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
1 TITONI飞行系列Airliner Series推出大表面机械运动腕表 简洁设计与精湛工艺兼收并蓄 经理人 2009/09
2 机械设备振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谭琛 大众科技 2009/09
3 机械产品设计中语意学的应用研究 江小浦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09
4 机械系统可靠性的动态优化设计 耿兴春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09
5 基于UG建模的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文少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09
6 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登贵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08
7 独立光伏供电渔业机械电源配置的研究与设计 王永鼎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05
8 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孙静 技术与教育 2008/02
9 INVENTOR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马红伟 物探装备 2009/04
10 仿真技术ADAMS在种子加工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贾生活 种子世界 2009/09
11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光学显微镜机械结构设计 姜雪崑 光学技术 2008/S1
12 机械产品设计中金属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张苏星 一重技术 2009/04
13 机械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刘必荣 考试周刊 2009/34
14 机械零件设计有关寿命问题的研究 莫海军 机电工程技术 2009/08
15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节能设计 徐清华 啤酒科技 2009/03
文献数据库
中国知网
自己多找找论文数据库 可以找到资料的
2.求够一篇钻井毕业论文
充气控压钻井过程压力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常规钻井技术钻遇复杂地层时,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钻井液性能可能发生剧变,压差卡钻、粘附卡钻、喷漏同层、上漏下喷和井壁垮塌等复杂问题经常发生,甚至导致钻井作业无法正常进行,增加诸多非钻井作业时间,使钻井周期和费用大幅度上升;充气控压钻井(MPD)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技术,能够降低甚至避免诸类钻井问题,结合环空多相流水力学模型,综合分析了钻井液排量、注气量、机械钻速、井口回压和井身结构等因素对MPD环空压力的影响,实现MPD环空及井底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准确、快速可调,从而提高钻井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在不久的将来,控压钻井将会是一种更安全、更快、更有效的钻井技术。关键词:控压钻井;排量;压力;注气量;地层压力伴随着油气层的长期开采,国内外主力油气田大多进入开发的中后期,不同程度地面临地层压力衰竭与下降,因此造成地层坍塌密度降低,且与地层压力梯度接近,钻井过程中呈现出窄压力、甚至负压钻井液密度窗口,并由此产生漏喷同层、井壁垮塌等一系列钻井问题[1-3]。
同时随着裸眼井段的增加,井底温度和压力也随之发生改变;且有多套压力体系的复杂裸眼井段,从而使钻井液性能发生剧变,卡、漏、喷及井壁垮塌等复杂问题进一步加剧,甚至导致钻井作业无法正常进行;面临这种复杂的地层,采用常规钻井装置和方法很难满足当前钻井作业需要[4-6]。因此,在今后的油气勘探中,如何在诸类储层钻进将成为国内外各大油气田增产上储的主要手段。
然而,充气控压钻井—MPD(Managed PressureDrilling)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技术,使用稍高于地层压力梯度的钻井液,地面通过混合器向钻井液上水管线中适当充气,利用欠平衡设备和技术,能够方便快速调节环空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使井底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降低或避免上述钻井问题,减少非生产作业时间。但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排量、注气量及井口回压等工程参数与地层压力及环空安全携岩尤为重要;文中重点考虑地层产出气与注入气在环空形成的气液两相流,利用水力学的严格推理与计算,保证了井筒环空井口的安全携岩且精确控制井底压力,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充气控压钻井的理论研究及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控压钻井的使用现状与基本概念Status quo and basic concept of 技术在陆上钻井使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其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欠平衡设备及方法使钻井液从立管到出口形成一个闭合、承压的循环系统,实现钻井优化的一种工艺[5,7]。其意图是方便、快速调整环空和井底压力等参数,随意控制钻井作业过程中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环空,而不是通过调整钻井液密度来改变井底的压力。
