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成氨论文怎么写,搜狗问问
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
尿素产量约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40%,是仅次于碳铵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尿素作为氮肥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尿素含氮量高(45%~46%),用途广泛和工业流程的不断改进,世界各国发展很快。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中型尿素厂。
1986~1992年,我国尿素产量均在900万吨以上。目前占氮肥总产量的40%。
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
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
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施用: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
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CO(NH2)2,亦称脲。
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普通膳食的情况下,每日尿中可排出25—30克,接近尿中总氮量的87%。一般来说,两栖类的成体、软骨鱼类和哺乳类具有相同的倾向。
因在这些生物体中,尿素是在鸟氨酸循环中形成的,所以排出尿素的动物具有所必需的整个酶系统,在动物中欠缺其中任何一种酶便排出尿酸(鸟类)或氨(硬骨鱼类)。刀豆和大豆植物的种子中存在很多的脲酶,它可使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
尿素也是很重要的肥料。 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
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是哺乳类动物排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形式。
它在肝合成,其过程被称为尿素循环。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分子式: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
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生产方法: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
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
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
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施用: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尿素的用途: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速效氮肥,除作追肥以外,还有其它多种用途。 一、调节花量 为了克服苹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二、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三、水稻制种 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
2.合成氨煤制气工艺 这个论文怎么写啊
有没有学过化学工艺学?或是化学反应工程?还有化工原理?如果你要写的是设计报告那你的得下大工夫了!但是你要只是写个简单的几千字的论文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个思路,参照现在写文献的模式开始你的论文:1.将现在这个工艺的用途简述为文章开头;2.简单的罗列出此工艺的反应方程式(可多写几条反应途径,包括催化剂、温度、原料、处理方法等条件只要不同的都可以一一罗列);3.选出现在工业上比较常用的一个或两个工艺讨论,讨论此工艺各个工段、反应条件、用到的反应设备、对环境影响、市场价格、发展前景等各方面的优缺点(这就是他为什么工业化的原因),这个过程可以穿插你学的化学工艺学或是化工原理等专业科目知识,如果想让字数显得多点,可以加入对反应的热量衡算,或对设备的物料及能量横算,等等!;4.结论:总结你详细解说的工艺,并结合其发展现状写一些结束语!足够。
3.氨合成工序的研究论文
该文回顾了小氮肥行业合成系统在工艺流程、氨合成催化剂、合成塔内件热量回收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情况,对当前合成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合成系统在 。
lunwen.cnetnews.com.cn/view_hylwk_new.php?H=&id=2630
