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
几个资料自己整合一下。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董卓之乱后,中原一带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国家四分五裂。
正在这个时候,曹操登上了政治舞台。他把统一中国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凭藉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豪族混战局面,统一了北部中国,替后来的西晋统一,铺平了道路,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对于宦官问题的看法、规划义兵讨伐董卓的行动、挟献帝迁都许昌等行为,显示了曹操超然卓越、衡量全局的战略眼光。面对张绣的降而后叛,立即反省自己,展现出很强的自省能力。
官渡之战前,袁绍虽然已经准备进军,曹操仍然坚持先铲除刘备。这一行动,不但避免在官渡之战时,因为遭到刘备的袭击,而产生腹背受敌的危机,还让刘备正在成长的势力顿时瓦解,使得刘备势力形成晚了将近十年,减少曹操势力日后成长可能遭遇的威胁及阻碍,显示出果断的决策力。
官渡之战,曹操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对抗约有十余万兵力的袁。,如果不是他具备坚忍的毅力、韧性,又有冒险的精神,不惧危难,官渡之战绝对不可能取胜,日后也不可能成就霸业。
曹操还非常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凡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不论出身门第,一律加以重用。
像张辽、徐晃、乐进等都出身贫贱,后来都被曹操提拔当了大将。 诸多的史实表明,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自汉以来,一直称曹操为“奸雄”,甚至“奸臣”,无非是因为,他玩弄了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是,如果说他的天下是从汉献帝的手中篡夺过来的,那就有些不合事实。
因为当曹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起义的农民军已经粉碎了东汉王朝的天下,当时的汉献帝除了一件褴褛的皇袍以外什么也没有了,像这样一个皇帝还能从他手里篡到什么?曹操的天下是自己打出来的,不是从谁的手里接收过来的。 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曹操也是当之无愧的。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不少武将喜欢附庸风雅写写文章。可是,既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少之又少。
数尽历代英豪,亦不过曹操、辛弃疾、王阳明等廖廖数人而已。而在这几个人中,曹操的文学成就更显卓越。
他博学多才,雅好辞章,礼遇文人,创造并领导了建安文学集团,开创了文学上的一代新风。 《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艺术水平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至今不衰。
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一句,语言平白浅易,却令人回味无穷,堪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绝句。 《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句,短短十字,就将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凭君莫话封候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一个从马上征战得来天下的杰出军事家,能够发出这样的感叹更是难得可贵。《观沧海》中“日月之得,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气势非凡,反映出作者的豪放旷达。
《龟虽寿》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是千古不朽之名句。 纵观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马上平定天下,笔上著诗传世,如此成就,古今几人能够? 正如鲁迅所说的:“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在历史大舞台上挥洒的是王者的风。 /z/q117374835.htm?w=%B2%DC%B2%D9&spi=1&sr=1&w8=%E6%9B%B9%E6%93%8D&qf=10&rn=90248&qs=4 /z/q6724785.htm?w=%B2%DC%B2%D9&spi=1&sr=2&w8=%E6%9B%B9%E6%93%8D&qf=10&rn=90248&qs=4。
2.毕业论文写曹操,从哪方面写比较适合
写性格好写一、猜忌。
曹操的猜忌性格反映在他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吕伯奢想杀猪犒劳要刺杀董卓而成为天下闻名人物的曹操,没有想到却成了他这种性格的第一个有分量的牺牲品。
此时的曹操本来可以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可他并不相信人民和人民的力量。这时惊走了另一个本来可以成为其臂膀的谋士陈宫。
官渡之战时,曹操为平息官兵的怨气,杀了并没有任何过错的粮草官。表面上看是解决了一时的士气问题,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却失去了中上层将领人心。
今天粮草官的下场说不定就是你明天的结果。以至于赤壁之战时统兵80万的曹操寝食难安并不踏实,许昌城后汉遗老蠢蠢欲动,长江边80兵不一心。
曹操自己也好像被放在了火炉上烤,倍受煎熬,以至于他横槊赋诗发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慨叹。再后来,老年的曹操把猜忌的性格发展到了病态程度,据说曹操经常夜不成寐,提把刀砍人,倒霉的都是身边的女人、太监,御医。
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家产丰厚,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而当时阉宦专权实是已经将汉家江山折磨的体无完肤了上至门第,下至百姓,无不对他们恨之入骨,况且中国是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清高志士排斥、鄙视宦官之后。曹操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被一部分人作为掌上明珠极度宠幸,同时有被另一部分人极度蔑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曹操的这种猜忌性格,对周围世界周围人极度不信任。
二、奸诈。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
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先说曹操的奸诈。
最能体现曹操这个人奸诈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
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子远你来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
许攸就问了,说曹公,“军粮尚有几何”?曹操说,这个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
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
曹操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
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说是袁公让我们来干什么什么事的,冲到袁营。
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
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所以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他不能不撒谎啊,他甚至养成撒谎的习惯了。
三、温情。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
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因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她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曹操的妾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曹昂,生下来以后曹昂的母亲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交给丁夫人来抚养,丁夫人把这个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情感非常地深。
