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如何发展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现代化农业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 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2.急需一篇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字数3000字以上,题目新颖,条理清晰
***苹果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位于甘肃东部,子午岭西麓。
东接陕西黄陵,南临彬县、旬邑,西连长武,北壤本省宁县。全县共辖10乡镇、111个行政村、695个村民小组,5.19万户,23.37万人,总面积197.9万亩,耕地43万亩。
全县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年均降雨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旱塬农业县,是苹果栽植的最佳适宜区域,苹果栽培历史悠久。
一、苹果生产现状 近年来,***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增效益,使苹果生产成为本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苹果11.8万亩,占总面积的78.6%。
由于管理水平和苹果质量的逐年提高,果品优质率和户销率也大大提高,分别达到了60%和75%。所产红富士苹果1996、1997连续两年在全省林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秦冠苹果1998年又获得全国苹果鉴评“葫芦岛杯”金奖,长富2号2000年又在国家优质产品博览会上获得第一名。
以“陇蜜”牌商标命名的正宁苹果,在全省乃止全国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全县苹果产量达到2400万公斤,产值21万元,果品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8%。
全县已建成集体、个体私营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类果品150吨,加工增值250万元,实现利税7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20座,30吨果库30座,10吨果库86座,小果窖1460孔,年贮藏能力达到400万公斤,增值70多万元。组建果行21个,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果品600万公斤,创税210多万元。
二、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正宁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部分果农收入有限,对果园投入明显不足,经营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果园果树生长缓慢,结果少或不结果,商品果数量较少,直接影响了果园效益。
如经过调查,部分未结果果园粗放的果园户,至今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更谈不上对果园的投入和管理了。永和镇果农李岁虎,1999年建园6亩,至今未见1分钱的收入,生活十分困难。
2、高新技术推广滞后。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名优新品种及高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科研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正宁苹果生产向高层次、高水平迈进。
如果实套瓶、生物防虫等高新技术,仍未全面推广到所有果园中去。 3、产业化步伐亟待加快。
正宁苹果内在品质在国内属上乘水平,与国际市场差距也不大,但外观、包装质量与山东、辽宁主产区及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优质商品率偏低,不到国外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产后处理和加工贮藏环节薄弱,果品产后消毒、清洁、分级、打蜡、包装、冷藏到销售等一系列产后处理技术还处于空白,严重影响着果品的贮藏寿命、货架期和增值效率。如***至今还未建成一家大型现代化的果品加工厂和果品保鲜贮藏库,果品产后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4、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正宁以晚熟红富士为主要品种,其它早、中熟品种较少,鲜果和加工品种比例失调,不适应市场四季需要和多品种发展的要求,更新换代品种少,优良品种覆盖率低。
如经过调查,全县70%的果园品种以长富2、秋富1为主,秦冠、新红星也占有一定比例。早熟品种皇家嘎拉,加工品种澳洲青苹占的比例很少,不足5%。
5、***财力较弱,资金到位困难。对苹果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科研经费缺乏,物资投入不足,影响和制约全县果业的快速发展。
经调查,县乡财政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很少,每年不足10万元,基本发挥不了作用。 三、发展苹果生产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突出黄土高原苹果种植区域优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培育品牌,主抓果园科学管理,推行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运用多种经营模式,建立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加工、贮藏、运销大户,加快苹果生产的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种苗无毒化,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技术标准化,果品安全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便利化”。
(二)发展目标 全县苹果在现有10万亩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每年新发展2万亩,力争5年内苹果面积再新增10万亩,累计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90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三)发展措施 ***苹果生产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新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及时调整布局,加快发展速度,致力于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增长率,努力建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供、销一条龙的苹果产业建设新格局。
为此,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建设合力。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苹果产业化的领导,苹果作为***的主要支柱产业,从栽、管、销、加各个环节,必须加强领导力量,由政府牵头,加强苹果产业的战略研究,在发展上要长远规划,加快产业化进程。
要广开渠道、多设窗口,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改坐等客为招商引客,互。
3.一篇关于农业工业发展现状的论文800字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老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在四、五十岁,这部分人在外出务工之前从事农业生产,基本已经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外出务农的目的主要是挣钱,等他们老了还可以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而新生代的农民工是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农业生产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
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是在辍学之后选择外出务工,未能掌握农业生产的根本技能和经验,对农村和土地缺乏感情,根本不想从事农业生产,即使将来回到农村也是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这样农业生产将会出现后继无人的困境,随之而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会出现。
其次,城镇化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需求用地不断增加,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进程加快。
2007年4月12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逼近18亿亩的红线。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农村的一些地方政府仍是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耕地。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本国人民的生存问题,它还关系到国际战略格局,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耕地。