目前美国75%的井使用这种闭环、承压的控压钻井技术进行作业。国内陆地控压钻井技术已经在塔里木油田公司的奥陶系和南堡油田第三系地层陆续展开,避免了邻井钻井过程中发生的井下复杂情况,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控压钻井使用欠平衡的设备,就其循环系统本身来讲,属于闭环、承压的钻井液循环系统;能够满足方便、快捷地调整井底及环空压力,从而使用最短的时间来处理和满足钻井工程上的需要,使整个钻井过程中井底压力近乎保持恒定;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对控压钻井—MPD作了如下的定义:MPD是一种经过改进的钻井程序,可以较精确地控制整个环空井筒的压力剖面;其目的是要确定井底压力,进而来控制环空的压力剖面[5,6,8,9]。其主要技术特点是:与常规开式压力控制体系不同,MPD依靠闭合、承压的钻井液循环体系,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整个环空压力剖面,使得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环空。
这种循环体系需要通过环空钻井液水力学的精确计算和模拟;主要参数包括:钻井液性能、钻井液密度、钻井液泵排量、充气量、机械钻速、岩屑类型及尺寸、岩屑与气体迟到时间,井身结构与钻具组合等。从而合理地预测、解释实施控压钻井过程中整个环空压力剖面及相应的控制压力措施。
2 影响井底压力的主要参数分析Effects of main parameters for bottom holepressure2.1 环空两相流模型选择Modelselectionof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气液两相流模型主要有以下3种:均相流模型、分相流模型和漂移流动模型。 2.3 井底流体侵入过程分析Analysis on the intruded procedure of bottomhole fluid在充气控压钻井过程中,如果地层产气或高汽油比的凝析油气藏,这些地层产出流体随着环空向上流动过程中,压力逐渐降低,当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小气泡便从环空钻井液中析出、聚并、长大、滑脱,对井口压力的控制及安全携岩极为不利,钻前要充分根据邻井资料进行评价;该类流体的侵入可以根据平面径向流模型来描述。
从平面径向流方程可以看出,影响井底流体产量q的可控因素是井底流压pwf,井底流压pwf受方程(2)及井口回压的直接影响;通过井口回压可快速传递到井底,改变井底流压,控制井底流体向钻井液入侵;进一步控制井筒合理的流型,避免井口环雾流的出现,满足安全携岩要求。3 。
3.关于采油的毕业论文怎么写谢谢~
油田开发后期机械分层采油管柱研究
和新鹏肖国华彭庆生刘杰
(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摘要针对原有的机械分层采油管柱不能适应油田开发后期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江汉油
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根据不同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特点,研制了描定支撑式分层采油管柱、液压
调控找堵水一越管柱、电动开关细分层找堵水一体化管柱、高含盐套漏井堵漏掺水解盆分层采油管
柱、套损井(低压油井)油层保护采油管柱。介绍了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
况。
主题词分层采油高含水开发采油管柱
油田进人开发后期,大多数油井含水上升,如江
汉油田目前综合含水达到83.5%,八面河油田综合
含水达到90.3%。为了提高开发效益,利用分层采
油工艺进行控水已成为油田稳产增产的主要措施之
一。由于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井井况日变差,原有
的机械分层管柱在应用中暴露出适应性差,成功率
低的问题,为此,近年来江汉采油工艺研究院根据油
田不同油藏、不同井况特点,研制了相应的机械分层
采油生产管柱,经过现场应用,能有效降低油井的含
水,达到了研究设计的要求。
1锚定支撑式分层采油管柱
原有的机械分层采油管柱用于油层、水层关系
明确的二至三层非均质油井,应用中存在规格单一、
技术指标低、工作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为此,在管
柱中增加支撑器及卡瓦封隔器,并且研究应用了系
列化的其它配套工具适应不同套管的分层采油管
柱。
1.1结构及工艺原理
1.1.1结构
管柱主要由丢手接头、Y341堵水封隔器、管柱
支撑器、筛管丝堵等组成。封上采下管柱见图1、封
下采上管柱见图2、封中间采上下管柱见图3、封上
下采中间管柱见图4。
4.有关于水井的论文吗
主要用于开采地下水的工程构筑物。
它可以是竖向的﹑斜向的和不同方向组合的﹐但一般以竖向为主﹐可用于取水﹑排水﹐也可用于注水。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著重大意义。
水井出现之前﹐人类逐水而居﹐只能生活于有地表水或泉的地方。 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发现最早的水井是浙江馀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其年代为距今约5700年。
这是一口相当精巧的方形木结构井﹐井深1。35米﹐边长为2米。
