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家族哭嫁的哭嫁歌
湘西土家族姑娘“哭嫁”诉说的内容,由于世代口头传承,加上一些“哭嫁娘”的积攒和琢磨,因而形成了某些大同小异的口传“本子”——即令人赞叹的民间抒情长诗《哭嫁歌》。
以保靖县马王乡、永顺县普戎乡、龙山县坡脚乡等地流存的几个“本子”较为完整且有特色。这些地方,出名的老“哭嫁娘”比较多,其中丁贤桂、田翠莲等人在80年代还参加过拍摄影视呢。
如果到猛峒河风景区旅游,在古镇王村兴许还能看到她们传授的徒子徒孙的“哭嫁”表演呢。根据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整理出版的三个《哭嫁歌》的“本子”看,这部民间长诗大体上分为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媒人、哭嫁妆、哭辞祖宗、哭上轿等10多个部分,长达数千行。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有许多朴质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诗句。比如:忽听金鸡一声叫,好像乱箭穿我心,唢呐吹起“娘送女”,镏子打起“大开门”……唢呐一声泪一滴,扯娘罗裙扯爹衣。
苦命女儿送上轿,亲生骨肉两离分……就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这样声声呼号、字字血泪的哭诉,恐怕也难免潸然泪下吧。
2.魅力湘西中的哭嫁歌词
哭嫁歌词
歌手:苏夏
哭嫁
词:玉镯儿 张超
曲:张超
唱:苏夏
黑灯瞎火心慌慌 半夜起身来梳妆
一滴泪儿落在枕头上 红花穿上新衣裳
打起灯笼找嫁妆 坐在门口眼泪不住淌
他有几头牛和羊 他有几个打谷场
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 心里话儿对谁讲
半夜起身冰凉凉 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猫儿半夜爬上房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怕猪儿拱上床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我要一直守在你身旁
哎呀我的天呀 哎呀我的娘
怕是嫁个白眼狼
3.哭嫁歌反映了怎样的人文背景
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哭嫁是土家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表现在封建社会时代,哭嫁是衡量女子贤德的重要标志。
土家族哭嫁歌中蕴涵着丰富的孝亲内涵,它是出嫁女子要求孝敬自己双亲的真实反映,也是新娘的家人对她孝敬公婆的婚前教育。在以哭为喜,以哭定才德的心理下,哭也是出嫁女子对父母尽孝的一种表现。
古代掠夺婚是仡佬族哭嫁习俗产生的第一种可能;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男性强势地位的出现导致女性的抵制、反抗是仡佬族哭嫁习俗产生的第二种可能;汉文化的输入,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是仡佬族哭嫁习俗产生的第三种可能。
虽然受汉族哭嫁习俗影响较大,但仡佬族哭嫁歌仍然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与仡佬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气质、愿望和理想联系起来,将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意识贯穿其中,描绘出一幅反映淳朴民风的社会风俗画,原始宗教意识里的“竹图腾崇拜”文化和虔诚的“祖先崇拜”文化,都是其具体体现。
4.土家族哭嫁形成的历史、社会和情感原因分别是什么咧
一部分学者认为是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时期产生的,把它称为过度婚姻;有些学者认为是在古时抢婚中形成的,称为掠夺婚姻;也有些学者认为是在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族妇女丧失了婚姻的自主权而产生的;还有些学者认为,哭嫁等习俗的产生是依据其自身的历史背景而产生的,正如姜斌先生说的:“哭嫁习俗与其说是某种婚姻制度影响而形成的,还不如说他是在人类历史上几种婚姻制度的影响下发展过来的,当然这并不否认其中一种婚姻形式对它有决定性的意义”。
土家族的哭嫁习俗源于远古时期妇女受到了不平等待遇而产生的,在改土归流以后又加重了土家族女性的苦难,尤其是对土家族女性的不公平,是哭嫁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土家族女性的婚姻状态,用一个“悲”字形容并不过分。
哭嫁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原始群婚残余的“初夜权”和掠夺婚姻的现象。二是:一段时期盛行的“还骨种”和“坐床”的婚姻习俗。三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准则的封建包办及买卖婚姻的盛行。四是:女孩即将嫁人,走入一个新的家庭,与亲人之间的那种伤感的离别情。
5.哭嫁歌反映了怎样的人文背景