而曹操之所以打败这一仗,是因为他当时得意忘形,他跟张绣的战争没有怎么打张绣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曹操不但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编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一个美女,曹操这个人是很好色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编一些美女,于是把张绣的婶婶收编了。张绣的面子上就下不来,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张绣后来就反叛他,对他进行突然袭击。
这次战争中曹昂也死了,曹操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也死了,丁夫人就不愿意了,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你还我儿子,你把我儿子弄哪儿去了!而且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地泡烂妞,害得我儿子死掉的,不依不饶。曹操一烦,滚,回你老家去。
走就走嘛,我回娘家去,不跟你过了,真回娘家了。 过了半年,大概几个月以后,曹操后悔了,然后自己驾着车子,就到丁夫人的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来。
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曹操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操那阎王脾气,他也这么做,也去接丁夫人。
丁夫人在家干什么,织布,曹操来了以后她也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搭理,曹操很没意思,讪讪地走过去:织布呢?……别织了,跟我回家吧。……曹操就走过去,用手摸着丁夫人的背:唉,别使小性子了,宝贝。
3.曹操性格分析 论文(2000字
一、猜忌。
曹操的猜忌性格反映在他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吕伯奢想杀猪犒劳要刺杀董卓而成为天下闻名人物的曹操,没有想到却成了他这种性格的第一个有分量的牺牲品。
此时的曹操本来可以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可他并不相信人民和人民的力量。这时惊走了另一个本来可以成为其臂膀的谋士陈宫。
官渡之战时,曹操为平息官兵的怨气,杀了并没有任何过错的粮草官。表面上看是解决了一时的士气问题,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却失去了中上层将领人心。
今天粮草官的下场说不定就是你明天的结果。以至于赤壁之战时统兵80万的曹操寝食难安并不踏实,许昌城后汉遗老蠢蠢欲动,长江边80兵不一心。
曹操自己也好像被放在了火炉上烤,倍受煎熬,以至于他横槊赋诗发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慨叹。再后来,老年的曹操把猜忌的性格发展到了病态程度,据说曹操经常夜不成寐,提把刀砍人,倒霉的都是身边的女人、太监,御医。
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家产丰厚,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而当时阉宦专权实是已经将汉家江山折磨的体无完肤了上至门第,下至百姓,无不对他们恨之入骨,况且中国是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清高志士排斥、鄙视宦官之后。曹操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被一部分人作为掌上明珠极度宠幸,同时有被另一部分人极度蔑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曹操的这种猜忌性格,对周围世界周围人极度不信任。
二、奸诈。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
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先说曹操的奸诈。
最能体现曹操这个人奸诈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
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子远你来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
许攸就问了,说曹公,“军粮尚有几何”?曹操说,这个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
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
曹操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
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说是袁公让我们来干什么什么事的,冲到袁营。
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
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所以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他不能不撒谎啊,他甚至养成撒谎的习惯了。
三、温情。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
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因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她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曹操的妾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曹昂,生下来以后曹昂的母亲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交给丁夫人来抚养,丁夫人把这个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情感非常地深。
而曹操之所以打败这一仗,是因为他当时得意忘形,他跟张绣的战争没有怎么打张绣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曹操不但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编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一个美女,曹操这个人是很好色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编一些美女,于是把张绣的婶婶收编了。张绣的面子上就下不来,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张绣后来就反叛他,对他进行突然袭击。
这次战争中曹昂也死了,曹操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也死了,丁夫人就不愿意了,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你还我儿子,你把我儿子弄哪儿去了!而且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地泡烂妞,害得我儿子死掉的,不依不饶。曹操一烦,滚,回你老家去。
走就走嘛,我回娘家去,不跟你过了,真回娘家了。 过了半年,大概几个月以后,曹操后悔了,然后自己驾着车子,就到丁夫人的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来。
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曹操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操那阎王脾气,他也这么做,也去接丁夫人。
丁夫人在家干什么,织布,曹操来了以后她也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搭理,曹操很没意思,讪讪地走过去:织布呢?……别织了,跟我回家吧。……曹操就走过去,用手摸着丁夫人的背:唉,别使小性子了,宝贝,跟我回家好不。
4.毕业论文写曹操,从哪方面下手比较适合
看你的说法,毕业论文是本科吧?嗯,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挖掘曹操的性格特点来写,因为这样可以把他一生的功过事迹都写进去。
我个人认为曹操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具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应该有的一切优点,而且勇敢,不畏挫折。
但是同时又自私,多疑。他经典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这都有很多可写的。你还可以根据曹操对手下人的使用,顺带把很多名将谋士都写进去。
还有他作为领导者,在管理学中可以照应的东西也很多。总之,毕业论文嘛,只要你确定好了中心思想,别生搬硬套别跑题,写曹操这个人肯定要比写一场著名战役更能写出亮点。
5.曹操形象论文的参考文献