由此推断﹐原始形态的井的出现﹐还要早得多。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层岩性结构﹐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井型。
中国民间长期习用的是圆形筒井。直径多为1~2米﹐深度一般为数米到20~30米﹐施工时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
这种井只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为了开采深部地下水﹐发展了口径较小(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深度相当大(几十米至几百米)的管井。
打管井需要专门的打井机械和采用比较复杂的工艺。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国现今的四川省﹐就在坚硬岩石中大量开凿深达数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开采地下卤水煮盐。
打井揭露存有卤水的承压含水层后﹐地下水往往从井中自行流出﹐这种井便是自流井。中国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
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用管井开采地下水﹐用动力钻机打井﹐以各种水泵作为提水工具。中国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动力提水的井也为数不多﹔到1980年﹐全国动力提水的井发展到220万口﹐广泛用于工矿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及其他目的。
适应不同的地层条件﹐发展了斜井和水平的井。为了增大井的出水量﹐后来又出现了将水平的滤水管与竖向井筒结合起来的辐射井。
这种井的主井筒直径可达数米﹐水平滤水管长数十米到一百多米﹐宜于开采埋藏浅﹑厚度小的松散的或半胶结的含水层﹐也可用于截取河岸及河床下的潜流。 砂砾层中的辐射井﹐出水量最大可达1立方米/秒。
中国西北部黄土中打的辐射井﹐出水量往往比同等直径的筒井增加十馀倍至数十倍。 中国的坎儿井﹐巧妙地适应了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的自然条件﹐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便于取水﹑输水。
它包括地下廊道和一系列竖井。 地下廊道底部低于地下水位的部分用以截取地下潜流﹔高于潜水位部分用于输水。
竖井在开挖地下廊道时用于出土﹑通风﹔成井后作为取水及维修的通道。地下廊道出口处﹐往往还建有储水池。
单条坎儿井的长度有达几十公里的。中国新疆至今仍有2000条坎儿井在使用。
5.求建筑工程技术的的毕业论文
注浆技术在控制井筒涌水中的应用 利用送压设备将能够固化的浆液材料通过钻孔注入地层中颗粒的间隙、土层的界面或岩层裂隙内,使其扩张、胶结、固化,以降低地层的渗透性,增强地层强度,防止地基沉降、变形的的注浆技术在控制井筒涌水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运。
本文从注浆技术在控制井筒涌水中的原理出发,介绍了注浆技术在控制井筒涌水中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施工工艺,并对该技术在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注浆技术应用的在井筒涌水中优势。 关键词:注浆技术 井筒涌水 应用 效果 注浆技术的多层次应用在施工中已经使用普遍,具体在控制井筒涌水方面的优势已明显可现,以钱营孜煤矿副井为例 ,我们能更科学全面的认识注浆技术在控制井筒涌水中的应用,更好的利用。
钱营孜煤矿副井井筒设计净直径6.5m,井深708m,其中表土段264m,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444m采用地面预注浆法施工。表土段内壁已于2007年4月11日套壁完毕(表土段停冻时间为4月2日),现井筒施工至井深607.7m,井筒淋水量约17m3/h左右。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改善井下工作面施工条件,于2007年10月15日暂停井筒掘砌施工转为基岩段壁后注浆和表土段壁间注浆。 二、施工工艺 1、造浆站布置与注浆站布置 利用井口设置Js-1000型砼搅拌机拌制浆液,制造浆液时浆液必须搅拌均匀,2.5m3吊桶接浆下送,接浆时吊桶上口设过滤筛,下至井下二层吊盘,吊桶内设扫孔器一个,继续搅拌灰浆以防沉淀;水玻璃用4个塑料桶通过吊桶送至下吊盘。
注浆站设置在二层吊盘上,布置注浆泵一台,凿岩机一台,浆桶三个,及相应的各种管路(泵与孔口上混合器用高压胶管连接)、电缆、电器设备、信号及通讯设施等。注意设备摆设要保持吊盘重心不偏移。
2、注浆流程为: 搅拌 贮浆桶 注浆泵 混合器 注浆管 含水层 3、注浆顺序: 自下而上,再由上往下往复注浆,但在最低出水层位下,应先注浆封堵水路。 4、注浆结束标准 注浆结束标准以注浆压力升至设计终压,且孔内不吸浆,出水点不再出水,10分钟打开孔口管放浆阀,不漏水,井壁不见出水点,全井筒涌水量不超过6m3/h,可结束本次注浆。
三、注浆参数: 1、注浆压力 基岩段注浆最大压力不得大于7Mpa。水力冲孔瞬时压力不超过8Mpa。
表土段夹层注浆内壁砼强度C30的,注浆压力不大于5Mpa;内壁砼强度C30以上的,注浆压力不大于7Mpa。 2、布孔 ①表土段:井深(绝对标高)-15m、-110.0m、-227.0m设计水平,环向均匀布置6个注浆孔。
②表土段壁座下方-239m(累深264m)处单独施工一排注浆孔。 ③基岩段:以出水点为主,注浆段高不大于50m,环向均匀布置6个注浆孔,对于主要出水点则采用顶水对点布孔或在周围布孔。
④基岩段打眼后,若无水则用水泥药卷封堵严实,表土段则将注浆管砸入井壁并加盖预留。 ⑤打眼用7655型风钻配Ф42钻头,孔口管采用Ф40*500mm的无缝钢管加工成马牙扣型,尾部焊挡板及1寸丝头,孔口管外壁用麻丝反复缠绕后,然后用大锤将带有保护管丝的孔口管撞入孔内,注浆管外露不超过50mm,装上注浆阀门后,连通注浆管路,进行清水试压。
