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我国目前正积极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带来了现代文明,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给人以健康和美的享受,人们渴望与自然共融。
现代社会的人们即向往自然又离不开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矛盾。为了改善并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渴求,以植物造景为主,融生态、保健、科学、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生态园林成了现代园林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也成为评价园林优劣的重要指标。
花卉是园林植物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花卉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取其字面含义;广义的花卉指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是观赏植物的同义词。
本文所讲的花卉主要指草本类和花灌木。花卉种类繁多,形态习性各异,在园林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花丛、花带、花台、花坛、花境、花卉立体应用和专类园等,现分别作一介绍。
一、花丛 花丛是用几株或几十株花卉组合成丛的自然式应用,以显示华丽色彩为主,极富自然之趣,管理比较粗放。 花丛适宜布置在建筑物旁、路旁、林下、草地、岩缝和水边,特别适宜于自然式园林中应用。
花丛多选用多年生,耐粗放管理的宿根或球根花卉,如蜀葵、芍药、鸢尾、萱草、菊花、百合、玉簪等。由于花丛体量较小,选材时应少而精,以一种或两种花卉为主体。
同时,还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选材和配量。花丛要求自然式布置,栽种时各株间距不要相等,也不要成行成列地种植,避免形成直线。
同时各种花卉要高低错落、疏密间致,富有层次变化,并注意游人前进的方向,各花丛应有变化,避免千篇一律。 二、花带 花带是花卉呈带状的种植方式,其宽度一般为1米左右,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
花带可设置在道路中央或两侧、水景岸边、建筑物的墙基或草地中,形成色彩绚丽、装饰性较强的连续景观。花带按栽种方式可分为规则式花带和自然花带;按植物材料可分为专类花带和混合花带。
专类花带是由一种或一类观赏花木的不同品种组成的花带;如水仙花带、郁金香花带、鸢尾花带、百合花带、杜鹃花带等;混合花带是由几种或几类花卉组成的连续景观,该类花带设计时必须根据各种花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材,合理配置,以某种花卉为主调,其他花卉种类配合,并要求所选的花卉开花繁茂、花期一致。 三、花坛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文人园林,16世纪在意大利园林中应用,17世纪在法国凡尔塞宫中达到了高潮。
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图形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花卉,运用花卉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坛应用的植物材料主要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少量的大本观赏植物。
广义的花坛还包括盆栽花卉摆设成各种形式的盆花组合。花坛常布置在建筑物前方、交通干道中心、主要道路或主要出口两侧、广场中心或四周草坪上等,与四周形成对比而引人注目,起到美化环境、分隔或联系空间的作用。
花坛依布置方式分为盛花花坛和摸纹花坛。盛花花坛又称集栽花坛,是将几种不同种类、不同高度及不同色彩的花卉栽植成花丛状,一般是中间高,四周低,以供全方位欣赏或后高前低供单面欣赏。
北方常用的花卉有三色堇、雏菊、金盏菊、紫罗兰、金鱼草、石竹类、瓜叶菊、美女樱、矮牵牛、鸡冠花、凤仙花、翠菊、一串红等。摸纹花坛又称毛毡花坛,是以色彩鲜艳的低矮种类为主,在平面或立面上用植物种植成各种精美图案的一种花坛形式,常用的花卉有五色苋、半支莲、香雪球、地被石竹、彩叶草、四季秋海棠等,平时应经常修剪以保持花坛图案的纹样清晰和整齐美观。
花坛的设计应根据立地条件和周围环境而定。花坛的形状、体量,植物材料的选择,色彩搭配都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
盛花花坛内部色彩不宜过多过杂,一般大面积花坛以3~5种为宜,小面积1~3种即可,且花坛内颜色应有主次之分,主色调在种植面积和体量上要大些。花色还应有随季节而调整,春季多以黄、红、橙和粉色为主;夏季以青、紫、蓝等冷色调为主;秋季为成熟收获季节,应以黄、橙为主;冬季以红色为主。
摸纹花坛设计纹样要精细美观,但外形轮廓不宜太复杂,五色苋种植最窄处不小于10厘米才能保证图案清晰。 四、花台 又称高设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的台座上面形成的花卉景观,一般面积较小,台座高度多在40~60厘米。
花台多用于广场、庭院、台阶旁、出入口两边及窗户下等处。花台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则式花台有圆形、椭圆形、方形、梅花形、菱形等,多用于规则式园林中;自然式花台常用于中国传统的自然式园林中,形式较为灵活,常结合环境与地形布置。
植物材料应根据花台形状、大小、及所在环境来选择。规则式花台多选用花色艳丽、株高整齐、花期一致的草本花卉,如鸡冠花、万寿菊、一串红、郁金香等,还可用麦冬类、南天竹、金叶女贞等作配植;自然式花台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更为灵活,花灌木和宿根花卉最为常用,如芍药、玉簪、麦冬。
2.跪求一篇园艺的结业论文
摘要《设施园艺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设施园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他人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尝试。 关键词设施园艺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Abstract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 is a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for horticulture speciality in highe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s and adapting to the need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for talent,combining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s learning form others,the paper explore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 from aspects which included: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form,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or attempt for students engaged in 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 Key words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ontent;tedching method;teaching form 设施园艺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近20年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飞速发展,设施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我国设施园艺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仍十分显著,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方面,这也是人才素质差距的表现。
