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煤方法技术论文
煤炭地下气化就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该过程集建井、采煤、地面气化三大工艺为一体.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因而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等优点.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被誉为第二代采煤方法。早在1979年联合国“世界煤炭远景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发展煤炭地下气化是世界煤炭开采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开采方法存在的一系列技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论文我收集了很多,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忙的。
夺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深刻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首先应该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前几年的一些书籍中曾提到过多媒体组合教学,那种多媒体的概念不一样,那只是将几种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例如把幻灯、投影、录音、录相加以组合)。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作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显然,这与原来把多种形式媒体组合在一起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是通过计算机把几种处理不同媒体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集成方法就是通过模数转换,全变成数字;而且为了便于加工,便于传输,还要进行数据压缩,传到指定地点以后再还原,有一整套复杂的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所以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来体现的,下面我就从多媒体计算机四个方面的特性与功能来说明它对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
2.寻煤层气论文摘要翻译,在线翻译的没用,谢谢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al and rock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f co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al launched coal petrograph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type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of microfracture of coal reservoir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al reservoir adsorption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of coal layer of exogenous fissures, high rank coal reservoirs in the higher degree of metamorphism of coal seam, strong adsorption capacity, dense structure, coalbed gas reservoir development is better。
3.煤层气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煤层气开发,既能为国家提供紧缺的清洁能源,又能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煤层气开发具有正的外部性。但是煤层气开发相对于天然气而言,初期投资高、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
在上述沁水盆地两个开发方案评价中,综合考虑了国家税收补贴政策,故两个方案在经济上可行。如果没有国家优惠的财税政策的支持,煤层气开发就不具有经济性。
在建立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模型时,不仅要从经济效益考虑,还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即建立煤层气项目开发的综合性经济评价模型。由于煤层气项目开发的社会效益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所以本书主要将煤层气开发的环境效益予以量化。
煤层气综合经济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项目的财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体现在降低煤矿安全事故损失带来的效益,环境效益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效益。
从社会效益来看,煤层气开发可以减少煤矿安全事故、防治矿井瓦斯灾害、保障社会稳定。我国国有重点煤矿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抽采率偏低,矿井瓦斯抽采系统装备不足,还不能真正实现瓦斯先抽后采,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大多数没有进行抽采,全国平均瓦斯抽采率不足30%,部分煤矿企业瓦斯灾害仍然很严重。
煤矿瓦斯事故仍是“第一杀手”。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2005年7月全国煤矿共发生19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共死亡3162人。
其中,15起是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0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79%和68%[146]。2005年至2007年9月发生重特大瓦斯事故329起、死亡3082人,占煤矿同类事故起数的58.6%、死亡人数的64.6%[147]。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08年全国发生较大瓦斯事故63起、死亡290人;重特大瓦斯事故18起、死亡352人。2009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0多人死亡。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是防治瓦斯,只有在煤炭生产中先抽煤层气后采煤,才能有效地减少采煤过程中的矿井瓦斯涌出量。从环境效益看,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甲烷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表7-8),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占15%,仅次于CO2。与CO2相比,甲烷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只有8~12年,而CO2则超过200年,这就意味着甲烷的温室效应是在散发后几十年中完成的,而CO2引起的气候变暖则是在几百年内逐渐实现的,而且其浓度的提高会使对流层的臭氧增加,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
甲烷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是CO2的7倍,臭氧层的破坏将加剧温室气体的产生[148]。甲烷是在成煤的地质变化过程中大量产生的,伴随每吨煤产生的甲烷量可高达200m3。
其中的大部分甲烷产生后会从煤中逸出。然而对于未经开采的煤层,每吨煤中吸附的甲烷仍可达25m3。
根据国外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甲烷排放量为(520±80)Tg/a,其排放源有稻田、反刍动物、生物质燃烧、天然湿地、垃圾填埋和煤矿开采等,其中煤矿甲烷每年排放量约为(35±10)*106t[149]。表7-8 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力值(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5整理)注:单位重量温室气体排放在100年周期内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取二氧化碳GWP=1。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国际上碳减排交易十分活跃。我国GDP的增长严重依赖化石能源消费,而且煤炭在能源供给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从而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图7-3)。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无需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义务。但我国减排的温室气体可以参与国际碳交易。