3、孔深: 基岩段以超过井壁厚度100mm、表土段以穿透内壁且进入外壁不超过50mm为原则。 4、浆液浓度 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1、0.75:1,(见浆液配比对照表),水泥与水玻璃体积比为1:1、1:0.8~0.6。
注浆时原则上用单液水泥浆,若井壁跑浆,则用双液浆封堵,间歇式注浆或用棉纱、铁楔先堵水眼后再注。 浆液配比对照表 水灰比 水 (kg) 水 泥 (kg) 浆 量 (m3) 1:1 750 750 1.0 0.75:1 712 950 1.03 四、施工安全技术 1、基岩段打眼时,如发现涌水较大或涌水中含砂时,停止钻进,立即注浆。
2、冻结段打眼时,在即将穿透内壁时停一下,观察无异常时再进行钻进。 3、打眼时,操作人员两侧站立,不得站在风钻后面,以防顶钻伤人。
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井下情况要交代清楚。 4、吸浆笼头应加过滤罩,以避免笼头堵死,笼头工要密切注意吸浆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每孔注浆完毕后必须用水泥封闭严实,封孔工作一定要认真,要经跟班队长和技术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结束;打眼所产生的盲孔都要用水泥掺水玻璃封堵。 6、注浆时要安排专人要观察注浆压力和井壁情况,以防井壁破裂,随时观察有无漏浆现象及位置,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7、若井壁漏浆严重,可以调节浆液凝固时间或采取点注方法; 8、压力表必须安装在水玻璃的管路上,发现压力表失灵及时更换。 9、注浆人员要尽量远离注浆孔,开阀门人员要站在混合器两侧。
10、注浆结束以后要立即对设备和管路进行全面清洗,注浆孔口管外露部分割除。 五、注浆效果 1、在注浆前后对井筒进行测水并做好记录,作为本次注浆效果检验依据。
2、本次注浆共注入水泥107.766T水泥,5.365T水玻璃,三乙醇胺11.25千克,食盐337.5千克。 3、10月25日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测水为井筒涌水5.2M3/h,表明注浆效果良好。
通过注浆结束后的观察,井筒淋水无异常变化,原来各出水点均无出现渗水现象。因此,本次注浆对封堵井筒涌水起到了较好的。
6.急求石油工程采油毕业论文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实践与认识 摘要: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形成了固定的注采模式和对应关系,最终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
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多层开采,导致油层动用不均,降低了油田的采收率。通过实施调整注采井网、强化注水、封卡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油田的潜力,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地层压力: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断层遮挡;地层能量 滨南油田历经四十多年的开发,主力区块、优质储量已得到充分动用,多数主力油藏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余采油速度和高开发成本的四高阶段。如何实现老区稳产?滨南油田从保持合理地层压力入手,通过实施井网完善、调整注采对应关系、强化注水等一系列工作,有效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实现了连续稳产16年的佳绩。
1 所属油田概况 滨南油田属于多油层复杂断块中、低渗透油藏,分为滨一区、滨二区、滨三区,所管单元油层埋藏深,低产、低效,低渗单元居多。从上到下发现沙二段、沙三段、沙四段三套含油层系,共探明含油面积66.27km2,石油地质储量8157.4*104t,注水储量7181.6万吨,可采储量2010.8*104t,标定采收率24.65%。
目前累计产油1562.1499万t,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9.15%,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40%。该油田投入开发以来,经历水力泵、电泵、抽油机等多种方式的强度开采,地下油水关系复杂,非均质严重,平面层间矛盾突出。
2 提高采收率的开发思路 以“产量硬稳定、管理上水平”为目标,立足老区,进行井网完善,调整注采对应关系,夯实老油田的稳产基础,减缓递减,确保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主要以砂体治理和平面挖潜为重点,实施“增”、“提”、“补”措施,即增加注水井点和有效注水量,提高注采对应率和开井数、补孔小砂体挖潜等,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3 提高采收率的做法和效果 3.1 井网完善是前提 针对油水井井况明显变差,导致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层能量下降严重,部分油井因能量不足停产,油田开发形势变差的现状,自2006年以来,我们从长远利益出发,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进行剩余油饱和度测井等措施,加强了对地质构造和剩余油分布的再认识,分别对滨35-64块、杨集沙三和毕家沙三等多个单元的24口油井实施了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初期日增注1060m3/d,累计增注23.0723m3,对应油井76口,见效油井35口,初增油44.6t/d,累计增油34963t/d。油井的多项受效率增加了12.4%,使个别油井死灰复燃。