[1]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曹操历史形象探究[J]. 青春男女生(妙语), 2006,(09)
[2] 李燕捷. 曹操行刺董卓事源自何来[J]. 文史知识, 1997,(11)
[3] 王理.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讨[J]. 北方论丛, 2000,(02)
[4] 戈宝栋. 《捉放曹》评析[J]. 中国京剧, 2007,(03)
[5] 李开周. 曹操绕圈和乔峰走路[J]. 青年博览, 2009,(21)
[6] 高毅默. 曹操缘何为她流泪[J]. 心理世界, 2007,(05)
[7] 李谷鸣. 从几出曹操戏比较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3,(04)
[8] 孟庆德. 曹操胸怀胜诸葛[J]. 领导文萃, 2005,(10)
[9] 孙绍振. 另眼看曹操(一)——孙绍振演讲实录[J]. 名作欣赏, 2009,(01)
[10] 徐传武. 《三国演义》与史实[J]. 阅读与写作, 1995,(04)
[1] 王玲.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5) .
[2] 杨成进.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4) .
[3] 李中琴,杨祎. 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再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8) .
[4] 王作宾. 浅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二重性[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5) .
[5] 黄高松. 奸兮雄兮 是也非也——曹操形象分析[J]. 才智, 2009,(21) .
[6] 胡先凯. 《三国演义》曹操形象新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
[7] 沈伯俊. 再论曹操形象[J]. 中华文化论坛, 2007,(03) .
[8] 贺小玲.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用人思想[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5) .
[9] 梁建邦,张晶. 《三国志》与两晋南朝小说野史曹操形象之比较[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
[10] 向涛. 浅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多面性[J]. 青年文学家, 2009,(18) .
[1] 李平 , 武显漳. 从《世说新语》及刘注中的曹操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88,(03)
[2] 吴代芳. 历史的曹操和文艺的曹操[J]. 学术界, 1995,(03)
[3] 崔积宝. 论《三国演义》的人才观[J]. 求是学刊, 1994,(05)
[4] 邓玉景. 《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探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
[5] 熊礼杭. 论曹操性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J]. 零陵学院学报, 2004,(04)
[6] 汪德羞. 《三国演义》(毛宗岗本)中的曹操也是正面人物形象[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1984,(01)
[7] 谭贤邦. 再读《三国演义》有感[J]. 中国职工教育, 1998,(07)
[8] 王同书. 曹操新论──兼论《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塑造艺术[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5,(03)
[9] 马宝记,朱雨生. “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学内涵[J]. 许昌师专学报, 1994,(04)
[10] 石弘. 由一个有始无终的人物所想起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992,(03)
6.本科论文 《论曹操》
曹操诗词与其人的关联: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为“三曹”。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之局面,另一方面也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
⒈曹操乐府诗概述。 曹操诗今存22首,包括作者存疑的3首。
全部是乐府诗。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另有部分文章存世。
⒉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一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1 曹操是一位善待百姓的人(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汉末大乱时期,曹操南征北讨,他身为封建政治集团的统治者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亲历了时代的战乱,感受了征战之苦,目赌了战争所造成的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这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亦有反映,像《苦寒行》、《嵩里行》都描写了征战之苦。
如《蒿里行》中描写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诗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如实描写了义军由聚到散的情形,对袁绍等人各怀私心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并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其中 “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
白甘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所造成的苦难,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钟惺《古诗归》卷七)。另外,“天地间,人为贵。
(《度关山》)”也表现了他对百姓的爱护,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实例: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理解、关心人民的疾苦。
连年的战乱,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给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
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民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同时也使一些无牛和田地的农民生计得到解决。
屯田的租税直接交官,也避免了地主的盘剥,军粮也不会都是农民负担。军队的粮食有了保证,不仅是有利于作战,也减少了军队随意掠夺百性,无论怎么说都是对百姓有益的。
同时,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打败袁绍后他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因战乱免去了百姓一年的租税,曹操还具体规定:“自项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不得已也。
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无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
而对待百姓,曹操也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是十分开明和进步的,也是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2曹操是一个胸怀广阔的人《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词中描写了山海间万物的繁茂和萧瑟秋风中呈现出的大海洪波,那天水相连,波澜壮阔的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吞含日月,孕育星辰的伟大气势;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伟大场面,实为壮观。日月星辰皆揽入诗人怀中,如此恢宏、壮丽的意境实在是令人赞叹。
