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林业、农业、环保、城镇建设等行业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森林旅游规划与管理、经济林栽培、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建设、城(乡)镇环境重建与维护、城市风景林的规划与管理、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2.掌握的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受到良好的生物学、生态学、景观学以及艺术基本理论熏陶,坚实的林业专业知识培养,掌握森林经营、林木良种选育、城镇绿化设计与养护管理、森林旅游资源的经营与管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基础和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具有进一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
2.关于林业专业就业去向?
林业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有四条:应聘林业公司、考公务员、读研深造和自主创业。
1、应聘林业公司。主要是花卉苗木公司和园林绿化公司,花卉苗木公司可以从事技术员、销售员工作,园林绿化公司可以从事种植技术员、施工监理、园林规划等工作。
2、考公务员。考公务员主要是考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或林业部门的公务员,也可以考其他部门的公务员,但是没有专业优势,难度要大些。
3、读研深造。一般是去林业大学、林科院、林科所就读研究生,读完以后仍要继续选择是搞科研还是找工作。
4、自主创业。林业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用材林等,并且配合林下种植或养殖。不过由于林业周期长,刚毕业的学生又没有资金,选择这一条路的人极少。
3.毕业论文可不可以写跨专业的,我是学林学的,但是想写生态旅游
各个学校规定不一样,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允许跨专业。
你是学林学的,想写生态旅游的。那样也好办,就尽量把生态旅游往林学这方面靠。
以林学的基础理论、林学的功底来写生态旅游。写写林学(可以具体到某些方面、某个点)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这样,既用到了你的林学知识,也写了你喜欢的生态旅游,而且这样的论文思路还比较独特、很新颖。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现实指导意义。
你可以把你的思路跟你导师说说,看看他的意见。他认可,你就写;不认可,那就踏踏实实写林学的吧。
毕竟导师是论文通过与否的关键点啊。
4.求园林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
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
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 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
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三)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
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
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
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
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
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四)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
5.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是什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 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
主要课程: 森林培育学、植物生理生化试验、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现代城市林业、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