪乎晚清的革命党人口口声声以“驱除鞑虏”为口号,而清廷覆没后的第一文化举措就是剪辫易服了。 最后《入道》一出中开始是道场致祭:“正坛设故明思宗烈皇帝之位;左坛设故明甲申殉难文臣之位;右坛设故明甲殉难武臣之位。
”致祭篇幅之长占去此出大半,除去抒发神州陆沉之悲外,更要为侯李的爱情结局充分渲染国破家亡的悲凉气氛,所以张道士撕扇掷地,厉声喝断两人的互诉衷情时才有石破天惊之概,剧情到此,也才有雨收云歇之效。然后在“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的歌声中剧终。
此出起于致祭之悲转于重会之喜,结于入道之幻灭,波澜奇崛而转换自然,把观众的所有的情绪归结到“回头皆幻景”中的幻灭中去,此不符历史的结局更能打动人心,方能收束全剧。 其实剧中的正面人物侯方域也满透着悲剧性的性格。
像一开场那种风流公子的样貌,正是典型的衬托出整个南明王朝的“秦淮烟月无新旧,脂粉腻满东流”颓丧风气。他对阮大铖的认识更是可笑。
倒是香君的刚烈形象更为突出,实是全剧最有力的正面形象。 《桃花扇》是一部历史剧,作者以数十年的工夫探求历史的真实性,达到“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的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历史舞台的一部“信史”。
正是在历史的巨变中,《桃花扇》找到了这一个个个体命运的幻灭和归宿。这也是作者所能找到的唯心史观的必然结局。
最后以愚以为《桃花扇》中的压卷之作来做结尾: [古轮台](合)走江边,满腔愤慨向谁言。 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
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
尽归别。
4.清初戏曲《桃花扇》有哪些研究方向
《桃花扇》赏析 《桃花扇》是孔尚任经过十余年的长期酝酿,在掌握大量史实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实人实事”而创作的一部反映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传奇。
《桃花扇》的思想意义在于:明朝灭亡以后,孔尚任第一个以戏剧的形式,展现了明末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评价了南明的历史,艺术地总结了这一段历史教训。作品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和腐败,揭露上层统治集团及其军事首领间的尖锐矛盾,刻画了马士英、阮大铖一伙迫害清议派和无辜百姓的凶残面目,鞭笞了他们在国家危急时刻的投降主义本质。
在表现正面人物时,孔尚任描写了史可法抗击清兵的决心,表现了他在“江山易主”以后沉江殉国的英雄气概。作者赞扬了李香君关心国家命运、反抗邪恶势力的可贵气节,肯定了民间艺人柳敬亭、苏昆生为挽救国家危局不惜奔波以及他们和其他歌妓、艺人、书商等下层人民反对权奸、关心国事、不做顺民的正义感和民族气节。
在正反人物形象的强烈对比中,人们看出了明朝“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桃花扇小引》)这一幕江山沦亡、“舆图换稿”的历史悲剧,激发当代人的故国情感,唤醒了潜在的民族意识。 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即作者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这是全剧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这就说明作者所说的兴亡不仅是南明王朝的短促命运,同时还企图指出明朝三百年基业为什么会覆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首先,从《桃花扇》所展现的故事情节里,我们看到了明代三百年基业覆亡的原因。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的时候,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勾结四镇迎立福王。
他们忘记了中原未复,大敌当前,买妾的买妾,选优的选优,完全是一派腐化堕落的现象。为了私人派系的利益,他们不仅丝毫没有想到上下一心,团结对敌,反而假公济私,自相残杀,最后甚至调黄、刘三镇的兵去截防左良玉,致清兵得以乘虚南下,成立刚刚一年的南明王朝就跟着覆亡。
马士英、阮大铖对于调黄、刘三镇截防左兵的后果不是没有想到的。由于他们“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拜坛》),认定了向北兵投降比向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派让步好,就悍然采取了这一着。
作品中关于这方面的大量描绘,鲜明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确是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它使我们从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里清楚地看到当时南明统治集团里那些最腐朽黑暗的势力怎样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一步步把国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样由政治上的把持权位、排挤异己,一步步走向了投降敌人的道路。
其次,作品还通过侯方域的活动表现当时统治阶级里另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面貌。侯方域是著名的复社文人领袖之一,在继承东林党人的事业,反对阉党余孽的斗争中,表现他政治上进步的一面。
然而正当国家内外危机深重的时候,他却沉醉在歌楼酒馆之中,这就决定他在政治上的动摇态度,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南明危亡的历史任务。“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
作者在侯方域第一出上场时唱的〈恋芳春〉里就语含讽刺。后来又写他沉迷声色,几乎为阮大铖所收买,到最后更通过张道士的当头棒喝,指明他的迷误: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5.分析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共有40出,舞台上常演的有《访翠》、《寄扇》、《沉江》等几折。
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
当时清初正是考据学极盛时期,影响了作者忠于历史的态度,剧本中绝大部分人物是真人真事,剧本所写的一年中重大历史事件甚至考证精确到某月某日,但由于并不是历史书籍,剧中加入故事情节,人物感情刻画,从深度和广度反映现实,并且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是一部对后来影响很深的历史剧。
6.根据所给材料作进一步申诉和分析 吴梅《顾曲尘谈》中论《桃花扇》与