培养优秀的设施园艺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既是实现设施园艺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众多高等农业院校的根本任务之一。为了提高设施园艺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笔者尝试对《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完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据报道,美国设施园艺课程教学内容强调温室的管理,重点以温室管理的各个要素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教学[1]。而我国设施园艺教学内容目前主要从园艺设施类型、覆盖材料种类、设施环境特点和调控、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设施育苗、设施栽培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讲授,多数院校把重点内容放在园艺设施环境特点及其调控应用方向。
两者研究方向的差异与国情有关,课程教学设施园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设施类型,并要求学生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大有裨益。 另外,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并重,在课堂讲授时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又经常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注重设施园艺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产业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较好地完善了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师素质,组建教学团队 设施园艺学是一门集现代园艺科学、环境工程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和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2],高科技发展给现代设施园艺学赋予了新的内涵,首先对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多次参加学术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情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前沿知识传达给学生。 教师团队将由原来的1~2名教师包揽全部课程内容讲授,改革为由多位长期从事设施园艺研究工作,并在该领域中各具特长的教师组成课程组,共同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长。
这样,既保证了各任课教师讲课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讲授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深入思考这些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越来越体会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1改革教学观念,实施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生学习及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教研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之一。课程组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某一章节的内容由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相贯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设施光照环境特点及其调控为例,在教学之前采用启发提问:如“为什么光照重要?设施光照时间、光质、光的分布等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光源?什么时候需要遮阳调节作物的光周期?”等,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按要求阅读了教材中这一章节的内容,因此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3.2强调。
3.有关分析某一个园林绿地的植物造景的论文
浅谈植物造景的艺术之美 摘要:植物造景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特点以及习性,要达到植物造景符合审美原则与合理栽植原则,就必须把握好植物个体美以及植物与景观的配合美,这不仅是对植物习性以及生长特性了解程度的考验,也需要把握景观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以及合理的组合搭配。
本文着重对植物自身造景以及植物景观造景的进行详细阐述,从而更好的为以后的设计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植物造景;艺术美;园林景观;科学搭配 Abstract: Plant Landscape plants must maxim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s, to achieve the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plants and landscaping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rational planting, they must grasp the beauty and individual plants with plants and landscape beauty, not only on plant habit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but also need to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and ecology of plants and a reasonable mix and match.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lants and plant their own landscape Landscape Landscape elaborate, in order to better design the future lay stomach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 Plant Landscape; Artistic beauty; Landscape; Science with 目 录 1.植物造景的概况 1.1植物造景的概念 1.2植物造景的意义 1.3植物造景的现状 2.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2.1植物自身排列的艺术性 2.1.1孤植 2.1.2列植 2.2植物与景观搭配的艺术性 2.2.1植物与建筑结合 2.2.2植物与水体结合 2.2.3植物与道路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向往自然型的生活居住环境,这不仅是对当今全球环境污染提出的抗议,也更好的加快了园林绿化造景的步伐。
其中最为普及的植物造景运用最为广泛,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的搭配,为人们生活、工作、游览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1.植物造景的概况 1.1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具有不同的爱好和观点。
不同的现场以及需要产生的效果使得植物造景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体现植物特色的同时也服从人们的意志。当然,在总体布局上,一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
规则式的植物景观具有庄严、肃穆的气氛,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另一种则是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模拟自按然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
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钠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刺等细致的欣赏。