如滨35—64块的油井滨35—13井,因高含水产能低停井多年,该井的对应水井滨35-9井与其单项对应,通过转注油井滨35—41井,使该井成为双向受效油井,对该井下螺杆泵提液扶停后,由于水驱方向的改变,扶停后日油4.0t/d,含水91%,到目前已经累计生产原油1654吨见到较好的增油效果。单18块主力水井S18—7井因套破多处错断,导致报废停注,于是2007年9月油井转注S18—X10井替代,S18-X10井转注后,日增水量53m3/d,累积注水1.7190万m3,对应油井S13、S18-X8两口井注水见效明显,日增油量6.8t/d,累计增油895t。
3.2 强化注水是关键 制约滨南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问题是欠注井、欠注层多。欠注的主要原因是回注污水,造成地层堵塞。
我们深入研究注水水质和堵塞机理,以滨649块为先导,进行酸前储层评估、敏感性评价、水井伤害机理研究、酸化工艺模拟试验及酸化工艺参数优选、酸液体系及添加剂的优选等5项技术系列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施水井深部酸化、压裂、冲击波解堵、增压注水等多种措施达到攻欠增注的目的。我们根据注水的实际情况,对水井实施攻欠增注19口,日增注水758m3/d,累计增注81703m3,对应42口油井均有受效显示,日增油26.8t/d,动态注采对应率提高0.2%。
如滨二区的滨644块,该块平均孔隙度为17.8%,渗透率仅8.77*10-3um2,碳酸盐含量为16.4%,通过深入研究注水水质和堵塞机理,对该块的3口水井实施了酸化解堵措施,注水井的油压下降至12MPa,注水量由40m3/d上升至120m3/d,对应油井8口,有6口井见到了效果,井组日液由40.3t上升至86.6t,日油由24.6t上升至52.5t,动液面由1038m回升至858m,稳产基础得到了有效的夯实。 3.3 注采调配是根本 随着注采井网的日益完善,注采开发的三大矛盾进一步凸显,为了控制水淹程度,实现控水稳油,我们在及时掌握油水井生产动态的同时,对水井及时进行测调,改变小层的吸水状况,通过下智能水嘴严格调配小层的注水,使水井根据动态需要注水,达到了控水稳油的目的。
共对27口水井30个层进行了上调注水量,注水量由781m3/d上调到1241m3/d,对16口水井18个层进行了下调注水量,注水量由534m3/d下调到329m3/d,对应油井79口,受效28口,日增油33.2t/d,累计增油3934t。如滨三区单16块的S16-10井组,该井对应油井4口,因封隔器失效导致对应油井S16-23井含水上升,控制注水后又严重影响了对应油井S16-19的生产,使其供液下降,地层供液不足,平面矛盾突出,为了充分发挥每口井的潜力,提高每口井的有效利用率,对水井S16-10井实施换封调配, 5个月后,对应油井明显受效,井组。
7.急 一份有关石油钻井专业的毕业论文 悬赏25分
我国加入“WTO”后,石油钻采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是各企业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
为提高竞争力,行业中各企业纷纷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企业结构调整、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功夫,成果十分显著。 一、石油钻采设备技术水平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取得突破。
一批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项目的石油设备研制获得成果:宝鸡石油机械厂研制的ZJ70DB钻机,采用全数字控制交流变频等多项新技术,进入国际先进钻机行列;宏华公司研制的ZJ40DBS钻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汉石油四机厂研制的2000型成套压裂设备通过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山西永济电机厂研制的YZ08、YZ08A石油钻井直流电动机由国家科技部授《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江钻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获得“单牙轮钻头”等国家专利21项。
该公司现共拥有国家专利56项,美国、伊朗专利5项。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F35-105防喷器,能满足深井、超深井钻探的井控工艺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至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有能力实现对防喷器生产的全系列覆盖。
该公司研制成功高压注水井带压作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油田中后期开发过程中高压注水井带压作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宝鸡机械厂下属公司研制成功的BSJ5080TSJ60油田专用试井车体积小、用途广、适应性强;华北油田第一机械厂研制的新一代节能抽油机获得中国、印尼、和加拿大三国专利;胜岛石油机械厂成功推出液压反馈式抽稠油泵、长柱塞防砂泵、高效旋流泵三种抽油泵;华北油田大卡热能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ZXCY系列直线电机抽油机通过河北省产品鉴定。该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量和占地面积仅为常规抽油机的50%,且节能效果很好;在海洋石油方面,胜利油田自行建成我国国内最大吨位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赵东一号、生产平台——赵东二号主体结构,胜利油田钢结构承造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兰石国民油井公司承包建造的重达1700吨的南海油田自升式井架钻井模块于3月23日完成陆地建造。