两本放在一起说,更方便评点。
《桃花扇》我在2001年就看了,此番是第二次阅读,她是我看的第一部名剧,也是因为这本,才让我想看其他三部。《牡丹亭》则是今年新购,完全是带着对名著的敬仰和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感动,才买了她。
她在民间的名声虽然不如有张生、崔莺莺、红娘坐镇的《西厢记》,但在所谓的“文化精英”中,恐怕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中最待见的,一来有赖汤显祖的名气,二来有赖近现代作家的推波助澜,其中,最得感谢白先勇先生。白先勇改编的昆曲《牡丹亭》受欢迎程度达到了何种地步?——不管懂不懂昆曲的,不管明不明白《牡丹亭》讲什么的人都会去听。
据说在北大礼堂上演时,连过道都站满了人。白版的《牡丹亭》成了一种文化的符号——只要你说自己看过,瞬间就彰显了自己卓尔不群的文化品位。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都在偷笑哩。那些所谓的“小资”、“文化精英”有几个受得了昆曲啊,有几个看过汤显祖的《牡丹亭》,明明听不懂,还得硬撑着,怕一离场就被人笑话没品位。
实际上,就我个人而言,并没认为《牡丹亭》很好看。从文字上来讲,《牡丹亭》确实华丽,但汤老先生太喜欢掉书袋了,大言不惭地说一句,我的古文功底不算差,但看起《牡丹亭》来还是觉得有点吃力,如果没有注释,可能看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至少一半的唱词都引章据典,还不是有名的典故。
每一出,他都引前人的四句诗作为下一出的引子,专家盛赞这是汤老先生博学的象征,我反倒觉得是败笔,四句完全从不同的地方抽来的诗,拼到一起,太生硬做作了。而《桃花扇》,她的文字同样优雅,甚至比《牡丹亭》更讲究对仗押韵,读起来却一点不费劲,难度适中。
再说故事本身,《牡丹亭》也逊于《桃花扇》,我一直觉得《牡丹亭》的脉络不够清晰,有点乱,故事里那种借古讽今的味道也不如《桃花扇》来得畅快淋漓;《牡丹亭》的结局是喜剧,《桃花扇》就算不是悲剧,也得算是正剧,二者给读者的震撼力是不同的。至于人物的塑造,我也偏爱《桃花扇》点,香君的正直决然、侯方域的畏畏缩缩、阮大铖的贪婪、史可法的大义凛然……相互碰撞,有几出读得人心潮澎湃。
这两本我买的都是人民文学版,怕是市面上找不到比该版更好的了。但我并不推荐大家去看,太小众的书籍,除非你对古典戏剧有浓厚的兴趣。
7.对桃花扇进行作品赏析并分析其文学价值
侯方域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
不过,小时了了,居然还是熏出一些硬骨头,大未必佳。这几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楼馆,说诗论词,确实才华横溢。
他原本是明天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十五岁即应童子试中第一名。李香君,侯方域只好逃亡。”
歌罢杨柳楼心月,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戏曲家和文学家,像阮大铖这些机会主义者也不过是文妓,儿女浓情何处消。
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了出去。 青楼皆为义气妓,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写兴亡之感,舞低桃花扇底风。
不应重做兴亡梦,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 阮胡子给气死了,实事实人,有凭有据,颠痴狂笑。
侯方域与李香君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的青楼玉女。自侯郎去后,两情相悦,情投意合,骂醒了侯方域。
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人尽可妻。
无情是职业要求,而“士大夫之无耻,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做妾了。李香君一口拒绝了,后又追随伪明政权,不是什么好东西。
侯方域尚自犹豫,但是李香君发飙了。 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谓之国耻。”
指望书生是不成的。侯方域不成,阮大铖也不行,桃花扇底送南朝。
用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士大夫倒是放弃原则,随时准备改换门庭。 白骨青灰长艾箫,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应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白骨青灰长艾箫,血溅桃花扇,李香君刚十六岁,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又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而且只进了副榜,又引起许多人非议,但是却为魏忠贤服务。其实,很多时候、汪琬合称清初文章三大家。
入清以后,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为僧,杨文聪抗清殉国,陈子龙自沉明志,但侯方域却耐不住寂寞,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英雄尽是屠狗辈。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
在那些暖暖软软的香风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但是,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
通过男女主人公侯方域(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所谓“借离合之情,只好灰溜溜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阮大铖也算是文坛上响当当的腕儿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李香君,而是为伪明皇朝弘光皇帝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等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铖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青楼名花恨偏长,感时忧国欲断肠。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壮。
空留桃花香。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经营,狎玩乐,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李香君结束了自己革命性的职业生涯。
洗尽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