《观沧海》通过作者亲临东海观潮的感受和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表现了诗人暮年开阔的胸襟,可说是我国诗史上的一首比较完整的写景诗。3 曹操是一个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人(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抒发政治抱负的诗占了曹操诗歌的较大比例。
如“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杂诗六首》 此诗突出表现了曹操对于国家有着远大的包袱与理想。
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所以诗也是“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又如《度关山》、《对酒》,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其中《度关山》表现了他主张以法治理国家,同时还提倡要省刑薄赋,崇尚节俭。《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也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即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7.急需三国演义曹操形象论文
乱世英雄 之 东汉末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然而这又是一个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乱世出英雄,这一点也不假。英雄是一个时代的宠儿,他们经历了艰难险阻,通过了层层磨难,经受了别人不能或没有的磨难,进而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一个璀璨的英雄,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曹操,就是这个乱世中的潜龙。就是这个人,一个足智多谋的奸雄,用自己的力量在改变着这个时代,在告便这个乱世。
曹操是官宦曹腾之子,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俊伟的容貌,但他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抱负,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毒,还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这就注定了一个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文学家的他横空于世。
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广招贤才,颁布了求贤令。他实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首创了屯田制,使粮草充足。同时他是一个冷酷的政治家。坑降卒,屠城,迎献帝,挟天子而令诸侯,无视献帝的存在清除了意图谋杀他的伏皇后等等这些历史也说明了曹操是一个冷酷的政治家。
作为军事家的曹操,足智多谋,借七星刀以刺董贼。厚积薄发,占兖、豫以为根本。野心膨胀,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讨,除袁术于寿春,擒吕布于下邳,战袁绍于官渡,还一举平定了乌桓,从而统一了中国北方。因为曹操豪迈大气,赢得起更输得起。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输得最悲惨的一次战役。曹操率领八十三万水路马三军直指江南,本以为一战而定水乡,谁知却被少年公瑾一把火烧个精光,回到南郡时身边只有二十七骑人马。而曹操并不是捶胸顿足自怨自艾,而是继续笑谈用兵之道。而看同时英雄的刘备,意气用事,不顾大局着想,为义弟出兵伐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败退白帝城,之后一病不起,最后托孤白帝郁郁而终。由此看来越是在逆境中,越是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从而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最终转败为胜的,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作为文学家的他,是“建安风骨”中的文坛领袖。其胸怀好似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甚至可行之日月,可容之星汉,而不失其灿烂;拟或洪波涌起,拟或淡淡涟漪。
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情感深沉,情调苍凉悲壮,有短歌行,观沧海等一系列好诗歌出现。此外他仰慕蔡文姬的诗才,赞赏蔡文姬写的《胡笳十八拍》是一代佳作,大胆肯定《胡笳十八拍》的反神论思想,显示了一个古代政治家和诗人的豪迈气概。
个人原创不建议你直接抄袭,选着的借鉴吧
8.大学毕业论文,关于三国里曹操的形象,比如奸诈,有才学什么的
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 【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 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
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 【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
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
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
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
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
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
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
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
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
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
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
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
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 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
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
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
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
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
9.关于三国人物赵云或曹操的历史小论文500字
我喜欢曹操,所以我只能夸他了,文章使用是一个中学生,文章是这样的: 乱世英雄——曹操 距今约1800年前,那是一个动荡的时候。
乱世里战火绵连,生灵涂炭。但乱世里也造就了许多英雄,在这众多英雄曹操独树一帜带领手下闯荡出一片天下。
这个出身算不上显赫,虽然小有家资和政治优势,但是陈留起兵的时候,兵不过三千,将不过曹仁和夏侯兄弟。但到最后却能成为当时中国势力最强的集团,并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中国北方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的曹操正是这些英雄的杰出者。
杰出的军事家--曹操。他的一生打过的漂亮战役很多,比如奠定北方统治权的官渡大战,再如灭袁术,杀吕布等等。
不过我想告诉诸位,我们不应该以结果来定位某些问题。因为,最大的成功永远无法代替走过的经历,就像白天的喧闹永远无法代替黑夜的寂静一样。
伟大的政治家--曹操。先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许绍说出这句话时,曹操的反应是听之大笑。
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发动联盟军,迎汉帝,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都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 盖世的文学家--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
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
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对于曹操对历史的贡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乱世里出的英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