自然式的植物景观容易体现宁静、深遥、活泼的气氛。 1.2植物造景的意义 随着各学科及经济飞速地发展,人们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于是,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自然美外,人们更为重视的是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境。
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到处污染环境,酸雨到处发生,危及人类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很多反常的气候。人们不仅惊呼,如再破坏植物资源,必将自己毁灭自己,只有重视和遍植植物,才能拯救自己。
为此,植物造景的出现以及普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生活必要措施。 1.3植物造景的现状 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点是公认而没有异议的。
然而在现实中往往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设计者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而轻视植物。
这在园林建设投资的比例及设汁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某些偏激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便是园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当然,而植物只是毛发而已。
因此植物种类用量都很少。由于植物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凸显,可是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亭。
台、楼、阁则见效快。由此也助长了轻植物的倾向,使本来就很有限的绿地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
与国外园林水平相比,我国植物造景技术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遣景上的植物种类很贫乏。最后,在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也相差很远,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植方式,应向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学习和借鉴,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2.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2.1植物自身艺术性 植物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其次植物种类较多,容易产生百花齐放,四季如春的效果。 一、群植 用数量较多的乔灌木(或加上地被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称为群植。
树群的灌木一般在20株以上。树群与树丛不仅在规格、颜色、姿态上有差别.而且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也有差异。
树群表现的是整个植物体的群体美,观赏它的层次、外缘和林冠等。 树群是园林的骨干,用以组织空间层次,。
4.园艺系毕业论文
鲜切花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在中国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十年里,中国人从只会在阳台上,房前屋后培植点花草自我欣赏,演变到,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给母亲送上康乃馨,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送些花束作礼物;还有各种会议、商业用途用的大量的花篮。鲜花,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鲜切产业更是一年一个样。
中国的花卉业与果蔬业相比,是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来已开始大规模发展。从各主要花卉产区反映的情况看,由于采后技术措施不完善,使花卉,尤其是鲜切花的采后数量损失很大,鲜切花在采收、包装、贮藏、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上损失率达20%。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延长采后寿命,减少损失量是人们对花卉进行保鲜处理的主要目标。近二十年来,发达国家花卉采后生理研究和采后处理技术开发方面有了较突出的进步,包括:包装技术、保鲜剂的应用、预冷技术、贮运方法、贮藏和运输条件、花蕾开放液使用等。这些技术为栽培者、经销商和消费者减少了花卉采后损失,促进了花卉业的发展。
5.园林专业的毕业论文
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 论文 摘要: 本文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科学内涵、生态园林主要功能及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态园林 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物种多样性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 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1〕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 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生态园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 (一)调节小气候 L.J.Batten认为: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O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 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裸露地面低6℃~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故可提高空气湿度。
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
(二)改善环境质量 1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产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长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时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Om2的树林就基本可以把一个人呼出的CO2吸收。可见,一般城市中每人至少应有25m2的草坪或10m2的树林,才能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气保持清新。
如考虑到城市中工业生产对CO2和O2比例平衡的影响,则绿地的指标应大于以上要求。 2 吸收有毒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浓度下,有许多种类的植物对它们具有吸收和净化能力。
有研究表明:当SO2通过树林时,浓度有明显降低,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夹竹桃、罗汉松、银杏、女贞、广玉兰、龙柏等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3 吸滞粉尘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
4 杀菌作用 由于绿地上空粉尘少,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能力。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m3空气中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差7万倍。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花卉对园林的意义毕业论文(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