自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委员会制定了CDM项目的三个优先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中国开始实行CDM活动的时间较晚,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CDM项目出现了显著增长,我国批准的碳交易数量逐年增多。
2007年中期,每个月中国主办的CDM项目提交审定的数量大约是全世界的一半[150]。其中开发利用煤层气的CDM项目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7-3 中国、美国和西欧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据EIA,2009数据整理)。
4.国内外学者对煤层气产业发展观点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 中国煤层气行业经济效益评价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据世界能源研究所(WRI)的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页岩油资源位居世界第三。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14年石油进口量近3.1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60%。
天然气产量同样不能满足需求,2014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2.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仅靠常规油气供应将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非常规油气产业成为了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
结合国家对非常规油气的发展规划、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非常规油气发展现状以及开采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前瞻预计2015年我国煤层气的产量将达到120亿立方米,页岩气的产量将达到50-70亿立方米,到2020年非常规油气产量将翻番。
5.谁能帮我找一篇关于鄂尔多斯煤炭的论文, 帮帮忙很急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
煤炭产业是我国基础能源产业。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大幅增加,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
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以年均2亿吨的速度增长,且煤炭生产越来越向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集中,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煤炭产业作为资源开采型行业,位于产业链的最前端。
发展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充分挖掘煤炭和与煤共伴生资源潜力,实现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有效降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从源头上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煤炭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积极推进煤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初步统计,2009年我国原煤入洗量达14亿吨,入洗率达45.9%;已建成煤矸石及煤矿瓦斯综合电厂总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62.5%;矿井水复用率达61.67%;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万元产值平均能耗较2005年下降了72.8%;原煤生产平均综合能耗下降了40.15%。但也必须看到,煤炭行业仍然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原煤入洗率低、生产方式粗放、节能减排机制不完善、标准不健全、能源利用效率低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准备之年。煤炭行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精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推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一是树立科学产能理念,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维护煤炭总量基本平衡。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监测体系,开展行业预警研究,引导煤炭企业科学组织生产。
综合考虑全国煤炭消费布局、资源开发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容量、灾害防治能力、运输条件等多重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产能规模和资源开发强度,既要保障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煤炭供应,又要防止煤炭产量严重过剩,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有效的供给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重点加大主要耗煤行业的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耗能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小机组、小高炉、小化工等落后产能,支持发展大型、低煤耗和节能环保发电机组;推广干熄焦、余热、废气等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鼓励发展大型煤化工和煤炭转化技术;鼓励按煤炭品种、用途对口消费,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控制炼焦用煤、优质无烟煤、优质化工用煤作为动力煤直接燃烧,充分发挥资源价值和挖掘资源利用潜力,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二是加大煤炭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坚持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进煤炭工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提高煤炭生产效率,有效减小环境损害。
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炭资源整合、小煤矿治理整顿的经验,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和具有资源开发潜力、基础设施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好的煤矿为整合主体,开展煤矿技术改造,实现矿井生产现代化、系统控制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以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以大基地和大集团的发展方式,提高煤炭资源集约开发效益,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投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加大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鼓励原煤全部入洗(选),控制原煤长距离运输和直接燃烧,逐步推行按商品煤计量,统筹考虑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及煤焦化工产业发展,建立具有产业链发展特点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煤炭生产规划要与下游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合理布局,促进资源消耗“减量化”,废物利用“资源化”,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煤炭与煤层气共采、煤矸石和矿井水综合利用,实现煤与共伴生资源在产业链条上“再利用、再循环”,促进节能减排。
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专职管理、节能计量、环境能源检测机构,配齐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和任务,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能源管理。
鼓励企业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循环经济产业和新兴产业,延长并拓展煤炭产业价值链。在大型矿区或煤炭集中开采区域,推动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生产、集约发展,园区物流、能源流、技术集成,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集中治污,提高能源、水资源和。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煤层气抽采毕业设计论文(采煤方法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