最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大,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弱。农业生产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区别之一就是受自然影响较大,它的产出与自然因素息息相关,对于农业影响比较多主要集中在降水、气温等方面。
近些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如1998年洪水、2008年的雪灾和2010年的云南旱灾,对农业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由于规模小未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产销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自然和市场风险都将农业生产置于危险境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从事从业生产人员素质低、技能掌握水平低而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一篇关于农业工业发展现状的论文800字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老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在四、五十岁,这部分人在外出务工之前从事农业生产,基本已经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外出务农的目的主要是挣钱,等他们老了还可以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而新生代的农民工是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农业生产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
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是在辍学之后选择外出务工,未能掌握农业生产的根本技能和经验,对农村和土地缺乏感情,根本不想从事农业生产,即使将来回到农村也是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这样农业生产将会出现后继无人的困境,随之而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将会出现。
其次,城镇化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粮食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需求用地不断增加,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进程加快。
2007年4月12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逼近18亿亩的红线。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农村的一些地方政府仍是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耕地。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本国人民的生存问题,它还关系到国际战略格局,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耕地。
最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大,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弱。农业生产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区别之一就是受自然影响较大,它的产出与自然因素息息相关,对于农业影响比较多主要集中在降水、气温等方面。
近些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如1998年洪水、2008年的雪灾和2010年的云南旱灾,对农业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模式由于规模小未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产销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自然和市场风险都将农业生产置于危险境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从事从业生产人员素质低、技能掌握水平低而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急需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一篇
***苹果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位于甘肃东部,子午岭西麓。
东接陕西黄陵,南临彬县、旬邑,西连长武,北壤本省宁县。全县共辖10乡镇、111个行政村、695个村民小组,5.19万户,23.37万人,总面积197.9万亩,耕地43万亩。
全县平均海拔1460米,平均气温8.3℃,年均降雨量630毫米,无霜期18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是一个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旱塬农业县,是苹果栽植的最佳适宜区域,苹果栽培历史悠久。
一、苹果生产现状 近年来,***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兴果、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增效益,使苹果生产成为本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苹果11.8万亩,占总面积的78.6%。
由于管理水平和苹果质量的逐年提高,果品优质率和户销率也大大提高,分别达到了60%和75%。所产红富士苹果1996、1997连续两年在全省林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秦冠苹果1998年又获得全国苹果鉴评“葫芦岛杯”金奖,长富2号2000年又在国家优质产品博览会上获得第一名。
以“陇蜜”牌商标命名的正宁苹果,在全省乃止全国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全县苹果产量达到2400万公斤,产值21万元,果品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8%。
全县已建成集体、个体私营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各类果品150吨,加工增值250万元,实现利税75万元,建成50吨以上果库20座,30吨果库30座,10吨果库86座,小果窖1460孔,年贮藏能力达到400万公斤,增值70多万元。组建果行21个,果品运销队39个,年运销果品600万公斤,创税210多万元。
二、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正宁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部分果农收入有限,对果园投入明显不足,经营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果园果树生长缓慢,结果少或不结果,商品果数量较少,直接影响了果园效益。
如经过调查,部分未结果果园粗放的果园户,至今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更谈不上对果园的投入和管理了。永和镇果农李岁虎,1999年建园6亩,至今未见1分钱的收入,生活十分困难。
2、高新技术推广滞后。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名优新品种及高新技术不能及时引进,科研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正宁苹果生产向高层次、高水平迈进。
如果实套瓶、生物防虫等高新技术,仍未全面推广到所有果园中去。 3、产业化步伐亟待加快。
正宁苹果内在品质在国内属上乘水平,与国际市场差距也不大,但外观、包装质量与山东、辽宁主产区及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优质商品率偏低,不到国外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产后处理和加工贮藏环节薄弱,果品产后消毒、清洁、分级、打蜡、包装、冷藏到销售等一系列产后处理技术还处于空白,严重影响着果品的贮藏寿命、货架期和增值效率。如***至今还未建成一家大型现代化的果品加工厂和果品保鲜贮藏库,果品产后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4、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正宁以晚熟红富士为主要品种,其它早、中熟品种较少,鲜果和加工品种比例失调,不适应市场四季需要和多品种发展的要求,更新换代品种少,优良品种覆盖率低。
如经过调查,全县70%的果园品种以长富2、秋富1为主,秦冠、新红星也占有一定比例。早熟品种皇家嘎拉,加工品种澳洲青苹占的比例很少,不足5%。
5、***财力较弱,资金到位困难。对苹果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科研经费缺乏,物资投入不足,影响和制约全县果业的快速发展。
经调查,县乡财政对苹果产业的投入很少,每年不足10万元,基本发挥不了作用。 三、发展苹果生产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突出黄土高原苹果种植区域优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培育品牌,主抓果园科学管理,推行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运用多种经营模式,建立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加工、贮藏、运销大户,加快苹果生产的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种苗无毒化,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技术标准化,果品安全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便利化”。