该钻井模块用于香港正南20公里海域的南海油田作业的番禹4—2和5—1项目。井架可以依托安装在井架下端的导向轮滑行分段起升,无须重型起重设备,在海洋设备安装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进来,由中石油管道局承担的“大口径弯管及装备国产化研制”、“西气东输工程用感应加热弯管技术条件”、华北石油第一机械厂承担的“大口径感应加热弯管制造工艺的研究”、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感应加热煨制X70钢级、直径1016大弯管工艺研究”4项课题通过中石油鉴定,技术条件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的先进水平、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胜利油田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口径管道全自动开孔机,满足管道、容器带压下开孔、接口、碰头等施工作业。
中石油管道局为西气东输工程组织开展了125项科技攻关,其中“PAW-2000型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PFM3640管道坡口整形机”“PPC3640管道气动内对口器”技术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总体来说,我国石油钻采设备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
二、化工设备的科研新产品取得较大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工设备的科研新产品取得较大成果。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在大连石化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成套技术,具备了世界级大型催化裂化装置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建设实力。
由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一重、齐鲁石化共同设计制造的千吨级加氢反应器通过中石化技术鉴定,标志着我国迈入大型加氢反应器设计与制造商行列。由中石化和美国鲁姆斯公司合作开发的10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已在中石化各乙烯装置中使用。
正在共同着手开发单炉生产能力15~18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以满足建设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装置的需要。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制造的乙烯冷箱在燕化71万吨/年乙烯装置运行正常,实现了大型乙烯冷箱国产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沈阳鼓风机厂制造的上海石化7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2002年4月12日正式投料运行,达到国外机组水平。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1万m3天然气球罐研制成功。
填补了国内空白。由茂名石化设计院设计、茂名石化建设公司施工的12.5万m3原油储罐在茂名兴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原油储罐。
南化机成功制造国内最大的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关健设备—二氧化碳吸收塔。抚顺机械炼化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机械厂研制成功聚酯装置用重型压力离心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三、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国内各企业在努力。
8.求一篇关于石油工程技术方面的毕业论文
石油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分析摘要:工程质量特性是满足甲方的要求,而质量的经济性应指质量成本最低时质量水平为最佳。
通过质量成本控制实现质量经济性是企业生产中实现效益的重要途径。石油企业工程版块可通过成本预测、计划、核算、分析、考核和报告等工作找出最适宜的质量成本,从而实现质量的经济性,以此达到更佳的工程收益。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的经济性;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中的质量,经常地被误认为是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即认为“质量越高越好”。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J·M·朱兰博士将这种不问效果、不问消耗而一味追求产品质量的尽善尽美的做法称为“至善论”。
具体表现在:设计的质量指标定得很高,而对甲方来说往往并无多大益处,造成大量功能“过剩”;工程验收追求100%高质量指标要求,无节制地提高工序能力,结果也是得不偿失。以往的质量管理就有“至善论”的倾向,有时是自觉的,多数是不自觉的。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质量的经济性研究。质量的经济性是指质量与成本和收益相关的特性。