2008年4月10日 。 ② 脱硫脱碳过程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 。
/html/63/t-182463.html
4.有关“合成氨塔内温度检测技术的发展”
1.氨合成塔内件加热器的作用是什么?答:主要作用为催化剂的升温还原,生产不正常时调节炉温。
合成塔检修时,保持一定的降温速率或塔负荷太轻时,催化剂的活性差,换热器回收的反应热不足以维持自热平衡时开电炉维持操作。 2.氨合成触媒还原反应有何特点?答:1.由于助催化剂的加入使其还原比纯粹的四氧化三铁困难多。
2 触媒的还原是吸热反应,还原温度的选择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 3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原温度的选择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 4 提高氢分压,降低气体中水的分压能提高还原后催化剂的活性 5提高电炉的容量加大空速,降低气体中水汽浓度创造条件,即缩短还原时间又提高触媒活性。 3.压力对还原反应有何影响?答:压力提高会使氢的分压提高,能加快反应速率 ,能提高氨的合成。
4.温度对还原反应有何影响?答: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触媒的还原度和还原速度,缩短反应时间。但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催化剂铁微晶体烧结,构成孔容积增大,内表面积减少。
5.空速对还原反应有何影响?答:提高空速可降低催化剂表面的水汽浓度,有利于反应,可提高触媒活性,但在工业上受电炉容量的限制,空速不宜过高,一般要求还原主期空速10000~15000h-1 6.水汽浓度对还原反应有何影响?答:触媒的还原是从颗粒的外表面开始逐渐向内深入的,水汽浓度低,孔内的水分易逸出,水汽浓度高,则一方面使上层还原生成的水带至中层,使中下部已还原的催化剂氧化,这样还原反复进行会使铁微晶长大,另一方面抑制了反应,使还原速度减慢还原进行不彻底,但水汽浓度过低,会不必要拖延时间。 7.还原时气流分布不均匀,引起平面温差扩大如何处理?答:1 降低升温速率或恒温,放慢还原速度.利用触媒自身的热传导,使温差缩小。
2.适当提高进塔气体惰性气体含量,抑制温度较高部分合成氨反应 3.必要时候降低压力使温度使温度高的部分减小。 4.尽量避免用提高进塔氨含量的来抑制高温部分的氨反应。
8.为什么升温前要向系统充氨?答:催化剂升温阶段及刚开始还原时候没有氨的生成,而整个系统可能有未吹除干净的水分存在,催化剂内的吸附水也要逐步逃逸出,当含水的气体经过氨冷器后,温度降至-5~-150C,气体中的水分就会冻结而堵塞设备管道若系统中有氨存在,则氨易溶与水,氨水的冰点比较低,在低温下亦不会冻结,此外氨水的水汽分压要比纯水的水汽分压低,可以降低循环气中的水汽含量,对触媒的还原有利。 9.试述合成塔压力调节的原理和方面?答:根据物料平衡原理,压力的高低取决于进系统的补充气,出系统的产品氨和吹除气之间的平衡状态。
1. 为了防止甲烷氩气惰性气体在系统中的积累要排放一定的量的吹出气以保持系统压力稳定 2. 氨合成反应严重恶化生成的氨大为减少,系统压力就急剧上升,增大放空量 3. 塔压上升时要检查工艺条件变化情况,如氨冷温度是否升高,循环量是否减小,或氨分液位太高,分离效果不好,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0.实述合成塔温度调节的原理?答:根据热平衡原理。
合成塔催化床层温度取决于进出催化床层的热量平衡状态,进塔气体和反应带入热量,出塔气体和环间隙带出热量以及热损失,前者是温度变化的因素,后者通常是调节因素,但是在必要情况下还可开电炉从外加入热量以维持催化床层的温度。 11.试述调节合成塔温度的方法?答:正常情况下,用以下方法调节: 1. 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用副线减少热量回收以增加出塔带出的热量。
2. 温度变化较大时,用循环气调节,增加气体带走的热量。催化剂使用后期活性差,系统负荷过高或过低,以及其他必要情况下单纯用以上方法调节困难时,可用以下方法改变反应程度来调节。
1) 改变进塔气氨含量 2) 改变惰性气体含量若发生触媒中毒时,反应热不足以维持塔自热平衡时候,可开用电炉。 12.如何提高氨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答:1经常排放油水,保持较高的液氨纯度,降低其蒸发温度。
2保持一定液位加氨稳定,切忌忽大忽小 3.蒸发压力不必过高。 4大修时氨冷器要进行蒸油,保持换热器管子表面清洁。
5 尽量做到各氨冷器走气量相等,以充分发挥各氨冷作用。 13.影响氨冷器的出口气体温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液氨蒸发压力,液氨量,氨纯度,循环量大小,冷负荷大小,氨冷器温度升高,油污过多,穿热效果差,温度升高,管子传热效果不好,加重氨冷器负荷,使出口温度升高。
14.输出氨压力猛涨是何原因?答: 1 作不当,放氨阀门开的过大,液位太低,使大量高压气体窜入低压系统 2 开车时候,氨出口阀或根部阀门未打开,液氨无法进入罐内 3 放氨控制阀泄露大量跑气 4 输出管线或罐进口被异物堵塞。 15.H2 液位突然上涨是何原因?答:1.根部阀阀头堵塞,液氨排不出来。
2统负荷加重,而阀位未相应开大,使液位上涨。 3. 净化工序操作不当,造成带液事故。
4. 指示仪表发生故障。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合成氨的发展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