(二)发展目标 全县苹果在现有10万亩的基础上,从2006年开始,每年新发展2万亩,力争5年内苹果面积再新增10万亩,累计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90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三)发展措施 ***苹果生产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新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及时调整布局,加快发展速度,致力于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增长率,努力建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供、销一条龙的苹果产业建设新格局。
为此,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建设合力。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苹果产业化的领导,苹果作为***的主要支柱产业,从栽、管、销、加各个环节,必须加强领导力量,由政府牵头,加强苹果产业的战略研究,在发展上要长远规划,加快产业化进程。
要广开渠道、多设窗口,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改坐等客为招商。
6.寻求一篇关于农村农业方面的论文
范文题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来自 知网 作者:熊春林 摘要:人类已悄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农村和农业不可避免地被席卷入这场空前规模的信息化浪潮中.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上.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如何提高农民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满意度为目标,依据公共服务理论、信息化理论、能力理论、系统理论等理论,界定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相关概念,全面分析与探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与其形成基础、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AHP-CSI和CSI-Logistic研究模型,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湖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从服务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社会环境、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7方面构建了25个评价指标,实证分析湖南省14市(州)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情况;运用CSI-Logistic研究模型,对湖南四个示范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回归分析;运用AHP-CSI研究模型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结果与农民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从基础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美、英、德、日、韩、印度等国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把握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总结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最后,本文根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和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评价,借鉴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从彰显农民为本、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评价与建设既要关注服务本身更要关注农民满意度.(2)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仍较弱.(3)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因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变化而变化.(4)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上下联动、外部推动与农民自动有机结合.展开 关键词: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农民满意度;层次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学术堂提供更多内容)。
7.求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本科毕业论文
前言“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同于以往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市支持农村的新背景下提出,体现了统筹城乡的思想;其次,明确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第三,对于解决我国村庄建设的难题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和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其新农村建设内容、重点、模式、方式、方法和目标上都应该有所不同。2006年,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围绕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涵、建设途径、基本思路等方面,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了初探,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系农村的要求包括: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其基本思路是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和统筹重点1、城乡发展规划统筹要先行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科学规划,即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分阶段安排,使之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使规划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①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即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规划,找准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途径。
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即通过农村的交通、通讯、饮水、用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的规划和建设,为农村发展打好物质基础。③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即通过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④村社环境治理规划:即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逐步实现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⑤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即通过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树立现代化文明的生活理念。
⑥政治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乡村管理体制及民主制度的规划和建设,发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2、城乡产业发展统筹是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协调粮食与其它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协调农业与非农业的关系,实现我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3、城乡资金投入统筹是关键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造成了城。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现代农业发展的毕业论文(试论如何发展现代化农业)