朱兰博士指出:“质量从两个方面影响工业公司的经济:一是影响成本,二是影响收益。”这就是说,质量影响一个企业成本总额的大小和收益总额的高低。
从经济性角度考察质量,既不是质量越低越好,也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而是质量成本最低时质量水平为最佳。在质量和效益成为石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开展质量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无疑对提高企业质量经济效益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
1质量成本概念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主张把质量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与工程质量不合要求所造成的内外部损失一起加以考虑,提出质量成本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质量的竞争,而提高工程质量,必然会增加一定费用,使企业成本上升,影响企业利润。
如何处理质量与成本之间的这种矛盾无疑成为存续公司施工企业界关注的主要问题。而J·M·朱兰博士提出质量成本如同“矿中黄金”的著名比喻后,企业界更加重视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60年代初,A·V·菲根堡姆提出把质量成本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四大类。一般认为,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达到设计要求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
80年代,A·V·菲根堡姆进一步提出把质量成本的范围扩大到产品或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H·J·哈灵顿认为,质量成本概念会使人们理解为产品高质量需要高成本,不如将“质量成本改称为质量不良成本”,“它是指使企业全体雇员每次都把工作做好的成本、鉴定产品是否可以接受的成本和产品不合公司和(或)顾客期望所引起的成本之和。”
在GB/T6583-1994中,质量成本定义为:“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从上述质量成本定义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质量成本四要素——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彼此间存在着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即预防、鉴定费用的发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从而降低内外故障损失;而允许存在一定的内外故障损失,又是为了防止预防、鉴定费用的支出太多而得不偿失。
传统质量成本正是以上述四要素间的因果关系为基础,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但在人类社会步入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的今天,传统的质量成本观至少存在如下缺陷:(1)它忽略了过去和现在并没有实际支付、但在将来可能作出牺牲这一重要的成本现象。
(2)传统质量成本只是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忽视了广泛存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3)传统质量成本把成本当作一种货币表现,是一种价值牺牲,它忽视了目前广泛存在的实物计量、劳动时间计量,甚至采用评分的方式进行计量等。
(4)传统质量成本侧重于产品质量及由此而产生的可控成本和结果性损失,忽视与此紧密相关的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及相应发生的预防、鉴定费用和工作质量、工序质量损失。(5)传统质量成本的预防费用包括的范围太窄,它侧重反映关于“人”的因素及由此产生的保证费用。
(6)传统质量成本几乎没有反映质量提高成本。(7)传统质量成本四部分支出的目的不是共同的,而是互为因果的。
因此,新的质量成本概念可表述为:为保证和提高(包括开发)质量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及因质量保证和提高(包括开发)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具体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故障处理成本、质量提高成本和外部质量保障成本。
传统的内外故障成本是质量成本的重要研究对象,但不直接构成质量成本的内容。2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与工程成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理论上讲,它们是从属关系,质量成本应包含在工程成本之中,但实际上,质量成本与工程成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一般来说,质量成本远比工程成本小,但质量成本并不完全包含于工程成本之中。
质量成本内容的构成,GB/T6583-1994的规定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它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