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哭嫁是土家青年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表现在封建社会时代,哭嫁是衡量女子贤德的重要标志。
土家族哭嫁歌中蕴涵着丰富的孝亲内涵,它是出嫁女子要求孝敬自己双亲的真实反映,也是新娘的家人对她孝敬公婆的婚前教育。在以哭为喜,以哭定才德的心理下,哭也是出嫁女子对父母尽孝的一种表现。
古代掠夺婚是仡佬族哭嫁习俗产生的第一种可能;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男性强势地位的出现导致女性的抵制、反抗是仡佬族哭嫁习俗产生的第二种可能;汉文化的输入,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是仡佬族哭嫁习俗产生的第三种可能。 虽然受汉族哭嫁习俗影响较大,但仡佬族哭嫁歌仍然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与仡佬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气质、愿望和理想联系起来,将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意识贯穿其中,描绘出一幅反映淳朴民风的社会风俗画,原始宗教意识里的“竹图腾崇拜”文化和虔诚的“祖先崇拜”文化,都是其具体体现。
6.有关论苗家婚俗的论文
苗家婚俗<;一>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
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
苗家婚俗<;二>
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也有早婚的现象,大约在十四五岁,早婚夫妻通常要到双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许多地区苗族有结婚当日夫妻不同房的习俗,新娘与送亲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办婚礼是主要在女方家。黔东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后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离婚。一般地,提出离婚方须向对方赔礼赔钱。寡妇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转房习俗,一般是同辈转房,但不带有强制性。苗族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苗族社会主要的家庭结构。女子与男子不管婚前婚后地位比较平等,在家庭事务中妇女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总体上还是男权社会。子女的血统从父,世系依父系计算,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苗族有父子连名制,现以黔东南为典型,其他地区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现在大多已通用汉姓。
7.谁知道土家族有关向老官人的故事与土家族哭嫁歌词
无独有偶,湘西南侗家人的充满戏剧性的“抢”亲,与湘西北土家族带有史诗性 (特定民族的独特知识总汇)的“哭嫁”,可以说是相互辉映的古老婚俗的两朵奇葩。
在国内外,侗族的“抢”亲大概鲜为人知,但土家山寨的“哭嫁”却是早在50年代就已闻名世界了。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有许多朴质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诗句。
请听: 忽听金鸡一声叫, 好像乱箭穿我心, 唢呐吹起“娘送女”, 镏子打起“大开门”…… 唢呐一声泪一滴, 扯娘罗裙扯爹衣。 苦命女儿送上轿, 亲生骨肉两离分…… 就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这样声声呼号、字字血泪的哭诉,恐怕也难免潸然泪下吧。
参考资料:相信我,没错的。
8.谁知道土家族有关向老官人的故事与土家族哭嫁歌词
无独有偶,湘西南侗家人的充满戏剧性的“抢”亲,与湘西北土家族带有史诗性 (特定民族的独特知识总汇)的“哭嫁”,可以说是相互辉映的古老婚俗的两朵奇葩。在国内外,侗族的“抢”亲大概鲜为人知,但土家山寨的“哭嫁”却是早在50年代就已闻名世界了。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中有许多朴质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诗句。请听:
忽听金鸡一声叫,
好像乱箭穿我心,
唢呐吹起“娘送女”,
镏子打起“大开门”……
唢呐一声泪一滴,
扯娘罗裙扯爹衣。
苦命女儿送上轿,
亲生骨肉两离分……
就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这样声声呼号、字字血泪的哭诉,恐怕也难免潸然泪下吧。
参考资料:相信我,没错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